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字字珠玑 第一百零二章

《字字珠玑》第一百零二章

作者:那鄢 字数:1739 书籍:字字珠玑

  梁永庚心念一转,计上心头,他决定利用双湾城一带,元军兵力空虚的机会,将乐钦的五千人马,接应回岳州,以增强岳州的防御力量。

  梁永庚立即将自己的计划,派人向高世杰请示,又在夜间,派人越过元军的封锁线,来到双湾城下,与乐钦约定,两面夹击元军。

  -

  第二天一早,乐钦打开城门,引军与元军交战。

  留在双湾城外的元军将领帖吾尔,率六千骑兵,拦住乐钦的队伍。

  虽说帖吾尔的部队,不是元军中的jīng锐,但战斗力也还是很强的,而且在人数上也略微占优。

  但乐钦的士兵,本来被元军重兵围困rì久,已经有些绝望,忽然间来了援军,自然是拼死向前。

  两军一时杀得是,难解难分。

  -

  梁永庚看到时机成熟,一声令下,步兵两千攻敌后队,自己领一千骑兵,攻击元军侧翼,最后两千步兵,相机占领有利地形,等待最佳攻击时机。

  帖吾尔急忙分兵抵挡,但已经处于明显下风。

  又坚持了一会儿,元军渐渐支撑不住,于是且战且退,缓缓向一个小山坡上移动过去。

  突然,山坡顶上传来呐喊声,梁永庚预留的最后两千步兵,已经堵住了元军退却的方位,此刻从山坡上猛冲下来。

  元军顿时陷入慌乱之中,队形完全溃散。帖吾尔看到败局已定,带着残部逃走了。

  -

  战斗结束,元军损失两千人马,宋军也损失了六百多人。

  不久,高世杰的命令传来,同意梁永庚的建议,弃守双湾城,回兵岳州。

  于是梁永庚和乐钦带着人马,还有不愿意继续留在双湾城的百姓,启程往岳州去了。

  帖吾尔败了一阵,却发现敌人居然弃城而去,于是高兴地领兵进驻双湾城,并派人给阿里海牙报喜。

  -

  下午的太阳,温暖地照着采石古道,李恒的部队,被民军阻击在,一个险峻的山头下,元军发起的几次进攻,都失败了。

  先前的指挥官海祯,因为头部又添一处伤,被扶下去救治,现在负责指挥进攻的,是李恒的爱将汗穆。

  元军的又一次进攻被打退,汗穆的额头上出现了一处擦伤,鲜血直流,随军医官,正在帮他包扎。

  这时李恒走了过来,命令汗穆,暂时停止攻击。

  打了大半天的攻坚战,损失已经超过八百人,但离采石场仍然很远。

  -

  李恒带着数十名卫士,换了便服,翻过山梁,在半人高的杂草从中,摸索前进。

  李恒想碰碰运气,看看在山梁的外侧,有无小道可以绕行。

  李恒将卫士们分散开来,每三个人一组,分头搜寻。

  不久,有卫士来报,发现一个山间小屋,里面住着一对采药人父子。

  李恒立即来到采药老人的小屋,其实就是个山坡上的小草棚子,李恒走进

  去,和采药老人打着招呼。()

  适应了草棚里的黑暗之后,李恒发现老人的儿子,腿上有残疾。猜测大致是采药时,不小心摔伤的。

  ?想看月光照进梦想的《宋元之末》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李恒试探着问老人:“你们父子独居在这荒山野岭,也不怕豺狼虎豹吗?”

  “这附近山里倒是有几股狼群,不过这一带野兔很多,在食物不缺的情况下,狼群一般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我在山里采药时,偶尔也会与狼群打个照面,彼此相安无事。”

  “原来是这样,我倒是头一次听说哩。实不相瞒,我等是在这洞庭湖沿岸做买卖的商人,有急事要去康镇,但发现前面有两股军队在开战,我们无法通过这采石古道,如果你能给我们带个路,绕道至采石场,我们就给你一笔钱做答谢,不知你意下如何?”

  “那感情好!”老人开心地答应了。

  -

  半个时辰后,李恒一行六人,在采药老人的带领下,踏上了山梁背面的采药小道上。

  说是采药小道,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不少地方要靠手抓藤条,悠荡过去。

  在李恒等人身后不远处,李恒的爱将汗穆,率领一千jīng锐,按照李恒卫士悄悄留下的标记,尾随而行。

  -

  晚霞映红了西边的天空,睢庄南面三十里的长兴圩,高世杰支援给民军的十艘战船,安静地停泊在码头上。

  这十艘战船,包括两艘大型的楼船、四艘中型的蒙冲和四艘小型的快船。

  随船一起到来的,还有一百六十名水军官兵,他们都来自附近的沔阳县。

  码头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秦起正在和水军官兵们开会。

  秦起站在一个石台上,对面前的水军官兵们热情地演讲道:

  “你们可能已经知道,我们军民仅以一千人,就击溃了元军七千多人的jīng锐骑兵。今天我们水军刚刚起步,人数不过一百多人,但我们很快就会成长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我们将击溃,成千上万的元军水军!”

  水军官兵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在热烈的掌声中,秦起话锋一转:

  “你们都参加了荆江口水战,当时我们水军的人数和战船数,都与元军水军相差无几,我们的水军官兵,也非常勇敢顽强,但我们却很快败退了,大家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呢?”

  秦起看了看,那些若有所思的水军官兵们,继续说道: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没有采用有利于我方的战术,也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

  秦起走下石台,来到官兵们近前,声音略微放低放缓:

  “目前的形势,总的来说,是敌强我弱,正面开战对我们不利。所以,我们要利用黑夜、地形、风向和水流,在有利于我们的条件下,与元军战斗。”

  劲也鼓了,道理也说了,还是谈点具体的吧。想到这里,秦起走到石台边,在一辆马车上,拿起一个大肚子的玻璃瓶,转过身,对水军们说:

  “我们只有区区十艘战船,但我还给

  () 大家带来了一些宝贝,这个瓶子里,装的是火油和酒jīng,如果把它点燃,扔进敌人的船舱,我相信,敌人的战船,就一定会被烧毁!”

  见大家的情绪变得热烈起来,秦起放下大肚玻璃瓶,回到了石台上,再次提高了嗓门:

  “元军的千艘战船,就停靠在北面不远的睢庄,你们当中,谁能告诉我,如何将这些玻璃瓶,准确扔进敌人的船舱?”

  现场安静了一会儿,然后是一阵议论声,一位面容清癯的水兵,站了起来:

  “报告秦将军,我叫张轩德,是蒙冲上的投手。我有个初步的想法:我们夜里乘坐快船,潜入元军水寨,三人一组,攀上敌人楼船,其中两人掩护,另一人负责将燃烧瓶点燃,扔进船舱内。”

  “好!我看张轩德的想法,就很不错!大家一起加入进来,把每个细节,都再完善一下。我们要争取尽快行动!”

  -

  清晨来到,采石古道内,严铠和他的官兵们,惊异地发现,昨天还在山下的元军,已经不见了踪影。

  严铠思考了一番,觉得大致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元军觉得这么打下去,损失太大,于是放弃了营救虎术的打算。另一个可能是,虎术被擒的消息,通过某种途径,泄漏到了元军那里。

  不管是哪一种情形,自己都只能撤军了。

  严铠一面派人去给秦起报告,一面通知下去,准备全体转移。

  -

  采石古道上的元军,按照李恒事先的命令,在昨晚,就悄悄撤回了睢庄。

  因为元军的这一行动,完全出乎民军将领的意料,也就安全躲过了,民军骑兵可能实施的拦截。

  这会儿,李恒和手下的一千jīng锐,已经抵达,早已空无一人的采石场。

  这个结局,正在李恒的意料之中,他之前已经大致猜测出:民军是想利用虎术做诱饵,迫使元军,在非常不利的地形条件下作战。

  看着采石场内,一个个新的土堆,李恒在伤感的同时,也暗暗庆幸:如果不是自己及时改变战术,很可能,数千元军骑兵的生命,就会白白地埋葬在这采石古道上了。

  李恒早就预料到,如果进入采石古道的元军,突然向睢庄方向撤离,采石古道上的民军,必然也会跟着撤出。一定要抓住这个绝佳的机会,给民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李恒带一千jīng锐,沿着采石古道,急急向睢庄方向开进,不久后,果然看到了民军的后队。

  -

  李恒一声令下,一千元军迅速登上两侧的山梁,准备对采石古道上的民军进行包抄。

  眼看民军的后队就要被围,这时一个意外出现了:山梁上,一个元军兵的腿突然抽筋了。

  这也不奇怪,经过一个晚上的急行军,而且是在那种崎岖难行的小路上,士兵们的腿部,都有些吃不消了。

  这个腿抽筋的元军兵,一时站立不住,向一旁的悬崖方向倒下去,他的同伴急忙来拉他,却没能拉住,两个人一起滚落悬崖。

  因为这个意外,元军没能到达预定位置,民军也多出了一点点准备时间。

  这个意外,应该算是上苍眷顾民军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