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四百一十六章:峰回路转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四百一十六章:峰回路转

作者:荣誉与忠诚 字数:2877 书籍:大秦之帝国再起

  王贲在得知后续部队被张耳接连击败的时候懵了,他对七万秦军在十万赵军的多路攻击下战败是怀着一种难以置信的心情,毕竟秦军善战的名声并不是吹嘘出来,而是从战国商鞅变法之后就奠定的名声。

  “败了?被一个所谓的文士带着刚刚武装起来的赵军打败了?”

  刹那间不但是王贲,秦军在壶关关隘下的将领们全部晕乎了,后续部队一败,他们这支两万人的骑兵就成了孤军,前有壶关关隘挡路后有张耳十万大军,似乎继续待在壶关有点不妙?

  王贲等秦军将领感到难以置信,邯郸的赵国君王、朝臣,乃至于是听闻前方张耳击败十数万秦军的赵人,他们也都是听完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

  赵王歇猜不出张耳是怎么击败十数万秦军的,而似乎秦军也没有十数万那么多,只以为消息传达错误,还是武臣后面传来消息才证实张耳确实击败了秦军,但是没有十数万那么多,只有七万余秦军。

  武臣派人禀告的同时也请求出关迎战,赵王歇正是被张耳战胜的消息刺激得兴奋的时候,想都不想就直接同意了,毕竟壶关外面只有两万秦军,武臣用七万人去打,哪怕打不赢也不会败。

  在壶关的武臣正因为张耳绕过邯郸中枢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壶关守军出击而感到恼火呢,他俩都是一军统帅,按照品阶来算是同级,武臣根本不是张耳部下,张耳用命令的口气也实在是太不把人放在眼里了。

  武臣不爽归不爽,但是他十分明白现在正是击败王贲的良好时机,因此也回复张耳,说是会出关迎战。

  张耳是邀请了武臣,武臣也答应开关出兵,可是两人似乎忘了某些东西,那就是约定出兵的时机,也没有互相通气应该怎么打。

  作为文士带兵的张耳或许是真的没注意,但是带兵出身的武臣怎么会有这样的疏忽?说到底张耳真的没多少带兵的才能和常识,武臣则是不想坐实此战以张耳为首的名分。

  很明显,秦军后续部队完蛋了,王贲在壶关的秦军已经成了孤军。孤军是什么呢?是一块肥肉,吃下去不但会提高名声且还能壮大。

  两万秦军骑兵可是带了将近六万匹战马过来,武臣防御太原郡的时候对秦军骑兵的突击能力印象太深刻了,他一直建议赵国也组建骑军,可是赵国刚刚复立根本没那个财力购置马匹,其实哪怕是购置了马匹也需要时间来训练成战马,因此建议组建骑兵也是拖着拖着变成了了无音信的事情。

  王贲这支孤军有六万多匹战马,武臣如何不心动?

  武臣一直在关注张耳的动向,就等着张耳率军堵住王贲归路的时候开关出去,同时也一直在派军袭扰王贲,使王贲难以收拾细软撤军。

  说实话,得知后续部队全部被打得跑出上党郡的时候王贲虽然惊讶和生气,但是他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是多么担忧。他们可都是骑兵啊,打不过想跑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王贲现在在想的是怎么挽回步卒皆败的影响,他是没有经过请示私自出战,这里的没有请示包含了咸阳中枢和顶头上司徐岩那边,要是没有挽回败局,徐岩那边倒是没什么所谓,但是咸阳那边绝对就要交代不过去。

  壶关守将武臣在算计王贲,来带看着不怎么爽的张耳都想算计,王贲这里何尝不想设局挽回败势呢?

  在上党郡的整个战局上,秦军七万步卒死的死、逃的逃、被俘的被俘,张耳带着几战还剩余的七万余赵军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向壶关进发,壶关守将武臣则是眼巴巴地盯着王贲本部和张耳大军的动向。

  武臣出身低微,他一直在找机会让自己名震天下,晋阳一战打出了些许的名声,可是功劳都被张耳给占了去。他十分清楚自己在壶关挡住王贲已经获取了在赵国更进一步的政治声望,现在说欠缺的就是击败王贲本部给自己再壮大声威。

  一直再关注张耳大军动向的武臣见王贲暂时没有开拔的迹象正是踟躇满志的时候,但是他关注的张耳大军动向似乎有那么点不对劲?

  按照道理来说,张耳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卡住王贲撤退的路线,和武臣那边联系好之后,从两个方向一起合围王贲,这才是最有胜算的作战方案。可是张耳这个新晋名将也不知道是在思考什么鬼玩意,王贲撤军路线上不但没有布置围追堵截的部队,甚至是连带那些本来可以安慰一下为自己所用的上党郡黔首都没有抚慰,竟是像一个傻子那般不管不顾的向壶关扑来。

  发现张耳好像又开始在出昏招的武臣气得不断跳脚,这里的“又”证实张耳并不是第一次出昏招。

  当初在守卫晋阳的时候,武臣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议,要是按武臣的建议办晋阳至少还能多坚守半个月,可是张耳固守己见没有采纳,以至于明明可以多守一段时间的晋阳很快陷落。

  武臣跳脚过后很无奈,他尝试派人通知张耳,提醒张耳应该派兵堵住王贲撤退的路线,并很好心的提示如果王贲撤退会往哪个方向撤军。

  新晋名将张耳接到武臣派人通知的时候怒了。他是谁?是用十万新卒击败七万虎狼秦军的赵国名将兼名士,怎么用兵需要武臣这个出身低微的家伙来指手画脚吗?不但没有采取武臣的建议,他还将武臣派来的人好好的羞辱了一番,之后继续大摇大摆,以一种将谁都不放在眼里的姿态继续向壶关行军。

  武臣派去的人回转,得知张耳态度的他乐了。他那些建议出于公心,谁都不能说是越权指挥。既然那位新晋名将不同意,非但不采纳正确意见还羞辱派去的人,那么接下来不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和他半点关系都没有了。

  本来多多少少还担忧赵国会派兵堵住归路的王贲听取斥候的回报后安心了,张耳的举动没有超出王贲的预料,名士什么的带兵都带有太多的理想,更多的时候名士在军中的作用是坏事而不是成事。

  所谓的理想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臆想,不会去参考实际的局势,理所当然的以为所有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发生。

  王贲可是有和张耳交过手的,十分清楚张耳压根就没有什么带兵的本事。近期他也算是理清后续部队是怎么败的,无非就是士卒抢野了,各部之间空隙太大,以至于不防又难以取得联系滚雪球似得败回了太原郡。

  真正战死或者被俘的秦军士卒并不太多,王贲从败回太原郡的士卒还有将近五万就能看出张耳带兵能力真的是有够差,不然在当时那种绝对优势下,哪个统军的将军会让一支无法互相取得联系又没占半点优势的敌军,只是被斩首八千多被俘也没超过一万。

  就在张耳拉开部队向壶关进军,武臣筹谋该怎么立下大功,赵国这边等着前方歼灭王贲本部的消息时,王贲上演了一处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利用一个夜黑风高的日子,早就准备就绪的王贲留下部分的疑兵,带着马蹄裹布的主力抹黑径取道屯留(长子),歼灭了屯留不到一千的守军,然后来一个大转弯扑向张耳已经到了襄垣周边的一万先头部队,几乎是没费什么劲就打散了预防不及的一万赵军,张耳还没有收到襄垣兵败的消息,王贲又马不停蹄地奔向同样没有设防的铜鞮张耳本部。

  可想而知意气风发觉得大兵一到王贲就该束手就擒的张耳,他在遭遇王贲本部主力骑兵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

  武臣在天明的时候才发现壶关外面的秦军营盘不对劲,等待他派出军队去试探虚实,留守的秦军二话没说爬上马背就是一阵轻骑绝尘。

  “全不见了?”

  武臣一直都在派人严密监视王贲,可是要知道现在可是能冻死人的寒冬,监视秦军营盘的赵卒能不能尽忠职守的程度要取决于保暖和会不会犯困。

  其结果也就是那样,武臣发现秦军已经是人去营空时砍了负责监视的赵卒已经于事无补,他赶紧派出斥候查探王贲本部的动向,结果斥候没能探出王贲的动向倒是把张耳的惨状给看了个真真实实。

  赵国新晋名将加名声久远有名士头衔的张耳,七万大军一夜之间没了五万,剩下的两万还是因为走得太慢没有太过靠近壶关才躲了过去,张耳本人也在铜鞮一战中受了重伤还不容易在忠心的亲兵连拉带拽之下才逃过一劫。

  失去王贲所部的动向,武臣又全是步军,武臣在听取张耳一夜之间几乎全部完蛋之后没有异想天开到去追击王贲,只能惋惜即将到手的战马全没了,看着老天一阵长吁短叹。

  “大好局面啊,要是张名将能听我的建议堵住王贲,两军再配合围堵合计,哪怕无法取得大胜也不至于会丧失王贲失误说带来的大好局面。”武臣真的是徒叹奈何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