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九百三十四章:意义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九百三十四章:意义

作者:荣誉与忠诚 字数:3743 书籍:大秦之帝国再起

  草原战事一应的作战部署和调动是按照事先的计划来进行,顺利与否不是吕哲去不去就近关注就能改变的事情,出巡的路线选择那边纯粹就是表现出一种姿态,皇帝和中枢重视这一场战场的态度。

  这一次战争是深入草原,最深入的距离会超过一千五百里,参战的部队包括深入草原和相关后勤维持的人数超过百万,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场旷世大战。

  实际上参战人数超过百万,真正投入作战的部队没可能那么多,像是深入一千五百里以上的骑兵就不会超过五千人,他们也是一种袭扰和破坏性质,并不是百万军队会进行平线推进作战姿态。

  “太尉署的计划是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完全掌握漠南,将胡人驱赶到漠北。”吕哲看着自己的嫡长子:“这一次草原战争将会是比较漫长的一个过程。”

  吕议当然懂啦。他很清楚与草原胡人的战争跟华夏大地的内战不一样,草原胡人是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就是那种游动性很强的一个族群,他们不像农耕民族会固定待在一个栖息地,随着季节的变换追逐肥美草场而居。这样的民族特性会注定一件事情,游牧民族没有农耕民族对土地的不舍和留念,游牧民族重视的是他们的牛羊等牧畜,只有牧畜对他们才是最重要的,选择什么样的土地进行栖息也是取决对牧畜的放养条件。

  “胡人已经多次吃到教训,他们不会再与我们进行正面会战啦。”吕议依然是坐没坐姿地靠在车壁上,脸上也是笑嘻嘻的模样:“想要用一两场决定性的决战来分出胜负可不容易啊。”

  吕哲听到自己嫡长子的言论没有表现得太过惊讶,吕议给予他的印象就是自小聪慧,并且是聪明得有些过头。不过嘛,他虽然有诸多的猜测,但是也没有想过要深究,毕竟吕议再怎么也是他的骨血。

  确实,帝国这一次不是要马上解决胡人,说白了集结那么多的军队不过是一次大规模的梳理行动,能抓住多少胡人就抓住多少,不能抓住也就将胡人驱赶得远远地。

  “除开会进入西域的十五万国防军,辽东一线到河套一线的部队,他们最大的任务是巩固已经占领的草原区域。”吕哲“呵呵”笑了两声,这才接着说:“真正投入草原深处的部队不会超过五万,也基本会是小股部队的穿插袭扰。”

  “千里奔袭嘛。”吕议挪了挪屁股,眼珠子也是乱转:“代价小,改被动为主动,多路出击又不用担心损耗过大。这个战术很不错的。”

  一路最多五千骑兵,最少是一千骑兵,从规模上来讲确实不大。这样的战术对后勤依赖依然是有,但是随着人数的减少后勤依赖也被降低到一定程度,最重要的是都以机动性极强的骑兵为主力,随后可以撤出战场而不拖泥带水。

  历史上首次使用“千里奔袭”战术的人是白起,也就是长平之战中那支“秦军飞骑”。白起善用骑兵进行奔袭破坏了赵军的后勤补给线,为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无独有偶的是在随后的历史中,赵国将领李牧在与匈奴人的交战中也使用了相同的战术,他针对匈奴的逼近派出了那支狄人为主骑兵。狄人骑兵仅是出动了两千人,他们绕路奔袭了吊在匈奴大军后面的牧人大队,杀伤不多却是宰杀了和驱散了相当多的牛羊,迫使入侵赵地的匈奴大军撤退。

  第三个案例就比较出名了,正是霍去病的千里奔袭,他率领少量的汉军骑兵千里逐突,进行了名留青史的封狼居胥伟业,不但俘虏了匈奴人在狼居胥山的众多萨满,更是将匈奴人用来祭祀用的各种金人和祭奠用的器具拉回了汉帝国。

  以上战例有些广为人知,有些则是隐没于历史长河,有些已经发生,有些则是还没有发生。坐在王车内的三个父子,要是知道他们脑海中在回忆什么,估计都是在脑海里出现了“霍去病”的名字。

  吕议是趁吕哲在与窗外的人讲话,他低声偷偷对自己的兄长吕启说:“要是我再年长一些,这件事情我就去干了!”

  吕启的反应是失笑。他们现在都是九岁,不但这一次出巡没有他们的份,以他们皇子的身份想要独领一军在后勤没有保障,以及深入敌后,等等充满未知风险的军事行动中去领军,估计是没有哪个统军大将敢让他们去做这种极其危险的事情。

  出巡队伍出了南陵,先是走向北大道,在一个岔路口转向之后,沿着国道再行十八里已经进入夷陵的地界。

  夷陵是多山地形,它的北西南三面环山,只有东面是平原。夷陵的东面是哪?不就是南陵方向嘛。

  十几年前,吕哲在夷陵起兵,他在这里与六国反叛势力和秦军都有过交战,与百越人打得最多,战场从夷陵县城到周边各处都留下了痕迹。

  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曾经的金戈铁马早就随风而逝,看不到曾经的烽烟,唯有随着季节的变化留下了大自然的风景。

  “咱们当初是在岸边与几万桂越人酣战的吧?”苏烈骑跨高头大马,马鞭遥指南边:“我记得当初是你带着弓弩部队埋伏在岸边,陛下亲率大队进行正面阻击?”

  梅鋗似乎也是陷入了回忆,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现在的第一舰队中郎将辩良,当时是他顶替我指挥正面的弓弩部队,我是跟卫翰和徐志埋伏在岸边的芦苇丛。”

  如果没有搞错,那一次作战也是吕哲唯一一次亲自上场厮杀,而似乎人没有杀多少个还负了点伤。从那次之后,吕哲再也没有亲自上场厮杀。

  跟随吕哲从夷陵崛起的那些将士,许许多多原本是基层军官的人,他们现在都成了军方的中高层将领,一些原本是士兵的人现在也成了军官,可以说只要是没有在崛起过程中阵亡的人,哪怕是伤残了也能转到其它地方发展,并且发展得相当不错。

  要是按照其它朝代的尿性,“太祖”崛起的地方基本上是被称呼为龙兴之地,然后会有无数人将某块地画个“圈圈”,写个标语或是立个碑,来一个“太祖当初在这里XXXXXX”,可能要特别强调当时的艰难,然后再述说谁谁谁有今天是多么的不易。

  其实那也是应有之意吧,也不全然是为了宣传或是什么,对于精神上的升华能够起到典故作用。

  当初的夷陵在六国人士叛乱之后就已经成为白地,一场大火将原本就显得破败的夷陵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废墟,后面还是吕哲下令重建才会恢复生气。

  夷陵现在的建筑基本是经过重建,十来年的春夏春冬过去,曾经的新屋有了岁月的痕迹,生活在这里的人其实也不是叛乱发生之前的那些人。

  “自从陛下将烈士园定在夷陵,夷陵又经过新一番的重新规划,原本居住在这里的人口差不多全迁移前去南陵,留下的是看顾墓园的人。” 梅鋗遥指大道两旁静立等候的人,他也特别指着其中一人,脸上似乎也带着嘲讽:“看到了吧?”

  苏烈眯着眼睛看去,说道:“那个家伙啊?让他诋毁军方,活该被调过来守灵。”

  他们说的是谁?是稍前凯旋仪式上跳出来兴风作浪的那个儒生庄青。

  庄青与许多当时在仪式上捣乱的儒生其实都没有被杀,不是吕哲有多么仁慈或是军方大度,是这些儒生的作为从律法层面来说并没有犯罪,那该怎么杀或是囚禁?

  没有杀,也没有囚禁,不代表那些儒生会没事,不知道有多少军方或是贵族放话要收拾这些儒生,最后叔孙通等人向吕哲求了个情,像是庄青就被调过来守护烈士园,其余的儒生也都有各自的安排。

  诋毁军方,然后被安排守护烈士园,军方对这样的处置虽然并不感到满意,可是想想也觉得非常解气。军方是这么想的,庄青不是诋毁军方吗?那就一辈子去守护诋毁对象的身后安身之地,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讽刺人的事情了。

  王车停顿,吕哲是左右牵着两个儿子的手一起下车。

  皇帝露面,静立等候的人都是弯腰行礼,口呼:“参见陛下!”

  吕哲不需要去搭理行礼的人,他松开抓住两个儿子的手,目光巡视着停留在一个身穿道士服装的老者身上。

  必须说明一点,现在这个年头可还没有道教,有的是黄老学派,而黄老学派并不等于是道教,所以绝对没有什么道士,要是有也是术士。

  另外还必须严正声明一点,现在流行的是“巫”,宗~教的一些人员行法事的时候,不是身穿道袍手持桃木剑念念有词,应该是身穿兽皮毛显得破破烂烂的衣服,手拿着一种纛和幡,用着学自动物的姿态跳一种傩舞,还要懂得唱一种叫作傩歌的曲子。

  身穿道士服装的老者是烈士园的总负责人,他的名字叫卢生。

  卢生是谁?他是燕地人。还不知道?那就说一个事件,有一术士曾经向始皇帝进言道“亡秦者胡”,直接导致始皇帝纠结三十万大军北征匈奴。这个卢生就是向始皇帝进言的那个术士。

  这么一个人怎么成了夷陵烈士园的总负责人?其实是卢生自己跑到南陵毛遂自荐,他经由赵高的推荐,果然见到了吕哲。

  当时的吕哲并不知道卢生是谁……不是说吕哲不知道那么出名的“亡秦者胡”事件,是吕哲没有将看到的卢生和那件事情联系起来。

  卢生很是能言善道,在介绍自己的名字之前与吕哲一阵天南地北的胡侃。是天南地北,也就是不限制地域性,说到了哪里就算是哪,表现出来的是见多识广。

  古时候交通不便利,很多时候远行的危险性远要比想象中更加严重,路上可能被强盗袭杀也可能成了猛兽的口中食,所以到处游历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吕哲很惊讶卢生的阅历丰富,亦是清楚有限条件下有这样丰富的阅历代表着什么。他也就问起了卢生的名字,一听“卢生”这两字总算是将一些历史事件给联系起来。

  卢生看到吕哲的表情变化,当时说了一些话,他说自己是燕人,做很多事情其实是有目的性的,也就是所谓的“敌我有别”,意思就是说,他装神弄鬼也是逼不得已,像是拿出“亡秦者胡”的谶言,目的是为了消耗秦国的国力。

  很简单的一个解释,无非就是阵营决定立场,敌我交锋上面任何事情都有了一个解释,就好像是“彼之仇寇,吾之英雄”那般,事情不分对错,只分敌我。那么这也就说得通了,六国有那么多人反秦,卢生是其中的一个,他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不管怎么被人诟病,那也是站在反秦的需要上面。

  帝国的建立就是站在秦国崩溃的基础上,从某些方面来讲帝国也是受益者之一,帝国统治者吕哲更没有任何立场去指责卢生的一些装神弄鬼。

  卢生后面又是一阵言论,最后谈到了关于夷陵烈士园的情况,自荐说自己在方术上面很有名气,拿出相当多的理由来说服吕哲聘任。

  吕哲可能是出于将卢生控制的出发点,或者其它什么想法,同意了卢生的自荐,卢生也就成了夷陵烈士园的总负责人。

  烈士园从建立到现如今几年过去了,卢生担任园长以来倒也显得尽职,从未在一些事情上有过差错,最让吕哲感到满意的是卢生没有像之前那么活跃,动不动搞出一个谶言什么的玩意出来。

  “陛下!”卢生快步向前,揖礼道:“仪式已经准备妥当,您是……?”

  吕哲是出巡前来祭奠一下阵亡将士们,也是给军方展现一种姿态,大战前再次振奋一下军心士气什么的。不过呢,这次前来不算是祭祀,只能算是一种缅怀,但也足够了。

  古时候关乎到祭奠并不是能够随随便便,毕竟“国家大事在祭在戎”绝不是说笑,谁要是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下场绝不会比纣王好到哪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