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八六一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陆之行

《一八六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陆之行

作者:玉葬沉烟 字数:2868 书籍:一八六一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6之行

  议会制度推出的一年时间当中。江苏一省地方法院的断案公正性明显得到了提高,根据官方和私人的报纸给出的民意调查,民众对这种全新的议会制度支持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于是,在江苏省实验成功的带动下,曾纪泽果断的做出决定,将县级议会制推广向全中国。截至到1877年底,大明近四十余省千余县级区域,都建立起了议会。

  次年,曾纪泽再度给议会放权,将地方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报告的审批权划归了议会管理。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财政大权将不再掌握在县长手中,他所花出的每一两银子,都将经由议会审核。

  议会获得财政审批权,这自然又遭到了不少官员的反对,但曾纪泽祭起了反腐的大旗,声称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扼制官员的贪腐行为,再加上议会推出后的数年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正面影响,故而在社会上得到了民众广泛的支持,区区反对之声,曾纪泽自可一概视若无睹。

  议会掌握财政审批权之后。很快就走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各地地方政府的行政方面财政支出,比上一年度缩减了百分之十五左右。而在教育、铁路、水库、公立医院等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则相应的增加了五个百分点。

  政治方面的改革,推动了大明经济的第二次展高峰期,清廉而高效的政府服务,为资本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展,大笔资金涌向了各行各业,采矿、冶金、军工、船舶制造等重工业平稳上升,纺织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紧密的轻工业展尤为迅,仅1878年一年的时间,全国就增加了纺织厂近一百家。

  当然,工商业的迅展,除了与良好的政治环境有关,也与政府的政府方面的资金支持分不开。

  自明法战争胜利后的数年内,大明从朝鲜、日本、越南、柬埔寨等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仅白银一项就高达五六百万两,再加上茶叶、矿石、林木、毛皮等难以估计的原材料财富,总价值几近千万两百银之多。

  而大明将这些掠夺来的财富中,将近有一半投入到了工商业展中,通过低息货款的方式,为那些有心从商的民营企业放了大量的货款。

  除此之外,更有近三分之一的掠夺财富被投入了到铁路建设之中,不仅加快了原定计划的几条铁路主干线的建设,新的近两万公里的铁路支线也6续投入建设当中。

  曾纪泽同样加大了科研方面的投入,在他的支持下,新一年的财政预算中。科研支出已达到占总支出的百分之七左右,与教育、军事、商业货款一起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投入方向。

  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大学实验室、公立研究所、私营设计公司等科研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一批批享受着高额津贴的科研人员充满热情的奋战在科研的各个领域,每年上报到国家专利局的专利数目都在成百上千的增长。

  如果说曾纪泽以他个人的智慧,使大明率先在飞艇、机枪、潜艇、无线电报等前沿科技占据了绝对优势,那么国家对科研的全力支持,则使得大明的综合科技实力不断的逼近欧美国家,而这种总体上的差距,则有望在十年之内完全追赶上。

  在台湾问题上,两岸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展,大6与台湾之间的商船频繁的来往于台湾海峡之间,双方逐步取消了赴两岸旅游、探亲的限制,允许民众自由来往通行。

  而大6方面近几年推行的地方议会制度,也使得两岸在政治方面找到了更多的共通点,意识形态方面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

  1978年初,应大明官方的邀请,台湾民主党前任党主席胡涟凯于新年初始赴大6进行访问。尽管胡涟凯本人此次是低调访问大6,但国内外对他的此次大6之行却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毕竟,这是十几年来,第一位访问大6的台湾高层人士。所有人都知道,胡涟凯此行必然还带着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展的重任。

  胡涟凯第一站访问的地方是湖南,在那里,他拜祭了台湾任总统左宗棠的祖坟扫墓。

  当年左宗棠兵败东南,退居台湾,终其一生都想回归故里,但碍于两岸间的军事对抗,直到死那一天也没能如愿。作为如今文明富足的台湾的奠基人,台湾人民对左宗棠都怀有无限的崇敬,胡涟凯此番也是算是圆了左氏的遗愿,替其修葺了祖先安息之地。

  二月初,胡涟凯一行抵达了南京,按照惯例,理应由内阁总理与之会晤,但曾纪泽却打破了常例,亲自指定副总理容闳与胡涟凯会谈。

  胡涟凯此番大6之行,随行人员中,除了众多的台湾记者之外,便是大批的商界名流,在与容闳会期三天的会谈中,双方达成了价值数百万两白银的商业合作意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大6向台商开放了银行金融业,而台湾方面作为回报,则向大6开放了矿产开权。

  大明在工商业各方面都在奋起直追,唯在银行业方面比较欠缺,曾纪泽有意展现代银行业,以之取代传统的票号银庄,从而建立起大明自己的现代金融体系。

  台湾方面早在十年之前银行业就已经起步。他们将西方的银行运营方式,和本土的传统方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东方经济社会状况的先进银行体系。

  大明向台湾开放金融,组建合资银行,就是想要从台湾那里学习这套先进的经验,以进一步展大6自己的银行业。而台湾与大6本属同根,文化思想上的差异并不很大,大6向台湾取经学习,显然要比从单纯的向西方学习要容易的多。

  会谈结束之后,容闳代表大6,与胡涟凯签署了《两岸自由贸易区建立草案》,该方案中提出,两岸将共同努力,预计在188o年之前,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从而向两岸经济一体化迈出最重要的一步。

  尽管胡容会谈是相当成功的,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收获。但世人皆知,胡涟凯此次大6之行,并不单单只是为了做生意而来,他还肩负着与大6就和平统一问题进一步磋商的政治任务。

  胡容会不久,曾纪泽决定在龙城接见胡凯涟。

  在龙城养心殿中举行的晚宴中,曾纪泽以高规格的宴会款待了这位来自于台湾的前民主党主席。

  台湾报业达。大6新闻开放,故在台湾,关于大6这位传奇般的皇帝的报道屡见不鲜。胡凯曾任民主党领袖,除了民间报道之外,自然还能接触到不少官方搜集的关于曾纪泽的情报,他对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是既充满了景仰,又充满了是好奇。

  这一次,他终于亲眼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人物。

  威严却不使人惧怕,亲切之中却又隐含着咄咄逼人的英气,这是曾纪泽给胡涟凯的第一印象。

  晚宴的整体气氛是愉快的,几巡酒过后。胡涟凯的心情渐渐也轻松下来,这时显露出来的言谈举止才更从容不迫。

  曾纪泽饮过一杯酒,笑问道:“朕如果没记错的话,胡先生应该是浙江绍兴人吧,这一次回大6,可有准备回家乡探亲的打算?”

  提及此,胡涟凯感慨万千,“当年太平天国之乱时,我全家都死在了战乱之中,这么多年过去了,只怕祖坟上已尽生枯草,就算回乡也认不出来啦。”

  这时,陪酒的容闳道:“胡先生的祖坟,皇上一直都令绍兴的地方官员年年修葺,胡先生难得回一次乡,还是去祖坟上为先人上几炷香吧。”

  胡涟凯当年随左宗棠南渡台湾时,只不过是一个不名一文的文官,他想曾纪泽当时怎么可能认识自己,只怕替他修葺祖坟之事,也只是因他要访问大6,临时而行罢了。

  容闳知他所想,接着又道:“当年楚军南渡之后,有人主张把他们留在大6的亲人尽诛,祖坟尽挖,是皇上极力反对才避免了这场悲剧。后皇上亲政之后,即下旨命各地官员,凡南渡楚军将士的祖坟,无律官级大小,都要好好修葺。所以胡先生这次回台湾,可转告那些楚军的同胞,如果想回想扫墓祭祖,大6随时都欢迎他们。”

  听了这番解释,胡涟凯才真正对曾纪泽由衷的感激,忙敬上一杯酒,道:“明皇真乃胸怀博大之帝王,涟凯这一杯酒代南渡的楚军将士们谢过明皇。”

  很好的一个插曲,使宴会的主宾双方的信任更增进了一步。

  又叙了一些家常。曾纪泽渐将话题引入正轨,却问道:“胡先生此次大6之行,也参观了不少地方,可对如今的大6有什么感想吗?”

  “而今的大6,国民精神振奋,工商农林之业欣欣向荣,实乃中国又一盛世也。明皇重视以法治国,效法西人行司法独立,建地方议会,这更是难能可贵,不过……”胡涟凯笑而不语。

  曾纪泽道:“胡先生但说无妨。”

  胡涟凯便直言不讳道:“而今议会的优点已初步显现,新闻言论自由,民众之智慧也广为开启,若想更进一步促进国家之公正自由,便要开放党禁,使各党在议会中竞争,相互制约,并拓宽议会之权力,使之与行政、司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三权之分立,这才是扼制官僚**的最佳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