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白沙码头 第30章

《白沙码头》第30章

作者:莫怀戚 字数:2835 书籍:白沙码头

  钦差也明白。当然他也不会说出来。

  八师兄就是要让这个公司垮掉。事实上当他刚一当上总经理,上头给他安上这么一个钦差的时候,他就有了这样的情绪。

  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13(3)

  他说的组建监狱管弦乐队,不是戏言。他还是有一点钱的,拿来给监狱买一批乐器不成问题。监狱方面会很高兴的。

  他陶醉在指挥由自己亲自组建的乐队的兴奋中。犯人中有艺术才华的人多了去了。这个乐队甚至可以超过歌剧院的乐队。因为这种乐队不会去想待遇之类的问题,不会理睬民众是否冷落的问题,他们会全身心的投入。真正的艺术将由他们创造出来。

  他给钦差诉说他的构想。他说他决定去第三所——经济犯可以选择自己愿意去的监狱————因为第三所里少年犯比例大。少年人人可塑性大。他可以在那里排练古典音乐,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监狱将因此成为象牙之塔-------

  钦差给他说得悻悻的,找个时机溜掉了。

  八师兄给公主打电话,说准备进监狱,在监狱里要组建管弦乐队。

  公主说,其实监狱里的生活有益健康。然后她很沮丧,说可惜当初没有想到也在那里组建一支合唱队。

  八师兄带琴进监狱。他决定了,尽快在监狱里一鸣惊人。

  首先他必须处理一下那支世界名琴。监狱里是异人多多的,保不准有人认出这种琴来。

  他第一千次从面板上的f孔往里面扫描。那史特拉的意大利文标签不是贴上去的,而是用笔蘸了黑色的墨汁直接写在底版上的。八师兄没有专门学过意大利文,但由于所有的音乐术语都是使用的意大利文——全世界如此,所以意大利文的拼读,他也知道个大概。不错,拼读出来应该是安东尼奥-史特拉迪瓦里。

  在签名上面的那一行应该是这把琴的名字,八师兄一直不敢请人来翻译。但是根据公主所说的,那位工程师说她的男友丢失的史特拉琴名叫“云雀”。据说大师给琴取名,是根据此琴的特点。如“大炮”、“大教堂”等等。那么这一支叫“云雀”,是很合适的。其实八师兄并不知道自己听没听过云雀的叫声,但是历史上有很多表现这种善于在高空翱翔的美丽小鸟的乐曲,从音乐里可以听出它的叫声,清脆明亮,同时又浸润柔和,富有弹性。那么这支琴的声音正是这样。

  书法相当漂亮,又潇洒又雅致。据说这位制琴大师安东尼奥-史特拉迪瓦里是个学者。要把这么重要而又优雅的签名遮盖起来,八师兄很是不舍。但又不能不这样做。在一个被剥夺了自由的地方,要保住这样名贵的文物,决非易事。人家可以用任何理由叫你把琴交出来。

  他当然也想过,另外买一支带进去。但他就是想用这支琴在自己组建的乐队里演奏。他不愿放弃那种非凡的感觉。

  好在这支琴看上去并不特别。它很朴实,没有多少光泽,如果只是看,它是不起眼的。当然,如果拉起来,它不同凡响——但这可以解释为我的技术。

  他找来一张牛皮纸,剪下合适的一块长方条,泡在醋里。一夜过后捞起来,在太阳下晒干,再檫干净。这样就象很多很多年以前的纸条了。

  他在纸条上写上“粟曼殊民国廿五年上海”。这样,就是六十多年前一个中国人做出来的了。那个时候的中国人还造不出多好的提琴,因此这把琴也不可能珍贵。

  贴这个纸标签很费了些老力。由于不愿意原来的签名被沾上胶水,胶水只能糊在纸条的边缘。这样一来那纸标签在底版上总是不够熨贴,有点打眼,象后来贴的。几次三番,后来精确计算,在不会沾到原来笔迹的空白处小心地点上胶水,才勉强象那么一回事了。

  然后他寻思,进了监狱怎么样引起管教的注意。他打电话问公主,在监狱里有没有可以自由演奏和歌唱的时候,公主说每天晚饭以后,到睡觉以前,都是自由活动的。

  太好了,八师兄欢呼,监狱里的自由才叫自由啊!

  八师兄正式进了监狱的第二天,晚上,就开始了他的象牙塔五年计划。

  但是,很不幸,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艺术殿堂的天之骄子。

  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13(4)

  他拉琴的地方,在顶楼走廊端头转拐处。这里偏僻,否则有故意卖弄之嫌。但是回音很好,效果得到美化☆文学库のWww.WenXueKu.com★,琴声四方扩散,容易引起别人注意。

  外面也有人在弄乐器,有笛子、吉他,有葫芦笙、手风琴和口琴,但是很奇怪,没有二胡。八师兄想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二胡不适合在监狱拉。

  他居然有点紧张。他是舞台独奏的高手,惯发人来疯的,今天独在角落,反而紧张了。他咧开嘴笑起来,只好先拉一阵空弦。

  弓子刚刚一触到琴弦,不,还没触到弦,提琴就发出一声异响。只能说是异响。而且那种共鸣好得惊人。这大楼整个就象一支巨大的提琴音箱。

  他拉一弦,那声音象一道阳光,穿出窗户直达夜空。啊,太棒了,他禁不住叫了一声。二弦象泉水。他想起了当年在云南,偏偏镇外的小河,他和金花淌水到了中间,站了一会,那边陲的作为界河的水,就流淌着这样的声音。往事让他有流泪的感觉。他想着金花,不由将琴抱在怀中,停了一小会儿。

  第三弦象松涛,远远而来,远远而去,漫过了大地。第四弦发出大瀑布的低沉的轰鸣,地板微微颤动------啊,他惊讶万分,激动不已,突然大弧度的抛起弓子,同时拉动四条琴弦,奏出了一个G大调的主和弦——咣——一声饱满丰富的巨响突然膨胀开去,久久不能消失。

  他控制不住自己,发狂似的拉起了贝多芬的D大调协奏曲。当主题出现的时候,当再现部来到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把自己拔到了半空。

  他平静下来。他拉《梁祝》套餐。再然后拉计划中的曲子。拉了两个小时,没有任何人来打探。外面那些低水平的杂乱乐声依然故我,显然并没有被天才震慑。他一边拉一边偷眼四看。没有人来,鬼影子也不见一个。

  他回监舍的时候悻悻的。他想起早年流行在白沙码头的一句话:不理你,把你当猪处理。如果这里是艺术的------河滩,这几年牢就要白坐了。河滩是一种什么地方?你说没有东西吗,有卵石和沙,你说有东西吗也就是卵石和沙。那些低水平的杂乱乐声不能叫艺术,只能叫消遣。

  第二天,他刚刚进了车间,就被通知到教育科办公室去一趟。

  通知的人提醒他,进了办公室,要立刻在离管教干部一定距离蹲下来,免得被命令蹲下,难受。

  他感谢了这提醒。蹲下是为了防备袭警,没有歧视的性质,但想到一见到人就要蹲下,还是很尴尬的。但是,监狱是你自己要进来的。

  教育科的门是大开着的。远远的就看见里面坐着几个管教。其中有自己那个监区的王区长。他在门口站定,喊报告。

  王区长说进来吧。

  他进去,立刻蹲在墙边。却听见一个管教说不用,你坐吧。另一个管教递过来一把椅子。他也就顺从地坐下了。

  王区长说,这位是教育科的龙科长,他有话跟你说。说完站了起来,其他几个管教也站了起来,跟着王区长出去了。就只剩下了龙科长。

  龙科长请他抽烟。八师兄不怎么抽烟的,却觉得这烟应该抽。这是一种迹象,就是管教可以对他平等相待。

  龙区长很高兴的说,你的情况我们全部知道。经济案子嘛,有些事情说不清楚,所以你放心。

  八师兄心里一阵轻松,他说谢谢龙科长。

  你是歌剧院的首席小提琴?

  以前是的。

  还得过全国青年什么演奏大赛的一等奖?

  还得过好几次呢?

  昨天晚上是你在顶楼拉琴吧?

  是的。

  哈哈,那些人说是有人在放音响。我后来听来听去,不象。果然是你在拉。

  八师兄惊了一下,心想人家真还是有一整套的,我没发现人,人却发现了我。

  你懂不懂唱歌?

  懂是什么意思呢?

  噢就是你能不能提高一个合唱的水平?

  能够。因为歌剧里总是有不少合唱的。

  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13(5)

  恩,龙科长很满意,我想也是的。

  原来是,为了庆祝春节,司法局要举办文艺会演。还要评奖。

  八师兄接受了任务:为本监狱出的节目当总策划,总导演,当然他自己的小提琴独奏是少不了的。

  初步设想,要一个合唱。至于是男声的,女声的,或者混声的,要调查一下“人才资源”再说。一个器乐小合奏——这是最没有问题的,不管你这些乐员水平多么低,我都有办法弄出动听的演奏来——全看你选什么曲子,怎样配器,怎样训练了--------再看看有没有“特种人才”,比如说相声的,说评书的,甚至口技什么的。就是没有想到跳舞。

  因为八师兄的亿万个艺术细胞,没有一粒属于舞蹈。

  但是,在听了元旦前的作家报告之后,八师兄决定要一个舞蹈了。

  元旦前,监狱请了本市一位作家来作报告。报告题目叫“将挫折变成营养”。原来这位作家是龙科长大学时的老师。显然这个题目是专为昔日的学生准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