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光熹 五百六十二章 水到渠成

《大汉光熹》五百六十二章 水到渠成

作者:独看风起 字数:4784 书籍:大汉光熹

  与《大汉光熹》相关的推荐阅读:- - - - - - - - - - - - 沙海 - - - - - - - - - - 军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狂枭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是《大汉光熹》(第四卷 翱翔 五百六十二章 水到渠成)正文,敬请欣赏!

  五百六十二章水到渠成

  虽说袁绍带着大军离开了黄河沿线,前往高阳郡寻找刘宠决战,可是为了防备吕布军伺机反攻,他还是在黄河沿线做了一些部署。淳于琼作为跟随袁绍的老人之一,光荣肩负起了黄河沿线最高指挥官的重任。

  后世,很多人都小看淳于琼,以为他能力偏差只是一个酒囊饭袋,其实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淳于琼出身一般,他和董卓一样,都是从大头兵一步一步升迁上来的良家子。淳于琼服役期间,绝大时间都跟随北军在凉州作战,凭借作战勇猛能力出众,逐步爬到校尉这个官位上的。

  前面说了,汉代校尉一职已经属于高官阶层了,基本上和一郡太守可以画上等号,相当于当代的地级市市长。所以淳于琼能官拜校尉,本身就说明了问题,要不他也不会被袁绍委任为防守吕布的最高长官。

  长期在苦寒的凉州作战,淳于琼养成了一个毛病,好酒,而且是特别的好酒。

  “启禀奋勇将军营外有人想要拜见您,他自称是您的故人,这是他送给您的礼物。”

  袁绍拥立刘徙称帝后,淳于琼作为袁绍得力干将之一,混了一个杂号将军。

  看到侍卫手中精致的青玉酒瓶,正在发愁美酒将尽的淳于琼立刻裂开了嘴角,心里连连感叹刘谦真够朋友,这么久还没有忘记他,马上起身走到军营外将老熟人江达热情的请到营中。

  不久后,刘谦赠送的十几坛美酒使淳于琼心情大好,亲自把江达一行送到了黄河边的码头。淳于琼属下看着江达手中可以自由出行各道关卡的令牌,那里还敢再提检查江达货物上沾染鲜血的事情。

  山阳郡巨野。

  七月五日一大早,吃罢早饭的袁绍军出营列阵,要和阻挡在他们面前的刘宠军一决胜负。袁绍在幕僚陪伴下,踏着夏日朝阳来到了附近最高的山头上观战。

  这时,汇集了高览部之后的袁绍军总兵力超过了十万,望着蔓延十几里的营寨中井然有序走出一条条长龙,然后交织成一座占据近七八里方圆的攻守兼备大阵,一种必胜的信念从袁绍心中升起,让跟随袁绍的幕僚们也感到了胜券在握的信心。

  号召士兵前进的战鼓蓦然隆隆响彻这块十几里方圆的战场,拥有绝对优势的袁绍军士气空前高涨,一步步稳扎稳打的向对面相对稀薄的军阵压去。

  刘宠军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这般壮观的阵势,还没有和袁绍军交战,只有袁绍军三分之一兵力的刘宠军就有些慌乱。

  两军刚刚接触不久,两军阵中几乎同时响起了密集的弓弦声响,两军前锋阵地倏然就露出一块块红色的空地。

  屹立在山头上的袁绍毫无在乎前锋受到的伤亡,只是静静观望着弓弩军阵中高高飘扬的鞠字,脸上露出一丝明显的冷意。

  此战之前,袁绍军屡屡受到刘宠强弩军的打压,让很多袁绍军吃尽了强弩的苦头。现在,一直跟随袁绍在冀州作战的强弩军来了,袁绍就可以以毒攻毒让刘宠军也品尝一下弩箭纷飞的苦头。

  袁绍这一支强弩军来历也不简单,他们是袁绍利用袁家力量,逐渐从北军和边军退役官兵中招募而来的。率领这支强弩军的军官名叫鞠义,原来是北军射声营的校尉,曾经常年带领射声营在凉州与羌人作战,战斗经验极其丰富。

  袁绍当初为了招揽鞠义,也是费了相当大的心计,大半年礼贤下士之后,终于感动了鞠义,从而收到了旗下。收服鞠义之后,鞠义找到他以前的射声营兄弟,很快就搭建了强弩营的骨架。由于这支强弩兵出身于北军,他们就把北军训练方式和作战模式给复制过来,故而作风非常硬朗,敢打硬仗又几乎每战必胜。

  当刘宠军前锋士兵见到他们一直赖以取胜的强弩兵,受到了袁绍强弩兵的压制,而他们自身也已经损失大半,就毫无客气的开始转身而逃。

  战场上恐惧特别容易传染,前锋溃败之后,后边的军队常常盲目跟随前锋行动。刚刚组建军队不久的刘宠军也没有逃脱这个结局,很快,数万刘宠军兵败如山倒,开始大跨步逃亡。

  袁绍望着刘宠军密密麻麻的黑点向南溃败,禁不住摇了摇头。他不但没有战斗胜利的喜悦,脸色反而有些难看起来。因为他觉得,如此不堪一击的军队竟然还得让他大老远从冀州撤回来,结果放弃了冀州即将到手的主动权和胜利契机,太不值得。

  感慨完毕,袁绍也许是觉得这次对付刘宠没有太多难度,屹立在山头雄心万丈的袁绍不由想起了远在潼关的刘谦,他很想知道,刘谦现在的处境是不是已经和他想象的那般窘迫。

  袁绍觉得,当今天下只有刘谦可以和他并称英雄,他很想了解另一位英雄是不是已经在陨落。想到此,望着西方辽阔的地平线,袁绍一时间感到有些寂寞。

  七月五日的潼关是个多云天气,集训一个多月被大太阳晒得肤色黝黑的刘谦军,很是喜欢阴天多云的天气。

  这里的情况基本上和大家来到这里后,没有什么明显改变,大家还在继续高强度训练,刘谦也一直在生病。

  高层军官当然知道刘谦是在装病,可是基层士兵不知道这里边的弯弯道道,他们只知道刘谦的病连妙手回春的华佗也无能为力,就感到刘谦病得有些不正常,心中很是为刘谦的病情担忧。

  躲在帅帐中好吃好喝,闲得蛋疼时只有修炼《养生经》的刘谦,当听说营中士兵在每天军训结束后纷纷向上苍祈祷保佑刘谦时,看着挤眉弄眼忍得非常辛苦的郭嘉,刘谦这厮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说些什么的好。

  家里分到土地的普通士兵非常淳朴,刘谦给了他们幸福生活的希望,他们就发自内心的拥护刘谦的统治。就因为这个简单的理由,他们甚至能容忍刘谦屡屡指派他们做杀人放火的勾当,甚至私下商议过如果刘谦自己做天子,他们也不离不弃。

  汉家子弟的表现已经让刘谦很满意,新汉人的表现则让刘谦有些吃惊。

  刘谦原以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说赐予了这些新汉人和汉人一样的权利,同时规定军中不得轻视欺负新汉人,但是刘谦心中对这些新汉人还是有一些提防。

  每次战斗,刘谦都会以各种理由让新汉人承担最艰苦的任务,说白了这厮就是希望多消耗一些新汉人而已。不过刘谦做事并不露骨,他不会简单的以杀敌多少记功,还会分别以各自任务难度区别对待。

  新汉人作战难度大,相应战后功劳也很大,根据军功发放丰厚赏赐刘谦从不吝啬,所以新汉人不但没有察觉刘谦险恶用心,反而嘴边常常骄傲的挂着刘谦的名言:新汉人自幼精于骑射,他们是我骑兵中最强大的作战力量,是我军中最耀眼的瑰宝。

  这些刘谦私下小心防备的新汉人,他们中间很多人对于刘谦的忠诚远远超过了汉家子弟。这个和刘谦思考方向完全不同的现实,真的超越了刘谦理解的极限。

  通过教导系统和新汉人的了解加深,他们逐渐了解了其中的根由,然后把总结出来的结论送到了刘谦这里。简单说来,新汉人支持刘谦是因为两点,第一他们中间很多人以前是奴隶,是刘谦给了他们自由和可以做汉人的尊严。

  第二,以前作为奴隶的他们根本没有私人财产,因为连他们本人都属于头人的财产,现在刘谦给了他们自由,给了他们可以生存的土地。他们想要维护来之不易的生活,就只有全力拥护刘谦。如果日子想过的更好一些,那就参军多立军功。

  大家都知道,在刘谦军中立军功是通往财富和名利的最佳捷径。

  有了这些因素为基础,一些新汉人比汉人士兵还要激进。比如说汉人士兵不反对刘谦称帝,但是对刘谦称帝还有一些心结的话,这些新汉人则完全没有这方面顾虑。

  他们很朴实的认为,以前许多汉家天子没有给他们眼前的生活,他们衣食无着为了生存只有和大汉作对,这就证明那些汉家天子不懂治理天下。而刘谦给了他们做汉人的机会,给了他们更加光明的未来,他们自然支持刘谦做天子治理天下。

  尽管刘谦并没有做天子的野望,但是这些实打实的支持还是让刘谦感到非常高兴,使他对未来更加充满了希望。

  “主公,子扬和老大人实在是英雄所见略同,虽说子扬东线军团比老大人的西线军团晚行动一天,可是两人好像商量过的一般,都采用了分割包围的战法,一小块一小块的肃清了匈奴地。现在已经肃清了大半个匈奴地,获得战利品无数。”

  郭嘉瞥了刘谦一眼,心中暗自好笑,拿起案几上的加密军报,一边对着密码书翻译,一边津津有味的念给刘谦。

  “奉孝哇,枉你自诩聪明过人,你怎么敢肯定他们两人就没有相互联系?”

  刘谦没好气的捧着一本《养生经》,头也不抬的说道。

  “主公你也太过分了吧,两军眼下取得了这么大战绩,你就不能稍微高兴一点?”

  郭嘉忍住心中的窃笑,庄重的盯着刘谦,假装一本正经的为正在匈奴地制造屠杀的军队争辩请功。

  “匈奴男子都被我们困在了三辅,如果二十几万大军还对付不了匈奴地那些老弱残兵,我要他们还有什么用?”

  说话间,刘谦这厮干脆转过身不面对郭嘉,抱着《养生经》看得津津有味。

  “主公,情报还说,羌渠和很多匈奴贵族的家眷已经被压到了萧关。”

  郭嘉望着生闷气的刘谦,一字一顿的有读出一个军报,读到萧关时故意停了下来,双目戏谑的关注刘谦的反应。

  “到了萧关老子这场病终于装到头了”

  刘谦慢慢放下手中的《养生经》,双目中蓦然放射出一丝光彩。

  “另外,军报还说,鲜卑人忍不住了。”

  见刘谦的反应没有预想中那样激动,郭嘉心中有一点点失落,更多的则是为刘谦高兴。为了试探出刘谦这次修身养性的最后成果,郭嘉又慢慢放出了一个对刘谦很重要的情报。

  “我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奉孝,我们这些天没有白等,这一下我们的大战略就能顺利实施,我们开始战斗吧”

  听到最期盼的消息纷至沓来,刘谦没有以往的那般冲动,只是微笑间向郭嘉伸出右手,然后和郭嘉的手掌紧紧握在了一起。

  紧握着刘谦湿热的大手,望着刘谦真诚热烈的目光,郭嘉表面上尽管很镇定,可是那颗不足二十岁的年轻心脏却禁不住加快了跳动。

  大计划的条件已经基本达成,现在只等刘谦一点点按照大计划去实施履行了。郭嘉相信,他故意憋了刘谦这么多天,以刘谦二十几天蓄积的能量,这次肯定能以最大的激情投入战斗,最后漂亮的完成这个大计划。

  自从得到袁绍在青州立北海王刘徙称帝之后,刘谦就开始听从郭嘉劝告要把装病执行到底。但是让郭嘉没有想到,第二天一早刘谦就出了问题。

  刘谦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获得武功秘籍之后,几年来,无论身体状况和天气变化,每天坚持晨练,早上实在没有时间,也要抽空补出来,从来没有一天完全荒废过。

  早些天刘谦尽管称病,可是人却不在军中,故而也不会闹出什么动静,加上当时大家也没有太多关注,所以也不顾虑消息走漏。自从知道袁绍故意陷害刘谦之后,为了避免朝中大臣事后清算,刘谦就只有再次装病。但是这次由于有了上一次不良影响,郭嘉害怕朝中大臣在军中设有眼线,就坚持不让刘谦早上习武,以防暴漏了风声而得不偿失。

  多年的习惯岂能说该就该,为了保留每天习武的习惯,刘谦这厮没少给郭嘉说好话,再三保证习武时一定不闹出动静,郭嘉就是不点头。

  后来,就算刘谦违心用包办未出生子女婚姻的手段笼络郭嘉,表示愿意和郭嘉做儿女亲家,也不能打动郭嘉长久监视刘谦的决心。

  为了大局,刘谦不得不屈服在郭嘉yin威之下,为此也对每天监督他不得动弹的郭嘉生出了一肚子怨气。

  刘谦是什么人,郭嘉早就摸得一清二楚,所以郭嘉从来不担心刘谦这厮会打击报复,每天二十四小时住在刘谦那里监督。

  不过说实话,郭嘉在刘谦许诺儿女亲家的时候真的有点心动,谁让刘谦一众夫人都生得明艳动人,以郭嘉独到的眼光分析,刘谦这些夫人生下的女儿一定很漂亮,如果嫁给他不足两岁虎头虎脑的儿子,一定很般配。

  非常遗憾,为了筹措多时的大计划,郭嘉只有放弃了这个唯一的机会。

  为什么说是唯一?

  因为在事后郭嘉旧事从提的时候,刘谦惊讶的张大嘴巴,绝不承认他曾经许诺过类似的条件。并拿出爱情不能包办婚姻自由等等借口搪塞郭嘉,把刘谦一群老婆高兴的像花一样开放,看向刘谦的目光全都闪耀着一颗颗小星星。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郭嘉纵然聪明过人,此时的郭嘉也猜不到后来的事情,他只是依然坚持监督刘谦装病。

  由于虎牢关等关卡得到军令后,一直都严禁行人通行,所以郭嘉也不担心雒阳那群大臣会对刘谦发难。

  袁绍整顿兵马攻打吕布,袁术派人接触刘宠,之后在谯立刘宠为帝,类似这般形势变化是情报依然照常来到刘谦的案几上,这些变化大都在郭嘉意料之中,也没有太多感慨,日子就一天一天的过去着。

  几天后,郭嘉得知刘宠主动挑动了袁绍和袁术之间的大战,这个情报让他有点兴奋。按照郭嘉原来制定的计划,要等灭亡匈奴之后和鲜卑人军事摩擦当中,郭嘉将派人到中原散布刘谦军军力衰竭的流言,让袁绍和袁术不再顾忌刘谦的威胁,然后逐步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使袁术主动对袁绍开战。

  现在好了,还没等郭嘉费心,刘宠已经光荣的帮助郭嘉完成了任务,这如何不让郭嘉喜悦。郭嘉清楚,袁术一旦和袁绍全面开战,自然没有力量进犯挨着他的南阳郡,反而还得担心刘谦军从南阳郡进攻他,所以袁术一定愿意主动和刘谦结好。

  现在袁术没有行动,并不表示袁术没有这个想法,而是袁术闹不清楚小刘辩会不会和刘谦闹翻,如果闹翻究竟能闹到哪一个地步。如果刘谦和小刘辩势均力敌,那么袁术根本不用有任何担忧,如果一方迅速取得胜利,那么等胜利者出现袁术再交好也不迟。

  中原的事情已经定下基调,郭嘉就不再过分关注,毕竟刘谦军并没有身处中原,只能顺势利导而不能强加干涉。反正在郭嘉看来,袁术和袁绍的势力差不多,他们这场战役短时间不会结束,他们双方打得越惨越好,眼前郭嘉的视线只能投注在西方。

  “奉孝,我们的整个战略布局现在已经水到渠成,我决定今天晚上就发动突袭。”

  推荐阅读:- - - - - - - - - - - - - - - - -

  (天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