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六十一章 总撤退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二百六十一章 总撤退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200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为了能够保障全军安全的撤退,在撤退之前杨继财专门与晋绥和晋察冀两个军分区司令员谈过,时间紧急的杨继财直接开口告诉他们,只要各部队严格遵守自己制定撤退的计划,他保证一个伤员都不丢的将所有部队,以及所有拆卸下来的设备安全的带出去。

  但是只要有一支部队不服从命令,不按照计划和时间的要求擅自行动,这次撤退很可能会全军无法安全撤离,到时候别说那些拆卸下来的工业设备,就是目前集中在太原城内外的这些部队,也很有可能会全军覆灭在这太原城下。

  面对着周边严峻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日伪军,知道周边的形势很危险的两位司令员也丝毫没有犹豫,在会上都毫不迟疑的表示严格按照杨继财制定的作战计划实施,没有一个人,在这件事情上讨价还价。

  此刻已经接到自己的老上级挺进军政委,以及现在代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副总指挥,转来的老总务必将抗联部队一个不少的掩护突围命令的晋察冀四分区司令员,在会上主动要求带领自己分区所属部队,担任最后掩护。

  这位司令员的借口很过硬,自己的部队原来一直就活动在同蒲路以东,太行山以西的地区,而且五台山以北、同蒲路以东、正太路以西的地盘,都是晋察冀四分区的辖区,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自己都很熟悉,既然担任最后掩护任务,自己也可以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完成任务之后安全的撤离。

  此刻两位司令员心中都很清楚,这个时候不是谁说了算的问题,而是怎么样将这些部队安全的带出去,将拆卸下来的那些大家伙运出去,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这个计划虽说有些冒险,但也是眼下唯一能够选择的方案。

  对于晋察冀二分区司令员的主动请缨,杨继财没有同意,他将最后掩护总撤退的重担,还是交给了苏英奇,但是他也要求晋察冀二分区,留下最熟悉地形和敌情的一个团,配合苏英奇的撤退行动。

  考虑到关内兄弟部队通讯能力差,团一下的部队,除了有线电话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无线电通讯手段,大部队在的时候,这个问题倒还是不大,但是眼下大部队陆续撤离,所有的有线通讯线路全部要拆除,没有无线电直接通讯联络,会出现贻误撤退时间的问题。

  杨继财从自己随行的通讯设备之中,给每一个参战营都配备了一台步话机,反正他的部队几乎已经打光,原来配备到连一级的步话机,大部分现在都已经没有部队使用,杨继财便干脆将这些步话机连同步谈机员一起,干脆全部加强到了参战的晋察冀、晋绥军区部队之中,以保障在战时的通讯联络畅通。

  为了能够将所有的参战部队,平安的撤回来,在将所有的计划部署下去,等到空中掩护抵达之后,杨继财不退反进,集中已经很有限的兵力,在重点地点采取战术反击,在城南抗联部队集中了最后一个加强连的部队,在三辆坦克的掩护之下,率先向已经占据双塔寺一线的日军,发起全线的反击。

  按照杨继财的计划,该部以佯攻将城南的日军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待其余的部队全部上火车之后,他们则在坦克的掩护之下,沿着同蒲铁路向东北方向撤退,至剪子湾一线,与那里的抗联一部汇合之后,两部统一由苏英奇指挥,撤向卧虎山一线接替晋察冀四分区部队担任防御。

  同时城南与城西晋绥八分区主力,则沿着汾河东岸埋设大量的地雷之后,直接从太原城南门和西门进城,沿城区直接撤往城内镇远门,那里已经有一列已经生火的火车在等待他们。

  而在城东东山一线的晋察冀四分区部队,主力交替掩护向卧虎山一线撤退,在卧虎山以西上火车,一部则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固守卧虎山一线,待苏英奇所部抵达之后,从卧虎山东麓,向丈子头方向撤出战场。

  杨继财对所有参战各部的撤退时间,上火车的地点都做了极其严格的规定,甚至在放弃各个阵地的时间,以及中途行军所需的时间,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各部队能够严格的遵守撤退计划,杨继财将在太原日本商行之中缴获的几百块手表,全部下发给所有参战部队连以上干部。

  而在南线双塔寺一线反击打响,城南与城西的其他部队,按照杨继财的计划开始逐步收缩阵地,采取交替掩护的态势,快速的向城内撤离的同时,在杨继财的命令之下,城东剪子湾一线的抗联仅存的半个营部队,在晋绥军区八分区两个连的配合之下,在全部的炮火掩护之下,再一次向剪子湾一线发起反击。

  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将正面的敌军注意力吸引过来,为在城南最后撤出双塔寺一线的部队的争取时间,同时掩护其他方向部队进行撤离,待与双塔寺一线撤离的部队汇合之后,竟会以坦克为先导沿着同蒲线向卧虎山一线进行总撤退。

  尽管在剪子湾争夺战之中,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最终也没有能彻底的夺回剪子湾一线,但在杨继财几乎是不惜血本的反击之下,日军三十二师团对同蒲铁路的攻势总算被遏制住,保障了同蒲铁路暂时不被日军切断。

  剪子湾一线虽说未能夺回,但是杨继财利用整个剪子湾与同蒲铁路沿线中间地带,与北面的卧虎山,南面的郝家沟一线,重新连成了一道防线,虽然在地形上处于平原的不利地带,但在身后城墙上的炮火支援之下,倒也能勉强的与日军抗衡。

  而很明显日军也不想在晋北大战的时候,对同蒲铁路这条晋北日军的主要补给通道造成太大的破坏,虽说日军纵深的炮火,相当的猛烈,从剪子湾一线到太原东关,几乎被日军的炮火夷为平地,各部队只能依靠日军留下的弹坑,在基本上已经无纵深的情况之下,苦苦的阻击三十二师团的攻势。

  但同蒲铁路,却没有挨上日军一发炮弹,看到日军居然这么有默契,杨继财也就逐步减轻了反击的兵力,只要拦住日军的攻势,不使其步兵对同蒲铁路带来威胁,他也就没有非得夺回剪子湾一线。

  但之前是之前,现在剪子湾一线对于城南部队能不能安全的撤离,却是至关重要,剪子湾一线现在是整个撤退路线的枢纽点,如果不能将日军的目光吸引过来,在郝家沟一线的部队,只剩下一个营的情况之下,最后担任掩护部队很可能会被日军拦腰截断。

  所以犹豫再三在总撤退开始之后,杨继财突然又加大了对剪子湾一线的反击力度,他给剪子湾一线部队的命令很简单,就是在与双塔寺一线的部队汇合之前,死死的拦截住剪子湾一线日军,同时命令郝家沟一线的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死死的顶住三十二师团的进攻。

  杨继财很清楚,自己的动作日军不察觉不可能,城南的四十一师团兵力并不多,除去这段时间的伤亡,实际上攻势已经逐步缓和下来,所以对于城南的四十一师团,他其实不是很担心。

  但是城东的这个三十二师团,却是对整个撤退行动最大的威胁,不将三十二师团的注意力吸引住,其他方向的晋察冀四分区部队很难安全的与日军完全脱离,至于郝家沟一线的晋察冀四分区一个营,在暂时无法撤离的情况之下,他也只能将这个营的指挥权临时要下来。

  即便有着空中掩护,但是关内部队无地空作战经验,这夜间空袭作战,飞行员也不可能清楚的分辨地面目标,如果以关内兄弟部队担任这个最后撤退掩护任务,先不说能不能安全的与日军脱离,搞不好要出现误伤的。

  也正是用这个借口,杨继财才最终说服了接到老总命令之后,抢着担任最后掩护的晋绥和晋察冀这两位分区司令,将担任最后总撤退的任务,还是交给了苏英奇,实际上这么决定,杨继财也很心疼。

  一个加强团的部队,这么多天下来只剩下这么一点部队,现在又处于这个情况,一旦稍有疏忽,这个团仅剩的这点部队恐怕能安全撤出来的可能性极低,但对于此刻的杨继财来说,他却是别无选择。

  他给担任最后掩护的苏英奇所部,以及郝家沟一线晋察冀四分区的那个营的命令,就是待所有装载部队和设备的火车,过向阳一线之后,该部利用十字军坦克的高速,在空中掩护之下脱离与日军之间的接触,石岭关一线与主力部队汇合,而在所有的军列过向阳一线之前,就是该部全部打光了,也不许后撤一步。

  尽管已经开始全军总撤退,担任掩护的部队也已经开始向预定目标进行反击,但杨继财并没有急着行动,而是按照计划将全部火车以两列为一个编队,前后各加挂一个火车头,以两列火车为一个编组,采取每隔十五分钟为一个间隔的次序,集中统一向北撤离。

  虽然在总撤退开始之前,作为第一梯队的两列火车就已经向北开动至于皇后园一线,以便腾出火车停靠的位置,更后续部队蹬车,同时减少因为所有列车过于集中,而导致自己的撤退计划,同时也避免一旦那个方向被突破,日军突入纵深可能带来的损失。

  但是这两列火车的行驶距离,以及行驶停靠的位置,在其他部队未蹬车之前,被严格控制起来,只能以杨继财苦心计算出来的时速行驶,等到所有的部队,都已经蹬车完毕,这两列火车才会按照计划,以最大的速度开始行驶。

  而在撤退展开之前,杨继财事先撒出去的侦察部队,已经沿着整个撤退路线两侧秘密展开,控制各个道口和编组站,配合已经到位的晋察冀二分区部队,掩护军列强行通过石岭关以南沿途各个据点,杨继财只有一句话,只要铁路没有被破坏,岔道没有被移动,所有的列车一律不许停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