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贞观文宗系统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来自陆德明的提醒

《贞观文宗系统》第一百一十五章 来自陆德明的提醒

作者:悟道娑婆 字数:2787 书籍:贞观文宗系统

  这弘文馆的助教,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罗彦本来就向少和人接触,交朋友也是那种慢热型的,所以一下子被李世民坑着,搞出来这么一个助教的职位,还真是不适应啊。再说这助教一天打交道的都是些什么人啊,官二代,熊孩子,老夫子,压根就是逼着罗彦装深沉啊。

  而且听着说是助教,其实他就是一个只为,真正的工作还是授课。可,关键问题是,罗彦不会啊。这看书什么的,罗彦绝对是老手,可授课不是看书可比的。

  没办法,罗彦只能打起了自家老师的主意。这事儿他不熟,但是别忘了,罗彦有了教了一辈子高级人才的老师啊。陆德明老夫子这会儿的重要性就发挥出来了。

  找到陆德明,老先生因为还兼着李承干老师的职务呢,所以也才回来没多久,这会儿正在书房里头看书呢。听到罗彦有些近乎抱怨的诉说,陆德明满脸笑容看着自家弟子,捋着胡子盯着罗彦上下打量。

  被陆夫子盯着有些不自在了,罗彦这就停下抱怨,问道:“老师,弟子的着装没有什么问题吧?”

  “穿的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看着,进之也在不经意之间,长大了。”陆德明有些温和地说着,还叹口气,似乎是感慨岁月飞逝。“进之,能把《劝学》背出来让为师听听吗?”

  虽然不知道陆德明这会儿让他背《劝学》是个什么意思,但是罗彦还是没有任何犹豫,张口即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因为这篇劝学可以说是历代儒家蒙学以后劝学的经典,就算是罗彦到了后世,在语文课本上还是继续出现,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停顿的地方。陆德明就听着罗彦的朗朗书声,逼着眼睛,似乎在享受着一样。

  背书也是需要一定的节奏,而且需要使用雅言,这会儿罗彦也背了有一刻时间,才堪堪把《劝学》的全篇背完。

  就在罗彦背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陆德明也睁开眼睛,盯着罗彦说道:“雅言不错,韵律也挺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之,你觉得,你现在做到了哪几点?”

  陆德明要是这么一问,罗彦还真是要好好思考一下。

  这一思考,还真是把自己给难住了,要说这五点,罗彦觉得自己一直都在做,可是仔细一想吧,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到。

  “老师,弟子惭愧,到现在弟子觉得一件事情弟子都没有做到。”罗彦还真是有些羞愧。

  “不,你不是什么都没做到,只是做了很多,就自满了。自从打那个小道观中回来以后,你我师徒虽然还是每天都一起探讨学问,可是你的心思却不在学问身上,而是每天沉浸在权谋当众,进之,这样下去,你这一身的学问,可真的是废了。”陆德明有些恨铁不成钢。

  这下把罗彦可是骂的犹如在头上浇了一桶冷水一样,罗彦瞬间惊醒了。这些时间,自己只顾着跟着李世民瞎搅和,虽说得了个闲职,每天也是抱着书本勤加温习。但是扪心自问,罗彦用在读书和用在官场上的心思都差不多了。

  “我认为陛下把你放到弘文馆当助教是一件好事情。那些孩子,都是当朝权贵的儿孙,从此以后,你不必整天盯着朝堂了,每天负责把这些孩子教授好了,就是最大的功劳。陛下在弘文馆办这么一个学堂,你不会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吧?”陆德明先把罗彦这些天汲汲于功名的念头给打消了。

  “这个弟子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这件事情也实在是有些太过虚耗时间,每天带着一帮垂髫儿童读书,弟子真的担心把学问耽误了。”罗彦还是有些不情愿。

  “进之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虽然先前老师是教了你,但是现在到你,把学到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去教授那些稚子,正好是给你一个温故知新的机会。这等好事,要是你真的想学问有成,就去好好把那些孩子们教出来。不仅是要教授他们学问,还要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才是你现在应该做的。”陆德明的话犹如是黄钟大吕,把罗彦给震慑住了。

  沉吟良久,罗彦这才说道:“弟子明白了。只是,除了这些,教授那些孩童,还需要做些什么吗?”

  “想要教授好学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尤其是那些垂髫稚子,家中个个奢靡,你这个老师就要成为一股清流,不要让他成为这长安城里的纨绔。其次是补其不足。有些武将家的子弟,行为鲁莽好意气用事,你要教他凡事三思后行,而那些文臣家的孩子,又喜好权术有失刚正,你就要让他们知道君子之行。最后,就是一份耐心和认真。大抵这些孩子多少有些顽劣,和你性格又大有不同,所以,不论是给这些孩子,还是给自己,都留出一份心来,好好去做。”陆德明把这些年当老师的经验大致跟罗彦讲了一下。

  其实这个事情还是要罗彦自己去亲自做过才知道,这个时候,陆德明讲再多,也就是给罗彦一些提示。

  关于罗彦去当个老师的事情,陆德明就讲了这么多,接下来的时间,继续由陆德明给罗彦讲课。

  回到房间中的罗彦,并没有直接睡觉,而是坐在桌前,认真思索陆德明说的话。

  仔细回想起来,罗彦都被自己吓了一跳。这些天以来,自己实在是太过顺风顺水,似乎是有一些得意忘形了。或许因为在官场上自己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所以一时之间蒙蔽了自己的眼睛,而忘了初衷。

  自己如今的这一切,说起来都是系统给的。虽然现在自己的学问,想要拥有如今的地位,也可以做到,但是没有系统打底,自己什么都不是。

  这几年以来,因为系统压根就没有主动跳出来给自己什么任务,罗彦都快要淡忘,自己还有这么一个东西。然而一味的都是从系统里边索取,罗彦似乎就没有付出过什么东西,这会儿想起来,罗彦也有些汗涔涔的。

  想想系统的要求,是要自己做一代文宗,不是要自己做一代权臣。自己虽说是按照系统的提示,一步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是在学问上现在还一点成绩都没有做出来。别的不说,之前想到过的要改革当前的文风,自己就没有一点动作。

  这要是往后拖,可要拖到什么时候去。

  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现在能够衣食无忧的读书,要是二十年后自己啥都没做成,一朝成了当初来长安赶考的那副窘迫,那罗彦可绝对接受不了。

  既然如此,那就从头开始,好好的按照系统的指引,开始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吧。

  理想是好的,但是现实很骨干,别的不说,就说明天这个助教的工作该怎么做,罗彦就是一阵懵逼。没办法,拿出如今的启蒙读物,好好从头开始阅读,准备明天哄小孩子吧。

  不同于后世开蒙的时候所学的三百千,此时蒙学的读物基本上就是前朝的一些著作,如《急就篇》《开蒙训要》《千字文》之类。所以罗彦这个时候就准备通宵达旦,把这些书籍好好看看。要是明天教小孩子的时候丢了人,那自己这辈子可就是毁了。唐唐一个著作郎,连本开蒙读物都教不下去,可跟后世的砖家叫兽不会教小学生那是两码事。

  虽说这几本字数确实少,但是里头涉及的典故确实非常多的,要是再加上些劝人向善的三观导引,那里头说道可就多了。所以往往开蒙读物正文也就上千字,可是要给开蒙读物作注,恐怕上十万字都有些少。

  好在罗彦这几年也不是白混的,上千卷书籍读完,尤其是读了几部类书以后,很多典故明了于心,所以三本书,花了罗彦整整一夜,终于算是读完了,而且里头所有的典故之类全都弄清楚,不要说是教那些孩子,就算是和虞世南这些大儒们讨论这些书,罗彦也根本不虚。

  等窗外的阳光代替了油灯的光线,罗彦终于知道天已经亮了。还好罗彦年轻,饶是在昏黄的油灯下边看了一页书,这会儿也就眼睛有些酸涩,用冷水好好冲了一把脸,不消半刻,罗彦的脑子就清醒过来了。陪着陆德明一起吃过早饭,这就晃悠着到了弘文馆。

  原本以为一群熊孩子上课第一天,怎么说也会有哭着闹着不想来的,没想到进了弘文馆,虽说孩子们大大小小三五成群围在一起,不过多是叙交情认人的,就连一群小孩子,也是兴高采烈聚成一堆,悄悄说着话。

  见罗彦进来,这些人立马恭敬地问候:“夫子好。”倒是把罗彦给吓了一跳,回过神来,也回应一声,这才到了弘文馆学士们休憩的地方。

  向大家郑重推荐几本书:《带着成都回三国》,《陈国我为王》,《我在东瀛种过田》,《宰执天下》,《冠军侯》,《重生苏联》,《逍遥县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