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晋霸天下 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

《晋霸天下》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

作者:御览山河 字数:2638 书籍:晋霸天下

  美人相伴的日子,时间过得总是飞快,一晃两天过去了,一想到师傅还有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华安便呆不下去了,毕竟只有执行任务才能立功,立功才能升职,升职才能做上将军,只有做了将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华安离开了京城,策马奔向北伐军大营。

  #######

  “刺、勾、起、回。”

  北伐军韩潜大营,主将韩潜正在校场亲自操练士兵。

  华安下马走到韩潜身后,轻声道:“师傅,我回来了。”

  韩潜回头看着华安,责问道:“路上出了什么事,这么多天才回来。”

  华安将路上遇到的事轻描淡写的告诉了韩潜,韩潜点了点头,淡然道:“原来如此,好了,你跟我来。”

  韩潜说着将华安带到了中军大帐,指着帐中挂着的巨幅军事地图,悠悠说道:“华安,你看,这几座山寨就是胡人在我大晋后方联络的内应,现在已经基本被我军清除了,胡人暂时的攻击计划一定受挫,但胡人不会甘心失败,稍作几个月的调整,他们一定会发兵攻打我大晋,至于兵力和领兵的将领,暂时还不得而知。”

  “师傅是想让我去侦查胡人发兵的兵力和领兵将领。”华安插嘴道。

  韩潜点了点头,笑道:“正是,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有先了解胡人的兵力布置才能从容应对。”

  其实,韩潜让华安去中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历练华安,同时让华安亲身体验一下中原的风土人情和当下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何时动身。”华安显然不会拒绝这个立功的机会。

  “兵贵神速,明日一早就出发,还有,此次你单身深入中原,一定要万事小心,如果有可能的话帮师傅打听几个故人。”

  华安疑惑道:“师傅在中原有何故人,为何他们没有渡江南下。”

  韩潜蹙眉,淡淡说道:“当年朝廷内斗,祖逖大将军忧愤而死,我军之中无人能匹敌胡人首领石勒,只得退兵江淮一带,但诸将多是中原人,许多将校宁死也不肯放弃家乡,他们违抗军令率部进入山川深处躲藏起来,不时下山骚扰胡人的安宁,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他们是否还有人活着。”

  “师傅要打听哪几位。”华安上前一步,急切的问道。

  韩潜抬头叹息一声,悠悠说道:“为师当年麾下有三员大将,雷云、赵有德、陈雄,退兵江淮之际,只有陈雄一人跟随,雷云、赵有德违令各率数千亲信北渡黄河,此后便杳无音信,此次你去中原顺便帮为师,打听此二人的音讯,也算了却为师的一桩心愿。”

  “二人违抗命令,私自北上,会不会投靠了胡人。”华安皱眉疑惑道。

  “不会,绝对不会。”韩潜双眼泛红,盯着华安,肯定的说道:“雷云、赵有德与为师、陈雄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生死兄弟,绝非贪生怕死、祈求富贵之徒,他们都是硬汉子,一定是不忍抛下中原的百姓,才不惜违抗将令。”

  华安听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韩潜略作停顿,接着道:“当年,我北伐军孤军深入,军中时常断粮,中原的老百姓饿着肚子将省下的粮食养活了我们,而我们却没能收回中原,退兵之日,黄河两岸的老百姓扶老携幼紧紧跟随,年老体弱走不动的百姓只能泪眼相送,一路上,胡人铁骑不断从后袭来,我军只得抛下百姓急速退过淮河,可怜几十万中原百姓都被胡人掠去,为师心中一直有愧。”

  韩潜说完,眼睛隐隐的有了泪水的痕迹。

  华安听了,也是义愤填膺,蹙眉抱拳道:“师傅放心,华安一定不辱使命,中原是我大晋的江山,迟早是要收回的。”

  “好了,你先下去休息。”韩潜朝华安摆了摆手。

  “徒儿告退。”华安抱拳一礼,转身离去。

  #######

  回到军帐的华安,开始收拾行装,虽然要第二天一早才动身,但华安从没有去过中原,也不了解中原的风土人情,该带哪些物品、不该带哪些物品、这些琐事都让华安很困扰。

  “华安哥,主将为何只让你一人去,中原胡人遍地,这太危险了。”

  “是啊!队正,俺铁牛也想去中原逛逛,您跟主将说说。”

  王三,铁牛见华安在收拾行装,凑过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显然他们也想跟着华安去中原。

  华安自然知道此行的凶险,而且人越多目标就越大,越容易惹人注意。

  “不行,此次奉主将之命,执行机密任务,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你们老老实实的待在军营训练,放心,三个月之内,我一定回来。”

  “要三个月,这么久。”

  王三和铁牛都惊呼了起来。

  华安笑道:“中原很远很大,这还是骑马的速度,若是步行,说不定需要一年半载。”

  “我的乖乖,中原有这么大。”

  铁牛的眼睛睁的更大了。

  “你以为中原是你们家的小院子,巴掌大的地。”华安说着瞟了铁牛一眼。

  铁牛讪讪的笑了笑,走到华安面前,小声道:“队正,主将让你执行啥机密任务,告诉我俩,我俩保证不说出去。”

  “保证,你拿什么保证,就你那大嗓门,告诉你就等于告诉了全天下。”华安没好气的斥了一句。

  “嘿嘿嘿!”铁牛不好意的挠了挠头,认真的说道:“队正,俺也不打听了,你得向俺保证三个月内,一定活着回来。”

  华安眉头一皱,不满道:“本队正要是那么容易死,早死了十回八回了,还能站在你面前,滚回去睡觉。”

  “嘿嘿,队正也早些歇着。”

  “华安哥,我也去了。”

  王三、铁牛招呼一声,便转身离开华安的营帐。

  看着二人离开的背影,华安笑着摇了摇头,他明白这二人都是关心自己,心里一直暖洋洋的,在军营之中,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战友的关心,华安显然是幸福的。

  #######

  第二天一早,华安背着行李,跨上战马,在韩潜、王三、铁牛等人的相送下,离开了北伐军大营,孤身一人踏上了北去中原的大路。

  一路上,华安不时的回头看向身后,一种留恋不舍的感情涌上心头,虽然他明白此去中原是历练人生,增加阅历的大好时机,可那种不由自主的留恋之情总是困扰着他的思绪。

  他不停的告诉自己,好男儿志在四方,一定要摆脱这种相思之情,但无论他多么努力始终无法释怀。

  前方就是大江的渡口了,看着辽阔雄壮的江面,华安下马在脚下挖了一坨土放在兜里,径直向渡船走去。

  江面很大,渡船很小,华安的一人一马便占据了整个船舱,摇橹的艄公站在船尾卖力的摆渡,华安却站在船头惬意的欣赏着大江两岸的美色。

  也许是早上的缘故,宽阔的江面笼罩着一层白白的云雾,犹如人间仙境一般,奔流不息的浪花声,雄浑而高亢,声声润进华安的心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云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华安一时之间被大江的气势所感染,不自觉的吟起了后世的一首词,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何其的雄浑高亢,摇橹的艄公也被华安的诗词感染了,他边摇橹边赞赏道:“公子真是好气势,老朽虽然听不懂公子话中何意,但凭感觉就知道公子一定是胸怀天下的有志之士,有拯救天下苍生黎民之愿。”

  “哈哈哈。”华安被夸心情大好,看着头发已经鬓白的艄公,弯腰施礼道:“老人家是何方高人,后生华安有礼了。”

  “谦卑有礼,更是难得。”艄公激动的说道:“公子高看了,老朽只是江中一艄公而已,并非高人,只是在此摆渡数十年,接触了太多的人,慢慢的就练出了一双慧眼,最能识英雄,哈哈哈!”

  年老的艄公也是个爽快人,说到兴起处便哈哈笑了起来。

  “古有伯乐识千里马,今有艄公慧眼识英雄,老人家堪比伯乐,真乃高人也。”华安称赞一番,顿了顿,问道:“老人家既有识人之能,能看出华安出身否。”

  艄公眯着眼看着华安,仔细端详半晌,才幽幽说道:“观公子相貌,高大魁梧,眼睛有神,此为武曲星之兆,公子出身必然高贵。今观公子气势,身形,若老朽所料不错,公子当为军中之人,并且是一位领兵的将军。”

  艄公说完盯着华安,等待着华安的答案。

  华安听了,心中一惊,心想,这个艄公倒真是有一点识人之能,竟能猜出自己是军中之人,虽然自己只是队正,但论实力,华安相信自己绝对有将军的实力。至于出身,华安只知道父亲华贵是木匠,至于祖上究竟是干什么的就完全不知道了。

  摸着手中的青釭剑,华安皱起了眉头,平常人家决不可能拥有如此名剑,祖上究竟是干什么的,难道自己真的是出身名门。若自己真的是名门之后,那祖上又是哪一位名人,华安蹙眉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