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征服非常女上司:底牌 第1090章

《征服非常女上司:底牌》第1090章

作者:亦客 字数:2878 书籍:征服非常女上司:底牌

  当今年代,虽忠奸难辨,但清贪可论,清贪犹如泾渭,民重自有天平,你的每一步都在书写自已的历史。做官只是多了一份责任,首先管好自已,再去管好别人,做一个人民满意、群众认同的官;做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不愧对手中的权和和责任,不愧对群众的期望和信任。

  “要以民为本,以民心为根,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自然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总之,官声誉起为民事,业绩成于跬步行,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做官,都要常怀进取之志和为民之心,只求无愧于人生。”

  关云飞听我说完,沉思了片刻,点点头:“很好,听得出,你对你的这个上司秋桐是很佩服的,秋桐这个人一向就很正,她的这个观点非常正确,我们的事业就需要这样的官员……她能给你灌输这些道理,说明她对你是寄予厚望的,是非常关心的。”

  关云飞脸上的表情似乎很满意,似乎他对从我这里了解到的秋桐的思想非常符合他的要求。

  接着,关云飞说:“秋总给你灌输的是正面的东西,这些都很有必要,很对,不过,我倒是还想给你补充一点东西,这点东西算不上是负面的,但也不是很正面。”

  我说:“请领导指示!”

  关云飞慢悠悠地说:“在官场做事做人做官,除了要牢记秋桐告诉你的那些,还要记住一点,那就是要牢牢把握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一味讲原则不行,太灵活了不行,要注意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要把握住这个度……

  “换句话说,原则性是正道,灵活性是小节,一个人要想在官场里混得如鱼得水,必须要适度掌控住正道和小节之间的关系……正道要行,但小节也要讲,行正道和讲小节之间并不矛盾。”

  我似懂非懂地看着关云飞:“你的意思是说,行正道未必一定要讲小节?”

  关云飞点点头:“不错!行正道不必拘小节!这是官场的现实所决定的,你要想在官场里混出来,就必须要学会运用这一点。”

  我有些困惑,不大明白关云飞这话里的意思。

  看我一副懵懵懂懂的表情,关云飞说:“小子,我给你举个正反例子,你就明白了!”

  我点点头。

  关云飞说:“南宋和大明,两朝都是文人的天下,武将寥寥。南宋初年的岳飞与明朝后期的戚继光取得的功绩,可谓这寥寥中的凤毛麟角。岳飞有他的岳家军,让对手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戚继光有他的戚家军,一鼓荡尽为患数十载的南方倭寇,为老百姓所尊重。

  “人们知道岳家军,还知道岳飞被十二道金牌招回,屈死在风波亭。关于戚继光,人们知道他横扫倭寇,却不知道他也曾驻守京北蓟镇十六载,拱卫大明都城,只打得蒙古朵颜部发誓永不入犯。岳飞与戚继光,一个在事业鼎盛时做了屈死鬼,一个却立下了一个个奇功。原因何在?”

  “何在?”我说。

  “很简单,一个朝中无人,一个后台很硬。”关云飞干脆地说。

  第1065章 狡猾的老狐狸

  “哦……”我凝神看着关云飞。

  关云飞继续说:“岳飞生在南宋初年,朝中主和派当权,难得有知己。生性耿直,不太会处理与朝廷当权派的关系。有一次,秦桧宴请百官,诗兴大发,要求每人做一首诗,诗佳者坐上座。也许,文学功底深厚的秦桧想借此自我展示。

  “但岳飞却不给他这个面子,昂昂然自顾坐到上席,吟诗一首:自幼从军未学诗,今朝赴宴强为之。削发搓缰系战马,拆衣抽线补征旗。江南美酒君须记,北国风光我独知。百万金兵临城下,再请诸公去赋诗。这样的诗句,让秦桧和宴上百官,都觉得颜面扫地。朝中也有主战派,但是岳飞嫉恶如仇的个性,让人很难接近。

  “而戚继光建功蓟镇,如果没有张居正的鼎力支持,不可能如此顺利。当时,只要有人敢找戚继光的麻烦,张居正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不动声色把此人调离或贬职,为戚继光在蓟镇大张旗鼓训练士卒、建立新军、修筑长城、更新装备等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当然,张居正对戚继光的支持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一方面是张居正为国选才,器重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在于戚继光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为了报答张居正的知遇之恩,他曾给张送过重礼,并在张回乡葬父时,派出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护卫南行。

  “更为甚者,戚继光每次给张居正写信,都谦卑地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一个堂堂大将面对朝臣居然如此卑躬屈膝,张居正能不视戚继光为自己的亲信,能不放手用他,让他建功立业吗?”

  我不由点了点头:“哦……”

  关云飞继续说:“岳飞不会送礼,更不会自称门下走狗。从传统的道德来看,戚继光的操行确实不如岳飞,但细读史书,会发现戚继光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戚继光初调蓟镇,原想大有作为,上书朝廷,要求拔十万兵员,想训练一支北方的戚家军,以平定边患。但朝中反对声一片,指责他求望太过,志意太侈。

  “面对朝中的反对之声,戚继光很快明白,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得到朝中权要的支持,否则,空有爱国热情,到头来处处碰壁,一事无成。于是,在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期间,朝中换了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任首辅,戚继光都与他们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而其实又有谁知道,戚继光为了国家的安宁,在这简简单单的关系二字背后,是怎样的忍辱负重,是怎样的费尽心机?这一切都是岳飞不曾想到做到的,所以他不曾被权贵重用,含冤抱死。

  “明代哲学家李贽观点非常明确,他尊重海瑞,但指出海瑞过于拘泥于传统的道德,因此只能是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他赞扬戚继光为千百世之人物也,对戚继光为了国家的利益,舍小节而顾大局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人说盖棺定论,又说历史任人评点,我只是为岳飞扼腕叹息:不知道他若晚生几百年,目睹了戚继光的成功,能否改变自己的观点,在浊世里也立一番大功业?”

  我怔怔地看着关云飞,寻思着他给我讲这个故事的用意,他在这里为岳飞叹息,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岳飞,还是为他官场经历中经过见过的不能领会此道理而难以崛起的某些人。

  他说这番话,显然不是针对秋桐来的,而是针对我。他似乎是要借这个故事来给我某种不动声色的启发和诱导,开启我的思路,给我某些暗示。

  我点点头:“关部长,我明白了,回去后我会深刻领悟你这番教导的!”

  关云飞笑了:“小易,我告诉你,在官场,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秋桐给你灌输的观点我很赞同,但我告诉你的这个故事,也并非没有道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关键是要看你如何在实践中做好结合这篇文章……道理很重要,但行动更关键……我们任用使用干部,除了考察他的思想,更重要是看他的行动。”

  关云飞着意强调了行动二字,我似乎听出了他的话外音。

  关云飞接着说:“我虽然不是你们集团的直接领导,但是对你们集团的事情,我是很关注的,对你和秋桐,我同样也是很关心的,我对你们都是寄予厚望的,我希望你们能在官场有一番作为,希望你们能在东凯的正确领导下在事业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关云飞又提到了孙东凯,还有意无意说在孙东凯的正确领导下。

  那么,什么是正确领导?什么又是错误的领导?我又困惑了。

  关云飞似乎想让我明白什么,却又不直说,一个劲兜圈子。

  这家伙城府够深的,狡猾的老狐狸。

  我说:“回去后,我会把关部长的期待和厚望转告秋总,请关部长放心,我和秋总都不会辜负关部长的一片栽培之心!”

  关云飞呵呵笑了:“小家伙,我看你是个混官场的料,做职场行,经验丰富点子多多,做官场虽然是个菜鸟,但是潜质很不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培养的价值。东凯是你的直接领导,要好好跟着东凯干,和东凯保持密切的关系和联系。”

  关云飞这话似乎又另有深意。

  我点点头:“孙书记对我很关心,关部长对我很厚爱,我很庆幸能得到两位领导的赏识,我会跟着孙书记好好干的,同时也不会辜负关部长对我的一番苦心教导。”

  关云飞笑着:“小易,你是个很聪明的年轻人……我喜欢聪明人。”

  我笑了下,没有做声。

  这时关云飞的秘书进来了,我于是告辞离去。

  回到公司,我直接去了秋桐办公室,先汇报了和文明办商讨的结果,然后把遇到季主任以及和关云飞谈话的内容原原本本告诉了秋桐。

  秋桐听完,低头沉思了半天,接着抬头看着我说:“听你的话里,似乎关部长对季主任很感兴趣。”

  “是的,很感兴趣!”我点点头。

  秋桐又想了下,点点头,说:“你那天的玩笑话或许真的要应验了。”

  “什么玩笑话?”

  “那天我和你和还有季主任吃饭的时候你说的玩笑话啊,你说希望能有一天和季主任一起共事。”秋桐说。

  我一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难道你不知道我们集团的纪委书记年龄快到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