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朝第一公子 第156章

《明朝第一公子》第156章

作者:方景 字数:2912 书籍:明朝第一公子

  张宝钗不解的道:“这种好官,应该放到刑部或是当个什么八府巡按一类的,满天下抓住那些坏官,不是更好吗?”

  看着佳人难得糊涂的俏模样,李安哈哈大笑,解释道:“就是因何大人太耿直了,所以才要放在户部,呵呵,这种朝廷之事,哥哥也说不明白。”

  似懂非懂的,张宝钗并未追问,不过却对这何大人升起好感,扭头吩咐道:“毕竟是朝中大员的府邸,你等守在这里,本小姐过去瞧瞧。”

  丫鬟下人齐声应是,张宝钗莲步轻移,李安见状急忙追了上去,自是得亲自充作那护花使者,两人一前一后,顷刻间就走至距离两位孩子不远处停住。

  先是抬头看了眼院门正面之上的钦赐铁牌,金字书写‘爱民堂’,字迹古朴苍劲,使人见之心生敬意,在看一眼两边门联,更是一股子高山仰止的廉正味道,扑面而来。

  ‘乔木风霜古,山河带砺新。’

  张宝钗默然,不管任凭你是何人,谁不对清官敬重有加?轻轻叹了口气,侧耳倾听,没多久即含笑点头,暗道难怪如此,果然是家传渊源,有何家小姐时时教导,难怪这乞丐似地孩子出口不凡。

  紧接着听到那女孩教授了一首诗后,两个孩子开始聊起家常,听的宝钗姑娘皱起眉头,后面的李安只顾盯着她翘臀,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秀儿,这是块玉佩,哥哥给你留着,今后等你长大了,在给你。”

  “嗯,谢谢文柏哥哥,杨哥哥,秀儿好饿好饿。”

  “唉,秀儿忍忍吧,秀儿乖,秀儿听话。”

  “可我真的好饿啊!昨晚奶奶只给了我一碗粥喝,说女孩家不做事,用不着费粮食。”

  “这个老乞婆真是可恨。”男孩跳脚大怒,眼珠一转,恨恨的道:“秀儿你家下人呢。”

  女孩指着蹲在墙角里的中年妇人,撇嘴道:“那妈妈最坏了,老是偷着向父亲奶奶告我的状。”

  “你等着,今次非收拾她不可,哼。”男孩不等女孩劝他,一溜烟的跑的没了踪影。

  听到此处,张宝钗心中没来由的难过,暗怪这男孩太没脑子,手里拿着一块玉佩,也不去换些银钱给妹妹买东西吃,转身一望,指着远处一个烧饼摊子,叫道:“这位大叔,给我取来两块面食。”

  李安莫名其妙,不过赶紧走过去亲自付钱,瞧得远处等候的下人们心中偷笑,又见大爷拎着吃食回来,倒也换得人家小姐一个微笑,骨头酥软的跟着走到女孩身前。

  张宝钗蹲下身子,举着手中的油纸包,里面散发而出的食物香气,立时刺激的女孩小鼻子耸动,嘴馋的摇头道:“谢谢姐姐了,秀儿不能吃外人给的吃食。”

  懂事的乖巧模样,立时惹得宝钗姑娘欢喜,母爱大发的柔声道:“几文钱的炒饼而已,秀儿乖,赶紧趁热吃了吧。”

  女孩还是摇头,神色害怕的看了眼远处已经站起的妇人,惊慌的道:“谢谢姐姐,秀儿要回家了。”

  神色意外的看了眼那个走过来的妇人,张宝钗心中大怒,指着她骂道:“好一个猖狂的贱人,哥哥,往死里打。”

  二话不说,李安奉命几步上前就是一脚,立时踢得妇人一声惨叫,狠狠的跌倒在巷子里,嘴里连声讨饶。

  不屑冷笑,张宝钗转头又恢复亲热笑脸,伸手拉住就欲离去,吓得脸色更加苍白的女孩,连哄带劝的想喂她吃烧饼,可是这名叫秀儿的小姑娘,紧闭着小嘴,死活不吃一口,气的宝钗姑娘不耐烦,就要强行递到她小嘴中。

  女孩人小力弱,渐渐支持不住,加上饥肠辘辘,眼看诱人食物在眼前晃荡,自是抵抗力大减,张宝钗得意娇笑,动作越加用力,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

  正在此时,拎着一块石头的男孩出现,老远就瞧见喂食一幕,只看得眼睛瞬间睁大,险要欲裂而出,狂怒之下扔下石头,用尽全力冲了过来,一把用力推开张宝钗,大骂道:“谁允许你给秀儿吃东西了,这是要害死她啊!姐姐是恶人,是坏人,是个下九流的小娼妇,无耻不要脸的狐媚子,没人疼有人骑的下三滥,你混蛋。”

  暴怒欲狂,男孩混迹于市井之中,平日听得多了粗鄙下流之极的粗话,气极之下,张口就骂的滔滔不绝,他年纪不大,本身不太清楚其中恶毒含义,糊里糊涂的倾泻而出,只听得跌坐路边的张宝钗气的浑身颤抖,尖叫道:“来人,把这个没教养的恶心东西给我绑了,重重掌嘴。”

  这男孩骂人话一出口,下人们就知糟了,李安同样大怒,狠狠照着妇人肚子一脚踹下,也不管她死活,跑来过扶起张宝钗,指着跑过来的下人,骂道:“都他**的手脚快些,把这个小畜生给爷宰了。”

  一位下人吓得一激灵,赶紧按住就要挥棒打人的同伴,叫道:“万万使不得啊!大爷,这附近可都是锦衣卫啊!”

  心中一惊,李安面色大变,扶着张宝钗神色变得犹豫,看的宝钗姑娘愤怒如火,她何时受过如此大辱?神色恶毒的指着男孩,诅咒道:“好,现在是奈何不了你,你等着,过几天,你就永远到宫里当一辈子伺候人的太监吧,哼。”

  ???????????

  “唤多情,亿多情,谁把多情唤我名,唤名人可憎,为多情。

  转多情,死向多情心不平,休叫情重轻!”

  英国公府,内宅园子。

  独坐在亭下,张灏轻轻念完这首长相思,自得其乐的喃喃自语,笑呵呵的抬头看了眼附近动静。

  和他悠闲轻松的模样截然相反,远处花园里可谓是动静噪杂,但见上百名匠人在大兴土木,各式木料石料堆满附近,似乎是在盖房子,看那地基都以打好。

  话说自家老爹就要归来,阖府上下欢天喜地的同时,自是得整顿下家事,张灏于是受母亲之命,成了负责监督一系列大型工程的管事人。

  如今随着小一辈渐渐长大,尤其是府上小姐众多,身为一家之主的张辅夫妇,自是不能住在后园子,大太太王氏早已在前院收拾好了一处清净院子,另一头住着的,就是大爷张睿和大*奶朱元香的梨香阁。

  萧家姐妹和沐怜霜也不能老是留在翡翠轩,起先老祖宗有意大家都迁到对面伯爵府去,毕竟那里有个新修的园子,可是张灏不愿过去,眼不见心不烦的,把园子让给了二房,惹得张回夫妇喜出望外,赶紧收拾行李,几日之间,就一家子统统住过去了。

  起先几个兄弟不情不愿,毕竟姐妹们都在这边,不过到底清楚那可都是哥哥护着的,自己还是打消妄念吧,遂老老实实的跟了过去。

  如此一来,后园子自是宽敞不少,不过张灏不喜大家彼此相隔老远,就奉了母亲之命,按照自己的心意,设计了一系列的图纸,召来京城最有名的工匠,花费几万两银子,准备修建几个新院子。

  但见泥水匠正在打地炕,墙外有人点火,查看下通风如何,这工匠自有独门手艺,夹墙之间,地基之下,都设置了层层特制材料,又用些罕见花草安放,不但美观,还不会使煤烟渗出,熏触到人,端的是技艺巧夺天工。

  正看的有趣,张灏自得一笑,他设计的图纸,自是上下水管配套,梳洗间,卫生间俱全不说,里面还用的上好特制瓷砖铺就,此时已经从南洋运回来无数火山灰泥,经过匠户研究,已经发明出简单的水泥。

  至于其中过程,张灏也不懂,无非提些简单建议,即使如此,这明初的工匠手艺可非同小可,还有那未失传的各种珍贵书籍,自是得以研制出一些新鲜玩意,还有跟随郑和过来的上千名南洋工匠,举凡玻璃制品,香料等一些手艺,都得以因此传入中土。

  对于此等可以使人一夜暴富的生财手段,张灏并未占为己有,反而传播天下,让其在天下百姓手里得以焕发无穷生机,为国为民,想必大有裨益。

  连同姚广孝等一些有见识的大臣,几番在朝廷之上驳斥一干迂腐文臣,皇帝朱棣对于增大商税,开辟财源自是默许,其中几位宁死不同意与民争利的文臣,因张灏手中掌握东厂锦衣卫,自有手段使其乖乖就范,再说此时乃是明初,远不是后世文官集团可以比拟的,顺理成章的,如今商税已经按照一年的收益,上缴额度不同的税费,至于对于后世影响是好是坏,这就不在张灏考虑之内了,还是那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谁又管得了未来百年之后的事态发展?

  (推荐一本都市小说,平步青云,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瞧瞧!)

  第三卷一门双贵第146章巧遇鸳鸯

  第146章巧遇鸳鸯

  看了会儿各处进程,召来领头的几位匠户,张灏随口嘱咐了几句,指着附近环境详细解释了下,选择的动工地点,介于醉梦居和翡翠轩之间,本就是园子内景致最好的所在。

  这时候修建阁楼,加上周围环境点缀,少说也得耗费数月时间,张灏不愿耽搁这么久,请的工匠又是手艺最好的,重赏工钱下自是格外卖力,除了添加两处小院外,就是翻修下沐姐姐花园后的阁楼。

  数个院子将来会挨得很近,中间几个相连小花园全都并在一处,借助现有的假山游廊,亭台楼榭,动用上千人力物力,重新规划整修,估计不出一个月就能完事,不过真要住人,恐怕还得等风干油漆,散去怪味,三个月之后了。

  周围全都用粗布幔帐阻隔,园子里的女眷,一起搬进老祖宗附近几个院子中暂住,张家家大业大,自是不愁安顿家人,不过到底园子内进了男人,姑娘丫鬟们只得成天陪着老祖宗,不敢随意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