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一十九章 并不被杨震看好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一百一十九章 并不被杨震看好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149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犹豫了一下,老总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杨震同志,你的想法我还是支持的。要看其实到眼下为止,此次战役的成果已经出了中央当初的预计。尽管我们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但是我们也取得了极大的战果。”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北线已经拿下北平,收复了这个华北最大的城市,以及政治、文化中心。同时恢复了整个冀中平原,为华北各大战略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兵员、粮食和物资的补充基地。可以说这一战,你们已经额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

  “而且这一战不仅改变全国整体战局,还在国内、国际上引起了异常的反响。为中央在政治上,争取了相当大的主动权。此战过后,整个华北各大战略区,彻底的连成了一片。华北我军不仅生存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而且旋余地也大大的增加。”

  “不过,这代价也是巨大的。你们参战各部队的伤亡情况,以及目前你们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困难,中央还是清楚的。这次从北平返河间之前,我已经电告中央,建议在河北战场全线转入防御。”

  “中央虽然暂时还没有电,但我想中央还是会通盘考虑到你们困难的。不过现在豫东的形势有些微妙,我想你们还是要做好准备。一战区反击豫东一旦得手,会不会继续西进至津浦路西,暂时还不清楚。在加上晋西南眼下的态势,中央这个决心不是很好下。”

  老总的这番话,杨震摇了摇头却什么都没有说。眼下在不过几百公里外,正在进行的一战区豫东反击战的结局,究竟会打成什么样子,暂时还不清楚。但是从眼下双方的战况来看,对于一战区的这次行动,杨震却并不是很看好。

  此战一战区虽说也算是精锐尽出,几乎所有的精锐都投入到了豫东反击之中,也调集了大量的炮兵参战。而且驻华美军航空兵,以及重庆方面所属空军,也以大部分的兵力,投入到了豫东战场,在争取制空权的同时,为地面的反攻提供空中支援。要看

  参战的美国航空兵以及重庆空军,虽说战术攻击机数量不多,只有少量承担对地支援的p四零战斗机。但是美军出动的B二十五轰炸机以及a二六式攻击机,却是相当的活跃。以其大航程与大载弹量,对日军活动制造了严重的威胁。

  再加上日军航空兵与抗联航空兵,在河北战场争夺制空权之中损失惨重。整个战区日军投入的作战飞机,已经是寥寥无几,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是无力应战。此次作战从一开始,中美空军就牢牢的掌握了制空权。

  此次重庆方面的反击作战与豫东日军兵力相比,这力量投入的不可谓不强大。但从战况进展来看,前线参战的各支部队打的却是明显三心二意。除了部分部队动作坚决之外,其余的大部分都是有些过于迟缓,甚至有些部队出工不出力。

  其攻势看起来倒是很猛,可真正动作却是迟疑不决。而且其投入的兵力,参战的几个中央军嫡系部队,居然有三分之二放到了开封以及陇海路战场上。对于豫东的腹地,投入的兵力中却是以装备很差的杂牌军,以及一些收编的游杂部队为主。

  比如什么泛东挺进军,几个由地方小杂牌收编的新编军。在不就是刚由地方保安部队,或是民团升级,甚至反正的伪军收编的新编师或是暂编师。这些部队装备差、兵力少,一个师兵力多者四千多人,少者甚至不过一两千人,战斗力相当差。

  此次豫东反击战,除了开封战场中央军精锐云集之外。其他战线投入的兵力,只有几个杂牌军,比如原东北军系统的暂九军,原西北军系统的第三十八军,这两个军的战斗力,勉强还算可以。

  尤其是三十八军虽说装备很差,但这支前杨虎城系统的嫡系部队,战斗力还是相当强的。除了这两个军之外,也就是原本部署在豫皖苏交界的骑二军,战斗力还算可以。但这三个却军又被配属到不同的地域,无法协同作战。

  至于其他的那些游击武装,一句话还是算了吧。那些部队扰民有余,战斗力却是很差。用这些几乎无战斗力的部队,去执行外围防御作战或是进攻任务,一旦遭遇到日军援军反击其后果可想而知。

  这种部署明显是让中央军吃肉,杂牌军为其在外围为其当盾牌,阻击日军的增援兵力。很明显开封的守军不过半个师团,面对几个装备精良的中央军根本不是对手。而眼下已经抵达豫东的一个日军师团却是齐装满员的,至于后续兵力还会有多少,恐怕只有天知道。

  在其起的反击战之中,外围的杂牌军相当于在啃骨头。摆出这么一个打法,一旦日军突破外围的阻击,恐怕这场战斗打的结果并不是会很大。面对开封不过半个师团的守军,这攻势已经打响近一个星期了,兵力和火力都占据优势的几个精锐军,却还在外围苦战。

  而且在开封以西的黄河渡口,留下了整整两个军。其战斗力最强,也是装备最精良的十三军,也只投入了一个师。主力与二十九军主力,则牢牢的控制黄河渡口。以便在一旦形势不妙的时候,东出开封战场的部队,可以迅的退河西。

  按照他们的这种进度,能拿下豫东恐怕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豫东离冀南和津浦路还有一段时间,可离皖北的日军距离,可远远近于河北。以日军一贯的增援度来看,这次反击战恐怕更多的是打给国人看的。

  至于二战区那里,杨震更是相当的无语。对于不过困守运城的日军一个师团,怎么还能打成这个程度?参战的晋绥军一直都在打酱油,以保存实力为主。中央军倒是很卖命,但是进展始终不大。

  从一战区部署的态势来看,杨震很清楚一战区起的这场反击战,与其说是借机收复整个豫东,将皖北、豫东连成一体。还不如说是打一场政治战,摆出一个架势应对国际和国内的舆论。

  也许重庆方面的那位第一人,对于此次反击战很重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下面的将领,也对此次反击战也心甘情愿。部署上前轻后重,整个重点放在了开封一地。至于其他方向,杨震怎么看怎么感觉都是在应付差事。

  尽管一战区的此次反击,不管是情愿与否,但也吸引并分散了华北战场上的压力,但杨震依旧不是太看好一战区,甚至整个重庆的此次反击。这算什么反击?整个战略上并未形成一个整体。零敲碎打还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单纯的为了应付政治压力,而打的这场战斗。此次反击战从一开始,心态就是很不正常。再加上下面的各级将领的心态,此次反击战一战区也许能够利用自己河北战场的态势,占据一些便宜。

  但从此次起的战役目的来看,他们的此次反击,注定了战果不是会太大,恐怕难以取得重庆方面想要的东西。中央有一定的担心这可以理解,但是也不必过于紧张,也没有太多的必要。

  自美国人参战以后,重庆方面的整个心态就已经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以防守为主,配以不断的局部反攻。到眼下在全国战局之中整体全部处于守势,三九年、四零年那种很有成效的,在大范围之内采取不断小规模战术反击,甚至是局部的反攻战役,再也没有打过。

  也就是说美国人在加入战争之后,大家都认为从国力来看,对比悬殊的日本人输掉这场战争已经成为定局。这个时候从上面的最高层,到下面的各级将领,大家的心态集体生了一定的扭曲。

  在加上军费开支过于浩大,来源却日渐萎缩。大后方物价飞涨、民生凋零,军工生产能力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不断的下降。随着军队的不断扩编,但有限的军工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军队需求。

  美援又是口惠而实不至,除了空军装备之外,最需要的地面武器装备援助的数量与进度皆异常的缓慢。给与的装备,都是美英在北非战场的战利品为主。真正的美援,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而且重点又是以西南方向为主,其他各个战区只有少量的精锐军换装。

  别说杂牌部队,就连中央军的二流部队,都轮不上美械。整个作战部队虽说规模日益扩大,但无论是实力还是装备,与部队的数量和规模,根本就无法形成正比。除了部分全力保障的精锐军之外,大部分的部队战斗力不升反降日益萎缩。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都不太愿意与日军拼死作战。除了西南局部战场之外,大家都在坐着等美国人击败日本人,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坐等胜利。真正将心思放在战场上的人,几乎可以说寥寥无几。

  前线各级将领心思各异、各有各的想法,大家的精力都没有放在作战上。尤其是杂牌军将领,将更多的心态都保留在如何保存实力上。这种心态用到战场上,这样的战斗无论打成什么样的结果,杨震都不会意外。

  杨震也希望一战区的此次反击,能够打出一个精彩的局面来,至少也可以为自己分担一下压力。大家虽说各自心思不同,但在战略上相互配合一下,未尝不是不可以的。但按照一战区和二战区,目前的进度来看,杨震却不敢报以太多的希望。

  不过一战区的反击最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战果,也不管重庆方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思。但是对于一、二战区在豫东以及晋西南的反击,在整体战略上起到的无意或是有意的配合,抢着为此次华北战场,分担了一部分压力的这种雷锋行为,从整个战局来说,杨震还是比较满意的。

  至于此次反击幕后政治上的原因,杨震不想问、也不想管。他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人,所有的考虑都要以战场的展与变化为基础。政治上的问题,还是交给中央去考虑为好,他并不想参合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