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场难啃的战斗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场难啃的战斗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236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下一页

  这个独立战车第四旅团调到中国战场之后,之所以一直没有参战。除了冈村宁次要留着在最关键的时候,当做杀手锏使用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济南日军汽车维修厂内接受改造。

  当然这款改造不是彻底的大改,中国派遣军没有这个技术能力。中国战场关内的日军各个维修工厂,就连上海都没有这个实力。更何况是华北方面军所属的一个汽车维修工厂?所以这个改造是华北方面军,为了应对抗联的坦克威胁,进行的针对性的改造。

  在其他方面没有进行任何的改造,唯一的改造就是想办法将口径较大,又具备较强穿甲能力的火炮塞进这种坦克之中。为了所谓的在火力上不吃亏,华北方面军利用战役打响之前短(暂的平息期间,对多种火炮进行了对比。

  将经过仔细的挑选,日军之中唯一真正具备反坦克能力的九零式野炮,被冈村宁次亲自拍板,指定给这款新式坦克换装主炮使用。这款野炮的威力,已经在一式炮战车上有了明显的体验。

  在平射反坦克威力最大的八八式高炮,怎么改进也无法成为装进这款坦克的炮塔之中。整个中国派遣军装备数量最大的,九五式和三八式野炮穿甲威力过小,九一式榴弹炮又太大,都无法成为最合适的选择之后。这款日军一式炮战车使用的野炮,就成了日军的首选。

  不过将一门野战火炮装进狭小的坦克炮塔之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式炮战车是敞篷的,这款威力很大的野炮可以塞进去,不用考虑大小和后坐力的问题。但三式坦克的炮塔虽然当初为了改进,而有意识的设计很宽大,可毕竟不是为了这款野炮预备的。

  被逼急眼了的日军技术人员,在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怎么才能将九零式野炮,塞进坦克炮塔里面之后。在狗急跳墙之下,居然干脆想了一个招。将九零式野炮的三十八倍口径的炮管,锯成了三十二倍后,又在后坐力上想办法减少了行程才总算勉强搞定。

  在改装了九零式野炮之后,华北方面军总算是将这款坦克,不在当做原来的一式坦克改进型的发展。其实倒也不是说原来华北方面军的认识错误,而是原来的三式坦克也的确就是一式改进型的发展型号。

  相对于之前在通州战场上投入的一式改进型号,这款三式坦克只不过换装了二百九十四千瓦的柴油发动机。同时炮塔的尺寸加大了一圈,以便为以后改进做准备。另外一个改动就是将侧后方的装甲厚度,由一式改进型的八毫米增加到了十一毫米。

  而最大的改动是配备了增加了车内送话器,使得坦克乘员在作战的时候,不用在依靠手势、拍肩膀、架脚踹等方式相互联系。可以很便利的直接使用喉头送话器进行相互通话,极大的方便了指挥。至于外观除了炮塔略微大了一圈之外,二者的外观都基本上相似。

  经过华北方面军这么一改动,二者的外观才有了相当大的区别。毕竟改型坦克使用的野炮,因为炮塔的限制火炮大部分的东西都无法塞进炮塔。火炮的气缸驻退机,都暴露在炮塔之外。炮塔前部护盾外,那硕大的野炮助退机显得很显眼。

  而且由于是用步兵使用的野炮,临时改装的坦克炮。虽说具有后坐距离达到了八百毫米,火炮复进所需的时间相当的长。无自动退壳装置只有手动炮闩,使得火炮的射速也相当的慢,至少比抗联使用的美制m四坦克慢了一半等很多毛病。

  但是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了一款与抗联中型坦克相抗衡的火力。至少口径上已经赶上来了,更何况威力还是不错的。经过试射在使用日军一式自走炮装备的穿甲爆破弹,完全可以击穿抗联装备的几种坦克正面装甲。

  只是中国派遣军的九零式野炮有限,而且战局的发展也不允许华北方面军,稳当将所有坦克改装。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才改装了两个中队的三式坦克。而这两个中队之前的突击之中,被当做独立战车第四旅团长高泽英辉大佐,一直当着压箱子底宝贝没有使用。

  陈翰章的坦克集群在向一百师团右翼强行穿插包抄的过程之中,正好与日军这款临时拼凑出来的坦克迎头撞击到一起。面对于迎上来的日军这种新式坦克,抗联坦克部队的一个坦克营自然不会含糊。上来就全线压上,准备按照通州之战的经验在五百米外开火。

  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日军这款拼凑的坦克居然在坦克战之中,却成了与之对抗的抗联坦克部队最难啃的骨头。缩短了身管的九零式野炮,虽说射程近了不少,威力也有些打了一定的折扣,但是基本的威力还在。

  对地面部队作战提供火力支援,射程缩短了一些也许是相当致命的缺点。但是对于眼下基本上开火距离都在一千米之内,甚至只有几百米的坦克战来说射程缩短了一些,并不是足以成为致命的影响。

  同时一百师团吸取了之前对抗抗联坦克部队的经验教训,在这两个战车中队身边和身后,还配备了一个中队的八八式高炮,两个中队的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以及一个炮战车中队作为反坦克炮使用。在这些火力的身后,还有装备了四十多部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四个步兵中队。

  刚这一交手,抗联的参战部队立即就感觉到,眼前日军投入的这些坦克不对。虽说装甲防护能力并未与之前步兵遭遇的同型号坦克,有什么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火力上,却是有了相当的不同。

  而且随着两军的接近,抗联一线指挥员也发现了当面的日军坦克,与之前遭遇过的日军坦克在外表略微的不同。但这个距离,已经让一线指挥员无法在做出任何的调整。只能按照原来的计划,抢先开炮以取得主动。

  当面明显也一样打定了先下手为强主意的日军坦克,面对抗联冲过来的坦克群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几乎与抗联的坦克抢在同一时间开炮射击。而日军部署在纵深的反坦克炮阵地,此时也全部开火以远射配合坦克作战。

  双方坦克刚一对面,第一轮的炮火对射下来。在八百米的距离上,抗联虽说击毁了日军的七辆坦克。但是自己的参战部队的坦克,也吃了一个不小的亏,参战的坦克被日军一举击毁五辆。而且这五辆坦克不是被击伤,是清一色被击穿炮塔或是正面主装甲造成了坦克全毁。

  在八百米的距离开火,一次就被日军击毁五辆坦克。这在之前历次与日军坦克作战的时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当面的这款日军坦克,居然能在八百米左右的距离之内,击穿自己的所使用的m四中型坦克正面装甲。

  其坦克主炮的威力,甚至还在m四坦克配备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之上。远远的超过日军之前使用的五十毫米坦克炮,相当让抗联的一线指挥员感到吃惊。这个威力几乎与日军所有坦克装甲车辆之中,对抗联坦克集群威胁最大的一式炮战车已经大致相等了。

  就算在通州战场抗联的坦克部队,被日军投入的一式改型坦克,击毁了当时参战部队的大部分。但那时的战损主要是因为参战部队过于大意,被敌军靠近五百米左右的近战之中。这次可是绝对不一样,日军的坦克还是第一次,能在八百米的距离击穿自己的主装甲。

  在这场战斗之中,日军很注意发挥自己火力上的优势,改变了原有加大马力靠上去打近战。结果却因为坦克自身的缺点,以及抗联采取相对应的战术。被抗联坦克以精确的远射,一辆辆的击毁在冲击的路线上。

  而是转为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眼下利用野炮改装的坦克炮,威力大、射程远,精度也相当高的优势。与抗联坦克部队,保持在六百米以上的距离,不断的采取机动对抗的战术。转为采取抗联之前采取的战术,试图将抗联的坦克群消灭在冲锋的路上。

  日军在战术上的这一改变,以及坦克性能出乎抗联预料。使得这一场日军不过投入两个中队的坦克战,到成了抗联坦克部队在与日军坦克,进行的正面对战之中,单次战斗损失最大的一场战斗。

  好在抗联的一线指挥员经验丰富,在发现日军坦克火力明显增强之后,立即下令将原本密集的冲锋队形立即散开。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m四坦克观瞄性能好,炮塔转动速度快,因为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器,在行进间射击精准的优点。

  采取以排为建制采取多路出击,拉大各辆坦克之间的距离。所有的坦克,绝对不要形成纵向攻击序列,在进攻的时候要向日军坦克集群两翼散开,尽可能的采取行进间精确射击,力争开火即命中的战术。

  在仔细观察过日军这款新式坦克之后,一线指挥员要求部队,第一炮就要命中敌军坦克暴露在炮塔外很明显的驻退机。尽管这种战术上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坦克集群的冲击力,但是也迅速的将战损降了下来。

  在一线指挥员快速的调整战术之后,有效的利用了日军这款坦克改装火的弱点,成果是相当的见效。日军炮塔转动缓慢,坦克炮的射速又远不如抗联的美制中型坦克。局面虽说没有如以往那般一边倒,尽管还能勉强的抗衡,但局面越来越不利。

  而日军方面这款新式坦克,尽管首轮炮战之中表现出色。第一次在八百米的距离上,击毁了抗联的中型坦克,可谓是首开日军坦克战中的作战记录。一改原来在五百米开外的距离上,只能被动挨打的现状。

  但过于草率的改动,也造成了进入实战后,这款坦克的毛病百出。能够取得的均势,维持的时间并不长。好在部署在其纵深,使用高炮射击指挥仪指挥的八八式高炮威力大、射程远,给予了其相当的支援。才没有让这两个日军战车中队,在第一时间之内就被打垮。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