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轮回·半步多 第46章

《轮回·半步多》第46章

作者:吴半仙 字数:2869 书籍:轮回·半步多

  这深更半夜,你独自在外多有不便,还是快点回家去吧。”

  女子微微一笑,头却更低了:“多谢老人家关照,但我并没有开玩笑,实不相瞒,小女子乃是本地人氏,我的丈夫数月前出门到外地经商,但至今未归,音讯全无,小女子有心想要外出寻夫,怎奈没有盘缠,只得在这深夜里,插标卖首,只求好心人赠几个盘缠,让我寻到丈夫,好回家团聚。”

  她说的甚是凄凄,老更夫听了心里也是一阵不忍,但这插标卖首的说法,还是太吓人了点,老更夫觉得,这女子应该是神智不大清楚了吧。

  “好吧,就算你说的都是实情,但这深夜无人,你就在这里等到天亮,也是没人来,还是早早回家,明日天明,你再出来不迟。再说,你这头颅好好的在身上,如何卖得,这岂不是玩笑话?”

  谁知那女子却忽然抬起头来,看着老更夫说:“老人家,我说的句句是实,并非玩笑,不信你看。”

  她话音一落,怪异的事情立时发生了,就见女子的头颅,无声无息的一歪,竟齐颈而落!

  老更夫吓的差点魂魄惊散,脱口惊呼一声,以为自己眼花,但揉揉眼睛一看,那女子的无头身子坐在地上,那颗头颅正端端正正的摆在她的面前,正死死的盯着自己,而且那头颅之上,赫然插着那根草标。

  “老人家,我没有骗你吧,我的这颗头颅,你要买吗?”

  那女子的头颅居然开口说话,老更夫一声惊叫,双眼翻白,吓的晕死过去……

  第二天,老更夫被人发现的时候,整个人都吓傻了,一个劲的念叨着:“鬼,鬼,卖头的鬼……”

  很快,这个女子深夜卖人头的事情,就在县城中传开了,数天之内,竟又有好几个晚归的人在路边见到了这个女子,而且和老更夫的遭遇完全一样。

  这一下子,县城里人心惶惶,报到县官那里一调查,发现这几个人所说的位置,都是在城西柳巷附近,而且那女子似乎越来越是变本加厉,起初还是在街头插标卖首,后来居然在那附近开始沿街叫卖。

  这却是闹鬼无疑了,乡民们为此故,吓的深夜不敢外出,就连那些打更的更夫,也没人敢去那一带,纷纷避让行走。

  就这样,城西柳巷几乎成了一片禁地,深夜里,很多人都听到过那女子叫卖头颅的声音,但没人敢出去查看,一时间,县城里一到夜晚就家家闭户,就连许多风月场所,酒肆茶馆,也都冷清萧条了许多,家里的小孩若是苦闹,只要对其一说无头女三个字,立刻闭上嘴巴。

  县城内闹鬼如此之凶,县官也曾派人调查过,只是那无头女却好像很聪明,在有差役的时候,绝不出来,而且很多时候,差役明明听见隔街有叫卖声,跑到那里一看,却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件事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县城里来了一个奇人。

  这人是个云游的道士,乃是龙虎山的弟子,四十多岁,本姓郑,人称郑道长,他来到县城后,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是离奇,于是便在一番了解后,在一个晚上来到城西柳巷,想要解开这闹鬼事件的真相。

  深夜,这位郑道长穿上更夫的衣服,独自提着灯笼,打着梆子,在三更时分,来到了城西柳巷,却是也巧,他刚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就见到一个女子提着篮子,在街头缓缓而行。

  口中还不住叫着:“卖头,卖头,谁要买我的头……”

  第59章 卖头(三)

  郑道长假装低头而行,和那女子走了个对面,抬头一看,那女子身穿黑衣,面容姣好,只是披散着头发,脸色惨白,头上还插着个草标,看上去很是怪异。

  再看她提着的篮子里,却是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这女子见到了郑道长,便停住了脚步,幽幽道:“这位先生,可是要买我的头吗?”

  郑道长自然不会被她吓住,便镇定道:“你的头有何好处,如何卖法?”

  女子道:“没有好处,只望好人帮助,求几吊钱做盘缠,外出寻夫。”

  郑道长一听,这女子说的倒还恳切,于是又问:“你若真有此心,我倒可以帮你,但你这样每天夜里叫卖,惊吓四邻,城中百姓人心惶惶,你又于心何忍?”

  女子道:“小女子也知不妥,但出于无奈,何况小女子只在这一带叫卖,并未远去,就是怕吓到城中百姓。”

  郑道长想了想又问:“你丈夫既然数月未归,那你在家中可是又出了什么事情,不然的话,而来卖头之说,你若如实相告,说不定我还可以帮你申冤昭雪。”

  这时郑道长已经猜到,这女子恐怕还有冤情,但女子却说:“小女子只想寻盘缠寻夫,还望先生成全。”

  她说着话居然就要下拜,郑道长就说:“如果这样的话,那你这颗头我买下了,我这里有十两银子,足够你当盘缠用,你拿了银子,就离开这里吧。”

  女子大喜,立即拜倒答谢,接过郑道长的银子后,便将那篮子递了过来,郑道长接过后,那原本空空的篮子里,就出现了一颗人头,还在对他说着话:“多谢先生成全。”

  郑道长吃了一惊,抬头一看,那女子已经变成了一个无头女,手中拿着银子,转身踟蹰前行,慢吞吞的去了。

  那女子远去后,郑道长再看那篮子里,赫然是一颗货真价实的人头,只是形容枯槁,血迹斑驳,竟是一颗早已死去多日的女尸头颅。

  郑道长知道此事必有蹊跷,于是立即来到县衙,将此事上报县官。县官看到那人头,也知道其中必然有冤情,便派人详查此事。

  结果带着这人头到城西柳巷附近一打听,还真有人认识这人头,说这是柳巷中,柳元的娘子,名叫林香,又叫柳娘子。

  柳元数月前的确外出经商,柳娘子独自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邻居也少见,这时突然见到,那个深夜叫卖头颅的女子,竟然就是柳娘子,也是大吃一惊。

  当下众人赶到柳元家中,却发现门户虚掩,进去后只见满地狼藉,柳娘子满身是血的躺倒在床上,头颅已经不见了,郑道长的那一锭银子,正握在柳娘子的手中。

  果然是一起凶杀案,众人这才明白,那柳娘子深夜卖头,是为了向人示警,可惜直到如今,众人才明白。

  但这一起无头案,除了这颗头颅之外,再无半点线索,县官调查一番后,也只得将此案定为悬案,将柳娘子尸身安葬。

  只是在下葬之日,一直保管在县衙的那颗人头,却突然不翼而飞了,众人遍寻不着,就找到那个郑道长。

  但郑道长说,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在下葬的时候,施法镇住那处墓穴,以免柳娘子日后化为厉鬼害人,还有他当时买头所花的那十两银子,有人劝他拿回去,郑道长却说,这是公平交易,一个愿买,一个愿卖,虽说那颗头颅已经失踪,但已经花掉的钱,不能再收回来。

  于是,他就把那一锭银子也一同埋葬,放入了柳娘子的棺中。

  所幸的是,柳娘子下葬之时,什么怪事都没有发生,一切顺顺利利,而且一段时间内还真是风平浪静,县城里不再闹鬼,那城西柳巷,深夜里也不再出现可怕的叫卖声了。

  就这样,时间很快过去了一个月左右,这天却有一个人匆匆跑到县衙,击鼓鸣冤,县官升堂一问,那人却正是柳娘子的丈夫,柳元。

  柳元跪在堂下,便说起缘由,原来他此次外出不顺,本钱赔个精光,正闷坐在客栈,思量回家,却在这天夜里忽然看见妻子从走来,一见他便嘤嘤哭泣,说是他数月不归,家里出了大事,有人夜入宅院,意图不轨,她宁死不从,咬舌自尽,那人恼羞成怒,竟用刀割断她的头颅,弃尸而去。

  柳元当时大惊,本想问个究竟,但妻子只说了几句话,便隐身而退,他仔细再看,妻子却是没有了头颅。

  他起身就追,却是一下子惊醒,睁眼看,原来是做了一个梦。

  但是房门大开,屋子里似乎还有一股熟悉的气息,柳元愣了半天,忽然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块玉佩,他急忙抓起来,见那玉佩陌生得很,但上面却还沾着点点血迹。

  柳元顿时明白了,妻子在家中必然出事,于是立即风尘仆仆赶到家中,却见家里已经被贴了封条,再一问邻人,才知那天夜里的梦果然是真的!

  于是柳元立即跑入县衙,击鼓鸣冤,县官升堂审问,接过那玉佩一看,却是沉思片刻,便让柳元先回去,说是要详加调查,待有消息便会通知柳元。

  但柳元回到家里后,接连过了十多天,也不见消息,于是柳元便又到县衙,但这时县官却以一块玉佩,难为凭证,打回了柳元的诉状,拒绝受理此案。

  柳元投告无门,不肯罢休,当堂大闹,却被县官差役一顿乱棒打出,砰的一声关上了大门。

  柳元失魂落魄回到家里,看着空荡荡的屋子,悲愤难平,深夜跑到妻子的坟前哭诉,却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随后就见柳娘子出现在面前,将一锭银子递给他,要他用这锭银子,去买回自己的头颅。

  柳元很是纳闷,不知如何买回头颅,柳娘子便告诉他,只要带着这银子,去龙虎山找到一个郑道长,就能买回头颅,到时候自己也会伸冤雪恨。

  柳元不解,但还是收下了银子,答应了柳娘子的要求,就在这时,柳娘子悲愤道,那恶贼衣着光鲜,非官即富,要丈夫万分小心。

  柳元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躺在坟前,面前的香烟缭绕中,正摆着一锭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