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光熹 三百九十四章 杀气弥漫

《大汉光熹》三百九十四章 杀气弥漫

作者:独看风起 字数:2895 书籍:大汉光熹

  与《大汉光熹》相关的推荐阅读:- - - - - - - - - - - - 沙海 - - - - - - - - - - 军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狂枭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是《大汉光熹》(第四卷 翱翔 三百九十四章 杀气弥漫)正文,敬请欣赏!

  三百九十四章杀气弥漫

  于夫罗时年三十九岁,生得有点像他的父亲羌渠,非常仰慕汉人文化,更喜欢汉家的女子,!!com

  于夫罗身为大单于长子,未来的草原雄主,身份在草原上贵不可言,如果他提前出生几百年,大汉天子诸臣都会很把他当回事。可惜,他出生的年代正是北匈奴被大汉赶出故土的时候,南匈奴恐惧了,护匈奴中郎将的职权也相应加大,从出使联络、领护监视南匈奴,变成了卫护、监护南匈奴。

  西汉初期,匈奴人十分强势,大单于竟敢写信调笑吕后,说来做我老婆吧。吕后并不生气,只是给匈奴人大单于解释一下不能去的原因,从这点看来大汉当时有些匈奴人藩臣的味道。

  自汉武帝亲自执政后,汉武帝放弃了挨打的局面,雄姿英发,尽管挨了不少后世子孙劳民伤财的骂名,不过还是重创了匈奴人给边疆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在这个时期,大汉摆脱了匈奴藩臣的尴尬,虽说没有将地位反过来,可是至少达到了双方平等对话的局面。

  到了汉宣帝时期,几次大战役之后,匈奴人再也没有祖上的雄风,低下高傲的头颅向大汉称臣了,而且是正式递交了国书,成为大汉之下的藩王。

  不提以前匈奴大单于接替人的威风,就是到了汉宣帝以后的数百年里,按照礼法制度,匈奴的儿子们也是藩王之子的身份。可是到了东汉正式设立护匈奴中郎将那天,形势起了明显的变化,匈奴大单于至多能够和护匈奴中郎将平起平坐,从中就能想到匈奴王子尴尬的地位了。

  正因为以上原因,于夫罗大单于之子的身份,在大汉朝廷眼中基本上和一个县令差不多。于夫罗年轻时候到雒阳游历一番,不但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反而备受汉人冷眼,于是生性高傲的于夫罗不忍侮辱,灰溜溜的跑回了匈奴地。

  这次带兵进入汉地的遭遇明显和上次不同,上次是遭受冷眼,而这一次却大受有求与他的豪强欢迎,几乎在转眼之间,于夫罗的地位有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以于夫罗尊贵的身份,他决不会像普通小兵一样四下捕猎汉家女子,甚至有些看不起下属给他进献的美女,因为法家和廉家给他送来的女子,其姿色容貌是下属猎获的百倍。

  三辅豪强示好的美意,于夫罗笑纳了,一旦也不掩饰他对汉家美女的喜爱,当中就揽到怀中上下其手了。于夫罗了解汉家规矩,就给三辅豪强留些颜面,不然估计他会遵照草原传统给三辅豪强开开眼,当众表演一场盘肠大战。

  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这次出兵,至少对于于夫罗来言实在是太值了,就因为这次运气好战事推展的顺利,竟让于夫罗生出久住汉地不再回去之心。其实不止是他,还有很多匈奴人都生出这样的念头。

  也许是攻打茂陵的挫折,也许是突然遭受的大雨影响,今天的于夫罗心中总是不安静,竟使他没有和几名汉家美女玩大被同眠的心情,呼喊着亲卫就带兵巡视两座关卡。其实他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真的遇到汉州军。

  遭遇战。

  小鲁肃不满意的撇撇嘴,他也没想到偷袭站变成了遭遇战。

  眼前,匈奴人纷纷纵马而出,马蹄带起四下飞溅的泥浆,挽起角弓向汉州军而来。

  “杀”

  狭路相逢勇者胜,汉州军上下想到了刘谦教导过无数次的道理,从铠甲之中抬出一团油布,打开油布,中间露出一个个弩机。

  “咻咻咻咻”

  两军相距两百多步,汉州军的弩机发威了。

  匈奴人不置信的倒下一批,临死还是难以瞑目。

  连弩声丝毫没有停息,尽管在雨中,保养甚好的连弩还能经过雨水的考验。

  一百二十步,是匈奴人第一次射击的距离,他们也毫不犹豫的射出了手中箭羽,但是这些箭羽根本没有取得一点效果。

  匈奴人傻愣愣的看着没有力气的箭羽,在汉州军前边四十步落在积水之中,这才恍然想到弓弦是不能见水的。可惜这种后知后觉有些迟,他们想抽出不多的圆盾保护自己,却被汉州军密集的连弩给送进了黑暗。纵是迅疾抽出了圆盾挡在身前的要害,这些简易的小圆盾也完全阻止不住连弩的穿透力,弩箭带出一团又一团鲜艳的鲜血,很快,鲜红的鲜血被雨水稀释,将泥泞的大地染为赤红。

  “撤军”

  第一道关卡乃原木围成,按照眼前匈奴人的伤亡情况,这道以木头为主的关卡明显守不住了,历经数次战事的于夫罗当机立断,下达了向第二道关卡撤退的命令。

  小鲁肃看着伤亡不过千人的匈奴骑兵撤退,并没有急着追杀,只是派机灵的斥候上前打探情况,一边将两个马家出身的战士叫过来,仔细询问这一带的路径。这两名战士出身茂陵马家猎户,对于附近方圆百里被的路况地形比较熟悉,见小鲁肃询问立刻将他们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不一会,斥候回报前边有一道青石砌起的关卡,估计加上方才匈奴人的败军,关卡中可能有一万多人马。大家闻听,以为眼前必然是一场恶战,不想小鲁肃却让马家出身的战士马营和马虎前边带路,大军居然一头扎进骑兵最怕行军的山林。

  起初,战士们对于小鲁肃如此安排很是不理解,好在以前小鲁肃的余威还在,让大家还情愿按照他的意思行事。不过,当大家行走在坚硬的地面上,穿越山林的消耗的速度,也能被弥补回来时,大家彻底对小鲁肃心服口服了。

  这一带的山脉都不算高,呈断续的东西走向,两座小山之间相隔空地上,全是山脉延续的沙石地,行走起来自然比一陷半尺深的泥泞快多了。就是大家要爬山,可是这一带的山都不高,最多也不过三百多米,大多都是几十米百余米的小山包。在一人四马的装备下,爬起山来也不会给大军增加太多难度。

  行军速度让战士们高兴了,在逃命状况下,大家行军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甚至不用何仪等将官催促,大军就以每小时十五公里的速度向西挺进。

  天色暗淡,小雨依旧没停。

  雨水会清洗一切的痕迹,在雨中进军小鲁肃倒是不担心匈奴人发现逃命的踪迹,不过在天色将要黑下来的时候,小鲁肃为大家如何休息头疼了。何仪也头疼。

  后来,小鲁肃生出一个办法来。让大家将帐篷安扎在湿地上,随后吩咐大家去砍伐树木生火做饭。湿木头,特别是在下雨天这种潮湿环境中,湿木头很不太容易弄出明火,而小鲁肃要的正是这一点,只要有些暗火热热干粮就好,湿木头的主要作用是烘干地面的。至于湿木头生成的烟雾,在漆黑的夜中小鲁肃一点也不怕匈奴人发现。

  雨一直下个不停,打在帐篷上发出砰砰的声响,帐篷内却是睡得香甜的战士们,小鲁肃和何仪查看一圈,发现一切都很完美,这才回到他们营帐中休息。

  在此时之前,大家已经渐渐变得彻底相信小鲁肃,可是对于小鲁肃能将他们带出去打胜仗,还有一些担心。通过今晚小鲁肃天才般的创意,他们终于发现了小鲁肃真正的才智,于是睡得很香甜,梦中的小鲁肃正在带领他们创造胜利。

  五月十五日,雨一直没停,到了将近中午时分反而变大了。

  有马营和马虎带路,大军早早起营出发,到了上午巳时处,大军已经离开了茂陵,来到了茂陵西边的武功。

  大雨中,汉州军斥候发现了五里不到官道上的匈奴人。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无论出于什么地步,了解敌人的动态都是首要大事。在眼前一抹黑的情况下,小鲁肃必须掌握最新的战况,为了了解最近的变化和陈仓前边敌人的数量,小鲁肃将来过这个地方的马营和马虎派了出去。

  马营和马虎身上穿着的普通百姓衣服,早就湿透了,他们来到小鲁肃面前,一边抹着脸上的雨水,一边将他们打探来的消息报告给小鲁肃。

  “什么?茂陵城没有失陷?而这九千匈奴人竟狂妄到绕过茂陵跑到这里切断茂陵的退路?”

  何仪大惊,这些匈奴人实在太狂妄了,茂陵城还没有攻破,他们就想以逸待劳收拾茂陵城破的残兵。

  小鲁肃没有在这一点纠缠,他欢喜的是茂陵还在马家手中,有了马家正面对敌,他就能以茂陵陈仓为中心,四面出击打击敌人。正是因为茂陵城还在马家手中,让他猜想匈奴人以为他们还在茂陵,并没有想到他们来到了武功。

  方才马营马虎说了,小集市上驻扎的匈奴人很散漫,大多都在喝酒糟蹋汉家女子。从这些匈奴人的表现分析,匈奴人还没有得到拦截他们的消息,那么正好趁此良机消灭这九千匈奴人。

  小鲁肃对着小集市做出一个切脖子的姿势,何仪心领会神,立刻回头奔跑着叫道:“整队整队兄弟们消灭了这批敌人,我们就不用忍受风雨之苦了”

  杀气顿时从小山包上弥漫起来。

  推荐阅读:- - - - - - - - - - - - - - - - -

  (天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