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三百三十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三百三十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作者:谢王堂燕 字数:2694 书籍:三国之卧龙助理

  张昭此言一出,在场诸人无不是为之一震。

  说实话,此刻这些江东臣子,鲜有人想到过奉他们的吴侯为帝。

  如顾雍等辈,虽然受到了孙权一定程度上的重用,但吴会大族并未全面的受到重用,孙氏的利益也并没有与吴会大族完全的绑在一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顾雍等人当然不会急着扶孙权称帝。

  张昭等淮泗集团就不一样了,他们与孙权乃是完完全全的一个鼻孔出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而张昭眼瞧着孙刘各自称帝,便想扶持孙权也称帝,自己也能混个开国元老当当。

  嘴角边,一丝欣慰一闪即逝,孙权心中暗叹:‘诸臣之中,还是张子布最能体察我的心意,嗯,看来也只有子布与我是最心连心的。’

  心中欣慰,嘴上却惊恐道:“子布何出此言啊,要知孤一向都是主张兴复汉室的,如今子布却让孤称帝,这不是让天下人笑孤违背誓言吗?”

  张昭道:“主公此言差矣,主公固然主张兴复汉室,但如今汉室正统已断,主公也算是为汉室尽了为臣的本份,至于刘玄德,根本就代表不了汉室正统。所以说,汉朝气数已尽,天下当有新朝崛起,主公坐拥半壁江山,户口百万,带甲之士数十万,正当担起上天赋予大王的一统天下,泽被苍生的重任,所以,主公称帝乃是顺天意应民心也。”

  这时,张昭向吕蒙使了个眼色,吕蒙忙道:“主公,近闻建业幕府山东,有凤凰来仪,大江之中,黄龙屡现,天降祥瑞,正是上天授意主公称帝建号,解救天下于倒悬的征兆啊,正所谓天意不可违,恳请主公允臣等之请。”

  如果刘备和曹操在场的话,听到吕蒙这一番话的时候,必定会忍不住笑的吧。

  这些凤凰啊,黄龙啊神马的,还真是闲得蛋疼啊,今天跑到邺城兴风作浪,明天转眼出现在长安卖弄风骚,后天又出现在了建业,还真是够忙够神速的。

  不过,这话孙权却心里听得美滋滋的。对于吕蒙的“迷信”之词,孙权心中暗喜,但却暂不做表态,却将目光转向了顾雍等辈,希望这些江东大族的代表们能够站出来支持自己称帝。

  顾雍等人的低头不语,假作不知,却叫孙权失望了。

  正当孙权心寒之时,却见班末站出一位年轻人,朗声道:“张吕二公言之有理,主公此时称帝,正是时机也。”

  说话那人,年纪三十出头,身形修长,姿态美仪,虽着一身文士之装,但眉宇间却吐露着几分秀武之气,此人正是陆逊。

  陆家世代为江东大族,陆逊祖父官至城门校尉,其父官至九江都尉,可以说,在以儒术见长的陆氏中,陆逊这一支并非显赫旁支。

  当年其父去世后,陆逊举家百余口依附了从祖庐江太守陆康,这位陆康乃是汉朝的忠实支持者,而当时正逢袁术想称帝,唆使孙策攻陷庐江,杀死了忠于汉朝的陆康。

  陆康之死,陆氏大受打击,陆逊成为了年轻一代中的最长者,年仅十二岁的他便一夜之间成为了陆氏家族的门户支撑者。

  孙策杀死陆康,与袁术为伍,这也成为了孙氏一生的污点,为江东大族所不耻,终孙策一世,都极力的抵抗孙氏对江东的统治。至孙权继位这后,虽然其颇为用心的化解孙氏与江东大族的冤仇,但陆绩因为其父陆康之死,始终都本着忠于汉朝的态度,时至如今已被贬至郁林太守,郁郁而终。

  可以说,陆家与孙氏,始终存在着很大的隔阂,而在今天,作为陆家在孙氏政权中的唯一代表,陆逊公开的支持孙权称帝,这显然令多数人都感到意外。

  孙权尤其欣喜,倒不是喜得自己又获得了称帝的一个支持者,而是因为陆逊的这般表态,代表着陆家对孙氏彻底的臣服,而能得到陆家的鼎力支持,这对自己孙氏统治的江东化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迈进。

  当然,杀祖之仇,陆逊岂能轻易忘记,他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苦衷的。

  如今陆绩已去,振兴家族的使命便落在了自己一人肩上,要维护门第不衰,就必须与当政者合作。而随着孙氏政权在江东统治的逐渐稳定,只有进入孙氏政权,陆氏才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如今,顾氏已受重用,就连次等的会稽虞氏等姓,也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用,而作为江东头等大族的陆氏,在孙氏政权中的地位却逊色的多,所以,陆逊必须要有所行动,来迅速的恢复陆氏在江东的地位。

  在得到陆逊的支持之后,孙权顾虑重重的表情便缓和了许多,装作惊讶的问道:“怎么,难道伯言也觉得孤该当称帝吗?”

  陆逊郑重道:“孙氏立足于江东已历三世,民附而国强,此天赐于主公之资业,主公若不称帝,又如何能名正言顺的率领我江东儿郎争雄于天下,所以,逊以为主公非称帝不可。”

  陆逊的表态,令孙权更有了三分的底气,他便想该是做出点暗示的时候了。

  不过,这个时候,鲁肃却眉色凝重的说道:“主公进位为帝,乃士民所望,这一点,肃也是持赞成态度的,只是,肃觉得现在还不是时机。”

  鲁肃的话让孙权又泄气三分,他微吐了口气,问道:“子敬此又是何意?”

  “方今天下,曹操与刘备旨以正统自居,主公若然此时称帝,就等于同时得罪了两国。

  魏国之实力远胜于我东吴,这自是不容置疑的,而眼下汉国在关中站稳了脚跟,其实力也要胜我一筹。我东吴的方略,当在于周旋于强者之间从中获利,同时得罪两个强者,这显然并非弱国图存之道啊。”

  鲁肃的分析,明显要高于众人一筹,现下江东能有鲁肃这般眼光者,只怕已是寥寥无几了。

  孙权虽然贪利,但也并非是蠢到无以复加,眼中只看得见利,在听闻鲁肃的这一番分析之后,他那称帝的蠢蠢欲动之心便有所收敛。

  经过一番冷静的思索之后,孙权也意识到,草率的称帝,确实不是眼前最佳的选择。

  “子敬言之有理,那既不称帝,又不能称臣,孤当如何应对汉魏两国呢?”孙权显得有点为难。

  鲁肃抚须而笑,信然道:“此事其实也容易,对汉国也好,魏国也罢,咱们要做的就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魏国方面,好吃好喝的打发走使者,置之不理就是了,汉国那边,主公大可派使者以盟友的身份前去表示祝贺,至于什么称臣的,假装不知,置若罔闻便是了。“孙权微微点头,却又道:“两国派使者前来,就是想要孤臣服,孤若置若罔闻的话,岂不还是得罪了两国。”

  鲁肃呵呵一笑,宽慰道:“主公大可放心了。刘玄德和他的汉国,主要针对目标是曹魏,所以他联吴抗曹的国策是不会变的,咱们派人去祝贺,已经算是给了他面子,为了顾全大局,刘玄德绝不会再做计较的。至于曹魏那边,咱们不声讨,也不臣服,算是变相的默认了曹操废汉自立之举,已经是给了曹操面子。”

  听得此一番分析,孙权是彻底的放心了,遂是笑道:“果然还是子敬眼光深远,那好吧,就依子敬之策而行吧。”

  商讨了半天,孙权还是折服于鲁肃的论调之下,那边的陆逊心想着自己刚才的一番献殷勤,岂不是白忙活了,心念一转,便忙道:

  “鲁都督的计策极妙,但逊以为,即使主公暂时不称帝,那也当进位一级为吴国公,以为将来称帝做准备才是。”

  当年的曹操,就是先称公,再称王,再称帝,一步一步踏上帝王的最顶峰。孙权被陆逊这么一提醒,便觉着自己也当效仿那人,称帝之前是该有所铺垫的,便假作为难道:“这个嘛……不知诸位觉得可行否?”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早瞧出了孙权想称帝的意图,鲁肃心想着自己一番大道理,虽然劝住了孙权称帝,但自己这主子心中定然还是有所不悦的,这个时候,他便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孙权先称国公。

  鲁肃这么一表态,淮泗集团的多数人都表示支持,至于顾雍等江东大族,暂时接受不了孙权称帝,称国公的话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所以也表示了赞成。

  孙权见无人反对,便假装又推辞了几番,在群臣一片恳切的请求下,最终才艰难的表示接受群臣所请。

  初冬的这一天,孙权遂于建业之南建坛,祭告天地,自立为吴国公,大赦天下,升赏群臣。

  七天之后,孙权称国公的消息,随同着孙权的使者来到了长安。

  皇宫中,吴国的使者将孙权的亲笔信奉上,当刘备阅过这封祝贺,并外带告知人家称国公的信后,不禁是勃然变色,将那书信啪的就摔在了龙案上,厉声斥道:“好你们孙权,竟敢擅自称公,实在是不将朕放在眼中!”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