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价注定是要付的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价注定是要付的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3072 书籍:抗日之我为战神

  杨震的话说到这里,王光宇已经明白他的思路和想法了。只是对于使用坦克与日军坦克联队打一场坦克战,王光宇还有些犹豫。全军的坦克部队加在一起,数量的确不少。从苏联购买的苏制货,苏联人赠送的战利品,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有几百辆。

  但现在抗联还没有自己的坦克生产能力,这些坦克被打掉一辆,就永久的损失一辆。在眼下外购与争取外援的渠道已经全部被封死的情况之下,这些坦克损失一辆,部队就少一辆,根本就无法补充。

  更何况缴获的日式坦克,不是被改为自行火炮,就是留在坦克训练基地训练使用。几乎并不直接配备部队作战。部队在作战时候,可以运用的总体坦克的数量还是比较少。而自己手中的装甲旅编制内,再加上自己搞到手的苏军坦克,总数占了全军的近三分之一。这一旦损失过大,对全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影响就大了。

  而且用坦克去进行反坦克作战,这能行吗?部队可从来没有在这方面实战过。这万一在战斗之中失利,这损失可就不仅仅是坦克了。对于杨震使用坦克去反击日军的坦克攻势想法,王光宇很是有些不理解。

  在王光宇看来,坦克还是作为移动的火力堡垒对付步兵比较恰当。不仅威力大,也安全的多。至于对付敌军的坦克作战,那还是算了吧。尤其是日军的九七式坦克,性能还是优于抗联的苏制坦克的。用坦克去反坦克,王光宇总觉得有些不靠谱。

  看着有些不理解的王光宇,杨震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老王,坦克作为攻击性的武器,不单单是针对步兵和工事的,对付敌军的坦克也是同样可以的。都是机动性、防护性与火力的结合,为什么就不能进行反坦克作战?”

  “实际上坦克的运用和步兵的在战术上,有区别但也有共同点。既可以正面的对决,也可以利用机动设伏,迂回包抄等步兵的战术。而且在火力远超步兵的情况之下,采取机动设伏的战术威力也会更大。”

  “既然步兵可以面对面的对决,那么坦克为什么就不能?我们的坦克性能即便是与日军最新式的坦克相比,性能也不落后。看坦克的性能,可不单单是看坦克的装甲厚度。我军的主力苏制t二六坦克与九七式坦克相比,在装甲厚度大致相等并不相差太多,火炮威力和机动性,还要在日军最新式的九七式坦克之上。”

  “而且在日军之中,性能最好的九七式坦克并不是主力。他们这个坦克联队,还是以九五式轻型坦克为主,还有部分九四式装甲车。只要步兵配合好了,我认为面对面的与日军打一场坦克战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们的坦克全部装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在作战配合上要比日军好的多。”

  “咱们的装甲部队,之前在演习场上演练过坦克战的战术,但是在实战之中还没有真正的经历过。所以我想既然这次二十三师团的坦克联队全部出动,那么对于我们的装甲部队也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杨震说到这里,王光宇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一号,您的意思是将目前在林西境内的坦克部队集中到一起,与这个二十三师团坦克联队打一场坦克大战?可我们在短时间之内能够增援到十二吐一线的坦克部队兵力并不多,与日军这个坦克联队相比兵力最多也就大致相等,几乎不占据什么优势。”

  “而且作为我军主力的苏制坦克,与日军坦克性能,尤其是最新式的坦克性能相比,还略微有些差距。火炮的口径还是装甲的厚度,都要略逊于日军的主力九七式坦克。还有我们的部队,还没有进行过于日军大规模装甲部队面对面的交锋经验,一旦损失过大,会对我们下一步的作战产生影响的。”

  对于还有些犹豫的王光宇,杨震摆了摆手道:“有些损失怕什么?既然部队早晚都要面对,那么早面对比晚面对要好的多。我们培养出一支新式部队,有了新的装备,不能这也怕、那也怕,放在手心中捂着、盖着不让他们上战场。”

  “我们花了这么大的代价,组建坦克部队,就是为了实战,为了发挥他们应该发挥的作用。不是为了让他们在后方养老的,更不是让他们去完成普通步兵就能完成的任务的。如果不是为了战争服务,我们组建他们敢什么?”

  “无论是新式的部队,还是新式的装备,乃至新式的战法,都要经历过实战的检验。没有见过血的刀,就是打造的再好,也不能算是宝刀。一支没有经历过实战考验的部队,就是吹的再响,也是没有战斗力的部队。”

  “我们有了新式的装备,就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学会使用。我们的攻击战术,不能总是让人家说我们采用的是人海战术。之前火力贫弱,采取人海战术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火力差,只能用人来填。”

  “但是现在有了新的装备,我们总不能没有任何的进步。在攻击与防御的时候,还是采用人去填。记住我一句话,人命在有些人的眼中,在这个乱世之间是最不值钱的。但是在我看来,最宝贵的却恰恰就是人。无论你的装备在先进,武器再强大,最终的使用者都离不开人。”

  “尤其是作为高级指挥员,我们一定要在战术上摆脱陈腐的观念,敢于去创新。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完全照搬别人的战术。即便是装备相同,但所面临的国情与敌情,还有军队的素质与构成还是不同的。”

  “我们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作战风格,根子在哪里?就在我们这些做高级指挥员的。我们不能学重庆方面,购买哪个国家的武器,接受哪个国家的援助,就学习人家的作战风格。昨天学德国,今天学苏联,后天又学美国。学的国家多了,却始终形不成一套自己的作战体系来。”

  “当然每一种新装备的投入与使用,都要有一个漫长的熟练过程。无论是坦克还是飞机,都是在一战之中在欧洲战场上开始大规模应用的。但你能说刚研发出来的时候,欧洲的那些军官都会熟练的掌握?就像重机枪刚刚研发出来的时候,许多欧洲国家是作为炮兵武器来装备与使用的。”

  “无论是德军还是苏军,或是英军与法军,对于坦克这种新式武器的使用,直到此次欧洲战事全面爆发,也不能说是熟练。甚至很多旧的经验,都是陈腐与过时的。德军的坦克战术,之所以最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包袱敢于去想象。”

  “将坦克集中到一起,利用其机动与火力的优势,攥成一个拳头去打人,而不是墨守成规与英法一样的将坦克分配给步兵作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在西欧战场上快速的击败了比自己强大的法军。法国的坦克性能并不比德国人差,但是他们输在了理念上和观念过于陈腐上。”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我们的高级指挥员,在战术上要敢于创新,要敢于动脑子。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要怕,有些代价是我们这支军队走向成熟注定要付出的。只要把东西学到手,有些代价该付出就得付出。东西丢了就不要了,关键是要把真东西学到手。只要观念能跟的上去,装备还是会有的。”

  说到这里,杨震想了想道:“跟你说一件事情,但是你要绝对保密。美国人已经通过了专门为反法西斯国家提供装备和物资的《租借法案》。也就是说美国人会根据你的需要,先援助你装备和物资。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这些东西再作价偿还。”

  “在这个物资的名单上,我们东北抗联虽然只作为地方武装和政府,但是排在了第四位上。也就是除了英国与苏联,还有重庆方面之外,我们是排在第一位的。虽然不清楚,为什么美国人突然中止了与我们的军事贸易,但是在我看来只是短时间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在日本咄咄逼人的军事压力之下,他们自己就会来找我们的。”

  “所以,你不要心疼装备。只要有人在,只要我们的各级指挥员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坦克。能根据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自己的能力也能获得充分的提高,这个代价就是值得的。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更没有一支军队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不付出代价来。”

  “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的只是日军的一个坦克联队,与我军在林西的坦克数量旗鼓相当。正是我军通过试验新式战法和新装备的最好时机。你今天面对一个坦克联队就缩头缩尾的,明天面对一个坦克师团呢?”

  “况且你手中有大量的坦克部队,这一点日军现在是清楚的。你的坦克不动,怎么能让日军相信你的预备队出动了?又怎么能上钩?记住实战是检验部队真实战斗力的唯一方法。我们在战术上要敢于大胆的创新,打破一切清规戒律。”

  对于杨震最后这一番斩钉截铁的话,王光宇经过短暂的思考,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一号,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这就将在大井一线和预备队中的坦克部队集中,立即调往十二吐一线参战。”

  “这些部队的坦克数量再加上十二吐一线的坦克部队,目前没有损伤的坦克大约在一百余辆左右。如果加上轻伤,但是不影响战斗力的坦克,数量还会更多。在加上十二吐一线的反坦克炮兵,我军在数量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我们在装备的水平上与日军相差并不远。再加上反坦克炮兵的配合,只要步兵配合得当,我想这一战我们赢定了。不过我现在有些担心,这样一来倒是会打草惊蛇。将十二吐的日军打的太狠了,他们的主力该不露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