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伐 第二六〇章 开府建牙

《宋伐》第二六〇章 开府建牙

作者:血裔 字数:4651 书籍:宋伐

  第二六〇章开府建牙

  见了唐括辩,洪过哈哈大笑。两人极为熟稔的相拥着,又彼此看看对方,才坐下来叙谈,说不上几句,洪过就唤来今天高丽的达官显贵,为唐括辩摆酒接风。

  唐括辩无论以前如何沉沦,现在被派到了东海路,身为堂堂的东海路都总管,就是一切高丽和女真或者汉人官的顶头上司,依着仆散忽土的前例,怕是过不太久,有些功劳之后,唐括大人的都总管,就要改称“唐括丞相”,因此,这些大小官们在洪过的暗示下,卖了力的逢迎,酒宴喝的自然是宾主尽欢。

  休息一夜,享用了洪过特意安排的两名高丽少女,唐括辩只感觉自己的日子这个舒心啊,比起在汴京府路。也就是河南路的日子来,比起被河南路那些官翻着白眼瞧的日子,还是在东海路自由自在,是以,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在东海路的生活。

  可是,这种生活也是有代价的。

  当洪过与唐括辩再次见面,两人就不是叙旧,而是开始交接公务。仆散忽土那厮拍拍屁股就跑了,扔下东海路上下三个衙门,老大一摊子的事情,洪过又跑去日本打生打死,小一年功夫下来,积累的功夫足足装了半间屋子。

  打开公事房的门,指着好像小山高的公文,洪过坏笑着告诉唐括辩,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唐括辩主要的工作,就是处理这些公文。

  唐括辩看的脸都白了,老天,这么老多的公文要处理,天知道要处置到猴年马月去啊,洪过这别不是故意给他下马威吧?转头看看,又感觉洪过虽然坏笑,却好像没那么多的鬼蜮念头,探手拿起一份最上面的公文,仔细看看,确实是昨天才放上去。要东海行省用印,事情不大但因为涉及了行省的印把子,属于他的职权范围。悄悄抽出一份压在底下的公文,也没错,大约是七八月前的公文,正是仆散忽土跑去中都的时候,也是要都总管府用印。

  拍拍脑袋,唐括辩明白了,别看仆散忽土成天说太清闲,实际上,东海路每日处置的公务绝对不是少数,其数量之大效率之高,也是在金国内部数得着的,天底下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东海路的实权握在谁的手里,他就不明白了,光是送到都总管这里的公务就是如此之多了,那洪过每天要处理的公务还不要把他累垮了?

  这一点唐括辩就不知道了,要是洪过真的事必躬亲,别说打日本,怕是走出开京城都休想。

  幸好。洪过这个人懂得放权,他的班子仿效的是宋代文官制度,又带着些后世明代中后期文官内阁的形式:

  在洪过之下设置了由三人组成的参议会,这三名参议分别从高丽朝廷,金国都总管府还有洪家商号选人,在这些人之下,仿效朝廷的各部设置机关,由于是洪过私人体系,所以职权划分更加细致,中原是六部九卿,他可好,划出了将近二十个职能部门,分管高丽地面大小事务,每天这些部门将事务上报给参议会,小事报备,大事交由参议会决策,然后写成节略给洪过看,再有重大事情,参议会才拟定一个结果和措施,连同事情的节略奏本交给洪过处置,这几乎就是后世明代内阁票拟的翻版了。

  外人看上去,那三人参议会权力极大,三个人几乎可以顶替洪过,事实上却不是如此,洪过放权不假,但是有两个权力他死死抓住,一个是人事权,就是所有职能部门的主官任免,都是由洪过决定。任何人不得置喙。还有就是财权了,不仅在万贯以上的账目,必须由洪过亲自核准,而且洪过在高丽设置有专门的监察机构,所有大小财务输出和收入,都要交由这个部门审查,如果审查上没有通过,就会交由高丽廷尉府出头抓人审问。

  最终的,洪过在高丽有明暗三套监督体系。

  明面上的,自然就是高丽廷尉府,这位廷尉大人同时也是都总管府司法参军,是洪过从宋王庄提拔起来的,作为前大宋文官,他不会对金国有一丝一毫的忠诚心,他负责执掌对所有高丽和金国臣子的监督。

  暗地里,卢龙掌握的军情司,同样是负责监督所有官吏,还负责监控大小矿山,防止出现暴动。

  另外的,洪过还利用宣传高丽汉人的机会,借着那些被洗脑的狂热分子,夹杂了许多汉人和渤海人,建立一套对军情司的监督措施。名字上他很恶趣味的起名为:内行厂,简称内厂。

  制度制度,只有建立有效的行政制度和监督措施,洪过才会真的将自己解脱出来,中国古代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官制度,到了宋代,其职权和晋升措施的划分已经相当完备,可是,中国古代最杯具的是,这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下,所依靠的监督和制约措施。竟然是建立在对人品高尚的信任上,选出自认是人品高尚的人物来进行监督,于是,那套完整的官僚制度也变成了杯具。

  洪过体系中的监督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监督权,并没有执法权,这样做法虽然降低了行政和执法的效率,但是能够有效保证,不会出现一个类似锦衣卫或是克格勃一样的怪胎,洪过需要特务,但不需要一种近乎恐怖主义的特务统治。

  这些诀窍洪过自是不会对唐括辩解释,他只是淡淡一笑,现在已经交接了政务,至于唐括辩要花多久来吸收,最终适应高丽的政务体系,就不是他洪过要关心的了,接下来,应该是唐括辩说点什么了吧。

  果不其然,在那件虽然堆满公文却一尘不染的公事房里,唐括辩竟是坐下不走了,沉思了一会,才缓缓开口:“改之老弟,陛下让我给你传给话……”

  听到这句话,洪过微微一笑,对着唐括辩拱手道:“恭喜唐括兄。”

  唐括辩脸上现出苦涩的笑容来,摇摇头有些无力的道:“去岁,贱内故去了,到最后,她也没能原谅我。”

  洪过登时明白过来,唐括辩是前任废帝完颜合剌的女婿,前朝的驸马,只因公主老婆的亲母,皇后裴满氏被完颜合剌所杀,所以激愤之下参加了完颜亮的密谋,本来的想法是册立完颜合剌的兄弟,谁想到被完颜亮找机会陷入圈套,最终不得不杀死丈人后拥戴完颜亮登基。

  因为唐括辩一直是游离在密谋集团边缘的人物。而且那位完颜合剌曾经公主的存在,让完颜亮对唐括辩颇为忌惮,纵然肯饶过他的性命,也远远打发去了河南汴梁府路,别看是作了都总管,貌似手握一路军政,实则汴梁府路临近宋国,驻有金国重兵野战军团,这些军头都是归皇帝直辖的,唐括辩不仅指挥不动,而且隔三差五的就会受好一顿气,那个都总管做的不仅不舒服,还是难受的紧,进入仕途以来唐括辩都是顺风顺水,这段汴梁府路任职的经历,倒着实磨练了他的性子。

  现在唐括辩的老婆终于死了,加之这些年他都是兢兢业业,完颜亮终于肯将他调到高丽,而且托唐括辩向洪过传私话,种种情状看,唐括辩总算回到了完颜亮心中值得信任的行列,所以洪过向其道喜。

  完颜亮的意思很简单,洪过回到中原,帮助金国朝廷整顿财赋,完颜亮的目的很简单,只要钱,其他一律不管,至于以前洪过的二百万贯俸禄的要求,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洪过可以继续作“提点东海行省事”。完颜亮的意思很简单,要是不答应,那好,大家一拍两散,你洪过在高丽也别待了,完颜亮要彻底铲了洪家商号在高丽的所有利益。

  虽然不相信金国朝廷,能够动摇自己在高丽的根基,但是与完颜亮搞得鱼死网破的事,也不符合洪过利益。貌似,对于洪过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完颜亮的条件,乖乖去中都上班。

  看看眼前的唐括辩,去了一个纯粹武夫的仆散忽土,派来一个允文允武的唐括辩,完颜亮的心思倒是缜密啊,把洪过撵走,让唐括辩接手,日后高丽的财赋似乎就不会再受洪过挟制了。

  洪过心中为之冷笑起来,老子在高丽苦心打理好几年,所有无耻手段都用上了,岂是你唐括辩一人能接手的?想夺了老子的基业,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心中打定主意,洪过也不推辞,只是摇头晃脑一番后,才提出几个条件来,首先就是,洪过不去中都上班,他要自行选择三司的所在地,第二个,洪过既然是建衙,手下就要有人手,书办衙役一应俱全,要打理财赋保护税收,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兵丁,这些人,洪过要自行招募,第三就是,既然要让洪过打理财赋,这钱财制度就要按照洪过的法子办,不答应,洪过认可一辈子窝在高丽了。

  这几个条件都很要命,唐括辩在心中盘算一番,他手上的权力,能够拍板的就只有第一条,其余的必须皇帝亲自许可。不过,他的差事总算没办砸了,洪过肯松口,以他们师兄弟两人的交情,什么事不能拿出来谈?

  所以,唐括辩当着洪过的面,写下一封书信送去了中都。

  接到了唐括辩的信,完颜亮没有马上打开,反是手哆嗦了几下,才猛地扯出信纸,匆匆扫了几眼,整张脸慢慢松弛开。他是真个怕了,万一洪过不给他作脸,硬撑着闹到底,这两位都不知道如何收场才好了。

  现在洪过提出条件来,完颜亮也不敢专断,找来执政大臣们商量。

  完颜衮一听洪过的条件,当即就炸了,靠了,这几个条件,尤其是第二条,与开府建牙有什么区别?在大金国,能有开府建牙资格的,都是当年从龙草创的老臣,比如当年的完颜宗弼,到了完颜亮完颜衮和完颜亨这一辈,还没人得到这个特权呢,就算是亲王都没得到的特权,洪过一个布衣小子就想奢求,凭什么啊?

  看着完颜衮在书殿里扯着脖子开骂,完颜亮出奇的没去制止,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完颜衮与洪过有心结,两人从小到大就不合,后来洪过当众落了他的面子,又间接弄死了他的哥哥完颜兖,也就是完颜梧桐,这完颜衮算是把洪过恨透了,现在如此破口大骂,其中未尝没有嫉恨的心思在里面。

  看着完颜衮骂了一阵,总算有些累了退在一边休息,完颜亮一扫下面的执政大臣,当即有人出来反对,定睛看去,果不其然,是张浩。

  温都思忠也感觉,这洪过闹得太出格,所以跟着就出来反对。

  蔡松年一如既往的沉默不语,刘麟通常不会主动出头,李通更是不愿意出来当出头鸟,却没想到,新任的枢密副使仆散忽土竟然出来赞同。

  仆散忽土上下活动,终于找到一个枢密副使的缺,他现在缺少在中枢作执政大臣的经验,也就老老实实的坐下来积累年资。现在听说洪过的要求,他心里嗤笑,当初洪过在高丽,算是赤手空拳打出一个聚宝盆来,手下用的不都是他自己招募的?在高丽做得,为啥到了中原就不成了?

  完颜亮听了仆散忽土的话,心中微微一动,又在蔡松年刘麟李通等人脸上扫一圈,最后开口,却没点这些人中任何一个的名字,而是去问了乌带。

  乌带一愣,他是所有执政大臣里最沉默的,恨不得整个人缩进地缝才好,毕竟是刚刚回到中枢,总要学的老老实实夹着尾巴作人。可是,现在皇帝问到眼前了,他又不得不出来回奏。

  接着走到书殿中央的时间,他在脑子里飞快的过了一边前因后果,才平静的奏对道:“微臣以为,洪改之的要求尽可以允了。”

  此话一出,立时惹来完颜衮的怒视。

  乌带平静的面对完颜亮,以示自己心中坦荡没有异心,“既然是整顿财赋,洪改之自然要找一个水陆交通方便之地,他不来中都也是可以的。陛下要用洪改之大才,当然要放权给他,他定出章程来,我们可以议议,只要确定是有利于朝廷社稷的,何妨就按照洪改之的章程办呢,反正洪改之在高丽的作为有目共睹,想来是有些鬼点子的,我们这时不是正好借机学学么。”

  乌带这话说的风趣,尤其是说到完颜亮心底去了,惹来皇帝一阵轻笑,见到皇帝笑了,殿中朝臣们也跟着笑起来。

  “至于招人,既然洪改之是信不过尚书省这些胥吏,就让他招么,我们跟着学学,看看他是如何调教的,正好拿来收拾尚书省这般懒鬼胥吏,反正只要洪改之是公开的去招,诸位又怕什么呢?”

  说到最后,乌带特意把“公开”这个词用力咬了下。

  完颜亮立时明白了乌带的意思,微笑着点点头,也不再问其他执政大臣,当场拍板准了洪过的所有条件。

  完颜亮竟然迅速批准了,这个速度之快着实让洪过乍舌,他还在制定日本下一年的计划呢,听到来报喜的唐括辩的话,一时呆住没反应过来。

  好不容易,将唐括辩打发了,洪过揉揉头苦笑下,看来明年去不了日本了,这日本的事还要尽快规划出来。

  此时的日本,洪过占据京都在内的整个南部的势头,已经基本底定下来,北面的日本明面上属于北朝,实则一分为二,成为平清盛和源义朝的对峙。

  但是,别看两个家伙是对峙,若是有南面崇德朝廷的军队去进攻,这两个家伙也会联起手来,协力将南朝干败,然后继续回去开始掐。

  这种局面令崇德天皇与源为义头痛万分,有心想请洪过派兵插手,可是洪过的军队,一方面正努力攻打日本的所谓西国地区,一方面撒下了人手到京都地面的各个分国,一面派兵镇守了各处要隘和矿山,一面竟然撒出无数布道的儒生,深入到每一处村庄宣传什么“纯种汉人理论”。

  虽然暂时信仰这些理论的人还不算太多,可是这个理论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一旦通过身心改造,磨练掉身上“土著人的劣根性”,成长为倭人中间最早觉醒的“倭族汉人”,这些人就可以当武士,甚至还能读书识字去当官。

  在等级极为严明的日本,能跳出自己贱民或是低级身份,对所有日本人都具有比毒品还强的吸引力。越来越的日本人被吸引来,主动参加了所谓“理论学习”,身体力行的按照那些高丽儒生的教导,每天检讨自己的行为,诵读和默背理论书籍,每隔五天就聚集起来歌颂“伟大的领路人,慈父一般的领袖”。

  这种改变虽然很缓慢,但是洪过有理由相信,只要给他几年时间,就可以在日本克隆出高丽模式,最终完成对日本南部的占领。

  当然,现在洪过最关心的,是在日本各处银山的开采,只要得到这些银山的出产,就算洪过扔掉所有生意,他都有能力主导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

  “嗯,矿山的开发要加快,必须在一年内产出银矿,石见银山啊,够我挥霍一阵了。另外,是不是应该在回去中原之前,先去一趟南宋了?”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