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光熹 三百九十七章 杀与不杀

《大汉光熹》三百九十七章 杀与不杀

作者:独看风起 字数:1993 书籍:大汉光熹

  与《大汉光熹》相关的推荐阅读:- - - - - - - - - - - - 沙海 - - - - - - - - - - 军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狂枭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是《大汉光熹》(第四卷 翱翔 三百九十七章 杀与不杀)正文,敬请欣赏!

  三百九十七章杀与不杀

  五月十六日,雒阳,雨。

  下雨天的清晨要比平时暗淡不少,如果今天是个艳阳天,刘谦这所坐北向南的卧室,早早的就明亮起来,不会像今天早上这般光线昏暗。

  李冰也有早上习武的习惯,不过可能是昨天睡得太足,以至于昨天晚上失眠了,睡得太迟这才醒过来的较晚。

  睁开双眼,发现刘谦已经不在身旁了,李冰知道这个时候的刘谦一定在演武厅,这是刘谦一直以来的习惯,就连两人刚刚演习男女之事的那阵子,刘谦也坚持着这个习惯。

  如果刘谦不是一直保持着晨练的习惯,也不会闹出刘谦和蔡云新婚后,一个早上没有习武,就让刘府上下吃惊不已的地步。故而,尽管刘谦信誓旦旦的表示会一直陪在李冰身边,直到李冰身子完全康复,李冰仍然对于刘谦的爽约浑不在意。

  习武一途,想达到至高的境界绝对不能缺少天份,不然纵是付出数十年的艰辛,也进入不了一流武者的殿堂。不管历史上名将如何的耀眼,那都是建立在天份基础上的刻苦锻炼,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没有扎实的脚步,纵是天才也不能例外。

  李冰感到脑袋依然有点晕,实际上她的烧根本就没有消退,昨天晚上失眠时刘谦陪她谈了大半宿,其实是她有些心事梳理不开,强打精神和刘谦交流罢了。

  昨天晚上,李冰和刘谦聊了很多东西,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刘谦表示劝退小姐妹花之后,又重新回到了王允和袁隗身上。

  马荷知道母以子为贵,早日生下一个儿子就能固定地位,这些道理作为这个时代的女子,李冰如何会不了解。马荷有喜后,李冰起初对于她没有怀孕还不在意,认为只是和刘谦在一起的时间少,可是随后在马荷有孕,而不和刘谦同房使刘谦时常住在她那里之后,可爱的李冰姑娘担忧起来了。

  也正是这份担忧,李冰听王盖说刘谦逼死王允而不处理袁隗,并表示对她对未来担心时,李冰才会钻入牛角尖中,一旦陷入不能自拔。为此,她必须让刘谦说出个所以然来,并且这个理由一点也不能牵强。

  如果李冰在刘谦刚攻下雒阳的时候,这般的追问刘谦,刘谦为了安抚李冰,说不住就一咬牙将袁隗给咔嚓了,因为当时的刘谦也没有拿好主意。在虎牢关,经过一番思考的刘谦,早就想好了对策,故而刘谦拿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李冰,李冰也找不到什么毛病来。

  刘谦告诉李冰时,当然是用得最真诚的神色。

  当时,刘谦坐在榻边,握着李冰的小手,不管李冰如何的回抽,就死死的抱住不丢。反正这厮今天感到这一招好用,于是死搅蛮缠的孩子气让身怀母爱的李冰迁就了他。

  当时,红烛摇曳,美人在旁,致使刘谦一阵心猿意马,如果李冰不是有病在身,这厮可能就要打蛇上棍大被同眠了。

  其实说来说去,无外乎王允自找的寻死之言。刘谦拿出王允在众人面前承认杀死小刘协这一点,让李冰设身处地的为他思虑,如果不逼死王允的后果。

  李冰脑瓜子确实不如马荷,在怒火中脑瓜子就更加不灵便,不过在平时也不是一个胸大无脑的女子,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了刘谦的苦心。以往她不知道其中的细节,时下当刘谦说出当时在场之人后,李冰就明白,如果当时刘谦保全王允,刘谦和刘宏的合作关系就算结束了。

  而以刘宏的能量,确实会给刘谦造成很大的麻烦,那时刘谦除了背上一条弑君的骂名,处死刘宏,基本上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处死刘宏之后,只怕事情还不会结束,要想永无后患,小刘辩也留不得,那样刘谦就完全站在道义的下风,就等待着天下英豪共讨之了。

  想通归想通,不过李冰依然不开心。

  刘谦对于李冰的了解,估计还在他对于自我认知之上,见李冰仍然有心结,就马上将袁隗的事情慢慢的道来。

  首先,刘谦将王允和袁隗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假设王允如果不杀死小刘辩,那么王允绝对会和袁隗一样不会死。然后,刘谦绝口不提他曾经为马荷考虑,只是说手中有袁隗这张牌,就能要挟袁绍和袁术。下次如果这两个人不老实前来进攻,刘谦就会拿出袁隗这张肉盾逼迫袁氏兄弟退兵,以后兵强马壮讨伐袁氏兄弟的时候,袁隗的作用至少也抵挡数万大军。

  关于利用袁隗这一点,刘谦说的并不是假话,他真的是这般考虑的。

  如果刘谦效仿历史上的董卓,一下子拉出袁隗家人杀了泄愤,那是过于意气用事了。袁隗的重要身份,并不在于他是袁家第四代家主,而是天下闻名的名士威名。自古帝王不被逼到底线之下,绝对不会处死名士,对于名士的处理办法,历代君王都是采用或贬或流,因为他们都知道,杀死名士只是败坏名声罢了,没有丝毫的益处。

  杀死名士没有益处反而惹上一身骚,这一点从曹操和刘表如何处理击鼓骂曹的祢衡,就能看得出来。

  曹操有句话说得好,“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曹操的王八之气横溢,从事后曹操连接杀人来看,曹操绝对是个杀人不眨眼之辈。可是,曹操如此草菅人命之辈,也没有亲自处死比指着鼻子骂他还厉害的祢衡,只是将祢衡打发到了刘表那里。

  刘表是名士中的名士,以名士的名声论绝对在曹操之上,修养功夫练到家了,可是刘表也受不了祢衡,于是就玩了一个推手,将祢衡打法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任职。祢衡不识时务,到了粗人黄祖那里还想玩横,那想这次找错了人,结果被黄祖给摘下了小脑袋。

  从以上例子中就能发现,如果不想败坏声名,名士,特别是名动天下的大名士,最好还是不杀的好。刘谦已经混到这样的地位,不管出于何种考虑,能爱惜身上的羽毛还是要爱惜的,说是虚伪也罢说是狡诈也好,反正历史上的大人物都是这样做的。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推荐阅读:- - - - - - - - - - - - - - - - -

  (天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