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才有得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才有得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228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 .Co

  相对于准备给杨震一个惊喜的皮尔逊来说,杨震虽说知道这个家伙,对这款英制战斗机的这些评价,明显就是睁着眼睛在说瞎话,但也实在无可奈何。皮尔逊的那些吹嘘这种战斗机如何的话,并不是他决定没有拒绝这批战斗机的真正原因。

  他还没有重庆方面那么饥不择食,只要能飞、能携带武器上天,啥飞机都敢要。皮尔逊口中的那两种美制战斗机,他听都没有听说过,可见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要是好飞机,美国人早就自己装备了,何苦还在用性能平庸的p四零战斗机?

  甚至一向都是接受美国海军甩货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还装备着更老式一些的水牛战斗机。那种水牛战斗机,更不是零战的对手。要真的是什么好东西,以美国人的性格,还能轮到中国人优先?

  在眼下新式战斗机还没有量产,只能依靠战前设计飞机的情况之下,美国人自己都不肯装备的飞机,足以说明那两种飞机又多烂。恐怕接收这批飞机的重庆方面,不是又给美国人当了一把实验的小白鼠,就是又成了破烂专业户了。

  这种英制飓风战斗机,虽说性能上已经算是二流。但也毕竟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有总比没有还是要强一些的。再说自己也不会去重庆哪里抢食,国内眼下政手机哪家强? 手机阅读网治形势虽说很微妙,但是大家至少在表面上还站在同一战线上。去自己人碗中抢食算什么好汉?

  虽说也许在不远的未来,等到彻底的赶走日本人之后。大家肯定会有一场血拼,来决定中国究竟谁说了算。但那是今后的事情,现在至少大家还都有一个目标,都在与同一个敌人作战。眼下大家都是揭不开锅的时候,落井下石他杨震不会去做的。

  其实杨震心中很清楚,美国人将给自己的飞机转交给澳大利亚,除了眼下澳大利亚现在的战略地位的确极其重要,就算没有日军进攻澳大利亚本土这件事情,美国人也会拼命增加其防御力量之外。

  实际上最根本的根子还得从自己这里找,自己搞出来的事情,带来的某种程度上短时间之内吃一些亏,自己也只能承担下来。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该退让一步的时候,尽管这个退让很难过,但很多的时候也这个步也得让。

  与其僵持不下,还不如放弃一些短时间的利益。斗争吗,不能一味的争强斗狠,那样只能彻底的把关系搞僵。老祖宗留下的《孙子兵法》,可不单单是给军事斗争准备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是一样适用的。

  就算明知道被人家糊弄了,只要到手的装备性能不是太离谱,不像英国人那种巴特尔轻轰炸机一样,就是一个糊弄人的西贝货话,有些方面暂时吃点小亏也无妨。等到日本人持续增兵,美澳联军又啃不下来澳大利亚的日军,他们自己就会找上门来。

  事实上杨震也没有判断错,在美日战争爆发之后,几乎成了整个太平洋战场美军反击基地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无论是对日军来说,还是对美军来说,战略地位都直线上升。美军在战场上反击太平洋,澳大利亚成了物资和部队的中转基地。

  虽说日军占据了澳大利亚的东北角,但是毕竟面积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亚来说,日占区只是一个极小的地方。广袤无垠的澳大利亚大陆,依旧给美军提供了足够的基地和港口。西海岸的达尔文港、黑德兰、珀斯,东南海岸的布里斯班、悉尼都是美军可以利用的优良海港。

  在整个太平洋战场参战的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基本上都是从澳大利亚出发的。从前线撤回后方休整的部队,也都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休整基地。澳大利亚发达的农业,还为美军和其他盟国,提供了大批的粮食和羊毛等战略物资。

  所以美军并未彻底放弃澳大利亚,将前进基地转向新西兰。虽说不断在向澳大利亚增加兵力,但在遏制日军的攻势,将日军困在澳大利亚东北方向之后,继续使用澳大利亚作为前进基地。

  而对日本来说,只要他们在澳大利亚保持一定的兵力,就会分散美军对外围防御圈的压力。美军根本就不可能接受,彻底失去澳大利亚这个前进基地的情况。美军愿不愿意,哪怕日军在那里只有一个联队,他们都要在澳大利亚保持足够的兵力。

  虽然富饶但是地广人稀,全部人口只有一百多万的澳大利亚,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之下无论如何都无法自保的。哪怕只吸引住美军的一个师在澳大利亚,那么他们可以投向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也就少上一个师。这种态势无疑对日军固守其他距离本土更近的战略要点,也更加的有利。

  有了这个看法的日军,虽然在美国海空军全力封锁之下,依旧想方设法,不断的向澳大利亚战场增兵和运输物资。一个师团无法集团登陆,就以大队为建制利用夜色掩护分批登陆。弹药、其他物资,无法一次性运输上岸,就用潜艇和快速驱逐舰分批运送。

  甚至到了四三年中,在你美军连续收复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威克岛之后,太平洋战场局面已经开始对日军发生不利的转变。面对着美军已经打响的全面反攻作战,已经逼近外围防御圈核心地带马绍尔群岛的态势。

  日军大本营对澳大利亚战场、拉包尔等战场,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调整。在中途岛被美军夺回之后,日军曾经一次性尽可能的抽调所有能抽调的海军机动兵力,集中四艘航空母舰,六艘战列舰以及大批的巡洋舰、驱逐舰,护送五十多条运输船以及大批登陆舰艇。

  一次性向澳大利亚战场,增援了两个海洋机动旅团、三个独立混编联队,日本海军驻上海的特别陆战队,以及两个坦克联队、两个独立重炮兵大队,三个独立山炮联队的兵力。并在澳大利亚战场,部署了大量的反坦克炮、高射炮。

  为了在空中支援和掩护,已经越来越无法支撑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增加澳大利亚战场的防空能力。日军甚至不惜从一些被美军炸伤,一时无法完成抢修的军舰上,拆卸下来高炮部署到澳大利亚战场上。

  除了不断派出增援部队之外,面对着美军日益强大的海空力量,为了应对未来美军的海上封锁,保证澳大利亚战场上的日军独立作战能力。日军大本营一次性就给澳大利亚的日军,运送去了七个会战份的后备弹药,以及大批的炮弹和油料。

  甚至还运输了一批农业设备,和大批的种子。以便让在澳大利亚战场上的日军,在补给线被切断之后,后方实在无法补给的情况之下,能够自给自足,减轻大本营的运输压力和路上的损耗。

  考虑到美澳军队在澳大利亚战场上投入的大量坦克,日军大本营还从关东军专门抽调了五个参加过四平之战,具备丰富反坦克经验的步兵大队。全部配属仿制的德制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一个中队,加强到了澳大利亚战场,以增强战场上日军的反坦克能力。

  同时日军在自己所有控制区内,距离澳大利亚最近的新几内亚岛上,也部署了大批的海军航空兵。尽管日军在夺取莫尔兹比港的战役之中,面对澳军的顽强抵抗,以及美军的快速增援,损失相当的惨重只能退回出发阵地。

  但日军始终死死以新几内岛中部山地为防线,不惜一切代价固守着新几内亚岛斯坦利岭以北的地区。以便可以使用新几内亚岛北部为基地,尽可能为澳大利亚战场的日军,提供固守所必须的空中支援。

  直到四四年菲律宾战役之后,已经日落西山的日本海军,再也无力补充新的飞机之后,才最终放弃了对澳大利亚战场上空中支援。持续了整整两年多时间的空中血战,美日澳三国损失的飞机数量相当的惊人。

  新几内亚岛至澳大利亚东北海岸,飞机的残骸布满了整个新几内亚岛南部,以及澳大利亚东北部,珊瑚海与阿弗拉海底。尽管一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美国人最终还是依靠雄厚的国力,以及后期投入的大量新式战斗机,还是彻底的压垮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顽抗。

  不过在澳大利亚地面战场上,美军虽说投入了六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大批的坦克、飞机、重炮,外加海面上的海军舰队火力支援。澳军也将所有的新编成部队,外加北非战场上又调回的两个师,以及新西兰的两个增援的旅也全部投入进去。

  美澳联军投入的兵力不可谓不多,但几经鏖战却始终未能达到将日军赶下海。甚至两次组织从日军背后实施登陆战,试图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彻底解决这股日军。但组织的两次登陆战,要么登陆部队在日军玩命的反冲锋之下站不住脚,要么就是损失惨重只能撤回海上。

  结果日军以顽强的抵抗,让美军只能将其围困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这一场拉锯战从四二年一直打到了日本投降,澳大利亚战场上日军靠着自给自足的农产品,外加上有限的储备,以及战场上的战利品,硬生生的扛到了战争彻底结束。

  从某些方面来说,日本人的确达到了当初的目的。大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美军,被牵制在澳大利亚战场,无法调往其他战场。即便美军在后半期也想了一些办法,将对日宣战的一些其他国家军队,调往澳大利亚接替美军作战,以节省兵力用到其他更需要的战场上。

  可除了巴西军队的一个师之外,在澳大利亚战场上最终还是美军在常主角。那些南美小国的军队,连同新西兰军队在内,实在无法承担更重要的责任。甚至有些国家的军队,被派到战场上一击即溃。非但起不到作用,还连累了美军自己。

  而搞出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杨震,也没有预料到这一战美军足足打了三年,也没有能将日军彻底的赶出澳大利亚。如果当初预料到了,不知道他会不会这么干?不过按照他的性子来说,恐怕轻易不会放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