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131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看着杨震嘴角露出的,与那位霍普金斯先生几乎一模一样,让人毛骨悚然,甚至是不寒而栗的笑容.皮尔逊想了想,还是将某些此时的他并不应该有,但是确实就那么存在的想法硬生生的压了下去。

  难怪那位一向对人冷淡,很难让人接近的霍普金斯先生,会放下身价主动和这个家伙交朋友。他说的还真没有错,他们还真的压根就是同样的人。一对狡猾的,都在始终算计别人的狐狸。

  抓霍普金斯的话转告杨震之后,被先是霍普金斯,后来杨震同样诡异笑容,搞的有些心神不宁,没有做任何的停留急忙转身离开的皮尔逊 ” 。却是没有看到杨震看着他的背影,脸上却是相当冷淡的神色。

  原本都以为下去参观的那些美英高级军官,会在两三天就能完成参观。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那些美英军官这一下去,就是整整的七天。他们不仅看了部队的合成训练,还随机在抗联提供的名单上,挑选了两个师观察了日常的训练。

  同时还参观了正在进行的军区参谋长培训班、部分兵种的指挥学校、新兵训练营,以及几个兵工厂,战俘营和日侨集中地。可以说抗联可以给他们看的东西,他们都看了一个遍。当然那些不能给他们看的东西,一丝一毫都没有让他们看。

  而这些美英高级军官在参观、考察期间,杨震也没有再与霍普金斯举行任何形势的会谈,只是两个人好像真正的老朋友那样共进了几次晚餐而已。即便是在共进晚餐的时候,两个人谈话的话题,也就止于国际形势,以及两个人之间所谓的友谊而已。

  至于谈判的事情,好像被两个人集体遗忘了一般。霍普金斯没有提,杨震也没有任何的表示。在几次共进晚餐的时候,虽然菜色简单。但是两个人却是谈的眉飞色舞,就好像真的是一见如故的老朋友一样。

  在这段难得的空闲时间之内,这位霍普金斯因为名声大大。为了保密除了一次以记者的身份,去了一趟正在组建新东北大学参观之后,基本上没有出过驻地。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江边一个隐蔽的江汊上支起一根鱼竿,一边钓鱼一边品尝咖啡。

  反倒是皮尔逊那个家伙,在驻地与美**事观察团住处之间,来回跑的是相当的频繁。而同时美**事观察团的对外无线电通讯,这段时间之内也是异常的频繁。考虑到保密,抗联还专门为他多提供了两辆汽车,以供他在两个驻地之间往返之间来回更换。

  两个主要的参与人都不着急,但是却并不代表其他人也不着急。只是面对着风轻云淡的两个人,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参加会谈的挺进军政委,几次想要开口催促,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当外出不知道究竟是参观,还是考察的美英军事代表团总算返回之后,杨震却是依旧不紧不慢的。接到美英军事代表团已经返回的报告,正在与郭炳勋研究接收过来的苏联火炮配置的杨震,只是回答了一个知道了就跟没事人一样。

  就连晚上的接风宴会,都是让李延平去的。他自己则在司令部,与郭炳勋、张镇华、熊大缜一起研究了整整大半夜的军事问题。当甩手掌柜,并不意味着真的什么都不管。有些事情,该坐下来研究的还是要研究。

  杨震还是那句话,美英代表团重视归重视,但是原本的工作也不能丢下。不能为了接待他们,而因噎废食。尤其是在现在事情繁多的情况之下,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不能什么都可这帮洋鬼子优先来。

  放下手中的会议记录,需要短期拍板的事情已经大致研究完毕,总算可以略微轻松一下的郭邴勋。在少见的抻了一个大大的懒腰之后,看着一脸风轻云淡的杨震,笑了笑道:“真的就不着急?”

  对于郭炳勋的调侃,杨震将手中的钢笔插回了胸前的口袋中后,才略微摇了摇头道:“说不着急,那是不可能的。我又不是古代的那些圣人,那可能真的不着急?这件事情,可是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发展。我要说真的不着急,那是纯粹做给美国人看的。”

  “不过这件事情,不单单是我们着急就能够解决的。对美国人是这样,对苏联人也是这样。在这种事情上关键是心态要调整好,你越是表现出来急迫,就越容易给人家以可趁之机。所以,在处理这种事情上,心态必须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心静自然凉吗。”

  “今天是我们难得的休息时间,该放松就要放松。估计明天,我们就要开始和他们拼刺刀了。这帮洋鬼子,可是色厉内荏的很那。雪中送炭的事情,他们是绝对不会做的。落井下石,到是很是有一套。”

  只是简单回答了郭炳勋半是调侃,半是询问的杨震,并未在此事上多说,而是将话题转向了张镇华道:“老张,冬装的制作怎么样了?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下来,别说晚上了,就是白天的气温也不到十度了。眼看马上就要下霜了,这冬装再有一个星期,你要是还不能准备完毕,这部队可就要受不了了。”

  对于杨震的询问,张镇华苦笑道:“一号,棉花一运过来,我就马上下发了下去。可时间太紧了,这么一大批的冬装,无论如何也是短时间之内赶不出来的。再除去给中央调拨的部分棉花,现在棉花的数量也有些不足。”

  “好在苏式的光面羊皮短大衣,已经制造过半了。其余的皮子,也已经熟了八成。最多再有十天,所有的短大衣和部分毛衣,就能够全部制作完毕。但是棉裤和里面的薄棉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现在驻最北端的黑河境内部队,冬装已经利用去年有限的库存优先下发下去了。至于其他的部队,至少还得半个月的时间。一号,我也知道事情紧急。但这冬装不是结构相对简单,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快速的完成夏装。冬装的制作工艺,可是要繁琐的多。”

  “咱们的几个被服厂就算再加班加点,所有的工人就算在拼了老命,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制作完成几十万套冬装。这不是一万两万件,也不是十万、八万件。在加上挺进军的,这可是五六十万套棉衣。”

  张镇华的回答,尽管知道后勤部已经尽了全力,但杨震依旧有些不满意。他不满意的不是进度慢,也不是因为后勤部不努力。他也知道,这批棉花到的太晚了。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准备几十万套棉衣,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

  他不满意的是在明知道数量大、时间短的情况之下,为什么就不能想办法多动动脑筋。想了一下之后,杨震道:“老张,这个速度可不行。我最多只能在给你一个星期,冬装必须要全部解决。”

  “人工不足,你得想想办法。不行先集中精力制作棉裤、棉鞋和羊皮大衣。棉手套、棉帽子和二棉袄,晚上个把星期再发也不至于冻死人。但是棉裤和短大衣不行,必须要在一周之内全部下发完毕。”

  “至于在短大衣里面使用的薄棉上衣,我看可以动员根据地内的老百姓帮忙制作吗。而且只要大衣按时发下去,这些薄棉袄即便是原料不足,可以先放一放。现在毕竟还没有真正的入冬,距离数九天还有一段时间。不是太关键的东西,我们可以往后放一放吗。”

  “咱们的部队,没有绒衣一类的过渡服装,脱了单衣就只能穿棉衣。在天气现在一天冷似一天,这没有冬装部队怎么受得了?尤其是哨兵,晚上的气温已经降到零度左右,没有大衣是要冻坏的。”

  “我也知道时间紧,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办法吗?现在中国人还没有购买棉衣的习惯,绝大多数的棉衣都是由自己家庭制作的。根据地内几乎所有的家庭妇女,都会制作棉衣。除了被服厂之外,我们完全可以动员根据地内的家庭帮着制作。”

  “棉冬装又不是什么高档时装,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在三五天之内就能完成几套。根据地内这么多的家庭妇女,哪怕只要动员一半,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完成棉上衣的制作。你们后勤部将所需的尺码发下去,严格的规定款式,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手工制作的棉衣虽说粗糙了一些,但是总比没有要强吧。”

  “棉裤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还有羊皮短大衣,全部依靠后勤部被服厂那里别说制作,就连熟都熟不过来。所需的近百万张皮子,都依靠你们自己去熟,什么时候才能搞完?中央提供的羊皮,也可以请中央先熟完了再运过来吗。”

  “咱们东北早在满清的时候,就是高档皮毛产地。不说别的地方,就是哈尔滨熟皮子的作坊就很多。那玩意也没有多少的技术含量,普通的皮毛作坊完全可以加工。我们可以采取提供原料、付加工费的办法,将一部分的皮子熟制工作交给地方嘛。”

  “只要能保证质量和速度,将一些被服之类的物资,部分交给地方,这样你的压力会小很多。还有,不要等所有的冬装都制作完毕,再统一下发了。今年的情况特殊,完成一批就下发一批。顺序按照驻地来先北后南,先部队后机关。所有机关人员,都最后一批下发。”

  “老张,我知道你现在很难。你也不是魔术师,一下子也变不出几十万套冬装。但是要多想想办法,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冬装制作。这气候不等人,部队也不能等。要是迟迟无法解决,这部队是要冻垮的。”

  “不是我在逼你,老张你是老抗联了,这北满的气候变化你比我还清楚。十月下旬大部分的地区气温就开始降到零度,甚至一些山区和北面的黑河开始下雪。面对这样的气候,我怎么能不着急?”

  “部队本身训练量就大,我们的伙食也没有那么多的油水,本身部队的耐寒能力就不是太好。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再穿不暖是要冻病的。多想想办法,一个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