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尔逊的问题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尔逊的问题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175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更何况四季分明,夏季短处,冬季冰天雪地的东北,与四季炎热没有寒暑的东南亚相比,气候上的差别几乎是天差地别的,两地的气候差别实在太大了,大到几乎可以说对部队战斗力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

  适应了热带作战的部队只要冬装保证,到温带作战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让一支已经习惯了在北温带,甚至是半寒带作战的部队,去没有四季,只有雨季与旱季之分的热带地区作战,不提前进入适应性的训练,根本就无法进行作战。

  倒不是说热带地区生活的人,相对于北方人来说对气候上的适应性更强,而是习惯了北方干燥凉爽气候的人,在热带地区会显得并不适应,抗联不是此时以云南、湖南、四川这些亚热带地区征兵为主,几乎没有多少北方人的国民政府军队。

  抗联部队整体结构,还是主要以北方人为主,对待那里的气候,几乎是很难在短时间适应的,后世解放大军南下的时候,被疾病带来的困扰以及损失,远比战场上受到的伤亡多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四季尚属分明的亚热带尚且如此,更何况去更加炎热和不适应的热带地区作战。

  日军出兵东南亚,有气候相近的海南岛、法属安南可以做适应性训练,但是抗联却没有这个条件,去到云南进行适应性训练,重庆方面也许会要求延安方面出兵,但是绝对不会提前让抗联进入云南这个现在对于重庆来说,几乎比任何一个省都重要的地方进行训练的。

  谁能保证你们不在这个时候,在眼下几乎掌控着中国抗战命脉的地方扎下根来,你们要是提前动手,趁机拿下云南,这不是要了国民政府的老命了吗,所以提前去云南进行适应性的训练,那是想都不要去想。

  但不经过适应性训练,贸贸然进入东南亚作战,部队根本就无法适应不了那里炎热的气候,到时候不用说是日军,就是疟疾等一些热带疾病,以及炎热的热带气候,就足以在战斗打响之前彻底的摧毁部队的作战能力了。

  还有那里长达半年的雨季,比东北原始森林环境恶劣多的热带雨林,都是抗联从来没有经历和接触过的,甚至抗联之中,除了拥有两世经历的自己之外,大部分人连热带雨林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甚至那里的毒虫和毒蛇对部队的伤害,就远不是东北可以相比的,还有部队在热带地区作战,最为关键的水源问题,都要经过必须的训练才能解决,要知道热带地区的溪水,即便看起来很清澈无比,但也不是东北山区小溪那样捧起来就能喝的,冒失的去喝那里的水,绝对是会要你命的。

  不仅气候与地理的环境,对抗联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更为关键的还有那里的民心,而是这是对抗联南下作战,最为不利的以免,多年的残暴统治和掠夺下来,眼下包括英国人在内,所有的欧洲殖民者在东南亚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并未比日本人在中国的形象好到哪里去,其所作所为,在某些方面甚至还不如日本人。

  无论是东南亚的英属殖民地,荷属东印度群岛,还是现在已经被日本人实际控制的法属印度支那,整个东南亚的百姓,几乎无不对这些欧洲殖民者恨之入骨,他们中的精英,甚至普通的老百姓,绝大部分都视日本人为其解放者。

  虽说民心无法彻底的决定战争的走向,但是民心所向却是影响到战争走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没有了民心的支持,你得不到必要的情报,得不到必要的支援,甚至在作战的时候,都找不到一条可以利用的道路。

  当统治那片广袤富饶的西方殖民者,已经失去赖以维持其殖民统治基础武力的情况之下,民心背向对战争的胜负可谓是相当的关键,而没有了民心的支撑,这种战争不打实际上已经输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让抗联去东南亚作战,无疑让抗联陷入那片莽莽的热带丛林之中自寻死路,所以杨震认为抗联如果真的出兵东南亚,不仅会给自身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削弱自身的实力,而且对今后的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不能说杨震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更不能说杨震为了保持实力,置全中国抗战的根本利益于不顾,而是在他看来,与其去东南亚浪费兵力去打一场注定失败的战役,还不如留在东北可以吸引更多的日军无法使用到其他的方向。

  所以在眼下的情况之下,调动抗联去东南亚作战,就是重庆方面与中央都同意,杨震也会坚决反对的,尽管他也知道,试图让中国人拖住更多日军,无论是在那个方向日军,只要越多越好的美国人,肯定会拿援助问题对中央对自己施压,国民政府也会在他们认为需要的时候,逼迫中央答应出兵,但这件事情不能答应,就是不能答应。

  这边的杨震下定决心绝对不会同意按照美英的意思,去东南亚为英国人卖命,那边的皮尔逊,却不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这番国际形势变化,会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引杨震心理如此多的变化。

  很明显,并不想在国际形势变化上与杨震有过太多的啰嗦的皮尔逊,没有注意到杨震明显变的有些阴沉的脸色,而是自顾自的道:“作为目前中国所有军队的之中,目前对日作战取得最大战果的一支军队,也是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最高指挥官,当然也是你们中**队诸多派系之中,装备最精良的一支军队。”

  “请允许我如此的评价你和你的军队,因为即便是目前代表着中国的国民政府的军队之中,也没有你们这么多的飞机、坦克与大炮,所以在美国政府眼中,你们的这支东北抗日联军,已经是中国装备最精良的军队。”

  “我现在想问的是如果一旦美国参加对日之后,你会不会将下一步与日本军队作战之中的主要重担,都交给美国方面,自己为了保留实力,而在今后在对日作战之中出工不出力的进行敷衍。”

  “甚至囤积美国援助的物资和装备,不用于对日作战的战场上,以便在战后,与你们的国民政府争夺政权,甚至在对日作战结束之前,在你们国内形势生变化的时候,将这些装备用到内战之中,就像今年年初时候你们称之为皖南事变时期的那样。”

  “杨,你很清楚你们国内的政治现状,你更应该清楚,你们国内的政治走向和目前已经有些紧张的局面,你应该知道,我的问话并非是没有来源的,哦,用你们中国话来说,叫做空穴来风。”

  “那段时间,你根本就没有在满洲,你的部下告诉我,你去延安汇报工作了,但我毕竟是美利坚合众国驻中国的武官,对你究竟去哪里了,我大致还是清楚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在事变生的时候你应该正在皖南,你们那支所谓的新四军整个突围行动,都是你在指挥的。”

  “杨,我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尽管你的部下对我隐瞒了你的行踪,但从你不在满洲的时间,再加上那次事变生的时间计算,以及从当时皖南的整个战况来看,你当时应该在皖南,并且指挥了你们在皖南部队的突围行动。”

  “我并不想刨根问底,更不想对你的行动有所指责,调你去皖南指挥,那是你们自己内部的事情,包括我在内的美国人并不想干涉,但作为那场内战的一方指挥官,你对你们国内政治形势应该是很清楚,有些话,我不想说的太过明白,我今天来,只要向你要一个准确答复的。”听到皮尔逊的问话,在看看这个家伙一副郑重其事外加一些小得意的表情,杨震心中在微微一动的同时,马上敏锐的抓住了一些东西,这个家伙这次要求见自己,其中的原因恐怕会很是不简单,他今天问的这些话,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恐怕会有相当深厚的背景。

  这个问题应该是白宫,而不单单是美**方的问话,没有人比在眼下太平洋已经是战云密布的情况之下,对驻扎了大量日军精锐师团的中国战场关心程度,过白宫那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

  因为虽然双腿无法站立,但是头脑却更加清晰的他很清楚的知道,在美日之战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之下,一旦中国人放弃了抵抗,会有多少日军投入到未来对美英作战之中,反之中国人拖住的日军师团越多,对美国人的整体战略也就越有利。

  所以他很担心,在得到美国支援后的抗联,会在今后对日作战采取敷衍的办法,而趁着日军兵力分散的机会,将美国人援助的武器囤积起来,以便尽快的夺取中国政权,或是利用手中的武器,应对可能随时爆的内战,或是与他们政府军的冲突。

  尽管美国人的一贯政策是先欧后亚,不仅是眼前对各个交战国的援助方面是这种态势,即便是太平洋战争爆之后,他们在战场上投入的实力也没有改变这个政策,相对于在欧洲战场上投入的巨大兵力,除了海军之外,美国6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兵力,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但无论美国的政策是什么,利用中国人拖住日军的兵力,使日军无法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太多的兵力,却是美国人的想法,至少在太平洋战争生转折之前,美国人的态度还是很明确的。

  毕竟对于美国人来说,包括菲律宾在内东南亚即便全丢了,也不会太影响整个其战略,但要是美国的夏威夷与澳大利亚,以及英属印度也丢掉了,就不是美国人能够接受的了,所以在美国人取得根本优势之前,美国人还是寄托于中国人尽可能的牵制住部分日军。

  这也是在第一次缅甸作战失败后,美国人为何不惜代价也要开辟驼峰航线,也要维持中国人打下去的能力,尽管大部分的物资,都被美国航空兵占据了,但美国人此举,也表明了他们维持中**队最低限度作战能力的态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