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无尽梦境 第五夜上 携手闯三国(四)

《无尽梦境》第五夜上 携手闯三国(四)

作者:风的印迹 字数:2057 书籍:无尽梦境

  此人却是向黄志走来的,随即开口道贺,“士心年少有为,深得魏王信赖,此番官拜谏议大夫一职,当是名至实归。”

  “文和先生过奖了。”黄志趁机提醒司马富强眼前之人正是他想见的贾诩。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贾诩才施然离去。

  待他走远之后,司马富强一挥熊掌,差点将黄志拍翻在地,“看来你在曹营混得不错啊,居然混了个谏议大夫当!”

  黄志苦着脸,揉着肩膀回答到,“我到现在都不明白这个谏议大夫是什么官职,听起来像唐朝的谏官。而且这可不是白得的,是曹操根据我上次在华容道的表现,结合这次安排给我们的任务授予的,应该算是预支任务报酬吧。”

  司马富强即便是战争史专家,也不可能是一部电脑,努力地回忆了好一会儿,才解释到,“这个官职其实就是曹操给自己的随行谋士安排的一个头衔,并无实权。”

  “那你还说我混得不错?”对于古代官职,黄志甚至比战争史还不了解。

  “这你就不懂了,谏议大夫虽无职权,却是曹操在向你表明,你是他的亲信。”司马富强看中的正是这点。

  时值公元211年,即汉献帝建安16年,曹操阵营依然实行着自秦朝李斯传下来的三公九卿制。除了皇帝意外,位列庙堂最高点的三公即最初的司马、司徒和司空,到了曹操时期又变成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务和官员监察。

  三公之下的九卿也是随着不同的时代有所变化,到了这个时候,九卿之中有一职称为郎中令,主管光禄寺。这光禄寺管的是宫廷宿卫以及杂务,所以此一脉的官员即为皇帝近臣。由于汉献帝名存实亡,所以郎中令一脉官员即为曹操近臣。

  而谏议大夫一职,即为郎中令的大夫级属官,俸禄八百石。当然,在大夫级属官中,黄志的谏议大夫是最低一级,最高为光禄大夫,即候补的郎中令,其次为太中大夫。大夫为光禄寺文官,而武官则为郎中、中郎和侍郎等。

  “哦,原来也不过是个小官而已。”李莎努努嘴,她原以为自家的黄志得得这个谏议大夫是个了不得的大官。

  司马富强叹了口气,和女人讨论这种问题比向晓风解释还要痛苦一些,“非也,非也,谏议大夫再小也是皇帝近臣。即便随曹操南征北战多年的贾诩,目前也不过是个太中大夫而已。士心这么快便混了个谏议大夫,实在是不容易。”

  他转头看了看黄志,“所以咯,天下没有白食的午餐。曹操安排了个什么任务给我们?一定不会轻松。”

  黄志点点头,“嗯,今夜北渡黄河时,我们负责殿军。”

  “啧啧,还真不是个轻松的任务。幸好这一战是注定要胜利的,不然我还以为曹操给你个甜头想要坑你呢。”司马富强再次在心中佩服黄志的“社交”神技。若非此技能的影响,即便曹操有重任委托,也断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爬到这样一个位置。

  其实曹操也并不是让四个梦中人独自去面对潼关内的马超大军,而是让他们辅佐曹洪殿军护送大军过河。比起此时的已独当一面的安西将军曹仁,曹洪此人性格急躁,在曹操眼里不够牢靠,故此特地留下这“有急智”的士心来辅佐他。

  按照历史来看,马超得知曹军北渡黄河,第一反应是派出梁兴北上蒲坂津拦截,而并未提及追击渡河曹军一事。那么,关中联军便不会追击渡河曹军了吗?

  根据司马富强对该战役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但凡知兵的人,都知道在敌军渡河的时候应该发动攻击。如此绝妙的打击曹军时机,马超不可能放过。虽然历史对于这一段的记载出现了空白,但毫无疑问马超的追击是失败的,而如何让他失败,就是几个梦中人的事情了。

  趁着白天还有些时间,司马富强在张伟和几名曹军骑兵的陪伴下,在潼关前转了一圈,将大致地形牢记于心。回到营地之后,立刻着手制作了一座潼关关前至曹军北渡地点一代地形的沙盘。

  通过沙盘,梦中人们很容易便看清了潼关及周边的环境。潼关南倚秦岭山腰,北临黄河,是曹操在196年修筑的,山道崎岖难行,无论从哪个方向过关都不好走。看了一会儿,黄志和司马富强相视一笑,心中早已有了定见。

  随后他们又和张伟针对具体的战术问题讨论了一番,便在沙盘上插上一些竹签作为记号,让人请来曹洪,对着沙盘面授机宜一番。曹洪欣然离去。

  此时曹操大军已经整肃装备,做好了连夜渡河的准备,而贾诩还抽空来看了一趟,见到司马富强做的沙盘不由得赞叹不已。本来他似乎是想要来交待些什么的,但看到沙盘上二人为曹洪所做的部署,便不再发表任何意见,捋着胡须含笑离开,显然是对他们的布置相当满意。

  当夜不出二人所料,马超发现曹军连夜渡河,第一时间便派出梁兴往蒲坂津设防,同时又遣一军奇袭曹操渡河大军,不料在离潼关五里处遭遇曹洪伏兵,大败而归,折损了不少兵马。马超与韩遂合计一番,料定曹操老奸巨猾,定是故意假借渡河,诱使关中联军出击,遂不敢增兵再追。

  等到曹操大军全部渡河之后,梁兴又未能及时阻止徐晃军渡河,二人才徒呼曹贼奸险。

  倒不是黄志和司马富强真有贾诩这等顶级谋士的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只不过现代人资讯太过发达,经过几千年战争史的熏陶,谁不会照搬几个古人用滥的计谋。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两人可是“熟读三国好几遍,不会谋略也会骗”。

  再考虑到曹操和贾诩的谋略用兵声名远播,便利用关中联军对于他们的忌惮而设下伏兵计,只要挡住第一次追击,必然令马超等畏首畏尾,不敢再追。

  东海镇的这几个梦中人本就是心思机敏的人,再加上司马富强熟军史,黄志知人心,张伟懂战术,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无怪乎贾诩看了他们的布置之后便不再发表任何意见,由着他们去安排曹洪的行动。

  此战过后,于曹操来看,这个“有急智”的士心算是无愧于谏议大夫一职,今后值得重用。并且,那个于乌林随他一起来投靠的人韦也是个可堪大用的猛将。更让他惊喜的是那个貌似粗豪的汉子马强竟能做出让文和称道不已的精致沙盘,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最后还有那个缺乏阳刚之气的怪异小白脸紫砂,据士心所说,竟是个精于治疗兵刃疮伤的随军医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