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伐 第二四五章 日本南朝

《宋伐》第二四五章 日本南朝

作者:血裔 字数:4853 书籍:宋伐

  第二四五章日本南朝

  洪过演讲的时候就发现。所有的近卫军战士,对荣誉,对能够成为近卫军并不太过欣喜,倒是对洪过一系列承诺,才在脸上有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他在心中决定,以后再进行军事训练的时候,首先要抓荣誉感,只有一种荣誉感建立起来,才会有团体凝聚力,作为军队才更有战斗力。

  近卫军的演讲只有短短的一刻钟,对面的倭人武士还没结束重新整队,本来是包围的阵势,现在要变成对战,本来还是溃退的人马,现在更要召集起来,按照家名分好,重新排成军阵,这些都需要时间。

  这是倭人第一次对战中原的战士,还习惯于排开阵势正面作战的他们,看见不到两千人的近卫军。竟然敢向近万人发动攻势,而且步履坚定,冥冥中好像有一股杀气笼罩,让这些立足未稳的倭人武士,不禁为之胆寒。

  作为这支倭人军队的总大将,雅仁亲王只是个牌位,他是靠了自己生下个聪明伶俐而且双方都能接受的儿子,这才坐上了总大将的位置,实质上,他主要依靠的军事助手,一人是伊势平氏的栋梁,也就是家主平清盛,还有一个就是有“六条判官”之称的,河内源氏前家主源为义。

  源为义的副将位置,本来就不是很稳固,时常受到自己的长子源义朝的挑战,以前源为义是依靠手上有武勇武士的支持,这才压服了长子。谁想到,在摄津国伊丹一战,不仅失去了许多支持他的武士,更让他颜面扫地,这个副将的位置更加不保了。

  平清盛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首先笼络了家中与他不和的叔叔平忠正,前次源为义出兵阻击,他乘机把平忠正一党都派了过去,名义上让次子统领。结果阻击失败,平忠正一党两三百人损失惨重。倒是平清盛本人的六百名郎党武士丝毫无损,一下子,他就成为军中最大的实力派,同时他在底下撺掇源为义和源义朝这对父子内讧,现在整支大军的指挥权,基本是落在了平清盛手中。

  虽然没见过源为义如何失败的,但是刚刚阵中被围得铁桶般,可被包围的部队却没有太多惊慌,反是不紧不慢的布阵,然后就好像只刺猬,让自家军队无从下手。这种打法让平清盛心中,不禁冒起凉气。

  眼看着对面的军队,旁若无人的缓缓逼近,那个镇西八郎源为朝心头大是不忿,他一直认为刚才输得很冤,如果是由他作先手众,就不会出现那样的惨败。

  是以,当平清盛要将源为义的军势,派在正中成为先手众时候,源为朝也不管不顾的就答应下来,看的源为义心中一叹。刚要说话退让,却见河内源氏的栋梁源义朝冷冷的答应,源义朝看向自己父亲兄弟的眼神,冷的就像是野兽在看猎物。

  此时见到近卫军缓缓逼近,源为朝跳上马,挥动手中的太刀,发出几声不似人言的喊叫,在他身后,是所谓为朝二十八骑中剩余的十几人,另外还有三五十个追随源为义的郎党武士,其中就有源为朝的几位兄弟。

  战阵的双方,冷冷的看着源为朝带领数十骑冲过去。倭人武士之中,不少人用热切希冀的目光注视着,而近卫军则无动于衷的继续前进,仿佛前面什么都没有出现。

  当双方不足百步了,整个军阵才在洪过一声断喝中,猛地止住脚步,随即一个挺枪的动作,整个军阵整齐划一,就像是一个人在完成,根本想象不出这是几乎五百人同时操作。

  仅仅这个停步挺枪,就震撼了平清盛,他怎么都想象不出,最弓马娴熟的武士,怕是也无法做到这个动作,眼前的军队是如何训练出来的?

  洪过双眼眯起,冷冷的看着冲来的数十骑武士,在他心中,这些人不过是送死而已。他连续下达数个命令。军阵最前面的三队士兵,第一列蹲下,手中长枪呈四十五度角斜架在地上,后面两队长枪手并立成一队,用长枪布置成密密麻麻的枪林,等待骑兵的冲击。

  越来越近了,几乎可以看清楚,在对面比驴高不出多少的马上,矮小的倭人将身子紧紧趴伏在马背,一手提着缰绳,一手的太刀平置,眼中透出了坚定的神光,纵然知道未来只有一死,也毫不犹豫的冲上来。

  “蹲——”

  洪过一声大吼,就见第三排的长矛手,身形突然沉下,露出了身后早已准备好的弓弩手。

  正当洪过准备继续下令的时候,突见源为朝的坐骑在主人的操控下,竟然在阵前划了一个漂亮的圈子,一下绕在了军阵一侧。

  随着源为朝的变化,他身后的武士们也随之变动,自然,这个动作有人做的完美。有人只是粗糙的完成,更有人干脆没能完成,扑嗵跌倒在地上。

  绕到军阵侧面的源为朝,顾不得去看成绩如何,大力驱赶坐骑,此时距离军阵只有四五十步,快马只需三两个呼吸就可以到达,一旦坐骑冲入对方军阵,就足以发挥他的武勇。

  谁想到,洪过在训练军阵时候,早已有所防范。最外侧的三列弓弩手身形转动,也不多说,手上弩箭对着源为朝就发射出去。

  嗖嗖嗖

  三支弩箭飞快的冲向前方。

  源为朝眼中露出不屑的目光,这种程度的弓箭还不可能击杀他。又一次在马上牵动坐骑,那头看着比驴大不了多少的战马,竟然又一次划过一个弧线,躲过了这三支弩箭。

  可是,这也是源为朝最后的运气了。

  就在他暗自欣喜的时候,竟然从对面发出一阵连续不断的弓弦声。

  六只弩箭,几乎封住了源为朝所有可以逃脱的角度。让马上的源为朝无从躲避,只有傻愣愣的看着六只弩箭从小变大,直到没入他的身体中。

  他似乎忘记了,近卫军的弩箭都是四段射击,就在他中箭后,还有三架弩机在指着他。

  噗

  一阵血光四溅,号称镇西八郎的源为朝,河内源氏最勇猛的武士,倒在了地上,他倒下的地方,距离近卫军的军阵还有不足十步距离。

  整个军阵慢慢被拉长,数十名弩手飞快的在军阵两侧排好阵列,用手上弩机对着迎面冲来的武士,脸上没有丝毫惧色,反是极为冷静和沉重的放箭,退后拉好弩弦,等待继续发射。

  几近五十名河内源氏的武士,被射成刺猬一样,他们之中冲的最远的,也不过距离军阵还有十步,鲜血流满地面,让人不忍去看。

  收拾了这些大胆的武士,近卫军的长矛阵飞快复原,然后继续用沉重而且有力的步伐,向着对面的倭人武士逼近。

  眼看到了百步左右距离,突然的,源为义的军势竟然开始后退起来,不止是源为义。所有参加过阻击的武士,一起向后退却,百步啊,太不可靠了,对面刀伊人的弓箭实在太犀利,不保持距离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就是这样的一阵慌乱,被洪过敏锐抓住,当即整个军阵停住脚步,前面的长矛兵突然分开松散的距离,一架架弩机指向对面的倭人。

  唰唰唰

  箭雨好似飞蝗一样穿过短短百步距离,噗噗噗,发出一阵闷响的没入了对面武士身体里。许多武士还在向后奔跑,就被弩箭追赶上,一箭射中后背,登时踉跄着趴到地上,身子不住的抽搐着。

  从军阵中飞出来的弩箭,就像是西方死神手里的镰刀,持续不断的收割起人命,偏偏这些武士刚刚见识了镇西八郎源为朝的惨状,无一人敢于转身迎战,只希望继续逃下去,逃的越远越好,远远躲开眼前这些杀星。

  于是整个场面,从混乱变成骚乱,到最后,干脆发展成为一场动乱,整个倭人军阵的中段完全混乱,前面先手的几个军势一起崩溃,武士们变成溃兵,在山野间四散奔逃。

  就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个强势的主将,当机立断派出人整顿队伍,局势或许还有转机。可是,又一件事,将整个场面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就在所有人都等待主阵的军令时,突然有眼尖的武士惊叫起来:“动了,将旗动了,天,总大将逃走了——”

  所有人闻声向后主阵方向看去,果不其然,标志着平家的将旗,那面赤旗正向后挪动,开始时候还是一点点的移去,到后来,竟然不顾所以的飞快逃走。

  随着将旗的后退,作为主阵的六百名伊势平家武士,也随之转身而逃。

  主将都在逃跑,那我们呢?

  在场所有倭人武士,脑中一起生出这个念头来。

  还在想什么,逃啊,干嘛要替伊势平家送死,等别人都逃了,难道还要自己去面对那些死神么?

  几乎所有倭人武士都是这个想法,霎时,整个倭人军阵,就好像是溃堤的大坝一般,再也无法维持下去,整个崩溃掉,漫山遍野都是倭人武士矮小的身形。

  看到倭人的崩溃,整个近卫军突然顿住脚步,面面相觑的看着彼此,不敢相信,明明对方还有人山人海的上万人,怎么会,就这样失败了?

  可若是说对方的诡计,这种大溃退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诈败啊。

  洪过也是一愣,呆立一阵才对着刀手下令,全力追杀,如果可能,就这样冲进倭人的京都才好。

  于是,四百多名刀手,欢呼一声:

  “近卫军,前进——”

  衔着倭人的尾巴冲上去,对那些跑的慢兜头一刀,剁下了脑袋也不拿着,只是一门心思去追击,因为,洪过允诺了,此战不以首级计军功,只要能冲入京都,全军受赏。

  长矛兵和弓弩手也没有停下,而是继续迈着缓缓的脚步,向着京都前进,一路上,到处都是倭人扔下的长枪太刀,或是脱下来的铠甲,身上的粮袋,甚至还有不少画着乱七八糟人像的图画。

  当天夜里,就在摄津国和山城国之间,一个叫做山崎的地方,洪过带着军队宿营,直到这个时候,派出去追击的刀兵还没有撤回来,反是不断被派回来的斥候通报,刀兵现在已经冲到京都边缘,由于京都地方广大,而且这些士兵也不知道京都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就暂时停驻在京都市郊,到处寻找向导,准备明日一早就发动进攻。

  洪过一听,当时就急了,他之所以要抢入京都,不就是为了抓倭人的朝廷么,现在这般傻蛋竟然说找什么向导,等到明天早上,那岂不是黄瓜菜都凉了?

  再顾不得让近卫军休息,反正这一天下来,连惊带怕的,近卫军的战士们到现在都极度兴奋,要他们休息也做不到,洪过索性点起所有人,连夜赶向京都。

  一路上也并非没有阻拦,不过,都是些零散的溃败武士,近卫军杀掉一批,也抓住了上百人,按照洪过以往的想法,干脆宰了拉倒,哪里想到,其中站出一人来,对着洪过跪倒行了大礼,自称叫做源为义。

  听这人介绍过后,洪过才清楚眼前这人的身份。

  “河内源氏啊,”洪过坐在一个马扎上,盯着眼前的老人,这个河内源氏可不简单,日后闹得整个日本都卷进来的源平合战,可就是河内源氏的源赖朝挑起的,不过,貌似源赖朝不是眼前这位的儿子。

  小心的打听了一句,敢情源赖朝是源为义的孙子,是现在河内源氏栋梁源义朝的儿子。洪过同时听说,源为义和源义朝父子本来势同水火,就是这次兵溃,两人都是各自带着自己的拥护者,向两个方向逃走。就在下午,源义朝已经跟着平清盛,带着军队退入京都。

  洪过懒得兜圈子,直接告诉源为义,或者投降,为自己带路,他可以帮助源为义斩除源义朝,或者直接在这里自杀吧。

  不用多想,源为义答应了洪过的条件。

  有了源为义的带路,余下来的路程就近便了许多。同时,由于源为义的投诚,一路上有不少星散的武士,也犹豫着跟随了洪过的队伍,毕竟白天近卫军的神勇表现,骇到了每一个日本武士,在他们的想法中,朝廷怕是根本不能与这支军队相抗衡,还不如现在投降算了。

  等洪过星夜赶到了京都,得到的是一个让他愤怒的消息,原来,就在前一天傍晚,从战场退下来的平清盛,已经将京都里的上皇后鸟羽,以及雅仁亲王掳走,看样子是逃向平清盛的老巢伊势半岛了。

  平清盛跑了,连天皇都被抓走,虽然朝廷还有不少公卿剩下,但是没了头的朝廷,也能叫做朝廷么?再者说,若是平清盛利用手里的日本天皇上皇,号召整个日本的武士集团与自己作战,到时候又要如何是好?洪过到日本来征战,是为了强迫日本朝廷保证他的既有利益,而并非是想学后世的赫南.科尔特兹,用几百人征服一个帝国。

  要保障利益,最好的办法是达成个协议,若是能签个城下之盟就最好了,但是,如果现在连日本朝廷都找不见,又要他去和谁签城下之盟啊?

  追击,还是在京都等待援军?洪过心里犹豫起来,毕竟要从这里到达伊势半岛,还有不短的路要走,一路上多是山地,再想找个适合长矛兵作战的平地,还真是不容易。洪过也没自大到,真以为自己的部队天下无敌了。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曾经的河内源氏栋梁源为义,似乎看出了洪过的难处,主动找上门来要出主意。

  说实话,洪过对这个源为义有些故意疏远,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杀了源为义最喜欢的儿子源为朝,这就是血仇啊,要是源为义报仇,突然反水的话,他现在势单力孤的,还真不容易对付。

  暂时在日本的皇宫驻军,听说了源为义要出主意,洪过下令周围布置五十个士兵,这才将源为义招来。

  这一召见不要紧,还真让源为义找到个法子。

  原来,那后鸟羽上皇和雅仁亲王早就串通好,一旦时局和缓,就让雅仁亲王继位为天皇,只不过两人要发誓,一旦雅仁亲王日后退位,要传位给雅仁的儿子守仁亲王。本来这个主意是针对崇德天皇的,所以,当平清盛掳走天皇时候,主要带上后鸟羽上皇还有雅仁亲王一家,至于崇德上皇却是想要宰掉的,被崇德见势不妙,一早溜掉了。

  什么,手里有一位曾经的天皇在?洪过惊喜连连,当即下令源为义请这位崇德上皇进宫。

  竟然是在皇宫里召见自己这个上皇?本来崇德心里极不舒服,根本不想甩洪过,可耐不住源为义的鼓动,终于不甘不愿的进宫来见洪过。

  见到了洪过之后,崇德上皇舒服了不少,洪过也是明白这些高位者的心思,见到崇德上皇后,并没有坐在主位,反是将崇德请到大殿的主位做好,洪过仅仅坐在了客位上,意思很明显:这皇宫还是你们天皇一家的,我不想留恋。

  有了这个共同的态度,下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很快的,双方达成了协议:洪过扶植崇德上皇重新登基,源为义恢复河内源氏栋梁的位置,同时进入日本的朝廷,做个四品的兵部卿,作为崇德天皇的友人,崇德朝廷邀请洪过在摄津国驻兵,与此同时,将四国岛和九州岛租给洪过,租金象征性的收了一两黄金,租期九十九年,日本全境对洪过开放,洪过名下的洪家商号可以在日本任何地方开设分号,洪过在日本拥有矿山开采优先权,等等不一而足。

  因着伊势在北面,等到平清盛安定下来后,一定会重建日本朝廷,所以,崇德天皇在京都的朝廷,也被称为南朝,平清盛支持的朝廷,就是北朝。日本平安时代结束,进入了战乱不绝的南北朝时代。

  对于这份协议,洪过非常满意,鉴于协议是在日本国京都签订,洪过为协议起名时候,大笔一挥,取名为:

  《京都议定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