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十七章 大战的阴云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二十七章 大战的阴云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188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面对着形势出现的越来越微妙的变化,已经失去耐心的日军大本营,干脆替这两个战略集团做出了决定。将冀东彻底的划入关东军的防区,双方的防线以捍箭河为分割线。以西归华北方面军,以东归关东军建制。

  大本营的意思是,我该给你们的重装备,都已经给你们了。你们之间也就不要为了判断敌军主要进攻方向,而在这里纠缠不休了。你们不是都为了缩短防线,节省兵力而在打嘴仗吗?那好,我替你们划分战区。你们各自负责一个战略方向,谁也别在扯皮。

  不过除了这些重装备以及装甲部队之外,大本营明确告诉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以及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这二位日本陆军现役大将。给你们的已经是大本营竭尽所能了,至于地面步兵增援,现在是一个没有。

  等到敌军的主攻方向,确定下来之后,大本营会根据整体战局的发展综合考虑的,但现在大本营无兵可调。本土正在组建的新师团,暂时无法调往中国大陆。包括关东军在内,大本营现在都不可能给补充步兵。

  不过那位被派来协调,日军这两大战略集团之间配合的陆军教育总监,对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这次的表现都相当不满。敌军目前还没有发起任何的进攻仅仅是虚张声势。这还没有咋地呢,就都高喊狼来了。

  尤其是华北方面军,目前并无任何情报证明敌军的主攻方向会是华北,他们居然仅凭一些情报和蛛丝马迹,就判断敌军的主攻方向会是自己。难道他冈村宁次大将不知道,帝国的兵力现在已经使用极致了吗?

  最让这位教育总监很是不满意的是,两个方面都想着防御,几乎没有一个人想着进攻。帝国陆军什么时候面对敌军,畏惧成这个样子了?进攻,只有进攻才是帝国陆军一直秉承着的传统。现在可倒是好,拼命的要装备、要援军,却只想着防守。

  其实这位教育总监的这顿咆哮,到是冤枉了冈村宁次大将。相对于被打的心惊胆寒,现在一心固守南满地盘,早就对北上收复“失地”死了心的关东军来说,一心雪去年战败之耻的冈村宁次到是想进攻。

  可他的手中的兵力,在东北抗联随时可能进入华北的情况之下,用来进攻还有些单薄。尤其是这支军队装备了大量的坦克和重炮,还有大量航空兵配合,装备与训练都堪称中国所有军队之中首屈一指。

  冈村宁次认为如果向北发起进攻,不仅需要关东军的配合,而且华北方面军的兵力至少要增加一倍。而且还要抽调大量的坦克、重炮和飞机,配合作战才能有成功的希望。否则除非关东军能够拖住东北共产军的主力,否则华北方面军现有的兵力,最多只能自保。

  但很不幸的是,这些兵力无论是日军大本营,还是中国派遣军短时间之内都无法增援给他。所以冈村宁次有些膨胀的野心,只能暂时的压制在心里面,在华北战场采取以守势为主。按照目前的兵力数量,他暂时不想冒这个险。

  不过日军大本营答应冈村宁次,只要十一军完成扫荡洞庭湖平原的任务。大本营会从派遣军其他方向,向华北方面军抽调部分的增援兵力。虽说不能抽调第三和十三这两个老牌师团,但是大本营可以考虑将一一六师团以及部分支队级的兵力,调拨给华北方面军。

  但是这个前提是要等到十一军拟定完毕的常德作战完毕,彻底夺取洞庭湖平原产粮区之后,大本营才会做这一考虑。而在十一军完成作战之前,大本营是不会考虑从支那南部,抽调任何部队增援华北方面军的。

  稳固湘北洞庭湖平原,彻底肃清洞庭湖平原周边支那政府军实力,控制这个重要的鱼米之乡,保证粮食和农作物的需要,这是帝国国策所需。同时如果能够控制常德,就取得了从长江以南进攻重庆的一个重要前进基地。

  这是帝国国策所需,也是帝国减轻战争成本,以战养战所采取必要手段。所以如果从支那南部调集援军,必须要等到常德会战结束之后。在常德会战之前,从支那南部抽调援军,他冈村宁次想也不要在想了。

  同时大本营也强硬的拒绝了冈村宁次收缩第一军防线,将原来始终驻在运城,此时已经成孤军深入态势的三十七师团撤回晋东南。与驻扎在长治的三十六师团,共同作为华北战场总预备队。第一军放弃所有晋南的控制区,全军收缩至太原周边以及正太铁路沿线的建议。

  在大本营看来这个三十七师团在运城驻扎,体现了帝国陆军对支那政府军形成攻势的体现。不撤退三十七师团,这不是军事上的原因,而是态度上的原因。大本营的拒绝,让冈村宁次很是头疼。

  在冈村宁次看来,山西局面已经失去了控制。将一个三十七师团孤零零的放在运城一线,除了对支那第八、第一两个战区显示实力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作用。而且周边处在支那政府军和共产军包围之下的三十七师团,处在孤军深入的态势。

  一旦东北共产军南下,华北方面军集中兵力应对东北共产军,无力西顾。那么对于这个孤军突出的三十七师团来说,形势会很不利。一旦支那政府下定决心拔掉这个威胁陇海路铁路运输安全的据点,那么三面处在支那政府军合围之下的三十七师团很危险。

  但大本营的态度异常的坚决,不仅三十七师团必须要留守运城,就连三十六师团也必须保持对晋东南的控制。当然除了白晋铁路沿线之外,这个三十六师团现在已经迈不出大门一步。可对于大本营来说,这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就连已经成孤军的运城都不肯放弃,冈村宁次更不敢相信大本营会同意他放弃整个山西,将山西移交给支那政府,以山西作为一块肥肉,挑动中国人自己内部打一场内战,使得日本军队可以成为鹬蚌相争之中,最终得利的那个渔翁的计划。

  大本营不给增兵,尽管知道对手的进攻态势,肯定已经进入最后准备阶段。但兵力略显不足的冈村宁次,却只能老老实实的以防御作战为主。不过考虑到抗联在四二年会战之中,运用的坦克战术,冈村宁次将所有的坦克部队也集中使用部署在二线。

  作为日军之中第一个组织坦克集群进攻的吃螃蟹的人,冈村宁次这么做是有他的道理。用步兵一点点的消耗东北共产军的突击力,待到其攻击力下降到一定之后。固守北平与天津两个要点,让开正面的防线。

  待到东北共产军深入冀中平原,造成前后脱节之后,则组织坦克集群发起全线反击。只要打掉东北共产军投入的坦克,剩下已经被削弱到一定程度的步兵也就好办了。所以冈村宁次将大本营调拨给他的装甲部队,全部放在了平津铁路线以南的纵深地带。

  日军这边为迎击抗联的进攻,在拼命的做着准备。而在他们的对面,随着时间进入四三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到来,抗联的部队也在秘密的调动着。双方都在尽最大的努力,为此次会战做着准备。随着各方面的调动陆续展开,华北上空一场大战的阴云已经开始凝聚。

  除了东北战场在紧密准备之外,准备用于华北战场的十七个步兵师,两个装甲师,两个装甲旅又六个独立坦克团,以及直属骑兵第一、第三、第五旅,也在大规模的,但是又在极其严格保密的情况之下,秘密的向关内调动。

  与这些部队同时调动的,还有四个火箭炮团、十一个重炮团,以及预定使用到华北战场的作战飞机全部抵达察南、热南,以及晋北的各个秘密野战机场。两架电子干扰飞机,也在十月末进驻张家口机场。

  考虑到航程的问题,调往关内方向作战的战斗机,则是清一色的p四零战斗机。对地支援飞机,也全部都是英制布伦海姆轻轰炸机,以及部分的b二十五轰炸机。到四三年下半年,美国人提供的援助虽说都是二流的,但是数量上却是充实了不少。

  所以抗联的航空兵,现在完全已经可以满足两线作战所需。为了保证此次会战成功,杨震调配了航空兵的部署。除了用于后方防空的兵力之外,其余的航空兵全部出动。甚至为了保证对地支援所需航空炸弹,尤其是凝固汽油弹,杨震暂停了对日轰炸。

  随着部队秘密开始进关,作战所需的大批物资,已经在事先完成了转运。仅仅在张家口与承德,就储备了五万余吨油料和几百万斤的粮食。各种口径身管火炮的炮弹,就转运了上百万发。

  不过基本上都处于山区地形的整个平北、察南地区,横亘在此的燕山山脉之中,适合装甲部队运动的地形并不多。燕山山脉自古为中原地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但现在也成为日军抵挡抗联装甲部队南下的一道天堑。

  在还要尽可能的隐蔽行踪,以及可供通行的公路极其有限的情况之下。这么大批的部队运动,可是让几支部队的指挥员大伤脑筋。这可不是四二年会战期间,仅仅一个装甲师翻越阴山。此次从山区出击的部队,规模为上次的十几倍。

  在加上大量的轮式车辆、重炮,这么庞大的机械化集群翻越以险峻著称的燕山山脉,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更何况在部队行进的过程之中,还要尽可能的做到保密。行军的时候,尽可能的要选择在夜间。这无疑对部队向指定地点的开进,也形成了更多的挑战。

  险峻的燕山山脉,以及绵延的长城上有限的峪口,古北口、八达岭这两个北平两个方向的门户,也成了仅有的可供通行的通道。好在有长期活动在这里的晋察冀部队平西根据地的部队配合,这才让各部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如此大规模的装甲部队运动到位。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