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伐 第七部·宋伐,以大宋的名义 …

《宋伐》第七部·宋伐,以大宋的名义 …

作者:血裔 字数:4634 书籍:宋伐

  第七部#183;宋伐,以大宋的名义 第三〇七章 三份和约

  听到缅甸进攻大理的战报。李公佐还没说话,羊蹄已经跳脚大骂开了,在羊蹄看,他们费尽心血才打下来的大理国,要是被缅甸那群家伙分一杯羹去,简直和趁火打劫没什么两样,“**,敢抢老子的东西,现在就出兵,收拾了那群缅甸的黑猴子,顺手把什么狗屎蒲甘朝灭掉!”

  听着羊蹄在大庭广众这样叫骂,完全把大理当成了自家的产业一般,段正兴无奈的在心中苦笑,却没说话,实际上,与宫廷中站着的大理国重臣心思一般无二,这位大理国主心中未尝没有其他的想法,那蒲甘朝也是此地一大霸主,拥有战象上万,若是能依靠蒲甘朝的进攻,帮助自己复位。帮助大理复国,岂不是更好?

  高兴政可不这么想,他们高家时代为大理国相,到了他这代因为作战不济,被迫屈从三个毛头孩子,劝降段正兴的时候就已经上了贼船,若是被大理复国,段正兴复位,怕是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高家,再说了,蒲甘朝那些家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虽然彼此没有大的战争,但是小打小闹的也一直没停过,心中的仇怨大了去了,若是真个被蒲甘朝统治了大理,怕是大理复国无望不说,连大理的这些权贵君臣都会一股脑的干掉,然后将大理国囫囵个的吞下去。

  是以,高兴政马上站出来提醒三个小将军,那蒲甘朝乃是大理西面大国,地方数千里,兵员不下二十万,战象数万头,以往与大理的战斗中,大理国从来都是依靠地势坚守,饶是如此也败多胜少。

  这是很隐晦的告诉这三个小将军,不要以为轻易灭亡大理城。就小瞧了蒲甘朝,轻率出兵的结果,很可能是在阴沟里翻船,那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李公佐看看脸上憋得通红的羊蹄,以及讪笑着刘铮,他微微摇头,这两个小子还是太年轻了,而且没有独自统帅大军的经验,现在被人吓唬一下就有些丧气。

  由于没有接到洪过进一步训令,李公佐还是请段正兴端坐在王位上,其余大臣都按照以往议事时候的次序战列,他们三人仅仅站在段正兴身侧,表示此时段正兴仅仅是个牌位。

  既然还保留了段家的统治,至少是暂时如此,李公佐就不想让段家太悠闲了,他用恳请的语气对段正兴讲,要大理国继续集结臣下的兵马,然后由近卫军与这批兵马联合起来,一同抵御蒲甘朝的进攻,毕竟是帮助大理人保护大理,大理人怎么都应该出一份力不是。

  不等段正兴表态。高兴政立即表示同意,而后不用段正兴说话,高兴政就用国相的名义发布命令,将大理国兵马的统帅大权授予了李公佐,“请求”大宋军队帮助大理国抵抗外敌。

  看着眼前的一幕,李公佐和羊蹄刘铮都有些发傻,他们是不会明白大理国这种世袭国相的双位政治的,不过,既然高兴政如此合作,他们自然乐得轻松,将段正兴与其他臣子送入了一座佛寺看押,又将国政暂时交付给高兴政,自己则带领了兵马前去抵御缅甸的军队。

  缅甸与大理虽然一直保持着相对平静的关系,但是,边境上的摩擦也是从未消失过,双方的军队和百姓,为了这样那样的事情,哪一年不要打上两次,平时都当做纠纷处置了,若是激化的大些,也会闹出一些小规模战斗,平时这些战斗一律由两国官员谈判处理,今年不一样了,听说大理被人入侵,据说形势不妙,缅甸蒲甘朝的国王阿隆悉都决定用一些强硬的手段。

  阿隆悉都一派兵攻入大理永昌府,发觉这里竟然无人驻守,所有的兵马都消失不见了,抓住一些百姓才知道。原来,就在半月前,驻守在永昌府的大理兵都被紧急调走了。

  得到这个消息,阿隆悉都大喜过望,连忙继续加派兵马,在国内点检所有可以征召的兵员,倾国所有的派出十万人,战象五千头,准备好好捞一把。

  十万兵马,那缅甸虽然也是东南亚大国,毕竟人口远不如大宋,平日里国王手里的军队只有万人出头,战象保持在五百头,不过蒲甘朝是典型的封建国家,国王之下还有分封的大小领主——谬沙,在这些个谬沙手里的土兵,若是动员起来也能有三四万人,七算八算的,阿隆悉都动员的十万人,除去征空了谬沙的土兵外,还要临时召集许多农民出来。

  不过,十万人看着也是威风凛凛了,这十万军队分兵五路。分别进攻永昌府和腾冲府,一路接管大理在当地的官府,抢掠所有能够看到的东西,谬沙们甚至是各自圈地,抢夺百姓成为自己的农奴,还没等全部占领永昌和腾冲两府,不少因为争夺土地和百姓而引起的扯皮官司,就打到了阿隆悉都面前。

  那阿隆悉都闻听之后大怒,他娘的,作为国王都还没下手分割土地呢,这些个混账就各自圈占最肥美的土地。他们眼里还有王法,有国王的存在么?于是阿隆悉都下了一道命令,取消了所有谬沙自行圈占的土地,勒令谬沙们继续进攻,“等到占领大理城,我会按照战功为各位授予土地和百姓”。

  听到了国王的命令,谬沙们垂头丧气,没了以往的干劲,率领军队继续向大理的内陆进攻,说是进攻,实则就是不断的行军行军,反正从前面传回的情报看,大理的军队都被派去了东面抵御黑甲兵,而且似乎战况很不好,谬沙们倒不指望占领大理城,只要能迫使大理割让了腾冲和永昌两府,领地就能扩大许多,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谁能想到,就在蒲甘朝的军队还在行军的时候,突然间,在永昌府东部的小镇孟佑,一队蒲甘军队竟然遇到了激烈的抵抗,起因是一名蒲甘朝的谬沙试图**当地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结果一个没小心,被人家乱棍打成了肉饼,那些属于谬沙的土兵可不干了,立即把孟佑城团团围住,准备血洗孟佑。

  孟佑说是小镇,实则与城市相差无几,大理朝廷在这里派驻有知镇,只是没有城墙,所以还称不上是城池。现在孟佑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不仅没吓住镇中大理百姓,反是激起了那些百姓的血性,反正都是死,与其被人屠杀,还不如站出来拼了。

  孟佑的抵抗异常的激烈。那些个蒲甘朝的军队战力并不强,围攻整整一日也没多大进展,到了晚间,这些土兵鼓噪起来,准备干脆点火烧光镇子算了。

  南方的村镇房屋多是竹木建筑,若是真个放起火来还真不好办,孟佑镇里的百姓近乎绝望的看到,镇子外的缅甸人开始堆积柴草,甚至有几个方向已经被人点燃,此时正是旱季,微潮的柴草一旦燃烧起来,浓烟冲天而起,数十里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到了这个时候,孟佑的百姓们已经被绝了后路,双眼呆滞的看着浓重的烟尘,静静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突然,一阵喊杀声自缅甸人背后响起,接着,缅甸人慌里慌张的拿起兵器,向着背后冲了上去,可是,喊杀声随即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响了起来,孟佑镇子的百姓听到是大理人自己的语言,当即明白是援军到达,也拿起武器冲里面向外冲去。

  蒲甘朝的军队见到三面都是如狼似虎的敌人,也顾不得什么了,立即向着唯一的出口——北方——败退了下去。

  跑出去不过四五里,突然间,蒲甘朝军队的正前方,响起了一阵金属敲击声,接着,是震颤地皮的脚步声,在丛林中,一片黑色的大山缓缓现身,径直堵住了这些缅甸人的道路。

  缅甸人的主将是谬沙的亲信,他绝望的看到,在对面出现的正是一支黑衣黑甲的大军,立时明白过来,是那些入侵大理的兵马,大理人已经与这些入侵者联合在一起了!

  这一仗,三千多蒲甘朝的土兵没一人能逃走,除去被杀死的两千多人,余下数百人,也被暴怒的孟佑镇百姓活活打死。

  大理的军队一开始并不是心甘情愿的与近卫军同行,可是,当他们看到了缅甸人在两府的暴行时,这些大理士兵愤怒起来,在“保卫大理国土”的口号下,他们的脚步越来越坚定,全身充满了斗志与力量,越来越愿意服从黑甲兵的指挥,从孟佑开始,庆甸,佑甸,广夷州,永昌府城,也就是后世的保山城,近卫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蒲甘王朝的大军很快被遏制住。

  随后,在怒江西岸的怒江甸,五万近卫军,四万大理军组成的联军,一举击破了蒲甘朝的大军,两千头战象被击杀,缅甸人的尸体几乎令怒江断流。

  就在李公佐准备继续向西进攻,一举攻入蒲甘的国土时候,从大理城紧急传来消息,大理城出现政变,段正兴从佛寺逃走,向着南宋的疆域逃窜。

  李公佐和羊蹄商议了一下,马上接受了阿隆悉都的求和请求,一面留下李公佐与议和使者周旋,一面悄悄的由羊蹄率领四万近卫军火速折返大理城。

  原来,就在李公佐率军征战永昌府的时候,南宋的使者已经抵达了广南西路的特磨道城。随即,南宋使者向安南和大理两国发去文书,指令近卫军立即罢兵退回天圣州。

  留守大理城的刘铮哪里会在乎南宋使臣的命令,不过,这次派来的这位使臣有些扎手,竟然是洪过的三哥洪迈,刘铮虽然并非洪家的家奴,也算是洪过的私人僚属,对洪迈不好太过无礼,也就只得让洪迈与段正兴见了一面。

  哪里想到,段正兴也是老谋深算,到底是在大理城,他们段家的势力根深蒂固,虽然不能在明面上近卫军叫板,但是私底下段家还是有极深的人脉,这次就被段正兴抓住了机会,竟是装扮成了洪迈的随从,将洪迈劫持了偷溜出寺庙,而后飞快的向东逃去。

  听到这个消息后,刘铮气得几乎吐血,一面派人去追赶,一面紧急汇报给李公佐,希望前线大军赶回,以应付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

  果然,听所了段正兴逃走,大理城立时鼓噪起来,不少贵族和官僚都传言,说是段正兴已经被黑甲兵杀害了,一下子,大理城就闹起了事端,家家关门闭户,街上到处是愤怒的百姓,黑甲兵甚至连大理皇宫都不敢居住,反而是退守到了关押官员的佛寺,借助神佛的威严暂时喘息。

  待到羊蹄帅兵返回,这位少王爷哪里会好声好气的安抚,当即眉头一皱,对着近卫军下令:“城中戒严,街上的人群若不散去,视同谋反,带头闹事者全家抄没,一个字,杀!”

  这下子,近卫军算是开了杀戒,堵住了大理城的几个城门,抡起大刀长矛就开始宰人。别看街上那些百姓闹得凶,真遇到人头滚地鲜血横飞的场面,吓得几乎尿裤子,钻巷子爬墙的就跑了个干干净净,才不到两个时辰功夫,围困了佛寺数日的暴徒就跑个一干二净。

  这还没完,羊蹄可不管洪迈的面子,按照高兴政指点的名字,由大理的官府发出海捕文书,挨家挨户的上门抓人抄家,不要说这些官员了,就连大理皇宫都没放过,被羊蹄派人冲进去,将段氏所有男女老幼一股脑抓了出来,然后纵兵抢掠,将个大理国数百年来的积存抢了一干二净。

  先是大理的皇宫,而后是大理国的府库,接着是各个被画出名字的高官王族,整个大理城一下陷入极度的恐怖之中。

  与此同时,由大理国相高兴政出面,公布段正兴的罪状,言明段正兴在前面战事吃紧时候,竟然在后方谋乱,行径形同叛国,是以废除了段正兴的国主之位,暂时由高兴政监国。

  到了这一刻,高家终于压住了段氏一脉,登上了大理国的最高位置。

  那段正兴也没真个跑掉,才逃入石城郡的新丁部城,就被城守认了出来,这城守乃是高家的人,早得到高兴政的指令,立即将段正兴抓捕,用重兵押解回了大理城。

  这个时候,洪过关于大理的处置方案也送到了,上面的东西很简单,就几句话:通商,驻兵,并宋,世袭。

  按照这个意思,羊蹄先废除段正兴国主之位,而后由段正兴的儿子段智兴接位,高兴政继续为监国。接着,由高兴政与近卫军签订和约,和约中允诺大理全境对宋国商人开放,宋国商人可以在大理全境任意各处通商和开矿,并允许宋人在大理购置产业长期居住,接着,和约又邀请近卫军在大理驻扎,尤其是大理城,除了近卫军外,不得驻扎其他军队。

  这份协议被定名为《大理国隆兴和议》。

  紧接着,在隆兴和议文本的基础上,又以新国主段智兴的名义,对南宋朝廷表态,愿意以大理国全境内附南宋,此后再无大理国,只有大宋的一个路,只是,大理国对外签订的所有协议,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承认继续有效。

  按照内附的要求,段氏所有人前往临安居住,此后的云南路由高家世袭本路安抚使。这份内附的奏折,被后世称之为《大理隆兴和议副本》。

  当两份文书被送到洪迈面前的时候,这位洪过的三哥被完全吓呆了,此事早已超出了他的权限,是以,他不敢耽误,立即将两份文书转送去临安。

  就在和议文书还在送去临安的路上时,那边李公佐又完成了与蒲甘朝的协议。在近卫军犀利的兵锋之下,阿隆悉都不得不接受了几乎全部条款:缅甸蒲甘王朝自请为大宋藩国,全境对大宋商人开放,赔偿永昌和腾冲两府的损失一百万贯,补偿近卫军的开支一百万贯,两笔钱款分期二十年还清,还清以前以缅甸国的税赋作为抵押,惩处这次战争的责任人等等。这份协议史称《蒲甘国隆兴和议》

  当这几份文件被摆到南宋皇帝的面前时候,整个南宋都沸腾了,有人称颂有人咒骂,还有人以为洪过多此一举,更有人说洪过无圣旨而出兵讨伐,已经是僭越。

  不过,洪过早亲自来到临安,他要亲自向南宋朝廷上下关说游说,以图让这几份和约顺利过关。笑话,就兴金国西夏辽国这些国家,打赢了南宋后签订和议,难道不允许南宋对外彰显国威签订和议么?另外,这三份和约得到了南宋海上商人的热烈拥护,有了这三份和约,南宋商人不仅能够直接从缅甸海岸起航,更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商品,每年的利润大大增加,是以,当洪过在政事堂游说的同时,南宋的海上们也一齐动员起来,在南宋各个权臣家中游走,试图让三份和约过关。

  就在洪过还努力游说的时候,突然,一份紧急军情送到了他的面前:

  金国大定朝廷乘着冬日无备,大举兴兵进攻大名府,大名府的军队接战不利,已经退守大名府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