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急需喘口气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一百一十六章 急需喘口气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115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不过虽说有瑕疵,但在整体上老总认为杜开山表现的还是很出色。?一看书?·1?k?a?n?s书h?u同时他也很喜欢这个年轻的,也相当有个性的干部。同时老总也认为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该给机会还是要给机会的。所以老总看出杨震极度不满之后,还是想为杜开山说两句话的。

  老总认为杨震培养干部上,的确相当的有一套。更注重将将的他,这些年带出了相当一批同样年轻有为的将领。同时不以亲疏量才使用,尽可能的做到一碗水端,不管职务高低有能者居之。也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的解决了,部队组成成分相对复杂,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之间的矛盾。

  尤其是中国人固有的,甚至在某些军队之中已经成为顽疾的山头主义,在抗联之中解决的很彻底。说实话能将这么多山头的部队,捏到一起并在短时间之内形成战斗力,而且没有产生什么太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总可是听说,原来的老抗联自身的山头主义,因为部队来源很复杂本身就很重。再加上关内调来的大批干部,将这么多山头捏到一起,这难度就相当的大。但他年纪轻轻,却将这个问题解决的很好。带兵的手段与方法也多,带出的部队个顶个的嗷嗷叫。

  可老总也感觉,杨震在很多时候威严过重,也有些不利于干部的成长。他在抗联所有高级干部之中,年龄虽然是最小的。甚至很多营级干部,都要比他的年纪大。但所有的干部在桀骜不驯的干部,却是在他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出,简直比绵羊还要温顺。

  虽说老总也知道,杨震的年纪太轻了。带兵如果不以威严为主,恐怕根本就拢不住部队。除了在战场上表现让这些人心服口服之外,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带兵手段,也很难让这帮家伙俯顺耳。

  就算有再严格的纪律,但也只能管住人,你也管不住心。??壹??看书·1如果真的不能做到服众,就算纪律在严格,在指挥关系理顺上也是要出现问题的。论起资历,人家都在东北苦战多少年了,都已经是师长、团长了。你这个关内来的小连长,凭啥指挥人家?就你打了几场胜仗?

  更何况关内调来的干部之中,当年他的老上级、老长,这数量可是相当的不少。纪律是纪律,但要想让人家真的服气,带兵的人没有一定的长手腕是相当困难的,这部队指挥起来也很难顺畅。

  除了在用人上,要尽可能的一碗水端平之外,其余的就靠自己的能力以及驭下手段了。杨震年纪轻轻能牢牢的掌握住这么一群骄兵悍将,只讲纪律恐怕也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再加上他年纪太轻,驭下的时候以恩威并济倒也是一种手段。

  什么不怕一号怒,就怕一号笑。不怕一号骂人,就怕一号不说话。这些尽管都是抗联下面干部,在私底下议论的。老总从关内部队调往东北干部口中,早就知道这些评价,也知道杨震给下面干部带来的那些无形,但是却巨大的压力。

  老总更是曾经亲眼看过从关内调来的一个干部,还是当年杨震在一二九师的上级,一个红军时候的老干部。调来才半年,眼下堂堂抗联头等主力师的政委。在杨震这个比他小了近六岁的当年老下级面前,就连大气都不敢出。

  能把这个当年在一二九师都有名的桀骜不驯的家伙,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给摆弄的如此老实,眼前这个年轻人带兵的手段可谓一般。这其中除了杨震战功赫赫,在部队之中的威望无人可及之外,这其他的意味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老总知道杨震年纪轻轻,就带出这么大一支军队,还将部队的指挥与管理关系,理顺的如此之顺畅。将领一出畅通无阻,其指挥关系之顺,甚至远远过关内部队。其中所付出的艰辛究竟有多少,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恐怕外人远远的无法想象。?壹??看书·1?k要an?s看h?u?·c?c

  其实老总也知道,杨震一向只是抓大放小,其实对一些末节的事情并不是很看重。除了对高级指挥员要求的比较高一些,也没有要求所有的干部都德才兼备。可部队上下对他,那种敬畏与畏惧交杂的感觉,却是从骨子里面出来的。

  尽管老总也知道,除了军事素养上过于苛刻之外,杨震其实对干部也相当的爱护。恩威并济这两手,杨震还是很熟练的。一方面慈不掌兵,一方面对部队的干部关心,还是相当足够的。

  甚至还搞出一个什么《现役军人婚姻保护条例》,专门保护干部的婚姻。但老总还是认为积威太过,驭下太过于严厉,也不利于干部成长,也不利于杨震自己本身的成长。慈不掌兵,这不是错误。关键这个严的度要把握好,不能太过于苛了。

  有些问题现在是战争年代还看不出来,等到视线和平了,这过度压制积累下来的后果,恐怕就要显现出来了。杨震毕竟还很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现在因为年轻,带兵以威为主。但是在今后,他这种性格会很吃亏的。

  像今天的这个事情,杨震有理由生气。但是因为一次并未造成什么真正后果,其实也并不算什么太大的失误,就撤换这么重要的一个指挥员,这未免多少有些小题大做了。毕竟撤换一个干部容易,但是培养一个干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是这么优秀的干部。

  听完老总很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劝说,杨震却是只微微的叹了一口气:“老总,我们与日军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什么时候看到过日军畏战过?一旦有战场需要支援的时候,日军的反应和动作,乃至效率都远远过了任何一支军队。”

  “将令一出,则军破身死,这句话虽然出自我们中国的兵法。但执行上这一点,日本人要远比我们做的好。差距就是差距,这没有什么好避讳的。相对于我们自己,日军在某些方面的优点,我该承认还是要承认的。”

  “日军的确是一支野兽一样的兽性军队,但是在很多方面却很值得我们学习。在眼下整个战局之中,一旦形势哪怕是有局部的变化,日军绝对不会不用德州的日军。因为这里的日军,是距离整个战场最近的日军一部。从兵力的数量上,也可以说相当的充裕。”

  “同时德州的战略位置,也决定了日军在这里保持一支部队,无论转向那个方向,我军都会犹如芒刺在背。我军在眼下整个华北战场,无论下一步行动的方向是那里,都会是一把威胁我军行动的尖刀。”

  “但我军眼下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兵力使用上也太过于分散。而且部队连续作战不仅异常疲劳,伤亡也已经相当的重大,不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已经难以继续作战。在还要应对日军可能会出现的战略反击情况之下,暂时无法夺取德州,也无力进入山东境内。”

  “至少在短时间之内,山东境内的战斗,还需要山东军区部队独自承担。我们能给予的支持,除了武器弹药方面,恐怕就是在战术上的佯动,将日军的注意力分散,并将其相当的一部分吸引到德州周边。”

  “我决定在眼下的河北战场,全军暂时转入防御作战,并利用这段时间短暂的平静转入整补,以及囤积弹药和物资。同时在冀鲁边保持一定的压力,以逼迫日军在黄河故道以北与我军决战。”

  “所以在德州方向保持对日军足够的压力,摆出我军进攻山东的态势,以为我军短暂修整争取时间,以及配合山东战场这是必须的。二位老总,杜开山如果将六成的兵力放在德州,整个山东黄河以北的日军的兵力将会全部被吸引住。”

  “我山东军区部队的活动空间,将会大大的增加,也会减轻山东军区正面的压力。与陈翰章所部配合,对山西和山东战场,分别给与策应和支援。并给我们争取喘息的机会,以及整补的时间。”

  “老总,游击战与运动战,不单单是我们的长项。以日军各级指挥官的军事素养,以及野战师团的训练,要是真和我们反过来玩起这种战术,以德州为基地,对我们后方进行大规模的骚扰与破袭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就算玩这种战术,我们是他们的老祖宗,并不怕他们。但是一旦出现日军采取的这种战术,将会极大的牵制我军的兵力。而眼下进攻德州,对我们来说却是触一而动全身。尤其眼下至少在短时间之内,在部队急需喘口气的情况之下,暂时我们还无力起新的一轮攻势。”

  “除了部队连续作战伤亡过大,急需整补之外。我们的补给线,在平汉铁路完成整修之前,已经是延伸到了极致。最关键的是,在暂时还没有摸清楚日军下一步动作之前,我还是准备以静制动。”

  说到这里,杨震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指着整个战场范围道:“两位老总,您二位都是沙场老将,都清楚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不单单是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以及军队的素质,还有天气、地理等相当多的因素。”

  “我们眼下虽说除了冀南一隅之外,几乎已经拿下了整个河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已经牢牢的把握住战略上的主动权。眼下天津战场还在激战之中,而在天津以北的冀东战场上,敌我两军还在拉锯。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之间的联系,还未成彻底的切断。”

  “最关键的是,整个渤海湾的冰封期相当的短。日本海军虽说眼下在太平洋战场屡屡受挫,但是目前还是具备一定实力的。如果他们想要在渤海湾大面积开化之后,在我们身后来一次登6行动,还是完全有把握的。”

  “甚至如果日军下定决心,包抄我军的侧翼。他们可以利用破冰船,在眼下冰封的并不瓷实的渤海湾,硬打出一条航道来。在日本海军没有丢光老本之前,沿着海岸线作战,他们的海军威胁始终是一个存在。”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