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二百二十一章 意外遇敌

《大家请我当皇帝》第二百二十一章 意外遇敌

作者:四代重奸 字数:1808 书籍:大家请我当皇帝

  山西的驿道,从曲沃至灵石之间,大体沿着汾河沿岸一路往北行去。

  然而到了介休义棠马驿以后,两者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

  原山西巡抚孙传庭对这里的道路非常熟悉,故而让骑兵较多的张大受部下船换马走驿道追击明军残兵,而步卒较多的魏知友部则弃马登船走水路。

  年流窜在外的张大受部和魏知友部不同,在投靠张顺之前不知掠了多少马骡驴牛等牲畜代步。

  故而再加上这一次缴获京营的战马, 张大受麾下三千人完全实现了“骡马化”。

  于是,在孙传庭带领下,魏知友、张大受两营六千人水路并经,先后经介休、平遥、祁县,直入徐沟县境内。

  从灵石至徐沟二百余里,义军一路疾驰只用了两日功夫。

  神枢营溃兵的将领乃是“黄闯子”黄得功, 此人善使一根铁鞭,勇猛无敌, 数次反戈一击给张大受部造成了不小的损伤。

  然而,双方终究实力相差过大,那“黄闯子”也不得不夹着尾巴,一路沿驿道往太原方向逃窜。

  这一日满天星张大受刚刚过了贾令驿站,心中稍安。

  明制六十里一驿,过了贾令以后,下一站便是同戈驿。

  同戈驿距离汾河岸边只有二十里,刚好可以和逆流而上的魏知友部互为犄角,所以张大受这才松了一口气。

  “来人呐,派遣信使向孙将军请求,双方可否在同戈驿附近相汇?”张大受不由大声喝道。

  说是相汇,其实双方倒未必要合兵一处。

  只是两处兵马,一水一陆,虽然行军速度差别不大,终究有先有后。

  一路上, 双方曾经数次派遣信使,以便及时调整速度, 防止两处兵马拉开距离过大。

  “得令!”早有信使领了命令,掉头向西驰去了。

  张大受这才扭头激励士卒道:“大家再加把劲儿, 前面五十里就是同戈驿站。”

  “到时候咱们不仅两营人马能够合兵一处,还能补给些粮草,大家能吃顿热乎饭。”

  由于这几日连续进攻、追击,实际上张大受部人马一路上几乎全靠干粮充饥。

  人毕竟不是机器,除了简单的吃喝需求以外,还有舒适度等需求。

  士卒短时间内靠干粮充饥还成,时间一长难免怨气丛生,士气低落。

  张大受这一喊,果然麾下士卒都来了精神,纷纷笑道:“那敢情好,喝了热汤热水,我感觉浑身力气都来了。”

  热水热汤,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对长途行军的人来说,不仅从身体上满足了肠胃的需求,更是在精神上有安抚作用。

  张大受见麾下人马士气稍振,不由一踢马腹, 准备尽快向同戈赶去。

  “报,紧急军情,紧急军情!”正当此时, 突然有斥候飞驰而来。

  张大受闻言心里一惊,连忙驻马道边。

  不多时,那斥候赶到了跟前,顾不得勒马直接一跃而下。

  不过,张大受并没有心情夸赞他精湛的马技,低声问道:“究竟什么情况,说!”

  “明军黄得功退守同戈驿站,坚守不出,有大量明军斥候出现在附近,疑似明军主力大举出动!”那斥候不由连忙汇报道。

  自古善用兵者,自有法度。无论明军、后金还是义军,但凡军队出动,皆派遣斥候。

  虽然大家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但是大致斥候人数、派遣里数都有其规律。

  像明军斥候,一营人马大概在四十至一百人左右,探查距离在十里至二十里左右。

  除了特殊情况,才会加派士卒,加大探查里程。

  像义军张大受部,这一次为了追击同样以骑兵为主的黄得功部,就让斥候前出了四五十里。

  这一次既然出现了大量斥候,那肯定不是黄得功千余残兵能够派遣出来的人手。

  “你估计有多少?”张大受皱了皱眉头,不由开口问道。

  “按照斥候数量反推,明军当在九千至一万五千人之间!”那斥候沉吟了一下,不确定道。

  “万人左右?”张大受闻言眉头紧锁。

  无论突然出现的明军是一万还是一万五,都不是他一营人马所能对付的事情。

  关键的问题是,即便他和孙传庭合兵一处,能不能对付这么多官兵?

  现在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把孙传庭卖了,扭头就逃。

  还有一个选择是和孙传庭合兵一处,与明军低战到底。

  一个是张大受常年和明军交手的日常,他有把握毫发无损的把队伍带回去。

  另一个则是完全逆势而动,弄不好两营人马都搭了进去。

  孰是孰非,究竟应该如何抉择?张大受不由沉吟起来。

  “舅舅,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若等官兵围上,我等且死矣!”张大受的外甥见他迟迟不下命令,不由急切道。

  “若是舅舅顾忌舜王,我等逃入附近深山便是,哪个又能寻得?”

  “只要我们有兵有马,哪个做了天下,不得收买我等!”

  “逃入深山?”张大受闻言一愣,不由拊掌道,“我怎么没想到!”

  “那我们现在就走?”

  “现在就走,传我命令,全军往汾河方向靠近,顺河往南撤退!”张大受不由大声喝道。

  “好……哎,不对啊,舅舅你这是……”张大受的外甥闻言一愣,不由大吃一惊道。

  “不走了!”张大受笑道,“你小子不晓得舜王的厉害,安敢在此嚼舌?”

  “一两万明军怕什么?这一次舜王出动二十万大军,横扫四方,天下孰能挡者!”

  “以我之见,论天下英雄,莫如舜王者也。此天命在舜,岂可背之!”

  张大受想通了,自己多年拼杀也才积攒了五千精兵,这次若背舜王而去,驻守霍州那两千定是要弃了。

  如此只剩三千人躲入深山老林之中,安能富贵?

  如今舜王麾下大军三十万,亲帅二十万大军伐明,改朝换代就在今日,岂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理?

  若是自己和孙传庭会兵一处,自己有船有马,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走,明军又能奈我何?

  若是大事情济,大不了躲入深山之中,以待舜王破敌,扔不失苦劳之功!

  想到此处,张大受不由又大声喝道:“听我号令,往汾河沿岸靠去,不得有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