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迷失在星空 第二十七章 无法绕过的规律和规则

《迷失在星空》第二十七章 无法绕过的规律和规则

作者:纯牌老狼 字数:4333 书籍:迷失在星空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无法逃过大自然的规律,也无法绕过因为利益形成的规则,不管是哪种利益。

  采用威森科技方案生产的汽车不到三千辆,跟国内市场上十来万辆的电动汽车保有量相比,是个零头,跟近亿辆的燃油汽车保有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公交车电动化是必然的趋势,城市里拥堵严重,电动汽车的优点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国内这种环境中,大部分势力还是支持公交电动化,财政补贴的力度很大。燃油公交车是城市主要的污染源之一,排量大,技术水平低。

  至于小轿车,能源势力没有一个喜欢电动化的,除了电网。小轿车的数量远超过公交车,公交车有政府支持,充电站可以建得很大,线路固定,容易处理,但电动轿车不行,经常跑东跑西。

  李庄对电池这块不是很懂,但知道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一直让人头疼。威森科技这次推出的解决方案,理论上接近完美,实际上问题也不少,幸好这几个月的电池块供应不上,汽车公司的电动轿车销量也就一千多辆,主要集中在省城及周边。

  十分钟的快速充电,相比化学燃料的注入,仍然显得慢了些,何况只能冲到50%。这还是在充电站,有足够完善的高压充电设备,但超大的充电电流仍让研究充电站的技术人员感到棘手。纳米化磷酸铁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池组合模块虽能够承受,但多部车一起快速充电后,充电站就经常发生故障。

  家用的更不要说了,先不说居民用电线路的问题,威森科技的充电器虽然足够智能化,但根本无法达到八小时充满的程度。有用户反应改造过的小区电网承受不了,智能化的充电器自动降低了充电电流,实际充电时间很长。

  一时间电动汽车的销售陷入了僵局,只有少数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和单位还是继续购买,并作为显摆的资本。电动汽车确实有自己独到的优点,容量和行驶里程已经不是问题,只是快速充电有些问题罢了,而有些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威森科技的轻混方案,受到的关注非常高,不少汽车企业都打电话过来咨询详情,大部分还上门拜访过。混合动力的优点非常明显,威森科技设计的三缸1.0小发动机非常精致,升功率大,体积小,震动也很小,省油耐用,配合使用的发电机和电源管理系统的品质都是一流水准。

  燃油检测系统可以识别汽车油箱中的油品,这个小玩意后来被很多大公司买过去使用,让加油站恨得牙咬咬。基础物理实验室和新能源实验室后来开发了单独的检测仪器,成为很多东奔西跑的车主手中必备的利器。

  医学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手持式的残留物检测小仪器,很灵敏,但周奇森想都不想就把韩淑梅的市场推广想法给否决,两夫妻因此闹了一个星期的别扭。韩淑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以威森科技现在的情况,得省省。

  李庄安慰她:“你们先改进,作为技术储备,以后总能用得上的,你放心,等公司壮大后,就不用考虑太多的外界想法。”

  是的,等壮大以后不用过于考虑外界的想法,但现在不行。法务处春节后升级为法务部,总监张明德博士,大律师,拥有丰富的科技行业工作经验,擅长国际法和合同法方面。

  目前跟研发企业和大公司的官司打得很厉害,即使以张明德之能,也只能这样报告:“李总,我们扛不住了,国外的专利布局太密集,无论是锂电池、超级电容电池还是电机领域,他们都设了无数的陷阱,我们根本绕不过。”

  李庄沉思片刻,问周奇森:“该怎么办?”

  “妥协吧,尽可能争取筹码,我们是研发为主的企业,可以卖技术,只要能获得足够的利益,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谈的。”周奇森的脸色憔悴。

  “就这样办,张博士,你尽量将基础专利授权拿到手,这样我们以后开发的技术可以绕过专利,不用再担心什么,专利池不能少于60%。”

  “明白,我马上去办,nnd,这次我们亏大了。”来公司后从不说粗话的斯文人忍不住爆了粗口。

  国内有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吗?基本没有,连电动自行车领域用的也大多是国外的授权,高功率电机领域更是如此。不得不说,李庄是个很高明的小偷,大喇叭搭载a007偷过来的技术资料很齐全,所以威森科技的研发速度极快,集众家之长。

  威森科技妥协的消息一传出,飞往省城国际机场的飞机上座率就爆满。很多研究所都主动上门来谈判,大公司则相对矜持一些,等着张明德率队上门。

  法务部的员工年没过好,行政楼大会议室里经常唇枪舌剑,随着上门来的研究所一个个满意而归,大公司开始坐不住了。

  被考验了两个月的法务部众人丝毫不怵大公司的派头,前期交换的专利授权足以压制住大公司的嚣张气焰。

  谈判还在继续,李庄这边也没闲着。杨董最近开了一家发动机工厂,专门替威森科技生产1.0发动机和1.6发动机。设备都是耗巨资买过来的高级货,他现在有钱,不怕。改装则是智能生产实验室和精密加工实验室完成的,标准的威森科技风格,使用了所有流行的高级加工技术。

  柳齐动力电池公司继续扩张,生产线已经增加到十五条,都是威森自动化的产品。小小喇叭现在专门管着这家大型工厂,监控很严密。

  谁是小小喇叭?这位天才儿童是喇叭家族的第三位成员,他和四喇叭都是由大喇叭完成外围模块组装的。主模块和关键模块李庄亲自动手,不敢让大喇叭动这种高级领域,偷懒是有限度的。四喇叭管理威森科技内部众多的小工厂,并替三位哥哥分流和备份数据。李庄习惯用大喇叭作为研究助手,所以四喇叭实际上代替了大喇叭成为威森科技园区的最高主管。

  谈判一直持续到炎热的八月份,李庄怀疑这些谈判代表是不是看上威森科技的伙食。华夏别的不敢称第一,饮食就算是法国大餐也不得不甘拜下风,而法国人还是西方最会享受的民族。

  威森科技的付出不可谓不大,得到的东西不能说少,至少锂电领域的专利授权已经取得了60%以上,包括未来可能大有前途的高端领域锂硫电池和锂硅电池基础专利授权。由于注册的专利很全面,周奇森采用了类似于买断性质的专利授权,将成熟的技术抛售一空,这意味着以后别人无需缴纳专利使用费。这种方式为威森科技带来了近20亿美元的纯收益,外加众多的交叉授权,将隐患全部清除掉。

  威森科技的商业行为极大地促进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大厂的混合动力技术这些年已经比较成熟,谈判结束后,汽车界正式进入混合动力为主、电动汽车为辅的新时代,并建立了新的电动车联盟。

  十月初,电动车联盟在花旗国旧金山召开会议,以确定未来的统一标准,交流经验,促进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威森科技派何修文为团长的庞大代表团应邀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大会,顺便让研究员们过去度假。

  刚开始大家都还有些矜持,经过几天的交流就发现很多机构都做过相同的研究,有些纯属浪费时间,别的科研机构已经远远走在前面。除了部分管理人员外,前牢加会议的均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大喇叭不是万能的,会上很多机密资料根本没有上网络,而是用纸质文件保存在实验室资料库里,这些他自然没办法弄到手。

  威森科技的方案其实先前已有大公司采用过,但综合水平没有这边高,成本问题更没办法解决。超级电容电池和化学蓄电池连在一起配合使用,是唯一能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的途径。单独使用超级电容电池,一方面是容量问题,它很难达到化学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就算碳纳米管超级电容,目前的研究水平也没法与化学蓄电池相媲美。

  物理蓄电的超级电容器虽然充电很快,但大批量使用现有电网无法承受。化学蓄电池极速充电是个技术难题,根本无法解决,过大的充电电流很容易导致电极氧化,无论怎么纳米颗粒化处理和改进电解液的配方都无济于事。

  大家都是业内人士,打马虎眼是不可能的,这些天下来对彼此的实力都有些了解。理论研发方面,不少企业提出的高级货色让威森科技代表团成员目不暇接。任何一种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都有理论比容量,实际生产水平是不可能达到理论比容量的,因为那个时候结构会崩溃,为了维持循环稳定,只能降等。比如锂离子电池的理论比容量是372h/g,理论质量能量密度为1.376kh/kg,但按现有体系是无论如何也不做到这个程度的。

  某著名电池企业提出了能量密度高达2kh/kg的理论方案,这比他们原来宣称的1.5kh/kg已经先进了很多;另外一个研究机构则发现他们提出的3kh/kg的构想,如果能得到这家单位的技术支持,完全可以实现。

  超级电容器电池方面,研究的机构很多,不过原理差不太远,主要是涂料、隔膜材料、电极处理方面的。何修文原以为自己的0.35kh/kg的方案已经很先进,没想到有家研究机构的理论方案已经可以做到0.5-1kh/kg的能量密度,只是功率密度和散热方面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攻关已经持续近三年,但尚无明确的完成计划表。

  热热闹闹的晒家底大会很快变成了抱成团集会,各个势力都纷纷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何修文代表威森科技找了几家互补的研究机构和工厂交换了未来的专利授权,让实验室的理论研究方面的储备增加了很多。

  电动汽车电机方面的研究机构和制造商,这次也卯足了力气,结成了联盟争取把电机的效率和使用寿命提到更高水平。

  大会结束之前,虽然仍在互相猜疑,但出于共同的利益考虑,大家还是确定了新的统一的行业标准,有些交叉的专利也放弃了诉讼,改为协商解决。制造技术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授权,以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降低售价,以便在与燃油汽车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每家供应商基于各自的研发及制造实力,技术水平仍然有差异,不过不管怎么说,基本问题都解决了。电动汽车时代无可阻挡,这是势力庞大的化学燃料供应商根本无法人为制止的时代趋势。

  威森科技在这次大会上很出了一把风头,第一款真正投入大规模使用的动力电池模块就是这家公司开发出来的。虽然不算先进,但却是最实用化的技术,已足够成为导火索,让整个电动汽车行业都信心倍增。

  现有的理论研究表明,如果能一次充电完成三千公里的行程,那个时候混合动力估计老早被丢到太平洋里面,只能在军用和其他特殊领域用用。至于实现这个需要多长时间,成本降低到威森科技的方案需要多长时间,没人能知道,但只要持续努力,电动汽车势必会推行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联盟大会的举行,分散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力,连华盛顿一时间也手忙脚乱,他们都不知道国内居然有这么多先进的东西,有的甚至比军方研究机构的成果还要好。

  回到实验室后,何修文一行把参加大会的过程作了报告,让本有点沾沾自喜的研究员们都感觉有压力。发达国家果然不是随便说说,是有深厚根基的。理论研究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各实验室都招收了新的员工以加强理论研究组,并扩大了与大学和研究所的合作。

  利益是人类世界一个很难逃避的东西,这么多科研人员都做重复性研究,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要是早点团结起来,恐怕前几年电动汽车就已经批量走上街头了。

  这些能源和商业领域复杂的问题与李庄无关,事实上自从三月初法务部和那边开始谈判,李庄就一直在忙自己的研究。

  千万模块级智脑,在李庄的计划中被命名为v级,即胜利级,初步是这样想的。这级智脑比喇叭级多9倍的神经元数量,注定了结构的复杂程度超出数十倍。软件编写难度更是无以复加,要模拟的东西多,想顺利运行,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李庄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如同神经病一样经常抽风,程序设计必须尽可能的完美。没有人能够帮他,只能自己一步步做起来,脑力消耗十分严重。听说鱼有补脑的作用,他便连肉也不吃了,顿顿吃鱼,虽然他在日常生活中,本来就很少吃肉,很喜欢吃鱼,各种各样的鱼都吃,连有些腥味比较重的海鱼也吃。他这两个月来一直在考虑新智脑的问题,经常被卡住,不得不更加频繁地在园区里转圈,发呆的时间更长了。他那辆s350,基本上都是李猛在开,这个专职司机也变成了兼职的。李庄很少出去,倒是梁灿经常让李猛开着s600出去晃悠,日子过得轻松自在。

  食堂的大师傅手艺很好,陈春晓让他多做点好吃的给李庄,以免他脑力上受不了。大师傅现在很头疼,他的花样用得差不多了,而他的李总还是天天吃鱼,真是让人无语。

  四月初的某天,李庄吃完早餐,又习惯性地坐在控制中心和实验楼之间的小花园长凳上,思考着技术问题,也不跟人说话,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直在发呆。这段时间,“呆总”的绰号被国宝叫了出来,国宝不怕他生气,反正他也不在乎。

  没多久,李庄被保安部的人惊醒了,来的人说,有个叫山本一木的日本人过来找他,就在大门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