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位面召唤者 第二十四章 天羽王墓

《位面召唤者》第二十四章 天羽王墓

作者:金色茉莉 字数:1742 书籍:位面召唤者

  东晋

  跟着陶渊明返乡的翟氏瞪大了眼睛,天幕上的这张脸虽然变得粗糙许多,左看右看,怎么看都是她自己啊。

  我素来无才无德,往常只是操持家中事务。何以能上天幕呢。

  翟氏有些惶恐,但又心中欢喜,笑着对陶渊明说:“郎君你看,这上面的人是我,我和你一样上天幕了。”

  陶渊明同样惊奇,可是看着天幕放出来的情景,心里却有些不得劲。

  他的妻子比他要小上一轮,虽然算不得是什么美人,但是哪像天幕放出来这般衰老不济。

  天幕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妻子翟氏是一个好妻子,后世史书评价她“能安苦节。”然而纵观陶渊明一生,写了无数首诗,提到自己的妻子,却几乎没有。】

  翟氏心中一痛,挂在嘴角上的笑意渐渐凝固,平白多了一丝勉强。

  她看向陶渊明,她的郎君,她的良人,此刻却对她的目光躲躲闪闪,不敢与之对视。

  他心里多少也纳闷,他觉得自己的妻子很好,不明白未来的自己会如此对待他。

  而义熙六年的陶渊明给了他答案。

  翟氏鼓起勇气问他,陶渊明却沉默了。

  沉吟片刻,像是找到了理由般,陶渊明开口了,但是他的说话口气十分生硬:

  “你不过区区一农家女,我的志趣你又不懂,给你写诗有什么用!”

  【陶渊明确实是一名伟大的隐士,有着极为高尚的精神境界,但是这不能当饭吃,更何况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向他看齐。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平凡的世俗成员,他的家人是如何生活呢?】

  【其实刚回到家乡的时候,陶渊明家产颇丰,毕竟他有做高官的家人,和普通平民是不一样的。“方宅十余亩,草屋□□间。”他与妻子翟氏自耕自给,生活还算富余,日子过得十分安逸舒适。】

  画面变换,只见陶渊明和翟氏两个人在田地里耕耘,陶渊明在前面耕田,翟氏在后面锄地,两个人耕起地默契十足,安然自乐。

  【如果没有那场灾难,或许陶渊明可以一直这样幸福下去。但是好景不长,三年后的一场大火烧干净了他的家产,于是生活一下子跌到了谷底。陶渊明他不得不拖家带口迁居到栗里,靠种田的微薄收益维持生计。】

  【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起初陶渊明或许是积极下地干活的,但是他爱饮酒,爱写诗,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更糟糕的是,他开始对现实不闻不问。】

  此时天幕是这般情景:

  陶渊明双目放空地躺在床榻上,手里还不忘紧紧握住酒壶。一门之隔,迎着烈日,他的妻子翟氏一边拿着锄头耕地,一边默默流着泪。

  大明

  “妹子,咱以后可不能把闺女嫁给这帮文人,翟氏如此贤惠,可这陶渊明倒是自己过得舒坦,独独让自己的妻子受累。”朱元璋看到这一幕面色铁青,不满到了极点。

  他素来是极为敬爱自己妻子的,只要是马皇后对他的规劝,他都会听。

  马皇后的眉心蹙了蹙,也极为不忍地说道“他学问是再顶好不过了,但是这种行为确实令人心寒。”

  一时间,有很多心疼女儿的人家也开始思考不一定非得找一个秀才相公,文文弱弱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嫁出去名声是好,但是到最后岂不是要自家孩子来遭罪。

  【陶渊明终日只顾自己饮酒,却疏于对孩子的照顾。面对妻子的哭诉抱怨,他更是不胜其烦。】

  【他甚至对自己的妻子非常不满,在给儿子的书信中他这样抱怨道,我穿着破衣棉絮坐在床上,儿子形貌丑陋又有什么好惭愧的呢?古今都是这样。我只是遗憾我的邻居中没有求仲、羊仲那样的高士,家里也没有老莱子妻子那样的老婆。】

  东晋 义熙六年

  天幕的话,无疑深深地刺痛了翟氏的心。她不敢相信,她这样

  经管家中事务,换来的却是夫君的“室无莱氏”之叹。

  翟氏忽然觉得,或许身边的这个男人并非她的良人。曾经的琴瑟和鸣是真的,现在的不满也是真的,只是她一直对他抱有期待,可天幕宛若给她浇了一盆冰凉彻骨的冷水,她现在清醒了。

  “郎君待我何其薄也——”

  分,必须分!

  翟氏的怒火蹭蹭地涌了上来“我要和你分了!”

  【陶渊明自己当了一个甩手掌柜,这样一来陶家老老小小的日常起居只是由翟氏一人来打理。作为一个务实能干的家庭主妇,她不能像他的丈夫这般撂架子不管。】

  【比起翟氏,陶渊明只顾自己的爱好,年逾五十了依旧不考虑同为一家人的生活。在这方面来看,陶渊明他是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的。】

  天幕话音未落,一石便激起千层浪。

  自唐之后,陶渊明的诗文便得到了广泛的热潮,后世多少文人墨客对他都推崇至极。

  “笑话!”

  虽然天幕听不到,但明清时的诸多夫子先生吹胡子瞪眼,有的老先生一大把年纪了还要颤巍巍地说: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天理,陶公啊不过是顺应天理而为,何来自私之谈!”

  “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大家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这翟氏啊,命不好。”甚至有女子,于劳作之际还不忘随声应和道。

  但是再往前的朝代,看法便是截然不同了。

  大秦

  “那翟氏为何还不与陶渊明和离?”今日份始皇帝陛下的疑惑又增加了。

  当然,秦始皇这般发问是缘由的。

  在秦朝,女性的地位很高,婚姻嫁娶自由,甚至有财产权。

  除此之外,如果原配丈夫品行不好或者伤害了女方,女方可以选择把男的踹了,然后再重新嫁一个。

  天幕才不会解答疑惑,女声促狭:

  【这种不负责任造成的后果就是妻子哭了,儿子傻了,自己也快无了。】

  汉朝 未央宫

  嗯?聊这我就不困了。

  百无聊赖的刘彻眼前一亮,登时来了精神。

  【因着家景着实不好,陶渊明出去向乡里乡亲借粮乞食,但始终是杯水车薪。兴许是营养不良的缘故,他的五个儿子按他的话说是没有一个成器的。】

  天幕上显现,《责子》诗出,附带译文一则,十分通俗易懂:

  老大懒惰,老二厌学,三子四子不识数,五子九岁就知道吃。

  “哈哈”刘彻捧腹不禁,笑了个痛快。

  我的儿子自幼聪慧机警,必不会像这般。一想到自己玉雪可爱的儿子,刘彻便非常自得。

  儿子多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不行,猪猪在心里暗自嘲笑。

  猪猪表示自己一点都不羡慕,即使猪猪二十九岁才有了自己第一个儿子。

  “所以啊,选继承人得选一个聪明的。”刘邦情不自禁地在朝堂上说了出来。

  和刘猪猪的幸灾乐祸不同,他的先祖刘邦对吕雉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嫡长子刘盈是不满意的,动了想废太子的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因为他觉得刘盈始终太过仁弱,不肖他,而戚夫人生下的刘如意才合他心意。

  这一次借着天幕,刘邦又一次“不小心”说了真心话。

  但是得到的回应令他失望了,大臣们的反响很是冷淡,响应者寥寥无几。甚至刘邦送去希冀的目光,也没人搭理这个话头。

  刘邦自讨了个没趣,朝会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去了。

  长乐宫

  吕雉听到了朝堂上传来的消息,一声冷哼。

  长夜冷寂,唯有烛光轻轻摇曳。

  “儿啊,你可知道,他这是要逼死咱娘俩……”

  吕雉的脸上结上了一层仿佛永远化不开的寒霜,她喃喃道。

  【永初元年,刘

  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以晋人自居的陶渊明更痛苦了,尽管新朝对他多次征辟,他亦是多次不就。此时距离他生命的终结还有七年。】

  【生于乱世之中,他一直在寻求那个美好的世外桃源。】

  画面中的陶渊明再不复之前的英俊飘逸,他颤抖地提起笔,一字一句,描述出了那个他心目中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当看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时,秦始皇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随即心里升出一股怒气,后世到底是他的哪位子孙后代这么不争气,引起了战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秦始皇冷静了,反正大家都是要被取代的。

  已知:秦之后是汉,汉以后是魏晋。

  但是秦始皇想知道的是汉朝哪位皇帝将秦取而代之,而不是刘裕取代了晋朝。

  完美,不需要的知识又增加了。

  秦始皇冷静地想到。

  陶渊明的字写得越来越慢,写写停停,后面每一个字写下来都极为得艰难。

  【但是陶渊明终其一生也没有寻到那片桃花源,远方,其实除了遥远一无所有。陶渊明他心里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说——】

  【后遂无问津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