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九十三章 很难被说服的杨震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九十三章 很难被说服的杨震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160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犹豫了一下,韦维尔上将端起酒杯轻轻的与杨震碰了一下杯子道:“杨,尽管我很讨厌饮酒,也很少饮酒,但是你这番话明显打动了我.我想我们不应该单单为了这两件事情干杯,我们还应该再加上一份我们都期待的胜利,期待着我们共同战胜我们敌人。☆→顶☆→点☆→小☆→说,”作为军人,明显没有霍普金斯那样政治家花花肠子的韦维尔上将,以军人一贯简单习惯说的这番话,杨震相当愉快的接受并率先干了杯中的酒。见到杨震没有丝毫犹豫的一口干了杯中的酒,韦维尔上将也只能硬着头皮将杯中的酒同样一口干掉。

  不过这位韦维尔上将,也许是喝惯了白兰地一类的由葡萄酿成的水果酒酒,或是啤酒一类的低度酒,明显不太适合杯中的这种烈性中国白酒。尽管只有半杯,但是这半杯下去,也让他很是感觉到难受。

  看到韦维尔上将有些难过的样子,杨震笑笑连忙给他盛了一碗鱼汤,让他压制住心中的酒气之后才道:“韦维尔上将,这酒感觉怎么样?这我们中国东北的烈性酒,不次于俄国的伏特加吧?”

  对于杨震的明知故问,连喝了几口鱼汤才勉强压制住酒气没有当场上涌,出现难堪的韦维尔上将苦笑道:“你们中国这种酒,简直是太辛辣了。比我们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还要辛辣的多。这不是酒,这是酒精。很抱歉,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喝过这样的烈酒了。”

  看着一脸苦笑的韦维尔上将,杨震笑道:“韦维尔上将,这杯酒是我们东北人日常饮用的酒。俗话说,酒品如人品。酒性烈,说明我们的人品也像这白酒一样刚烈、宁折不弯。中国人的习惯,就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没有人能够逼着我们去做。”

  说罢,杨震又给韦维尔上将倒了半杯酒道:“韦维尔上将,我们两军在战略上的配合,就像我们在酒桌上喝酒一样,相互之间都得尊重对方才能喝得开心不是吗?如果相互都在耍心机,逼着没有那么大酒量的对方硬着头皮去喝。”

  “那么我们这顿酒喝的只能给自己找不愉快。我们在喝酒,是为了开心,并不是要将对方喝倒下或是喝多。如果偏离了这个主题,那么我们的这酒我看就没有继续喝下去的必要不是吗?我们中国人虽然喜欢与别人共同分享美酒,但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也是可以自斟自饮的。”

  杨震举起酒杯道:“韦维尔上将,我希望我们能真诚的做朋友,而不是抱着彼此利用的目的坐在这里。这杯酒,如果您拿我们当做真诚的朋友,我希望您喝下去。如果您不想再喝了,我也不会强求。”

  “我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从来不勉强别人。尤其在酒桌上,我从来都不逼迫别人喝酒。还是那句话,我不希望我们的这顿庆功酒,喝的很不愉快。忘了再说一句,我只和我可以放心的在战场上,将我后背能放心的交给他的朋友或是兄弟喝酒。”

  “在今天,我们即将面对一个共同敌人的情况之下,韦维尔上将,我们能放心的在作战时候将我们的后背交给你们吗?而不是单纯的只想相互利用?我觉得们现在是一个战壕内的战友,应该相互信任。”

  “韦维尔上将,我们中国人能酿出不次于伏特加的烈酒,说明我们中国人的本色并不比苏联人有任何的差别。百余年来的积弱,是因为中国人内部不团结。一旦中国人真正团结起来,爆发出来的战斗力不会输给任何一个民族。”

  “我一直坚定的认为一旦我们中国人觉醒起来,他们骨子里面的血性,不会比任何人少。你们西方的巨人拿破仑不是曾经评价过吗,中国人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将会让全世界颤抖。”

  “而现在这场全民族面临的危机,已经点燃我们祖先流传下来,但我们以为我们已经失去的捍武精神。韦维尔上将,我期待着能与你们成为朋友。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为你们去做,我们根本就无力做到的事情。”

  “我们之间应该做的是携起手来,一同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眼光应该放的长远一些。韦维尔上将,在军界之中你的我们的老前辈。我相信您是那种拥有长远战略眼光,而不是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人。我们作为带兵之人不应该追逐眼前那点微末之利,而是要更应该的看重的是长效投资。”

  这番话说完,杨震就举着酒杯在那里看着面前的韦维尔上将。而他的这番话落下,这张桌子上的所有人,也不约而同的将视线都集中到了韦维尔身上。特别是霍普金斯,也在用别有深意的眼光同时在看着杨震与韦维尔两个人。

  对于英军驻印度总司令韦维尔上将,在这个时候来东北的真实意图,霍普金斯心里面是很清楚的。而且在刚刚调任驻苏大使的哈里曼协调之下,美国驻抗联军事观察团,也曾经试图替英国人出头,试图逼迫也好,或是提出要求也好。希望抗联能够按照英国人的想法来,配合英国方面在东南亚的行动。

  但就霍普金斯个人来说,他并不是很赞同英国人的这种做法。他不认为这个时候,抗联有实力来出兵东南亚来,万里迢迢的去增援英国人。相对于眼下还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以及要独自承担面对日军最强大战略集团的抗联来说,他们目前有限的实力,无法让他们的胳膊抻的太长。

  不过英国人坚持不与重庆方面合作,而非要这支距离东南亚几千公里之遥的军队,出兵东南亚的真实想法,霍普金斯同样很清楚。对于英国人这种狭隘以及自私的做法,霍普金斯个人是很不赞同的。

  对于眼下实力还并不强的抗联来说,首先是在短时间之内尽快的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保证一旦日军入侵东南亚,他们能在北方吸引更多的日军精锐师团无法南下。霍普金斯很清楚,一旦作为日军最大,也是装备最好的战略集团关东军,被日军在不远的未来投入到太平洋的战场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在谈判之中杨震的那番话,的确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对于霍普金斯来说,真正能让他下决心改变白宫想法的原因,还是考虑到作为整个对日战局相当重要一部分的抗联,需要承担的责任。

  但考虑到美英目前的战略同盟关系,霍普金斯也并未对这件事情提出太强烈的反对。毕竟相对于抗联来说,英国人在美国的战略格局之中位置更加的重要。最终经过仔细的衡量之后,霍普金斯的内心的天平还是偏向了英国人的一面。

  只是对于英国人的这个有些龌龊的想法,霍普金斯至少在表面上还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他即没有反对,当然自然不会赞同。其实他不知道,他不表态已经是最大的表态了。作为美国全权负责《租借法案》的人,他不表态对英国人的心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对于目前同样在全力争取美国物资的英国人来说,尽管他们的首相与白宫那位主人私下关系相当的密切。但是对于霍普金斯个人,他们还是很看重的。至少在这件事情,他们不想与霍普金斯搞的太僵硬。

  不过在与杨震第一次交谈过后,内心之中对杨震这个年轻中国人异常欣赏的霍普金斯。反倒是希望这个年轻人,能够说服英国人放弃自己并不现实的想法。如果这个年轻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倒是让霍普金斯感觉到自己可以避免陷入两面为难的境地。

  之前皮尔逊在莫斯科的汇报,他已经清楚的知道抗联领导人对于英国人建议的答复。而且通过几天来的了解,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统帅,是一匹根本就无法驯服的烈马。他如果坚持不出兵东南亚,别人是很难说服他的。

  而相对于霍普金斯来说,看着面前杨震举起的酒杯,听明白杨震话中含义的韦维尔上将,知道自己很难说服他出兵东南亚协防。犹豫了良久,到了眼下他已经清楚的知道,自己此行之前首相交给的最大任务已经无法完成,自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两个人轻轻的碰了一下杯子,这次却是韦维尔上将先干掉了杯中的酒。只是这杯酒,在韦维尔上将口中,却是分外的苦涩和辛辣。首相的意图无法实现,也就意味着东南亚的英军,只能自己面对日本人的压力。

  两面作战的英国人心中很清楚,抗联拒绝出兵东南亚。那么英国方面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只能将防御的重点放在新加坡和印度。而且如果要防守印度,英国人也只能向重庆方面的帮助。这使得英国人在某些方面,只能放弃部分让自己垂涎三尺的利益。

  这让刚刚接任印度英军总司令的韦维尔上将,很难从内心之中接受。但是作为军人世家出身,脚踏实地一步步的走上来的英国陆军上将,他心中也很清楚。如果日本人将其在关东军的几十万装备精良的军队,投入到东南亚战场上,对两面作战的英军来说,将会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别说关东军这几十万大军投入东南亚,就是现在已经在泰国、越南境内的日军南方军部队,就已经是东南亚英军难以抵挡的。对于英属东南亚殖民地军队的真实战斗力,韦维尔上将心中还是很清楚的。能依靠坚固工事,守住新加坡就已经很给力了。

  至于与泰国相连,两面临海、地形狭窄的马来亚半岛,对于英国人来说,只能做牵制性的抵抗。因为日本人在东亚有着强大的,高居世界第三的海军舰队。一旦从马来亚半岛任何地点登陆,都将会对马来亚的守军形成致命的威胁。

  也正是这个原因,韦维尔上将坚持将原本调往香港的一个加拿大旅调往新加坡,以增强这个东方直布罗陀的防御力量。而不是同意那位即将调离的东南亚英军总司令,按照首相的要求,将这个加拿大旅调往香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