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光熹 三百四十五章 各动心机

《大汉光熹》三百四十五章 各动心机

作者:独看风起 字数:3011 书籍:大汉光熹

  与《大汉光熹》相关的推荐阅读:- - - - - - - - - - - - 沙海 - - - - - - - - - - 军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狂枭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是《大汉光熹》(第四卷 翱翔 三百四十五章 各动心机)正文,敬请欣赏!

  三百四十五章各动心机

  换过马的许褚也不废话,马上和张飞战斗成一团,两人的功夫都进入了武学巅峰的境界,现场除了刘谦和他手下大将,,,com所以,刘谦这边几人从许褚和张飞的战斗中揣摩出了很多东西,而联军方面能够从中学到东西的武将就寥寥无几了。

  刘谦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渐渐的发现了许褚刀法和魏雄刀法的不同,虽然两人都是走的威猛路线,可是一个刀锋刚劲锋芒外露,而一个则尽显霸气刀锋却圆润得多,分析下来也算是对他多有裨益。

  最让刘谦高兴的是张飞的丈八蛇矛,尽管长矛和长枪的技艺有些不同,可是两种武器的相同点总比长枪和大刀的相同点多上许多。

  刘谦的枪法和赵云的也不相同,赵云一般走的是轻灵路线,在轻灵中暗藏着刚劲,和太极的原理有点相近。故而当刘谦提出将太极原理融合到枪法时,赵云每每提出的见解都是一针见血,多次让刘谦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刘谦的枪法属于刚柔并济型,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没有赵云那种灵动也没有利用蛮力制胜的威猛,可以说隐隐地自成一派。

  前不久,通过和赵云的研究切磋,太极已经渐渐的贯通在他的枪法中,如今他的枪法就显得有点阴柔而阳刚不足。可是通过揣摩张飞的阳刚路线,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他相信,只要将张飞矛法中学到的东西融通到枪法中,一个崭新的枪法就要横空出世了。那时候,就是一个人遇到吕布也可以战上一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深恐打不过吕布玩些阴谋诡计。

  郭嘉看刘谦深思不语半晌,也没上前打扰,见刘谦清醒过来时带着一丝明悟神色,稍微分动心神也就明白刘谦参悟出来了好东西,顺势向刘谦提出该进行第二方案了。

  原来,郭嘉也没猜到形势会发展成眼前这个样子,在他计划当中,联军一定会不惜代价的攻打虎牢关,绝对不应该进行对联军不利的单挑之战。

  在清晨争夺虎牢关的战斗中,联军就是因为没有得力的大将,才顶不住刘谦赵云典韦魏雄的攻击锋芒,一步步被逼出虎牢关的。为此郭嘉认为联军这么多人才,绝对不会采用单挑之战来故意打击他们的士气,他虽然机智过人也想不到,形势之所以发展到这种地步,其原因不过是袁术想给袁绍一个难看罢了。

  而现在,郭嘉不管联军究竟如何考虑,为了刘谦能够顺利的出兵三辅,然后按照早就制定好的战略,一举消灭匈奴人,他不管张飞是输还是赢,都必须在单挑之后出兵虎牢关,再用四万铁骑送给联军一个深刻的教训。

  为了这个战略中的一环获得成功,汉州铁骑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因为从昨晚开始的大战一直持续到今天早上,汉州军战死将近七千人,至于受伤者不计其数。眼下,刘谦依旧能够凑够四万人,完全是战士们听说此战关系着刘谦的战略大局,故而除了实在爬不起来的战士,只要是能够上马的战士,包扎好伤口后又回到了战斗序列中来。他们真实的执行了,以往刘谦曾经讲过的轻伤不下火线。

  刘谦听完郭嘉的请求,点点头就带着典韦魏雄走下了城楼,来到关内已经聚集在一起的兄弟们。刘谦瞭望一下,汉州铁骑的队伍一直逶迤到了虎牢关西门之外,他没有讲话,默默无语的带着大家慢慢驰出了东门。

  昨晚,为了取得战场机动性,五万按照重骑兵标配的骑兵,并没有给战马穿上保护战马的铠甲。不但战马的铠甲为了减轻重量而没有装备,就连骑兵标配的三根长矛也只带了一根,甚至连弩箭的数量也减少了一半,没有这样一番为战马减负,就是一人双马,奔行一百**十里,战马也有点吃不消的。

  按照以前制定的计划,辎重队和步兵在得知骑兵占领雒阳城后,马上从函谷关出发。步兵到达雒阳就能替代守护雒阳城的骑兵,而辎重队则要一路跑到虎牢关,将重骑兵没有装配的武器和大量的弩箭送到刘谦手中。尽管平时负责调度军资的何宝死了,可是已经养成良好习惯的辎重队,在贾穆的指挥下运作的也算顺利,于是在中午的时候,辎重队终于来到了虎牢关。

  有了这批军资,汉州铁骑就能真正的变成重骑兵,而只有重骑兵在刘谦的眼中才能够被称得上铁骑。虽然刘谦的重骑兵经过几番改进,铠甲重量也比西方那些重骑兵轻上百余斤,可是他们的重量依然不支持他们长久的奔袭作战。故而在能节省马力下,刘谦就尽量节省马力,这次他没有像以往那样风骚的展示汉州铁骑的雄姿,而是缓慢的甚至连步兵的行动速度也不如。

  刘谦如同乌龟一样将数万骑兵带到了城外,又以乌龟的速度整出四支锥形大阵,联军那边可就炸了窝了。

  按照王匡的意思,联军应该趁刘谦大阵没有扎稳就马上向刘谦发动进攻,这样打败刘谦的几率就大大的上升,只要打败了刘谦的四万铁骑,虎牢关就等于唾手可得了。王匡和一般的太守不同,王匡也是出身军旅,曾经做过几年的护羌校尉,如果不是因为军队升迁没有后台实在太慢,他也不会投身于名声并不显著的何进手下。

  见过血带过兵就是不一样,至少王匡出的主意也算是符合出奇不胜的军法。可惜,现场这么多人中,除了没有什么发言权的毋丘毅支持他的意见,其他的人都是对王匡的建议嗤之以鼻。这些人中大多都是名士,而名士大多又讲究仁义,尽管有宋襄公因仁义而被楚军打败的前例,可是为了维护名士的风范,以袁绍为首的名士都不赞同王匡的建议。

  袁术尽管表面上也不支持王匡,可是他知道其实大家心中非常赞同王匡的说法,但是谁也不想让大家看扁,于是大家全都变成了剧烈的反对派。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袁术是准备出头赞同王匡的,毕竟袁术多少了带了几年兵。这些年因为没少钻研兵法,不管兵法的真谛他掌握了没有,可是眼界绝对要超过现场的很多人。

  再说,袁术为人也没有袁绍那般的虚伪,袁术虽然也有些顾忌颜面,可是当想到了跪在袁术面前的刘谦,伸出两只胳膊哭着恳求袁术,求袁术将刘谦的胳膊碾碎时,袁术心中就一阵的快慰。可是就在袁术刚站起来,准备发言支持王匡的前夕,他却被一员小将给劝阻回到座位上。

  小将告诉他,别看刘谦的队伍看起来行动迟缓有点散乱无神,可是如果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刘谦麾下战士的精气神都非常高昂,而散乱分散的队伍其实暗中都符合军队的演变之理。如果发现有人攻击,军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结成攻击阵型,故而劝说袁术不可冲动。

  如果是别人劝告袁术,袁术纵是不会恼羞成怒,那也会给劝说者一个不大不小的冷讽。可是这个劝说者不但说话委婉,而且在军队演练之法上的造诣非常,他曾经以五十名经过他训练的士兵,轻松的对抗四倍之敌而大胜,于是袁术就和颜悦色的重新回到座位上。这个劝谏的者是个没有加冠的少年,他的名字就做陈到。

  既然大家都反对王匡的建议,而唯一的支持者毋丘毅因主子何进不在,也没有多少发言权,所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不过作战这件事已经被王匡提了出来,那么大家至少也得拿出一个对付刘谦的方案,经过大家短时间的商榷,达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那就是等许褚和张飞打完,大家齐心协力困住刘谦。

  只要困住了刘谦,那么骑兵的优势就马上变成了劣势,联军的步兵就可以尽情的屠杀刘谦的铁骑,十几万大军那就能将刘谦的四万骑兵吃掉,稍后的虎牢关自然就落在了他们的手中。取得了统一意见后,袁绍这些名士都很高兴,大家均认为这样堂堂正正打败刘谦的方法,实在比王匡的建议高明百倍,以后传扬天下更能显出他们的不凡来。

  曹操冷眼打量着这些人们,心中既是想笑又是气恼。他当然也看出来刘谦如同乌龟爬的军队,绝对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其中隐含的军阵变换之法他短时间也不能窥尽,故而他也不支持王匡贸然的想法。因为那样,大家的军阵也都会呈现乱象,如果让刘谦抓住了机会一一击破,那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除此之外,曹操一时间也拿不出一个太好的方案,毕竟他这次对付的可不是刘谦一人,他如果想在智谋上打败刘谦,那就必须首先打败刘谦身后的郭嘉。

  袁绍看到曹操沉思不语,他就知道曹操一定在算计着如何更好的对付刘谦。袁绍有些看不上曹操的出身,可是他必须承认,他这个老朋友自幼鬼主意就特别多,为此他暗暗的询问曹操道:“孟德如此深思,可否想出对付刘谦的妙策来?”

  “呵呵如果我随便动动脑子就弄死了刘谦,那么刘谦至少死上好几次了。我总是感到大军全部扑上去的打法有些不妥,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打法,本初对此可否有些看法?”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推荐阅读:- - - - - - - - - - - - - - - - -

  (天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