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朝第一公子 第134章

《明朝第一公子》第134章

作者:方景 字数:3093 书籍:明朝第一公子

  其实这些年来,他都不喜欢在大内中逗留,不说这里阴气太重,就是遇到的那些宫女,那些下位嫔妃,几乎人人面如死灰,毫无一丝朝气,就跟个行尸走肉一样,即使是撞见皇帝,也只是强作笑颜而已。

  曾经张灏为此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这几年到是多少看出一丝端倪,首先说宫女们,几乎历朝历代都是悲剧的代名词,一生孤苦凄凉不说,还任人作践,性命更是得不到保障。

  不过宫女们还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指望,那就是年老色衰时,或是皇帝驾崩后,也许会被赶出宫去的,不过此种几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倒是被皇帝赏赐给大臣武将的,可算是个天大喜事了。

  众所周知,这宫里乃是世间最肮脏的地方,又是煞气最重,最是严守隐秘的所在,为了防止宫中隐私或是皇室琐事被外界得知,明代宫女决不允许出去探亲,就是连书信礼物都不能递出去,生病没人管,死了没地埋,往往是烧成灰添了枯井了事,年老后遣送到冷宫等去处,终一生就这么了无声息的死去。

  不过制度是死的,到底并不是人人如此,对于体面有身份的宫人来说,很多森严规矩也只是个摆设而已,不过到底大部分宫女没有此等幸运,以至于民间百姓一听说皇家选秀女,可谓是立时人人色变,立马连夜把自家闺女许配出去,更有哪个人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甚至是街上的乞丐也得拉来凑合,这就是有名的拉郎配了,宫女命运之凄惨,由此可见一般。

  普通宫女命运凄凉不说,甚至张灏早已发觉,这算是大明宫殿里有身份的一群女人,尤其是地位略高一些,就是那些曾经被皇帝宠幸过的女人们,只要是没有子嗣,家中不是显贵出身的,几乎个个一脸死相,尤其是最近几年越加明显。

  至于王忠提到的菜户,张灏倒是若隐若无的听说过,好像现如今宫中结成对食,菜户的宫人可谓越来越多,何谓对食?也就是指宫女和宫女之间的同性安慰,寻求心理和心灵上的双重抚慰罢了,后来大概觉得不过瘾,又加入了公公们,估计从有皇帝以来,对食现象就已经出现,只是明朝时有了这么个称呼而已。

  毕竟凄苦的孤身一人呆在这个冷冰冰,毫不讲究一点人情味的皇宫中,寻求个依靠乃是在正常不过的选择了,就是那些公公们同样如此,又不是人人都得成为体面管事,一群最可怜的群体,自然会相互依靠,相互依存。

  也是因有了半个异性加入,这虚虚假假之事必不可免就迸发出了真挚感情,即使宦官不算是个完整的爷们,可那也毕竟是个男人,这一有了感情,以往的露水姻缘,自是开始正规化世俗化,彼此间就好似真的夫妇一样相处,就被形象的称为菜户了,而菜户和民间夫妻一样严肃,双方彼此依靠,有的甚至都是生死与共了,财产更是双方共有,到了现如今,一些宫女要是寻觅不到另一半,从而结成菜户,都会被宫里人耻笑瞧不起的,笑话你为弃物。

  大凡世事离奇,当菜户诞生后,自然而然的,宫里就应运而出了保媒拉纤的媒婆,可别小看这些命苦之人对感情的真诚追求,一经做媒而双方满意的话,就会由女方出个四五两银子,雇佣会烧菜的公公,烧上一桌好菜,请上几位好友一同庆祝,席间更是有类似山盟海誓一般的仪式,并当众对天立誓,双方一生扶持,一生恩爱,假如一人先死,那另一人绝对要终生不再配别人。

  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这些看似下贱的宫人一经结成菜户,往往还就是认死理了,比之民间夫妻还要坚守誓言,还要情动苍天,三贞九烈之人,至死不渝,同生共死的例子,真可谓比比皆是了。

  别说张灏对此有所察觉,就是不管是皇帝还是其他人,基本都心知肚明,不过到底此种事还是少数人行为,这太监又是个不完整的爷们,人人对此也无可奈何,或许怎么说都是最下面的极端隐秘事,一般无人敢冒着成为公敌的风险,而跑到皇帝面前举报,倒也不能说没有,不过很多皇帝往往念在此乃人之常情,顶多派人把被告发的菜户秘密处死了事,最后干脆就没人过问了,为何?法不责众呗!

  那大太监们还能在京城里置办宅子娶老婆呢,你凭什么不让下面人过过干瘾?反正皇帝和娘娘们平日都是高高在上的,也管不到最底下人的生活。

  而到了明朝后期,一些地位低等的嫔妃,甚至都有和太监结成菜户的,皇帝根本都对此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了,基本上就是默许了。

  而此时那些嫔妃,比如眼前的吕美人为何总是一脸的死气沉沉,张灏倒是终于查出原因了,原来是出自皇帝驾崩后的殉葬制度闹得,其实他以前就知道此种惨无人道之事,只是随着姐姐命运改变,早已把此事遗忘了,最近才恍然想起。

  没人是救世主,此乃张灏信奉不二的原则,可面对一大群视自己为亲人后辈的嫔妃们,尤其是没有子嗣,必定会被殉葬的干娘贤妃,那张灏却绝不会无动于衷,何况那时候最大的阻碍已经驾崩,此刻张灏心中冷笑,其他人谁若干出头阻拦,那就算是太子朱高炽,我也得让你死无全尸。

  看着跪倒在面前的一众公公宫女,张灏指着被捆住手脚,还在低声哭泣的三个年轻宫女,压根当那菜户之事没发生过,避重就轻的问道:“说,为何偷首饰盒?实话实说,自有我为你们做主。”

  吕美人神色复杂的轻轻一叹,立时背过身去,而贤妃则神色好奇的看着她们,跪着的大太监王忠则面带冷笑,其他人则神色各异。

  一位长相清秀的宫女看了看身边两个姐妹,低声道:“首饰盒是奴婢们偷的,只是。”忽然抬起头,昂然直视张灏的漆黑眼眸,绝望的尖叫道:“那是要偷偷换来几副药,给在浣衣局得了病,给在安乐堂中等死的姑姑们送去的救命药啊!”

  一时间只感觉扶着的贤妃娘娘,身子不可抑制的颤抖,张灏望着已经失态的干娘,自责的悲声道:“都是本宫的疏忽,都是本宫的疏忽。”

  轻轻叹气,张灏马上安慰道:“也不能怪您,这宫中的族人,实在是人数太多了,您怎能挨个照顾到?”

  “是我的过失,灏儿你不用安慰本宫。”贤妃娘娘此时显然是被触痛了伤心事,缓缓说道:“这些年来,本宫一直只关心如何得到圣上宠爱,身边之人还能护着,可其她族人,则不当回事,难怪本宫命中无子,如我这般不知廉耻,不念亲情之人,活该一生孤独。”

  张灏立时哑然,其她人更是默默不语,都同是感同身受了,更有的心中冷笑,心说你贤妃娘娘如今年纪渐老,才回想起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当年你年轻时,那是何等的高高在上?何等的艳冠群芳?何等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又几时把下面的族人生死放在眼里,你那眼中,永远只有当今万岁,如今才知道恶有恶报,倒是悔恨的有些晚了。

  贤妃娘娘的神色变得凝重,随着她的神色变化,自是有一股子摄人心魂的气势,毕竟是做了十几年贵妃的人物,众人心中一跳,赶紧恭恭敬敬的低头。

  “王公公,本宫这次亲口求你,放过她们几个无辜之人,你看如何?”

  王忠立时一脸的苦笑,他何尝愿意同时得罪安东侯和贤妃?只是他实在是有难言之隐,不过还是心一横,毕竟在不知趣,那估摸着过几天,自己的脑袋就绝对保不住了,先躲过这一劫再说吧,可正当他要应承下来的时候,却突然被一群不速之客打断,只吓得魂飞魄散。

  第三卷一门双贵第125章势力划分

  别看皇宫架御九重,令人肃穆压抑,好似无数宫人都被分隔到一方方小天地中,彼此老死都不相往来似地,可就算是刚发生任意一件小事,那也能顷刻间传到有心人耳边。

  今日之事,其原因复杂,按理说王忠本没如此大的胆量,没经领旨,就胆敢带人到嫔妃的院子里抓人,而且当着贤妃的面前,还要执意把人领走,这原因实在是有些耐人寻味,还容在下慢慢道来。

  原来王忠年纪四十左右,从小父母双亡,以孤儿之身在官府登记造册,验明正身后净身入宫,也算是为了讨口饭吃的可怜人,说起来并不是一直追随圣上参加靖难之役的心腹公公,算是南京本地人,一直伺候过三代帝王,自从燕王登基后,自是在宫内备受欺凌,光是在掌管沐浴之责的混唐司,就烧水倒水的干了八年苦役。

  不过他因从小进的宫,而得以在内宫中习字读书了三年,算是一个有才之人,更是后来靠着察言观色,务实做事得以一步步的升上来,成了一方新贵,期间因时常挑水得以进出各个嫔妃院子,自是趁机对宫中贵人们溜须拍马,百般奉承,又因记性特好,办事细致而受到贵人们的赞扬称许,其人还有一项长处,那就是绘的一笔好画,尤其最擅长描摹仕女图。

  凭着天生对于艺术的敏锐观感,从而对于女人的四季衣物自是格外敏感,又熟记众位嫔妃的身体尺寸,好似一个专家般,经常因提出独特的穿衣搭配而备受嫔妃们的瞩目,这日子久了,尚衣监首领大太监的位置,自是被他揽入怀中,得以人尽其才了。

  按说王忠总算是熬出头,该从此春风得意,后半生该享尽富贵了吧?却不然,这大明皇宫里可是各方势力错从复杂,却是使得他每天每日都自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时刻不敢放松警惕,不说嫔妃等其他势力,单说这些将近十万人的公公们,其中势力最强,最超然物外的自是以三宝太监为首的海洋派了,不管是郑和还是王景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