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李毅唐雪重回过去小说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震撼威力!

《李毅唐雪重回过去小说》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震撼威力!

作者:沧月傲天 字数:2352 书籍:李毅唐雪重回过去小说

  所以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真理又有机会体现了,通常情况下,这种以权谋私是应当抵制的,但在特殊时期,居然又是如此的实际好用。

  正因这个缘故,今日居上没有在家逗留太久,吃过了午饭便回行辕去了。到了门上也没入内院,就在前厅等着。照她以往的经验,凌溯应当会很早回来,因为还要逮她是否晚归。

  可是等了很久,一直等到戌正前后,也不曾等到他。

  她很是灰心,转头对家令道:"今日东宫有要事吗?殿下怎么还没回来?"

  家令眨了眨干涩的眼睛揣测,"说不定有亟待解决的要务,也或者殿下有旧部从外埠入京,相约吃席去了"

  总之就是被什么事耽搁了,必须找出合理的解释来。

  抬眼觑觑太子妃娘子,家令道:"殿下一定没想到,娘子今日会在门上等他。等殿下回来,臣一定同高长史说,日后晚归必要派人事先知会,免得娘子白等半日。不过娘子也请稍安勿躁,殿下执掌东宫,多少军国大事都要经他手安排,一时拖延了也是常情。"毕竟先前的准时回行辕,按理来说才是反常的。

  居上叹了口气,心道要不是有求于他,才不在这里浪费时间呢。如今夜都深了,有什么话明日再说好了,于是摇了摇衣袖道:"药藤,我们回去吧。"

  太子妃娘子脸上分明带着失望,这让家令有些着急,"娘子千万不要气恼"

  气恼倒不至于,就是等了这么久,开始犯困了。

  这厢正要转身离开,忽然听见马蹄隆隆从远处传来。她立刻探身出去,行辕的灯笼成排,照亮了空旷的坊道。凌溯策马的样子确实算得上英姿飒爽,那牵缰的姿势,那低俯的身形,跑在长安横平竖直的街道上真是委屈,他应该驰骋在广袤的草原呀!

  兴兴头头蹦了出来,居上欢喜地说:"郎君,你回来啦!"

  勒马的凌溯吃了一惊,"小娘子怎么在这里?"

  这个时辰,她不是应该高床软枕美美睡着了吗乍然出现,竟让他感受到出其不意的、天降的喜悦。

  她说:"我在等你回来呀,从午后一直等到现在。你今日怎么这么晚?"

  言辞里没有怨怪,甚至让他感受到了一丝关切,饶是铁打的心,也要被她感动了。

  那亟待软化的眉眼,在他勉强的振作下重又回到冷硬的位置,他"嗯"了声,"今日骠骑大将军做寿,我参加宴饮去了。"

  居上听后很是遗憾,"你怎么没带我一起去?"

  他瞥了她一眼,"只是同僚共聚,没人带内眷。"

  太子殿下如今对于内眷一事,没有任何犹豫,认准了这位太子妃,说出来的话也如老夫老妻般从容自若。

  神奇的是,连小娘子也没有异议,充满了一种习以为常的、理所应当的熟稔。

  药藤顿时感慨,未婚夫妻相处到这个份上,就像灶台上蒸饭一样,差不多已经熟了一半了。

  居上并未感觉到不妥,照旧热络地迎了太子进门,体贴道:"郎君渴不渴?我让人准备饮子。"

  凌溯则觉得她今日太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边走边奇怪地打量她,"小娘子心口不疼了?是明白了我的好处,决定回报我了?"

  这种旧怨就不要再提了吧,不提还可以做体面的未婚夫妻。

  居上自动忽略了他的后半句话,笑道:"偶尔心口疼罢了,要是疼上一天一夜,怕是早就死了。"

  凌溯意会了,"那就好,本来今日我还打算去藏药局一趟,给你带些活血化瘀的药回来呢。"

  居上没有感觉到温暖,反倒越听越牙痒,憋出了切齿的笑,由衷道:"郎君要不是太子,这辈子怕是娶不上夫人了。"

  这话太对了,跟在一旁的家令和药藤深以为然。

  但凌溯很不情愿,蹙眉道:"我说错什么了?你若是还不好,我打算替你抓药,这也有错?"

  居上觉得拿正常的因果和他理论是没有用的,必要出其不意,便道:"女郎说心口疼,是想要郎君关,一般不是真的疼,是装的。你这满长安,诗歌缠绵,才子遍地,随便遇见一位都是有才情的风雅郎君,哪里像你!"

  凌溯被她绕晕了,居然真的分辨不清她昨晚心口疼的意图了,但是不妨碍他对她的话存疑,"你的意思是,我能娶上夫人,全凭仗势欺人?"

  此话一出,不单家令和药藤,连一旁的长史都抓耳挠腮起来。这是多好的机会啊,殿下应当听出娘子话语中的温情小意,赶快打蛇随棍上。可殿下偏不,他的关注点又一次偏移了,旁观者急断了肠子,也于事无补。

  注点又一次偏移了,旁观者急断了肠子,也于事无补。

  居上呢,透了这人的一根筋,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要不是那道赐婚诏,我可能连都不会你。"

  这话太直接了,直接得凌溯难以招架。他不明白,在赐婚之前,他们好歹已经有过好几次接触,难道那时候的凌将军半点也没有吸引力吗?一个年轻的将领,战功赫赫,长得英俊,对于她的诸多要求也算有求必应虽然是严厉了些,但严厉的男子不是更有魅力吗?她为什么说都不会他,当时她明明显得很感激,很动容啊来这女郎说话,没有几句是真的。

  算了,不用往心里去。他甚至很配合地笑了笑,"那我该好好感激自己的身份,都不我的小娘子,将来不得不做我的夫人。"

  事实确实很气人,居上把这股憋屈咽了下去,毕竟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要讨论。

  他人长得高,步子很大,居上得三步并作两步才能追上他。

  “郎君,我有件事求你。”

  所以啊,平白等了他那么久,不是无事献殷勤。他转头了她一眼,"什么事,直说吧。"

  但是家中又出怪事,让人说不出口,居上决定换种方式,迂回地达到目的,"郎君知道我五兄在哪里任职吗?"

  凌溯道:"在秘省任秘少监,从四品上,分判经史子集四部图的抄写贮藏及校勘。怎么?"

  "是这样"居上挖空心思道,"我阿婶发现五兄近来倦怠,读也不及以前用心了。京兆李氏郎君是知道的,世代香,乌衣门第,最是注重子孙学问。所以阿婶见五兄散漫,很是担心,今日托我,求郎君想办法让五兄忙碌起来,最好忙得连饭都吃不上。"

  凌溯听了,叹服道:"贵府上长辈果然与众不同,难怪百年望族,长盛不衰。"

  居上追问:"那郎君可以帮帮阿婶吗?"

  这有什么难的,凌溯大方地表示,一切包在他身上。

  于是第二日上值之后便传话下去,秘省正编撰的《开元大典》,须得赶在今上寿诞之前完成。算算时间,只余两个月了,这册典籍由秘少监总揽负责,担子压下来,够辛重恩忙得脚步沾地了。

  对于这种强人所难的事,凌溯向来驾轻就熟。

  因和圣诞息息相关,辛重恩哑巴吃黄连,求情讨饶都不能够,唯有咬紧牙关承办。

  中朝的少阳院与秘省离得很近,凌溯有时经过顺便一眼,见辛重恩不是搬着史料来回奔走,便是坐在桌前奋疾,别说吃饭了,怕是连如厕都顾不上。

  他满意了,这庞大的帝国要运转,每个官衙都是差不多忙碌的景象,东宫也一样。譬如军情民生要他这当太子的过问,朝堂上的封驳谏诤,也要他事后拾遗补厥。

  正在累事压身的时候,圣上命人将他传进了紫宸殿。

  今日阴,天光穿不透深广的殿宇,大白天的,灯树上也燃着油蜡。圣上坐在案后与他商讨:"前朝旧部杀的杀,收编的收编,已经不成气候了。崇庆帝的儿子们,如今还放任他们活着,就说修真坊囚禁的高存意,你怎么?"

  一团平静的表象下,其实暗涌从来不曾平息,改朝换代是大事,不是你谦让我受禅,就天下太平的。

  且说崇庆帝那七个儿子,王爵虽然从大国削减成小国,远远外放不得回长安,但人在,残余的势力就在,必要逐一找到把柄,最终送他们父子团聚,才能永绝后患。

  早前凌溯赞成快刀斩乱麻,但圣上要顾全名声,费了一番功夫,将这些人送往各地。现在秋后算账,仍是逃不过原来的命运,他心里虽然厌恶这种表面文章,但亦不能反对,便拱了拱手道:"请阿耶裁断。"

  圣上转过视线望向他,"这种事,不能放在朝堂上商议,不过做到你我有数罢了。那些余孽诛不诛,什么时候诛,朕要听你的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凌溯的心胸其实要比今上宽广。他知道父亲容那些前朝皇子苟活了小半年,已经是最大极限的仁慈,若是站在讨得君父欢心的立场,他应当赞成即刻罗织罪名应杀尽杀。但既然先前要巩固声望,就不该落个事后小人的评价,以当下形势来,那些人暂且动不得。

  见解是如此,但陈述起来却要仔细掂量。他微微呵了呵腰道:"儿的浅见,不知说得对不对,请阿耶参详。容他们活了半年,这是陛下洪恩,大历上下都着,无一人不夸赞陛下胸襟。既然如此,阿耶何不再许他们些时日,有理有据扑杀之,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也令言官无从规谏。"

  圣上沉默下来,良久才道:"你是觉得,当初不该杀崇庆帝?"

  凌溯说不,"一山不容二虎,阿耶接过江山,崇庆帝绝不能活。但那些苟延残喘的前朝皇子不一样,他们手上无兵无权,杀他们如同碾死蝼蚁,既然当初没有如数清剿,现在也不须为这些人介怀。"

  清剿,现在也不须为这些人介怀。"

  圣上觉得有些不透这个儿子了,"那高存意呢?他一死,可以断绝那些宵小的后路。"

  凌溯道:"他活着,反倒可以凸显我朝社稷稳固。前朝太子人还在,却再无人试图复辟,天下百姓归心,周边属国俯首称臣,儿觉得,高存意活着,利大于弊。"

  圣上听罢笑起来,"朕以为,你会很愿意见他死。"

  凌溯这才明白圣上话中有话,当即道:"儿的私情,不应凌驾于国事之上,请阿耶明鉴。"

  圣上颔首,靠向椅背说也罢,"这事还需再议,你且退下吧。"

  凌溯叉手退出了紫宸殿,待他去远后,帷幔后的人方走出来,掖着两手道:"太子殿下愈发有主张了,某些见地与陛下不相合,也是预料之中的。"

  圣上的目光悠远,望向外面宽袒的露台,半晌自嘲一笑,"大约是因为朕老了吧。朕开创这万世基业不易,只愿将盘根错节全部剪除,江山安安稳稳交到子孙手上,便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左仆射裴直道是,"陛下的子之心,臣如何不知道,但太子桀骜,未必能理解老父的一片苦心。如今朝堂之上似一堂和气,但暗中大有结党连群之势。就说跟随陛下一同入关的旧部们,效忠陛下之余,也不忘巴结太子。太子方才说一山不容二虎,那么朝堂上岂可日月共悬?"说罢复又叹息,"陛下恕臣直言,陛下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原不该这么早册立太子。太子势大,麾下战将弥望,一呼百应不在话下。且长安内外,南衙北衙与东宫十率府勾连,若是"

  话没有说完,圣上便抬手阻止了,"洵正,你言重了。太子的秉性你是知道的,朕有四子,这四子之中朕最器重他,他战功虽高,但不是野心昭彰的人。再说太子之位已经许了他,这江山早晚是他的,还有什么可忧心的。"

  话虽这样说,但那微微含起的眼眸里,未必没有忧色。

  裴直知道,话说到此处就不宜再紧盯不放了,圣上目前虽然极力维护,谁又经得住天长日久细入微毫的观察。太子的得意,得意在当下,毕竟朝初建,以后的路还长着,同是帝裔,逐渐会分出伯仲来的。就比如自己,相较于太子,更偏向于商王,商王纯孝,亦有军功赫赫,最重要一点,商王是他的外甥。

  倒不是徇私向着外甥,毕竟朝堂上始终有人以太子好恶为准,这是连陛下都在眼里的。君王再大度,会容许有人与自己分庭抗礼吗?政权还未交接时,这万里江山只能有一个主宰,太子越俎代庖,圣上又能容忍到几时?

  轻轻舒口气,裴直道是,"是臣多虑了,请陛下恕罪。"又勉强掏出些政务来商谈,过了一炷香时间,方从紫宸殿退出来。

  返回政事堂,路上还在思量,如何将太子佣兵的事,顺理成章呈禀到陛下面前。今日自己弹劾过,下次就不能老调重弹了,得挑个长期驻守军中,懂得长安内外排兵布阵,且熟知太子在周边郡县兵力的人

  正思忖着,抬腿迈进政事堂门槛,不想边上忽然伸出一条腿来,他缩腿不及直直绊上去,一个踉跄双手撑地,连奏疏都抛了一地。

  "哟哟哟"那个绊他的人忙上来搀扶,"左相何必行此大礼。"

  裴直心下气愤,一猜就知道是那人。直起身来愤愤一拂衣袖,"右相这是干什么,一把年纪了,竟还做这种孩童才做的无聊事!"

  辛道昭无奈地摊了摊手,"左相对仲卿的误会这么深吗?我只是恰好经过,你又恰好进来,不小心撞上而已,怎么说得我成心绊你似的。"边说边回身问中令,"尚之,你来说句公道话。"

  中令头皮发麻,不过官场上的积年,惯会打太极,便笑着斡旋,"都是同僚,舌头还有磕着牙齿的时候呢,何必当真。"

  中令的话让裴直不悦,却又不好继续较真,便强忍着怒气哼了声,"中朝台阶多得很,右相往后走路,也留意些吧。"

  辛道昭一面将散落的奏疏捡起来交还给他,一面道:"多谢左相告诫。我这人,每走一步都仔细紧盯脚下,知道哪一步走得实,哪一步走得虚,断没有踩空的可能。这中朝台阶虽多,寸寸留心拾级而上总不会错,右相进门绊一跤还好,要是攀上露台前脚下虚晃,那一路滚下去,皮开肉绽不说,恐怕还有性命之虞啊。"说罢又龇牙笑了笑,"你说是吧?"

  裴直怎么听不出他话里的隐喻,虽气得不轻,还是潦草地拱了拱手,"多谢右相好意提点,我自会牢牢谨记的。"然后也顾不得什么风度不风度了,一振袖,大步往里间去了。

  辛道昭着他的背影,暗中唾弃不已,左仆射对太子一向有微词,他能不知道?今日又去面见陛下,少不得背后捅刀,自己旁观了这么久,对于太子处事的手段和格局,是没有任何挑剔的。

  且太子还是他未来的郎子,世上焉有胳膊肘往外拐的岳丈!裴直与太子为敌,自己便与他为敌,无论如何,保得郎子就是保住了殊胜将来的幸福,爷娘为儿女周全,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这厢在政事堂为准郎子出了口恶气,将要下值的时候,踱着方步又去了东宫。

  太子在这皇城之中有两处寝宫,东宫属太极宫,由一组很大的院落组成,而少阳院则是大明宫旁寝殿,随圣上而居。太子一般在太极宫居多,毕竟政务巨万,来去的人也不少,为免打搅圣上,鲜少住在少阳院。

  今日还是如此,辛道昭进门的时候,太子正忙。抬眼见了人,忙起身行礼,"上辅来了,快请上座。"

  辛道昭点点头,喝了一杯郎子殿中的茶汤,等茶喝罢,才与他说起裴直无端拜见圣上的事,仔细劝诫着:"不知他又在打什么算盘,总是要小心为上。东宫幽静开阔不假,但殿下还是要多往少阳院去,纵是天家父子,也需维系感情。有句糙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只要陛下相信殿下,任他把鼓敲破也不顶用。"

  凌溯颔首,"上辅说得是,明日起,我便在少阳院中务政。"

  辛道昭见他听劝,很是称意,又道:"还有一桩,殿下遇刺这件事须得宣扬起来,引起陛下重视才好。"

  凌溯明白岳丈的用意,忖了忖道:"刺伤我的粟特人,招供了东市接头的商户,现已将商户拿住严加拷问,一旦祸首落网,即刻向陛下回禀。"

  "还要向陛下坦露你的忧惧。你虽当了太子,却也成了众矢之的,让陛下知道你的难处,方不会受人挑拨猜忌你。"老岳丈捻了捻胡须,笃定道,"总之政事堂那头你放心,有我盯着裴直,不会让他翻起浪花来的。殿下闲暇时也要松泛松泛,勿因政务忙,冷淡了兄弟情义。"

  凌溯道是,"过两日秋狩,已约了几位阿弟。"

  辛道昭抚着膝头朗朗一笑,甚是自豪地说:"殿下别忘了带上我家殊胜,她最打猎,那一身骑射功夫,俊得很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