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黄金耳 第354章 震惊世界

《黄金耳》第354章 震惊世界

作者:雅玩居士 字数:1725 书籍:黄金耳

  剩下的一个星期里,吴天缘在北极熊的帮助下,终于把所有能运走的宝贝走私会京城,腾出一小半古文明博物馆,布置阿卡文明。

  “馆长,这已经是第十六个电话,法国卢浮宫那边坐不住了!”

  “不只是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都快疯了!”

  胡建民兴奋道:“这次你发现的阿卡古文明,消息一出,震惊世界!幸亏你偷偷运回来最精华的部分,现在无数考古学家飞奔到厄瓜多尔,去吃咱们的剩饭!”

  吴天缘微微一笑,没办法,先下手为强,现在他也体会到保护全人类文明的快感。以前八国联军借着战争在中国抢夺文物,美其名曰保护文化遗产?

  老子今天也是保护遗产,爱咋咋地!

  “现在你的身份没人敢动别的心思,不过很多博物馆传来邀请,希望能交换一部分文物,你看?”

  “让他们发清单过来,要最好的文物,换什么由咱们决定!”

  老任趾高气扬的离开,这几天他的电话被打爆,都是托关系来求自己,这种感觉真爽!

  “这一批是先秦竹简?”

  没想到第一批来交换的不是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竟然是日本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博物馆。

  一卷竹简被摊开放在桌子上,竹简由上百片长约二尺多,宽约2指的竹片编缀而成,每片竹片写字一行,字是大篆,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

  字非常美观独到,温润、华贵、空灵,用笔干净利落,不用勾连和牵丝,这让人联想到弘一超然物外的行楷书法。

  “老郭,你看?”

  故宫博物馆名誉古籍鉴定专家郭敬在这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曾系统学习过大篆,这次吴天缘专门请来鉴定。

  他将桌上的竹简拿在手中,逐字逐句翻译出来,”谓天宫夹钟阴声,其相生从阳数,其阳无射。无射上生中吕,中吕与地宫同位,不用中吕上生黄钟,黄钟下生林钟,林钟地宫。”

  “这是《乐经》。”

  郭敬还没将竹简的内容念完,欧阳老爷子已经大声惊呼起来,因为太过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了。接着转头对吴天缘急切地问道,“这些竹简都是真的?与这一卷竹简同属同一部书的竹简还有吗?”

  吴天缘点了点头,说道,“在与这一卷竹简同属同一部书的一共有330卷。”

  说完他指着一张条案上摆放整齐的330卷竹简说道:“这些竹简都是。”

  战国至魏晋时代,古人的书写材料是竹简,用削制成的狭长竹片编缀成册。由于在一片竹简上写不了多少字,一部书的简牍往往要装了好几车子。古代人说的‘学富五车’,说的是念的书超过五部车子装的简牍。

  《乐经》由330卷竹简写成,差不多可以装四五车了。

  欧阳老爷子不顾失态地快步走到条案前,拿起一卷竹简,摊开低头看了一会,随后抬起头来,双目圆瞪,脸上露出不可思议地表情,震惊地说道,“这些全部都是,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传承有秩的《乐经》全篇。”

  要知道先秦学术传统久远、深厚,先秦学术在六经。《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其中就有《乐经》、《春秋》重要的学术。

  后来的四书五经,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什么没有《乐经》呢,是因为《乐经》亡佚。

  《乐经》毁于秦火,秦火之后,《乐经》已不流传了,乐官只能演奏而不能讲出理论。

  在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就说,“古者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六经》,至秦燔书,《乐经》亡,今以《易》《书》《诗》《礼》《春秋》为五经。

  南朝沈约在《宋书.乐志》里也说:“及秦焚典籍,《乐经》用亡,汉兴,乐家有制氏,但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明白了《乐经》对先秦学术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就不难理解老爷子们的失态。

  这卷《乐经》竹简代表什么?代表着埋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的先秦时代缺失的最重要的一环,‘乐’。

  一直说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最重要的一环是什么,是‘乐’。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文化学者、文人,谈到《乐经》的失佚无不叹息,遗憾,痛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现在《乐经》330卷竹简的出世,这些竹简称为稀世奇珍,至宝也不为过。

  普通的文物,比如说瓷器,其一它们好看,有艺术欣赏性。其二它们蕴含了中国的瓷器文化。但在每一件瓷器身上承载的东西很少。

  从《乐经》330卷竹简,首先它是文字的载体,通过对这些文字在研究,使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先秦的学术、历史以及文化。其次先秦学术在六经,《乐经》就重要的一经,《乐经》毁于秦火,让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无不扼腕痛惜,《乐经》的出世埋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先秦文化最重要的一环,‘乐’。

  “这才是真的国之至宝。”良久大家从《乐经》330卷竹简中抬起头来,不由得感慨地道。

  这里还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但更多的是前所求未见的佚篇,在传世本里没有,或虽见于传世本,但后者是伪古文。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从《乐经》竹简,到《世本》十五篇竹简,再到《尚书》多篇160卷竹简,接下来在竹简中陆续有惊人的发现,一些竹简记录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中期的历史,很多内容是首次为今人所知。

  一些竹简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战国中期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内容,在秦代以后,已经全部亡佚的乐诗。

  一些竹简记录了在历史上久已失传的内容秘密。

  一些竹简记录了《诗》、《书》、百家语等多篇,其中大部分篇章已亡佚。

  吴天缘大手一挥,霸气道:“这些我们换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