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朝第一公子 第31章

《明朝第一公子》第31章

作者:方景 字数:3034 书籍:明朝第一公子

  “陛下圣明,其实不光是要保护他们,那东洋西洋诸国盛产很多我大明急需之物,起码命他们大量种植水稻,因那里四季炎热,一年水稻能三熟乃至四熟,用我之茶叶丝绸瓷器,换彼之铜铁银金,宝石香料,粮食等珍奇之物,互通有无,彼此还能互利。”

  “哼,朕的天下,疆域广大,物产丰饶,何须祈求他人,此事以后再说。”

  张灏舒了口气,不管如何,这个种子算是种在皇帝心里了,至于未来会如何发展,还得慢慢观察,起码要阻止朱棣下令禁海,对于民族发展助益之大,可以想见了。

  不过儒家思想在这方面确实阻碍不小,口口声声仁义道德,羞于启口一个利字,皇帝只想着德施四海,老是高高在上的看待各方小国寡民,人家进贡点东西,就想着展示天朝气派,往往几倍十几倍的赏赐,对内却盘剥日狠,百姓苦不堪言,还有朱棣恐怕是担心大明百姓趁机迁居西洋,不服他这个皇帝统治,还有那失踪的建文皇帝,永远是他最担心的阴影,这一生都不会心安,当一个皇帝看来也是烦恼不断。

  “那你刚才口出狂言,倒也不是无的放矢了,难道是那个先贤教你一些法术之类的,让你心中有了底气,敢说出立下三件大功,既能为国为民,又功在社稷千秋吗?”

  “法术?”张灏一愣,马上哭笑不得,赶紧解释道:“陛下,那都是无稽之谈,小侄可不会什么点撒豆成兵的本事,只是根据他的只言片语,心中有了计较,才斗胆口出狂言。”

  朱棣笑着摇头,径直转身走到御座上坐下,指着身前不远处的圆凳,笑道:“自己搬过来,挨着朕坐着,倒要看看你这小家伙,还能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嘻嘻一笑,张灏笨拙的走过去,这么长时间下来,确实有些承受不住,费力的抱起一个红木圆凳,磕磕绊绊的走到离皇帝不远处,小心的放下,撩起裤裙,折腾的一会儿,才好不容易的坐稳。

  “身子骨太弱了,这可不像你爹呀,今后好生习练武艺,将来给朕做个大将军。”显然对于今日张灏关于兵事的才华大感惊艳,朱棣一时间倒也殷殷嘱咐。

  赶紧大摇其头,张灏嬉笑道:“只是纸上谈兵罢了,父亲大人春秋正盛,有他老人家为圣上效力,小侄的志趣到不再沙场之上。”

  闻言有些惊讶,朱棣饶有兴趣的道:“那就是要熟读四书五经,将来做个大学士,参与内阁机要,做个名垂千古的首辅名士了?”

  依然大摇其头,张灏想都没想的笑道:“呵,小侄从小就不学无术,既无经世之才,也不想那般辛苦,不干,不干。”

  这下朱棣可是来了兴趣,又问道:“武将不愿做,文臣不想当,你这小小孩儿,那将来如何打算,难道要当个富家翁不成。”

  随口开个玩笑话,朱棣到不相信,如此一个聪慧的孩子,会如此没有志向,笑吟吟的看着张灏。

  “皇上您真是一语猜中,小侄平生胸无大志,只想一生悠然南山下,问菊山野中。”

  亲切的笑容消失不见,朱棣皱眉斥责道:“胡说八道,小小年纪就想做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也不怕丢了祖宗的脸面,这要是被你爹知道了,还不打断你的双腿。”

  张灏坐在圆凳上暗中苦笑,谁又想当了纨绔子弟了,今日露了这么大的脸,傻子才敢在你面前,说些什么胸有大志,将来一定要出将入相的大话,那还不被你老人家死死盯住,难道家中里里外外潜伏着锦衣卫,当真很好玩吗?

  “皇伯伯,如今这上有圣明天子在位,下有文武百官辛勤做事,咱大明朝国立鼎盛,老百姓身处永乐盛世当中,我一个孩子当然要富贵荣华一生了,谁耐烦成天上朝,日日操练的,无趣,无趣。”

  嬉皮笑脸的说完,张灏甚至还手舞足蹈,看的朱棣又是满脸笑容,笑骂道:“不用你这小滑头想着法儿的恭维朕,自己懒惰还怪着朕和文武百官,乃至天下百姓不成?”

  神色甚是高兴,不知不觉的神情向往,喃喃自语道:“永乐盛世,永乐盛世,呵呵。”情不自禁的手捋短须,大有踌躇满志的兴奋。

  忽然张灏放下挥舞的手臂,平静的道:“陛下,我父亲已经位极人臣,年纪还不过四询,老张家几代人誓死效忠皇上,我张灏同样如此,只愿今后置身于江湖之中,冷眼看这朝堂百态,大明万里江山。”

  说完站起,单膝跪地,仰头决绝的道:“张灏发誓今后绝不做官,只做一个勋贵子弟,日后如看到不平之事,比如贪官枉法,朝廷失当,当大胆直言,甚至入宫觐见陛下直谏过失,愿追随我皇励精图治,让这万里河山再不遭受异族入侵,我汉家衣冠长盛不衰。”

  朱棣猛地站起,神色复杂的盯着跪倒在自己面前的孩子,就算是在愚钝,此时也明明白白的听出这孩子的深意,不禁仰天长叹,好一个聪明之极的小儿,好一个深谋远虑的张家。

  从进来开始,这孩子话里话外,就没有一句不另含它意的,句句意有所指,这是在告诉朕,他张家世代忠良,如今已经是站在人臣巅峰,深受隆恩,再不敢向前一步,从张灏这一代起,宁愿做个体体面面的富家翁,终身不在出仕,以让自己安心,也不敢胆大妄为,做那权倾天下的一代权臣,甚至是甘做朕的鹰犬,时刻准备着对付任何不轨之臣。

  “哈哈,真是好一个祥符张家,张家善谋,果然是名不虚传。”大笑不止的朱棣,可整个人的表情却舒无一丝欢愉的神色,阴森森的质问道:“你张家这是在骂朕,疑心重,刻薄寡恩,不能让你们这些老臣善始善终了。”

  无畏的直视皇帝的龙目,张灏大胆的道:“为人臣子,当主动为主上分忧,识大义,懂进退,小侄绝无一丝不敬,那权利就如一副砒霜,古今多少人,就因为眷恋权位,而导致丧心病狂,作出十恶不赦之举,我张灏图的是和皇上有始有终,君臣和睦,成就一段千古佳话啊!”

  “哈哈。”朱棣仰天长笑,这次可算是笑得真心实意,看的张灏暗暗舒了口气,趁着皇帝转身的一霎那间,赶紧伸手摸了把额头上的冷汗,今日这一举破釜沉舟,总算是收到了一点点回报,起码能让皇帝不在疑心于自己。

  “你这孩子聪明绝顶,更难得的,是年纪如此之小,竟然懂得明哲保身,知恩图报,只是过于小心谨慎,和你爹真是一模一样,太不知好歹了,难道朕一代雄主,还容不下你们父子二人吗?”

  转过身来的朱棣,重新坐回龙椅,开怀道:“在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说出愿意为朕分忧的话,朕就赏你个大官做做,并保你终身无事,将来不但能位列三公,就是青史留名,那也是唾手可得。”

  心中冷哼,张灏表面上一副感恩戴德,神色异常激动的叫道:“侄儿愿随时为皇上分忧,只是话已出口,就绝无收回的可能,一生不愿做官。”

  眯着眼睛,朱棣不置可否的笑道:“如今你还小,罢了,这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先说说你如何为朕立下三件大功?”

  “是,陛下,如今我只想到一件,也无太大把握,不敢说。”

  “呵呵,就是如此,果然不出朕的预料,你这小儿要是真能说出来三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朕才觉得不可思议呢,直说无妨。”

  此刻已经非常喜爱张灏的朱棣,竟一反常态的说出心中想法,在他心中,能说出一点有用的东西,那就算是非常难能可贵了,大明朝这么多的大臣,这么多的百姓,多少能人异士,难道还不如一个孩子?除非这张灏是个异端邪物,才能知道些大家都不知道的秘闻。

  “陛下,在那遥远的一些蛮荒地域中,林地间有几种粮食作物,不但种植方便,而且产量极高,更重要的是不占良田,要是能命郑和太监到处寻访,一旦找到些种子,那我大明百姓,家中不但从此能多些粮食吃,遇到旱涝等灾害,更不至于令朝廷难办,不知陛下可否满意。”

  “咦,仔细说说,是何种粮食?别小看朕,当年可是经常在田间巡视,别企图糊弄朕。”

  哈哈一笑,对于皇帝的玩笑话,张灏自是心领神会,马上解释道:“有一种食物叫土豆,圆滚滚的,有一种叫做玉米,长长的很好看,还带着穗子,还有那交趾的占城稻,早在宋朝就引进到江南等地,只是如今种子退化,已经大不中用,如果能重新培育出一大批良种,在推广天下,那肯定能提高亩产,增加朝廷赋税。”

  第一卷豪门世家第031章天生弄臣

  一直陪着永乐皇帝说了半天,才算是解释清楚关于土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情形,当然,张灏说的非常笼统,不过就算是这样,皇帝也已经非常满意,并且异常自信的表示,等来年就命郑和再下西洋时,好好勘察西洋各地情况,如果有必要,就分出几支船队,一定要找出这些能救活无数百姓的神物,如此郑重的表态,也让张灏深为叹服,这永乐皇帝能如此为百姓着想,确实是非常难得了。

  对于张灏的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朱棣大为开怀的同时,倒没觉得一个孩子如此怪异和博学多才,而感觉有什么奇怪,其实这里面固然有张灏提前打的预防针,就是那个神秘老头起了作用,最重要的就是,皇帝对于打小就聪明绝顶的孩子,早就见怪不怪了。

  这皇帝身边,哪个大臣从小不是一时之选,不是博闻强记,不是聪明过人,满朝那么多人,小时候就聪明绝顶的实在是太多了,何况各地官府,一旦发现治下谁家出了个所谓的天才儿童,几乎都要当作一件祥瑞之事,快马上报京城,历朝历代皆是如此,这一年下来,起码能有十几个可称得上天才的孩子,为世人称赞,什么三岁成诗,五岁把论语倒背如流,七岁熟读儒家典籍,8岁出口成章,凡此等等,到让朱棣已经麻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