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一百四十二章 攻守的安排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一百四十二章 攻守的安排

作者:谢王堂燕 字数:2821 书籍:三国之卧龙助理

  这边方绍正在家中如坐针毡,州牧府中,刘备同样也坐立不安。

  他斜坐胡床上,手执墨笔,呆呆的盯着几上那一卷帛书,眉头紧紧皱着,仿佛被什么难事所困扰,而想到难深之处,不自觉的还去吮咬笔尾。

  “唉,难啊,难啊……”

  盯了片刻,刘备把笔往案上一丢,跳下胡床来回的踱起了步,一会想起什么,忙在帛书上写下几个人名,一会又摇头叹息,将已写好的人名划掉。

  就这般涂涂写写的折腾了半个多时辰,那一卷帛书已涂改的不成模样,刘备拿起了端详半天,摇着头将之团成一团扔在了地上。

  正当他焦头烂额时,屏风外忽然传来阵阵婴儿清脆而高亢的啼哭声。

  刘备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回头一看,却见糜夫人正怀抱着小刘泰走进书房。

  “你怎么来了?”

  刘备一见到儿子,什么烦心事都忘了,几步便凑了上去,伸手就去接儿子。

  糜夫人将刘泰小心翼翼的交到他手上,笑盈盈道:“阿泰哭个不停,我想他八成是想父亲了,所以就过来让夫君你哄哄他。”

  “阿泰”是刘备给刘泰起的小名,自称寓意国泰民安之意,旁人听了倒也觉得是个好名字,但方绍每每听及却总是想笑,因为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他回想起后世打篮球的一位黑人同学。

  “阿泰莫哭,父亲抱抱,乖啊。”

  刘备怀抱着阿泰,渐显苍老的脸上不断的做着各种古怪的表情,整个人也像是第一次当上爸爸的年轻人一样,面对着怀中这个小小的生命,显得又是喜爱,又是小心谨慎,生怕自己执惯了刀枪的手,一不小心用力过度伤到了这小家伙。

  阿泰在刘备的哄逗之下很快就不哭了,过不多时便呼呼的大睡起来。

  糜夫人笑道:“这孩子,果然比较亲父亲,夫君你一抱就乖乖的睡了。”

  刘备脸上洋溢着浓浓的父爱,也是欣慰道:“是啊,这孩子跟我是有点亲呢。不过他长得倒似乎更像夫人你,你瞧瞧这鼻子,这肤色,都跟夫人你像极了。”

  糜夫人却道:“我觉得阿泰还是更像夫君你呀,你看他这两道眉毛这般浓,是不是跟夫君的一样啊。”

  其实刚生下来的小孩,眉毛再浓又能浓到哪里呢,所谓的像与不像,其实多半是为父母者的一种心理暗示罢了。

  刘备听却是连连点头,道:“听夫人这么一讲,阿泰的眉毛还真跟我很像呢,嗯,这两道剑眉英武的很呢,将来必能成一番大器。”

  两夫妻又逗弄了半天小孩,糜夫人忽然瞧见几上凌乱的样子,便道:“夫君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么,怎的用坏了这么多的帛书。”

  刘备将阿斗交还给了糜夫人,手指在额头按了几按,叹道:“夫人也知道,我不曰便将起兵取益州,这几天正在为留哪些人守荆州,带谁去益州之事而烦心呢。”

  糜夫人随口道:“夫君帐下如今谋士与宿将众多,那个刘季玉又懦弱无能,夫君随便带些人去必也取得了蜀,何必这般劳心。”

  “呵呵,妇人之见,军国大事你不懂的。”

  刘备摇头而笑,又提起笔来,心中琢磨着此番取蜀,选取一位随行的谋主是第一位的,他扳着指头数了数,手底下能为谋士者,无非诸葛亮、庞统、徐庶等几人。

  “以徐元直虽谋略过人,但却精于战术,于大方略上略有欠缺。孔明军师于大略上超于众人,但于战术上却略显不足。至于士元军师,大局观上虽不及孔明,但于临阵谋划却又强于另外二人,应该是随我入蜀谋主的最佳人选。”

  刘备思索再三,刚想下了庞统的名字,却又想道:“士元军谋虽强,但才刚刚升任军师,威望未著,只怕难以驾驭统兵武将,如此上下不服,又是兵家大忌了。”

  如此一来,刘备又将笔收了起来。

  “先不说入川的人选,这留守人选也是件难事。首先当要一员大将镇守荆州,主持军方大事。翼德肯定是不行的,当年徐州之时让他留守,其后却失陷给吕布,翼德可为将,却不可为帅呀。如此的话,能信得过的,在军中又有威望,而且确又有统帅之能的,便只剩下云长一人了,恩,看来这留守荆州的主帅,还得是云长。”

  刘备眉头一舒,又想写关羽的名字,但马上又犯了难:“云长虽有统帅之能,但素来是轻士卒而慢士大夫,如果留他统军的话,多半会与文臣们相处不好,文武不和可是更大的隐患呀。”

  于是,糜夫人就陪在刘备一边,看着他反反复复的折腾下来,终于拟定了一份攻川与留守的大名单。

  刘备的计划是,以关羽为襄阳太守统率水军,坐镇夏口,镇守汉水,拱卫荆南北面军事。以张飞为南郡太守,率军屯于江陵,负责长江以南军事。以赵云接任武陵太守,以廖立为长沙太守、郝普为零陵太守,守江南各郡。以诸葛亮坐镇临蒸,主持荆南六郡政务,督调粮赋,协调军政之间的关系。以徐庶为参署谋士,辅佐关羽坐镇夏口。

  至于入川一军,则由自己亲自率领,以黄忠、魏延为将,以庞统为军师,所带文官武吏,多为简雍等旧部。

  刘备的两套班底人选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荆州于他而言,无论此番取川成不成功,都是最重要的根据地和提供士卒粮草支援的大后方,荆州的留守自然也是重中之重。而刘备集团中,除了刘备自己之外,唯有关羽俱有独挡一面的威望和军事统帅能力,再加上他二人间的关系,则关羽便是执掌留守军的最合适人选。

  鉴于关羽的轻士大夫的姓格,处理好其与荆州文官间关系,以及协调守将与文官,乃至及文官之间的关系,则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在荆州极有人脉,且在文武官员中都颇有影响力的诸葛亮则便是不二人选。

  至于入川的武将选择,刘备选择了黄忠与魏延,一则是因为黄忠乃荆州老将,魏延则是自己亲手栽培与发掘出来的优秀将领,两人代表着荆州刘表旧部与刘备本部人马,显然也是一种权衡。

  再则,考虑到谋主军师的人选非庞统莫属,但以庞统的声望,恐其难以服众,那么其指挥下的将领,便应当是比较听话的人。黄忠初降不久,魏延则是新起的将领,此二人不比关张,对于庞统来说便比较容易驾驭。

  花费了数天时间,刘备总算整出了套能够让自己满足的留守部署,他将那帛书捧在手中,仔仔细细的端详了半天,觉得没什么疏漏了,方才大松一口气,抚须得意的说道:“这般安排,应该是万无一失了吧。”

  糜夫人凑在一旁,随意的瞧了一眼那名单,忽然发现方绍的名字也赫然在入蜀的大名单上,便是喃喃道:“怎么,方从事也要随夫君入川吗?”

  她忽有此问,刘备便笑道:“怎么,夫人难道觉得方从事不应该跟我入川吗?”

  糜夫人一怔,忙是淡淡笑道:“我一个妇道人家,能懂得什么。只是阿斗都快三岁了,前次夫君也说要给他找个先生,我觉着阿斗对方从事特别亲近,就想何不让他做阿斗的先生算了,方从事是孔明军师的学生,由他来教阿斗,一定能教出个样子的。”

  刘备呵呵一笑,道:“难得夫人为阿斗着想,只是中正他前番出使益州,对川中形势颇为了解,而且他深有机谋,此番取川,我少不了他出谋划策。至于为阿斗找先生嘛,他年纪尚小,也不急于一时,待我平定益州之后也不迟。”

  于是,刘备定下了这份大名单,次曰便召集已经集齐的文武要员,向众人宣布了他的决定,并听取各方意见。

  而在刘备的这个决定中,还将两位军事都提升为军事中郎将,这一官职的变化是十分有意义的,中郎将的头衔也就意味着,他二人不再仅仅是谋士,而是具有了可以直接指挥军队的权力。

  刘备高超的用人水平在这一次的分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几乎每一名文官武将被赋予了他们能力和地位相匹配的位置与权力,诸葛亮以及关羽等人皆表示服从刘备的安排。

  众人的情绪都是兴奋不已,都已经开始展望着跨有荆益之后的美好前景,而众文武之中,唯有方绍一人呆坐在那里,一脸恍惚的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

  其实刘备的这些任命,早就在方绍意料之中,他现在想的是赶紧回家去,留着孙尚香与诸葛蓉单独在一起,他是真怕孙尚香又扯出什么枝节来,自己又得费多少的口舌来跟诸葛蓉解释。

  意气风发的刘备注意到了方绍的神情有些不一样,便是问道:“中正,你发什么呆呢,莫非对我这份任命有何异议吗?”

  方绍猛然惊醒,忙道:“当然不是,主公这安排使咱们各施所长,绍十分赞成。”

  刘备抚须笑道:“那你又在想些什么?”

  方绍意识到自己方才的举动有些不妥,需当找个适合的理由,暗自琢磨了一会,便是有了主意,遂道:“绍是在想,出兵的时机何时才能到来?”

  刘备很轻松的说道:“万事俱备,即刻便可起兵,还用得着等什么。”

  方绍淡淡道:“绍以为,万事并非皆备,何时入川,尚需等待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机。”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