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国谍影 第一百零一章 贵族家徽(求月票)

《民国谍影》第一百零一章 贵族家徽(求月票)

作者:寻青藤 字数:2540 书籍:民国谍影

  “原来朱襄被免职,是因为他试图让平民在良田之外种植救荒的土豆。”

  “原来朱襄早就劝过赵括不去长平,并在赵括刚去长平时就立刻准备,想前往长平……”

  虞信扶着额头,从呜咽到恸哭。

  “是我错了啊!我真的差点害了赵国的大贤!”

  他一边哭,一边站起来,往邯郸城里走。

  他骑上了马,一边哭,一边往王宫疾驰。

  “朱襄是无罪的!”虞信穿过街道小巷时,哭着大喊,“请赵王释放朱襄,是我错怪了朱襄,我愿意用头颅赔罪,请赵王释放朱襄!”

  两边行人都惊骇地看着虞信骑马绝尘而去,然后窃窃私语。

  赵王惊恐地看着虞信一边哭一边走进王宫,伏地不起:“请君上释放朱襄,都是我的错,我残害忠良。请君上将所有过错都交付与我!请让我承担所有的过错然后砍掉我的头!”

  赵王扶起虞信,安抚道:“虞卿,你这是何苦?朱襄的身份本就有疑点,你不过是合理的怀疑。待证据明了,寡人会亲自去请朱襄出来。和你有什么关系?”

  虞信直视着赵王道:“请君上立刻释放朱襄,并杀了我,以安抚国人。君上,不可一错再错!朱襄真的是能辅佐君上成为霸主的贤才,他也真的和秦国没有关系!”

  赵王见虞信居然逼迫他,心中生出不喜。

  但他还是继续安抚道:“好好,平原君和平阳君为了搜寻证据,目前不在邯郸。寡人等平原君和平阳君回来,就立刻商量如何释放朱襄。总不能刚把朱襄关进去,就没有任何理由地释放他。那寡人的威信该怎么办?”

  虞信心中叹了一口气,道:“是,君上。”

  他知道赵王仍旧不肯低头,只能先行退下,去找楼昌。

  楼昌虽蠢,但对赵王确实是忠心。只要说动了楼昌,或许赵王能改变主意。

  他也立刻派人送信给平原君和平阳君,让他们立刻回来,与他一起劝说赵王释放朱襄。

  虞信刚离开,赵王就打翻了桌上的器皿,气得满脸青紫。

  “这个朱襄,怎么连虞信都蛊惑了!”赵王咬牙切齿,心里愤怒极了。

  朱襄的存在,好像一直都在打他的脸。

  蔺相如一直推举朱襄,赵王却从来不任用他;朱襄越来越厉害,名声越来越大,赵王仍旧只是给了他一个虚礼,不肯信任他;赵王不相信朱襄能在长平说服秦国,但朱襄不仅成功了,还获得了很大声望。

  即便赵王没有出宫,也从近侍那里得知邯郸城内许多人说自己昏庸,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贤才,弃朱襄而用赵括。

  “君上,那朱襄确实令人生气。”近侍见赵王发泄完脾气之后,顺着赵王的心思道,“他在赵国拥有如此大的名声,连邯郸城内的国人都愿意为他赴死。这样下去,君上就危险了。”

  赵王皱眉:“确实危险。”

  他想到周厉王的事,现在就想暂时离开邯郸避一避风头。

  但他都想到了离开邯郸城,也不想释放朱襄。

  赵王不愿意为了一介平民低头,承认自己亲政以来,做的都是昏君所做的事。

  “君上,朱襄不能留啊。”近侍凑上来,小声道,“朱襄声望这么高,又与秦国有亲。如果哪日秦军进攻邯郸,朱襄里应外合该如何是好?”

  赵王叹了口气,近侍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终于能找到借口来解释心中对朱襄的不喜:“是啊,这该如何是好。但现在朱襄已经不能杀了。”

  近侍道:“赵国不能杀朱襄,但秦国能啊。”

  赵王激动起来:“哦?你快说说。”

  近侍小声道:“秦国肯定也担心朱襄帮助赵国,让赵国比秦国强大。而且既然知道杀了朱襄会让赵国国人不喜,那么君上肯定不愿意杀了朱襄,秦国却肯定愿意杀了朱襄。”

  赵王捋了捋胡须,点头:“确实如此。”

  近侍道:“以秦人残暴狡诈,他们偷偷潜入牢狱中杀了朱襄,嫁祸给赵国,不是理所当然吗?”

  赵王深呼吸了几下,眼睛亮了起来:“这样,寡人就能以朱襄的死,振奋赵国国民的士气!之后我再重用与朱襄走得近的人,重用廉颇、李牧、蔺相如,赵国一定会变得强大!”

  近侍拱手道:“确实如此。朱襄不能活着,他若活着,君上该如何自处?但朱襄也不能死在君上手中,就只能死在秦人手中了。”

  赵王看着那一位近侍,道:“此事你能做?”

  近侍苦笑;“我愿意为君上赴死。但君上,我没有办法冒充秦人啊。”

  赵王又捋了捋胡须,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他赏赐了近侍许多东西,然后用了宫中的暗卫去做这件事。

  赵王自己手中也有暗卫,否则如何保护宫廷的安全?楼家只是赵王的刀,赵丹自己也有从父王和母后手中继承的死士。

  那近侍喜笑颜开的离开。之前有个近侍提议让朱襄下狱,得到了赵王的奖赏。他就看出了门道,赵王想杀朱襄。果然,只要顺着赵王的心意,他也可以成为赵王的宠臣!

  曾经提议让朱襄下狱的近侍一直派眼线盯着赵王,不断告知秦人赵王对朱襄的态度,好谋夺更多的贿赂。他得知了此事,吓得手中的酒盏都掉了。

  “愚蠢!如果朱襄死了,或许能嫁祸给秦国,赵王的声誉不会受到影响,但向赵王提议将朱襄下狱的我,和那个要杀了朱襄的蠢货都会死!”这个收了秦国贿赂的近侍来回踱步,咬牙道,“得赶紧通知秦人!”

  他决定直接将邯郸城的城防图一起送给秦人。如果朱襄死了,他就立刻逃往秦国!

  “我记住你了!”这个亲近秦国的近侍咬牙切齿。

  此时,白起已经率领着八万军队,接近了邯郸城。

  这八万军队中,有两万是曾经的赵军。现在他们被编入了秦军中,未秦军带路,绕过赵军空虚的防线,帮秦国人救回朱襄。

  白起急行军八日,迅速来到了邯郸城附近,找了一处荒山驻扎。

  因为连续兵荒马乱,所以附近无人的荒山很多,赵国人完全没有发现秦国军队已经靠近了,秦军目前一场战斗都没有打。

  白起有些无语。难道廉颇还没有起复?

  按照现在的形势,他觉得自己都可以模仿曾经对楚国的战斗,把赵国的邯郸城打下来,给赵王祖坟上也放一把火了。

  不过白起只是想了想,不会真的去打邯郸城。

  首先,他打下来邯郸城也守不住,打了等于白打;其次,他刚立下了大功劳,现在需要缓一缓。

  白起在心里叹气。自从知道秦王对他有杀意之后,他也无法继续像以前那样对秦王忠心不二,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了。

  “将军!有人禀报邯郸城内的事。”亲卫道,“他说赵王想要杀了朱襄公!我们赶紧去攻打邯郸城,把朱襄公救回来!”

  白起把胡子揪断了。

  “赵王为何要杀朱襄?”白起不明白,“他把朱襄下狱讨好其他讨厌朱襄的贵族,就已经做得够过了。他怎么还要杀了朱襄?邯郸城不是在朱襄被抓的时候就闹过一次了吗?他是想当赵厉王?”

  亲卫道:“那个人说,赵王想要嫁祸给秦国。”

  白起更困惑了:“就算这样,肯定也会有人传言他杀了朱襄,秦国只是被嫁祸。毕竟他才是一直想杀朱襄的人,秦国只需要带回质子就行。而亲近朱襄的蔺相如、廉颇也不是蠢人,他们肯定知道真相。”

  亲卫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啊,他们是这么传的消息。”

  白起使劲捋胡须。

  这个赵王……明明不是赵括的兄弟,怎么和赵括一样让他完全看不懂??

  白起叹了口气,咬牙道:“全军出击!攻打邯郸!”

  第36章 牢门锁钥匙

  王宫出现异动,被赵王宠信的人觉察到了风声,被赵王冷落的人还一无所知。

  一日,赵母突然请所有赵奢和赵括的家臣吃饭。

  虽然赵括战败,马服君的声望犹在。再加上赵母在赵括出征前,请求赵王不要派赵括去长平的清醒和智慧,赵母的声望仍旧很高,所以她邀请的人都参加了这场聚会。

  赵母不喜欢出现在人前,这是她第一次以主母的名义召集家臣。

  开宴前,赵母拿出赵奢曾经的佩剑,横放在正坐的腿上。

  “我儿已经把我良人的声望毁得差不多了。”赵母将剑抽出一半,道,“我不能让他剩下的声望也被毁掉。”

  坐下的人都惊慌地看着赵母,不知道赵母要做什么。

  难道赵母要为赵括报仇?!

  赵母手摸着剑刃,让剑刃刺破手指,手指流出鲜血。

  一位赵家老人捧来一坛酒,赵母将血滴入酒坛中。

  “你们中有很多人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死在了长平。”赵母平静道,“朱襄公救回了十五万人,还有二十多万人死在了长平的战场。而我赵家家老的孩子,可能还并非死在战场。”

  赵母布满皱纹的脸露出一个讥笑:“他们死在了赵兵手中!”

  “主母!”一个家臣吓到了,想打断赵母的话。

  但赵母瞥了他一眼,他立刻感到遍体生寒,无法言语。

  “我想真相你们应该打听得差不多了。我儿赵括明知道是陷阱,仍旧被对方主动当诱饵的主将引诱。他就像是每次与别人论兵时一样,总认为优势都在自己这边,对方那里一定会出现劣势。所以他论兵才战无不胜啊。”

  赵母嘴角讥笑的幅度越发夸张。

  “他不仅把赵军都代入了秦军的包围,还以为兵卒如他论兵时一样完美执行他的命令。所以他夺走了他认为可以去送死的普通兵卒的粮草,给他的亲卫,给他认为的勇士,给战马!”

  “他还要杀掉不听他命令,刨廉将军留下的土豆果腹的兵卒!”

  “哈,他就这样被饥饿愤怒的兵卒杀死了!他的亲卫也被杀死了!他带去的家臣也都被杀死了!”

  赵母拔出剑,声音尖锐:“你说他们该不该死?!”

  “我说,该死!”

  赵母激动而尖锐的声音刺入了众人的耳膜,刺得众人胸口猛地一跳,大惊失色。

  赵母愤怒道:“即便那是我儿,那也该死!若是良人还在,他会亲手将我儿逐出家门!”

  “我知道你们中有的人憎恨朱襄公。你们为什么憎恨朱襄公?”

  “杀你们儿孙的是被激怒的赵兵,激怒赵兵的是我儿赵括,让赵括上战场的是赵王,进攻长平的是秦人!”

  “赵国打不过秦国,你们不敢憎恨赵王,我儿赵括已死,被激怒的赵兵太多你们杀不完,所以你们只能迁怒唯一在此事中得到了功劳的朱襄公!”

  “你们的儿孙死在了长平的战场上,死在了愤怒的赵国兵卒剑下,朱襄公却救回了杀了你们儿孙的赵国兵卒,并成为长平战场上唯一立下功劳的赵国人!”

  “所以朱襄公什么都没做错,你们中也有人要迁怒朱襄公!”

  赵母后悔了。

  当初赵王命赵括为主将,她只是请求赵王,如果赵括战败,请留她一命。她原本想着,只要她不死,良人曾经的同僚和下属就还和她有几分香火情,她就能护住孙儿,护住良人的血脉。

  如果那时候她以死威逼赵括不去长平,而不是寻求自保,可能就不会让自家落入如此境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