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百一十四章 稳重一点应该的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三百一十四章 稳重一点应该的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202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对于杨震语气之中对后方军工部门表现出来的不满,甚至还有几分隐隐的愤怒感,郭炳勋却是只能苦笑摇头,这些兵工厂在关东军控制之中的时候,其产能的确占据了日军步枪和轻重机枪,以及山野炮整体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侵华日军所需弹药的百分之七十,都是这个兵工厂生产和制造的,在华日军所有的迫击炮和掷弹筒,以及所需的所有弹药,也都是出自这个兵工厂,这个工厂的迫击炮生产设备,比日本本土最大的兵工厂大阪炮工厂还要先进。

  依靠大量的新式机器设备,大量的熟练工人,这个兵工厂的每个月武器装备产能,即便按照七七事变之初日军每个师团的武器装备配备标准,除了炮兵方面之外足够装备两个步兵师团。

  其制造的轻武器弹药,按照**中央军的标准,足够三个军编制的一个集团军一个月高强度所需,还能有一定的储备,每个月的炮弹产能,足够重庆方面所有炮兵一个月的高强度消耗。

  可以说没有这个奉天兵工厂,日军根本就维持不了侵华战争所需的武器弹药的巨大消耗,尤其是弹药的消耗,没有这个奉天兵工厂,日军根本就打不起那么多的大型会战,甚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都很是吃力。

  可以说日军发起的侵华战争,却是这个中国人自己建设的兵工厂撑起了大半边天,日军用来屠杀中国人的武器弹药,居然都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别样的讽刺,更是一种让几乎所有中国人都难堪的结局。

  要知道这个兵工厂每个月上千万发子弹,十几万发各种炮弹的产量,大后方所有兵工厂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么大的产量,而抗联的兵工厂,即便所有产能都加在一起,在原材料来源充足的情况之下,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奉天兵工厂的确是产能巨大,而且部门全面,熟练工人的数量也多,可以自己制造枪炮用钢,以及无烟火药,可以说不用出厂,就能满足几乎所有的原材料需要,如果这个兵工厂能够控制在抗联手中,不出一年抗联的武器制造能力,尤其是弹药生产能力就能翻上两番。

  但那些工人到北满之后,原本具备的巨大产能,却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这话却得看怎么说,现代的军工生产和制造,是需要一个工业健全的体系和上下游配套的设备,最关键的是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带动大量工业设备,也需要大量稳定的电力供应。

  这个兵工厂原有的中国籍技术人员,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大量的出走或是被日军视为不安定的因素而清洗,抗联现在的军工产业起家,就是靠当年老抗联十一军收拢的原奉天兵工厂被日军占领后,不愿意为日军效力的三十多名工人起家的。

  现在重庆方面在大后方的兵工厂里面,也有大量的这个工厂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在中国籍的技术人员大量流失,以及被日本人认为不可靠的情况之下,日本人为了兵工厂的生产以及保障供应,逐步采取了使用日本籍的技术人员代替中国人的办法。

  到抗联突袭奉天的时候,厂内的技术人员已经全部清一色的换上了日本人,这些日本人虽说也被李明博大部分给抓了来,但是除了削弱日军的军工生产能力之外,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在现在抗联根本就不可能在军工生产,这么致命的部门留用这么一大批的日本人,毕竟这些人员如果暗中给你搞点破坏,非专业人士很难一眼就看出来,等到了战场上,一旦出现打不响的子弹,不爆炸的航空炸弹和炮弹,那是要耽误大事的。

  一下子出现近三千人的缺口,而且都是很关键的技术人员,这才是最致命的,抗联自身的技术人员,根本就弥补不了这个缺口,别说这些设备安装所需的厂房,转入生产所需的电力供应也都需要一步步的来。

  再加上根据杨震的命令,拆卸的设备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制造企业,武器装备制造企业,以及军工原料制造企业其余的工厂,拆卸的大部分都是在短时间之内能够拆卸的设备。

  此次丰收者行动之中,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李明博能够完整拆卸设备的工厂,只有在奉天的飞机制造厂、九一八坦克大修厂、奉天化工厂、奉天满洲工业机械制造厂、奉天藤仓工业株式会社,以及生产齿轮的满洲计器株式会社。

  像奉天兵工厂拆卸设备的重点就是制造枪炮用钢的特种钢厂、孤家子无烟药厂,以及制造子弹和炮弹、航空炸弹的设备,奉天兵工厂近万部的机器设备,只抢运出来三千七百多部,只占据其全部机器设备的三分之一。

  整个工业拆卸的重点是制造枪炮弹药的化工,生产设备的机械等工厂,至于那些拆卸所需时间过长的设备,基本上没有来得及进行拆卸,或是拆卸了一部分的关键部件,让其短时间之内无法使用。

  作为东亚最发达工业区的南满,仅仅奉天有四千多家的工矿企业,其中涉及到军事工业的就有近一千家,产业工人有数万人之多,短短的几天时间,在还要大量抢运工人和家属的情况之下,根本就无法大量的拆卸设备。

  至于鞍山和本溪湖、宫原的钢铁厂,只拆卸走了绝大部分的电机,炼钢高炉上的关键设备配件,以及北满最急需的选矿、磨矿设备,至于高炉,只运回来日本人刚刚运抵,还没有来得及卸火车的两部五十吨的转炉、一部电炉。

  抚顺的铝厂和炼油厂,也基本上都差不多,所有短时间能够拆卸的设备都被拆光,但是那些至少需要几天,甚至是更长时间的设备,却是基本上没有拆卸,为了以后的考虑,也没有进行破坏。

  只卸下了一部分的关键和轻便的设备,让剩下的部分虽说还完整,但日本人想用用不了,不用还浪费,鞍山和本溪湖钢铁厂,炼钢高炉虽说没有拆卸走,但是所有的电机以及电线、电缆,都被拆卸一空。

  高炉等关键设备虽说没有破坏,但是变电所等一些生产所必须必要,但是一旦抗联收复南满之后,并不需要多大的精力就能恢复设备统统被炸毁,奉天兵工厂的迫击炮和掷弹筒、山野炮的生产线被拆走,剩下的水压机一类的设备,也就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

  只是整个奉天以及抚顺、本溪、鞍山、辽阳的工厂数量实在太多,抗联派出的技术人员有限,虽说动员了一部分本厂的中国籍技术人员协助,但能拆卸的设备数量,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当然这些关键设备的被拆走之后,日本人想要恢复生产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基本不可能的。

  但尽管这次丰收者行动,搞回了大量的机器设备,以及军工原料,仅仅枪炮用钢和无烟火药,就足足够抗联全力生产使用一年的,而且还要十几万的工人,绝大部分都被动员回来,可有了这么多的工人和设备,却不见得马上就能生产。

  设备你得安装吧,厂房你的搞基建吧,工人你得安置和分配吧,原有的兵工厂,为了带动这些新的机器设备,电力方面你总得扩容吧,得找地方安置这三千多部设备吧,还得安排大量工人和家属的住处,以及解决他们吃饭的问题。

  而相对这些问题,更让人头疼的是其他工厂大量工人的安置,奉天化学工厂以及动员来机器设备生产方面的工人和设备到是好说,抗联接收的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化工厂和机器厂,就可以全部接收。

  有了这批工人和技术人员,这两个自抗联接收以来,因为大量技术人员在齐齐哈尔被彻底攻占之前,被日军带走而陷入瘫痪,几经努力也未能恢复生产的工厂,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恢复生产。

  从抚顺红透山铜矿动员来的那些工人也好说,多宝山铜矿扩大产能正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正好连同选矿设备可以全部的接收,其他北满原来瘫痪的一些工业,也可以接收其中一部分的工人。

  但其他的大量厂矿,动员甚至是强行绑回来的工人的安置,却是让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很是头疼,单单就是奉天兵工厂那三万多工人,也不是目前抗联几个兵工厂一下子可以全部接收的。

  而从鞍山的日本昭和制钢所,以及本溪湖、宫原的钢铁厂动员来的工人就有近十万,一个鞍山钢铁厂,连同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在内将近七万人,都被李明博带了回来,这其中有自愿举家北迁的,也有被李明博给强行绑来的。

  这些工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大量的精力去安置,衣食住行那样不得一样一样的落实,绑来的工人,还得去做工作,而吃穿住行那一样落实不了,这些工人的情绪就稳定不下来,情绪不稳定,这些人就是投入一线生产,恐怕这也很难安心下来工作。

  与其那样,还不如一步步的来,先解决安置的问题,然后再分配到一线工作,还有那些运输回来的设备和原材料,至少你也得给军工部门一个安置的时间,即便是明知道前线急需弹药,但被搞的焦头烂额的东北局,也只能先紧着工人安置上来。

  再说抢运回来的这批工人和技术人员,保卫部门也得进行一定的甄别,日本人为了保证南满这些维持战争所需命脉的工厂稳定,在这些工人之中安插和收买了大量的特务,保卫部门不甄别,万一让抗联的军工部门混入特务搞破坏怎么办。

  在生产的时候,弹药打不响那都是小事,军工厂是什么地方,搞一次大的破坏,甚至都不用外运材料,以及寻找技术工人,这些人自己就能利用军工厂内大量的炸药和设备,给你来一次彻底的大破坏。

  一旦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可就不单单是生产出来的炮弹满足不了需要的问题了,是对抗联军工生产的彻底破坏,在这件事情上,郭炳勋认为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绝对不能草率行事,稳重一点还是应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