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球三国 第十二节 又一单工程

《全球三国》第十二节 又一单工程

作者:比萨饼 字数:4280 书籍:全球三国

  我还记得咱们相遇那天,你在戈壁上射一头兀鹰,箭法之妙,当真是令人佩服!”

  李思南面上一红,说道:“我可没有射下那只兀鹰。”原来那日李思南因为气力不足,射着了兀鹰,却给它带箭飞走了。赤老温就是由于发现了那只带箭兀鹰,一路寻来,碰上李思南的。不过李思南此际之所以觉得羞愧,还不仅仅是因为射不下那只兀鹰的原故,而是因为他当日受辱于赤老温,今日还要靠他引见。

  赤老温怎知他的心思,免不了再称赞他几句,说道:“那只兀鹰磨盘般大,翅膀像铁一般,猛禽中比它更厉害的就只有大雕了。你能够一箭射伤了一头兀鹰,已经是很不错了。”

  肯特山是和林附近的一座大山,从成吉思汗的金帐前往不过十里之遥,没有多久就到了。李希浩父子跟着赤老温上山,只见满山的蒙古武士正在放鹰纵犬,追猎野兽,李思南却不知哪个是成吉思汗。

  忽听得隐隐雷鸣,李思南心道:“晴日当空,毫无变天的迹象,怎的忽然打起雷来了?”抬头一看,只见天边两个黑点,越近越显,渐渐看得清楚,却原来是两只大雕,大雕挟风飞行,发出闷雷似的声响。

  李思南吃了一惊,心道:“果然比我那日所射的兀鹰大得多。”那两只大雕,想是因为下面人马喧闹,不敢低飞,盘旋在白云之下。

  众人正自仰首而观,忽见一个穿着金黄色战袍的武土纵马出来,张弓搭箭,叫道:“我若能报先世之仇,扫平金国,箭到雕落!”

  弓如霹雳,箭似流星,大雕果然应声而落,而且不只一只,这武士竟是一箭双雕,两只大雕都落下来了!

  登时满山欢呼,武士们齐声歌颂:

  “我的万众圣主——

  成吉思汗!

  上天赐给你超人力气,

  百步穿杨的箭,

  使逃逸的百姓,

  屈膝投降;

  百发百中的箭,

  使溃逃的叛众,

  缴械投诚。!”

  李思南大吃一惊,方始知道这个弯弓射大雕的武士就是成吉思汗。李思南心里想道:“成吉思汗果然不愧是一代天骄,真是有气吞山岳的气概。别的不说,只说他这弯弓射雕的本事,当今之世,只怕已是无人能及。”

  诸将拜伏于地,开声说道:“一箭贯双雕,上天已经加倍的答允了大汗的请求,此去不但世仇可报,金国可灭,只怕天下都要归于一统呢!请大汗刻日兴师。”

  蒙古和金国乃是世仇,成吉思汗的伯祖阀巴该汗就是给金人捉去,将他钉在木驴背上,令他辗转惨毙的。是以成吉思汗一向用报仇作为号召,统一蒙古诸部。刚才射雕告天之时,所说的誓词也是灭金报仇。

  但诸将的请求,则不仅仅是要他们的大汗灭金,而是要讨平包括宋国、西夏、花刺子模等等国家在内的“天下”了,其实成吉思汗的雄心也是志在统一天下,诸将不过迎合他的意思而已!

  李思南听了这些言语,凛然戒惧,不觉望了他父亲一眼,心道:“爹爹,你以为蒙古不会侵宋,这该醒来了吧?”李希浩一看他的眼神,已经知道他心里要说什么,忙把眉头一皱,示意叫他不可胡言。

  成吉思汗哈哈一笑,指着四个儿子说道:“你们都过来。”

  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人齐集父亲身前,成吉思汗取出一束箭杆,说道:“术赤,你把它折断。”成吉思汗所用的箭是特大号的包着铁皮的箭,十支一束,术赤用尽气力,纹丝不动。术赤涨红了脸,说道:“孩儿没有爹爹神力,折它不断。”成吉思汗道:“察合台,你试试。”依次窝阔台、拖雷都试过了,无人能折断这束箭杆。

  成吉思汗把这束箭拆开,转眼间一枝枝都折断了。成吉思汗道:“你们懂得了吧,你们合起来就像这束箭一样,没人能折断你们,分开来就是自取灭亡了!”原来成吉思汗早已知道他们兄弟不和,是以借此告诫。

  成吉思汗又道:“你们都要像射出的箭一样有力,飞快射杀敌人。总有一天,全世界都是咱们蒙古人的牧场!”

  诸将欢声雷动,唱起蒙古战歌: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连上床铺睡觉的工夫也没有,

  互相抢夺、掳掠。

  世界翻转,诸国攻伐。

  连进被窝睡觉的工夫也没有,

  互相争夺、杀伐。

  没有思考余暇,

  只有尽力行事。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李思南听了战歌,心中想道:“成吉思汗要把世界变作他的牧场,野心之大,确是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的了。可惜他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首蒙古战歌唯知崇拜武力,纵然能够无敌天下,只怕也是难以久长!”

  赤老温道:“李公子,我先给你禀报大汗,你跟着来。”

  李希浩在成吉思汗射雕之时,跟随蒙古武士俯伏歌颂,此时方才站起来,说道:“你要谒见大汗,还不赶快下马。”

  李思南是个年轻的汉人,在满山蒙古武土之中,本来就已受人注意,此时除了成吉思汗,又只有他一个人骑在马上,目标就更显露了。成吉思汗听了赤老温的报告,看了李思南一眼,心中想道:“这小子倒是胆气不小!”

  李希浩正要拉儿子下马,成吉思汗摇了摇手,说道:“不必下马,你过来吧!”李希浩不知他的用意,心中惴惴不安。

  李思南策马过去,成吉思汗在一个卫士的箭袋中取了一枝箭,待李思南到了百步距离之内,忽然说道:“你小心了,接箭!”

  李思南大吃一惊,只听得霹雳一声,那枝箭已是射来。李思南识得成吉思汗箭法的厉害,知道无法闪避,只好也是一箭射去。

  两枝箭在半空中碰个正着,李思南那枝箭先掉下来,成吉思汗那枝箭余势未衰,到了李思南的马前十步之内方才掉下。众武土不由得又是大声喝彩。蒙古武士崇拜本领高强的人,这彩声固然是为他们的大汗而发,但也不无佩服李思南的意思在内。

  成吉思汗微微一笑,说道:“听说你曾在戈壁射落兀鹰,箭法果然不错。再接一支!”从另一个武士的箭袋中取出一支,接着说道:“这枝箭是二号铁胎弓的箭,你可要加倍小心了!”

  李思南这才知道成吉思汗是要试他的箭法,他刚才射落成吉思汗的第一枝箭已是用了不少气力,两膊正自酸痛,心道:“不好,这枝箭恐怕我是接不下。”但也只好尽力而为,和他对射。

  “叮”的一声,两枝箭在空中又是恰好碰个正着,只见数点火星飞溅,李思南的箭头断折,立即坠地,成吉思汗那枝箭仍然飞来。

  忽听得蹄声急骤,一骑马从林中飞出,弓弦声响,一枝箭斜刺射来,恰好把成吉思汗这枝箭碰落。在马上发箭是个明眸皓齿的少女。

  少女射落了成吉思汗的箭,叫道:“爹爹,这不公平!”

  成吉思汗笑道:“怎么不公平了?”

  这少女道:“爹爹,你常夸口对任何强敌都只是一箭,一箭未中,决不再射。为什么对这个年轻小伙子你却射了两箭?”

  成吉思汗笑道:“阿鞑海,你错了。这小伙子不是咱们的敌人,他是咱们的朋友。我听得赤老温说,他曾经在戈壁射伤兀鹰,所以试试他的箭法,你不见我用的只是寻常的小号弓箭吗?”

  李思南这才明白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拿武士的箭,原来是不想使用他自己的那种特大号的铁箭。

  李思南心里想道:“成吉思汗倘若用他自己的箭,我只怕是一枝也接不起。”此时,尽管李思南还是不愿降顺,但对成吉思汗的箭法却已是心悦诚服,对成吉思汗的豪气,也不能不有几分心折,当下跃下马来,向成吉思汗行过了礼,说道:“大汗神箭,天下无双,小子拜眼。”可是李思南的“拜”服,所行的礼也只是长揖而已,并没像他父亲那样俯伏跪拜。

  成吉思汗哈哈笑道:“你能够接得我的两箭,也很是不错了。这是我的女儿阿鞑海,她也很喜欢骑马射箭,你们今天可以有伴了。”

  李希浩听得成吉思汗称赞他的儿子,眉开眼笑地走过来说道:“南儿,你还不谢谢明慧公主?不是她帮了你忙,你怎接得起大汗的神箭?”

  李思南道:“公主的箭法高明,我也是非常佩服的。”

  明慧公主笑道:“你不必说客套的话,我看咱们的箭法恐怕正是半斤八两。等会儿打猎,我和你比比,看是谁射的野兽多,好吗?”

  成吉思汗道:“你从中原来,你看看我的武土比金国的怎样?我的军队可以荡平天下吗。”

  李思南道:“大汗兵强将勇,要打败金国是容易的,不过……”

  成吉思汗道:“不过什么?”

  李思南道:“我们汉人讲究的是以德服人,不是以力服人。以德服人老是王者之师,不须多事杀伐,天下自会龛然景从。请大汗整军经武之际,兼施仁义。”

  成吉思汗摇了摇头,大笑道:“这就是你们汉人的所谓儒家之说吧?嘿,嘿,这些腐儒之见,怎能信得!不用武力怎能讨平天下?空谈仁义,这不是孩子的说话吗?”

  李思南见话不投机,正待退下,成吉思汗却又把他叫了回来。

  成吉思汗说道:“我贬斥了你们汉人的腐儒之见,你心里很不舒服,是么?”

  李思南答道:“不敢。各有所见,岂能尽同。”意思是说: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我劝你不听,你也不必勉强我跟随你的主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