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失落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三百三十七章 杨震的失落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225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尤其是在杨震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苏联刚刚向抗联转交了二百多架德军飞机,三百多辆坦克以及七百多门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对于杨震这个时候抽调驻北方舰队的人员返回,苏联人表示难以接受。

  但在杨震再三争取之下,也考虑到在眼下苏军在欧洲战场上,已经打到距离柏林不过六十公里的奥得河。战场正面已经与在苏联本土作战时相比,缩短了相当的距离。可以抽调一部分编入陆军的海军人员返回海军接手防务。

  同时苏联海军司令部,也认为海军是一个复杂技术兵种。中国人早晚都要返回国内的,不可能一直替苏维埃海军服务。这不仅仅涉及到伟大苏联红海军面子的问题,将海防线交给中国人,也不利于伟大的苏维埃海防安全性。

  最关键的是一旦海军苦心培养出来的人员,地面作战时损失余烬。即便到了战后重新接管舰队的时候,整个在杨震保证欧洲战场结束之前,绝对不抽调回其他三个舰队人员的情况之下,苏联方面最终还是同意了杨震的要求。

  在带队去苏联学习海军的李明峰以及一批中层干部,在杨震亲自要求之下,护送这批人员返回东北的时候。杨震关起门来与李明峰,秘密谈整整三天的时间。而在经过这三天的谈话后,李明峰没有任何的耽搁立即带队返回了苏联。

  这三天时间之内杨震与李明峰关起门来谈了什么,直到几个月后那场惊天动地的事件发生后,别人才知道这三天两个人究竟谈了什么。至于谈话刚刚结束的时候,别人看到的只是从苏联调回了一批干部,以及几千名回国时一身苏联海军军服,回国后才换上抗联军装的水兵。

  同时看到的是旅顺和葫芦岛港,在四五年开春之后便进行抢修。日军遗留在旅顺的重炮兵联队,也重新进行的部署上的调整。旅顺与葫芦岛两个港口,以及正在进行扩建的营口港,周边的岸炮与空防也得到了相当大的加强。

  而在关内战场,在四五年初发现抗联大举入关之后,关内战场立即感觉到压力倍增的日军,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调整。放弃了整个淮河以北津浦铁路沿线仅存的控制区,以及基本上已经成了一座孤城济南。全部收缩至淮河防线以南,以淮河为天然屏障试图进行垂死挣扎。

  日军大本营决定撤销华北方面军的建制,将整个淮南的日军整编成了一个第六方面军,以上月良夫为方面军司令官。下辖第一军第十二军共计五个师团,十一个**混成旅团,以及七个**守备队。

  只不过在与本土之间的联系,除了已经极度不可靠的海路外,全部被切断的情况之下,关内战场的日军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就连四四年冬装的发放都是一再的推迟,武器弹药的补充数量,在海运大幅度受阻的情况之下,也数量一再的下滑。

  日军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战略收缩,但关内的整体形势却随着日军战略上的收缩,变的相当诡异。重庆方面所属一战区二战区五战区以及新成立的十一战区,在两军控制线上动作频频。

  但在抗联入关部队的两个装甲师快速南下,进入冀鲁豫交界处后又立即缩了回去。不过虽说缩了回去,最终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但在双方控制区交界处,擦枪走火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而重庆方面也陆续将已经完成滇缅作战的全美械军,陆续调往豫中与皖东北地区。仅仅豫中地区,就增加了四个美械军的兵力。同时随着滇缅路的打通,美援装备移交的速度大大的加快。那位新任的美国驻中国战区参谋长,比他的前任要现实的多。

  仅仅在四五年一到四月份,重庆方面就新编成十一个全美械的军。四五年一月份,美国一次性就移交给了重庆六百门七五山炮,二百四十门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并将储备在滇缅战区的五万多吨轻武器弹药,一次性全部转交给了重庆方面。

  并协调英国人抢在四四年底,将还没有移交给重庆方面的布伦轻机枪全部运到。并将英国人在比利时荷兰战场,缴获的德军二百多吨七九子弹,全部移交给了重庆方面。加上之前在意大利战场缴获后,转交给重庆方面的德制七九子弹,保证了重庆方面足够两年所需的七九口径弹药储备。

  同时美国人开始大量向重庆方面,提供反坦克所需的美制三七战防炮,以及部分五十七毫米战防炮。并为重庆方面的空军,开始大批配备空对地火箭弹。尽管只提供部分m三五型轻型坦克,但却提供了两个完整建制团的m十八地狱猫式坦克歼击车。

  美国人在不断的加强重庆方面的盾坚固性,同时也在不断削减对抗联的武器装备援助。进入四五年后美国援助的装备数量一再下滑,到五六月份运抵的装备数量,已经是到了若有若无地步。

  对于美国减少武器装备的援助,杨震并不怎么太在乎。自己的坦克生产虽说产能不足,但至少到了眼下还能暂时满足需要。所以他再三要求美国人爽约的武器装备,要用机器设备和军工原料来冲抵。

  经过与美国方面的苦心周旋,双方就四五年的援助问题,达成了最新的协议。美国人不在向抗联提供除了飞机之外的武器装备,原定的武器装备配额,转为用抗联最急需的工业设备抵账。

  不过在工业设备种类上,杨震与美国方面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美国人拒绝提供大吨位的液压机,并拒绝杨震提出的造船设备。只同意以抗联现有的工业基础,提供部分恢复这些工厂产能,所急需的设备和零部件。

  美国方面不在提供电炉之外钢铁制造设备,但是可以提供部分石油开采设备,以及部分轻工业制造机械设备。抗联要求的电力设备美国方面可以提供,以抢修遭遇到战争损坏的南满工业设施,保证南满工业生产所需电力。

  但是制造工业扩大所需设备,还是遭到了美国人的拒绝。美国方面以抗联已经收复整个南满工业区,获得了南满工业的补充,除了部分原料之外足以弥补战争的消耗。美国方面已经无需在为抗联,继续提供大量的机器设备。

  美国人的态度很坚决,坚持只在南满工业区基础上,提供缺口的部分设备。但是拒绝增加南满的工业产能,尤其是涉及到军工方面的设备。经过苦心争取美国人才最终同意,为抚顺特种钢材制造业的恢复,以及抚顺铝厂提供一批所需设备。

  并同意出售部分飞机制造设备,用以恢复沈阳飞机制造厂的产能。并同意提供一批汽车制造所需的机械设备。并为抚顺阜新两大煤矿的恢复生产,提供一批采煤和洗煤设备,以及火力发电设备。

  在其他的方面,美国人只是同意为东北提供三百辆拖拉机,帮助东北人民政府开发辽河三角洲。以及再提供一千部钻机,以协助东北方面开发辽河油田。但是所有的东西,全部计入对抗联《租借法案》援助项目,也就是全部需要记账。

  面对着美国人的在援助方面态度发生的变化,杨震搜肠刮肚干脆提出了一个与美国方面贸易最惠待遇的建议。而这个建议让美国人,一下子让态度强硬的美国人来了兴趣。经过一个半月的谈判,达成了一项让美国人后悔几十年的协议。

  而对于重庆方面不断的动作,被中央紧急召回北平的杨震却是并不以为意。眼下这个时候重庆不会大打出手的,他们没有愚蠢到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在外战还未结束,大量的侵略者还驻扎在国土上的时候首先发起内战。政治上首先处于不利地位,而且恐怕美国首先就会翻脸。

  尽管现在得到大量美械的他们,腰杆子很硬底气也很充足。但这个时候的擦枪走火,只不过最多试探而已。所以主席询问如果重庆方面先动手怎么办,杨震干净利落的只回答一句那就给他们打回去。看看是他们的美械装备硬是,还是我们的拳头硬。

  对于杨震的这个很强硬的态度,主席只是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与他谈了很长时间的东北今后发展,以及针对整个东北实际上是朝鲜战场上的形势,杨震下一步的战略构思和想法。

  在眼下接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后,主持东北全局工作并负责军区全面工作,还要负责对外谈判,以及主持某些秘密项目研发。被压的实在有些不堪重负的杨震,再三请求中央给自己加派人手,分担一些工作的要求之下。

  主席经过慎重的考虑,最终决定将原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调任东北军区第二政委,兼任新成立的东北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书记,专门负责一些尖端武器研究工作,而军区第一政委由杨震兼任。

  中央这番调整后,杨震身兼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身兼东北党政军三职,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尽管在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调任东北后,杨震再三要求第一政委和第一书记职务,改为由自己这位老首长担任。但主席的态度很明确,告诉杨震这个决定不会改变。

  不过中央虽说满足了杨震的需要,帮他卸了一部分担子。但在老总的要求之下,中央将协助林总指挥抗联主力部队进关的王光宇,留了下来担任军委副参谋长。军区代政委李延平也被调离,改任晋察冀军区政委。

  突然被调走老搭档和一员大将,让杨震多少有些被搞的措手不及。但老总提出了加强中央指挥力量建设的要求,杨震虽说有些不情愿但也只能放人。而且中央提出调李延平去晋察冀军区工作的理由,也让杨震无法拒绝。抗联调入关的部队,主要都部署在晋察冀军区的辖区。调李延平到晋察冀军区工作,有利于保持部队的稳定。

  老搭档和大将的被调走,尽管杨震也知道不可能在一起工作一辈子。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依旧感觉到相当的失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