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昔我往矣 第27章

《昔我往矣》第27章

作者:绯绡 字数:2861 书籍:昔我往矣

  他起了身走上前,皇后拉了他的手,一面仔细打量了,一面抚摸着他的头说道:“好些日子没来瞧皇祖母,怕是不记得还有我这个祖母了?”

  史上便记载朱瞻基很得朱棣与徐皇后的宠爱,更是自小由皇后带在身边亲自抚养,见她与朱瞻基说话的模样,便可知确实如此。这个皇太孙一来,竟把两位皇子冷落一旁。

  我直直立了一旁,瞧了这一幕,不禁有些好笑。却碰上奕肃的目光,似乎在说:“无端地进什么宫,你就晾在一旁侍候着吧!”

  奕肃与二王爷慢慢插进了谈话中,祖孙三代絮絮叨叨话了好些家常,若是不知者,却也是其乐融融的温馨一幕。

  我正站得腰也快直不起来时,搁在腹前的右手移至腰侧间,一边暗暗揉拭,却被二王爷瞧见,忙将手放了下来,低了头规矩地站着。却听得他说:“母后,时辰不早了,父皇该领了内臣去了御花园!”

  皇后听了,才笑着说:“我们也该去了!”一面说了,一面朝殿前候着的太监吩咐道:“起驾,去御花园!”

  太监,宫女在前引路,皇后牵了朱瞻基在前,太子妃,二王爷在后。奕肃故意落了众人之后,慢慢离得我近了,才低声说道:“怎么随了太子妃身后?”

  “回东宫寻皇太孙时遇上的,便随了他们身后。又装扮地像个小宫女,旁人也以为是了!”我一边低头走着,一边解释了。

  他又瞧了我一会,才说道:“也好,只在旁处站着,免得不懂规矩冲撞了这后宫里的人!”

  宫里搬出窖藏的花树草木,又将园圃,亭榭,药栏收拾妥当。在园里摆了宴席,因是与内臣宫眷赏花,礼节上稍有回避。应先是皇上入了席,面前摆了金龙宴桌,后宫中再按身份地位一一入了座,皇后坐了左边,而后是嫔妃一干人等,右边却是皇子等人。待了吉时,皇上发了话,才一面饮酒,一面赏海棠。

  只等了片刻便听了尖细的声音传至园内:“皇上驾到!”,心竟跳得有些快。一边感叹我确是凡夫俗子,要亲眼见了千古一帝也会激动。一边睁大了眼瞧去,前是引道的太监,而后才是走上御道的明太祖朱棣,身着窄袖黄袍,头戴通天冠,只是常服,但掩不住那种帝王才有的气质。

  内臣宫眷都曲膝行了跪礼,皇上一挥袖:“都起来吧!”然后入了座,再是一干人等入座。确如我所猜测,因是家宴,气氛并不凝重,还算平和。皇上一边赐了酒,一边与众人赏了花。皇上与皇后也交耳说些私话,座下妃嫔间,皇子皇孙间也拉家常。

  我立在瞻基身后,瞧了这只有皇宫才有的浩浩荡荡的家席,心里莫名复杂。朱瞻基趁了旁人不注意,偷偷退下座位,拉了我往暗处。我四下一瞧,并无人看过来,才放了心。我装了不悦的神色,朝他嗔怪道:“殿下不是寻我来赏海棠吗,原来是少了宫女,寻我来替补的?”他忙摆了手,急急解释道:“寺玉,旁人不在之时,你便省了礼数,可是在母妃面前,或是宫里的人眼前,会招来责罚的!”瞧他小小的脸上神色凝重,我心底不禁叹了气,十岁的年纪便懂得这些,果然是生在帝王家的孩子,又瞧他紧张的模样,便撤下嗔怒的表情,笑了出来:“是是是,寺玉谨遵殿下教诲!”他才笑了笑又说道:“等散了席,你随我回东宫,父皇的亭院里,海棠开得正盛,我们再去瞧好吗?”我点了头,算是答应,又说道;“你快回了座,要是皇上瞧见了,又以为你偷偷溜了!”他也点点头,才回了座位上。我也悄悄站回了他身后。

  却听得太子妃轻声责备他说:“又去哪了,刚才皇祖母还寻你呢!”

  朱瞻基只笑笑,不作答。却听得身旁的奕肃说道:“皇嫂不用担心,连父皇也说了,身后跟了个宫女,不会有事!”说话间,不经意扫了我一眼。我听得心下一怔,知道奕肃是在告诉我,皇上瞧见我了。

  约模至亥时,才散了席。先是皇上摆驾回了宫。再是皇后,妃嫔们回各自的宫里。太子妃也执了朱瞻基的手回东宫,我便要随了他一起回东宫。不料长春宫处,却听得身后有人在身后叫道:“寺玉姑娘可在此?”我忙转身,看去。却是一个太监模样,只是瞧衣着,怕不是个普通的角色。却听得太子妃竟笑了朝他说道:“刘公公!”被唤作刘公公的人也是笑了笑欠了身:“太子妃娘娘!”又瞧了朱瞻基:“皇太孙殿下!”然后又正了色问道:“寺玉姑娘可在?”我忙站了出来应道:“在在,我是寺玉!”他上下打量我一番才说道:“寺玉姑娘,皇上在御书房里召见,快随我去吧!”

  我听了一怔,心里不禁有些忐忑。又想着既然来了,总归是要见的。便稍稍镇定了些,笑着说:“麻烦公公带路了!”便要随他去,却被朱瞻基拉住,他朝刘公公说道;“我今日也未给皇爷爷请安,我也去?”刘公公笑着的脸上却皱了皱眉:“皇上只宣了寺玉姑娘,殿下还是……”太子妃听了忙拉了朱瞻基的手,朝刘公公说道:“明日再让瞻基去给父皇请安!”刘公公才舒展了脸,笑着说:“皇上正在等着,奴才就不送娘娘与殿下了!”太子妃点了点头,才拉了朱瞻基的手便要回东宫去。我朝朱瞻基笑笑,又点了点头。他才随太子妃回去。

  我随刘公公又是七拐八拐地走了好些路,才至御书房门外。他朝我说道:“姑娘请先等着,奴才先去通报!”我点了头,便立在门外。却见外头好些锦衣卫守卫着,院中还有锦衣卫来回巡视。

  他一会便出来了:“寺玉姑娘进去吧!”说着,让了道。我深吸了口气,才推开门,一走了进去,双膝就不禁一软,便跪了下来,头深深低了下去:“民女寺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等着他说起来吧,不料半晌没有动静。心里一惊,悄悄抬了头,却瞧见皇上正立在案几前,低头看些什么,似乎并不理睬下面有个跪着的人。心底不禁一阵叫苦,只懊恼他不发话,我便一直要这样跪着,心下又不知他此行召见是福是祸,正忐忑不安,又双膝跪得生痛。

  终于,上头发话了。却听得皇上问道;“下面跪得可是寺玉?”我忙应道:“正是民女寺玉!”

  “起来吧!”终于等来这句话忙一边说了:“谢皇上!”一边站了起来,双膝跪得久了,一时起得快了,竟有些晕眩。我心底一边念叨:不想掉脑袋就站住,站住!眼前一片发黑,却将眼睁得更大。好半日才瞧清了,幸而皇上依旧低了头,并不见我刚才的模样。又站了一会,他竟头也不抬朝我抬了手,我瞧得不解,也不敢上前。他终于抬了头,朝我说道:“寺玉,你上来!”

  听他说话却像是平常人般,心里稍稍镇定些,才上前去。走到案几边,他又招了手:“你来瞧瞧这个!”

  我探过头去一瞧,却是一张地图。虽瞧不全,却似乎是一张河运水道的地图。只是图上的字我并不认得,才挤了一丝笑怯怯道:“皇上恕罪,我不认得字!”

  他听了,才抬了头,微阖了眼打量我一眼,却又指了地图说道:“你看这里,这是长江处”他又指了另一处:“这是黄河,黄河上是海河,长江下处乃钱塘江一带,这些水路已经峻通,只是黄河长江处却未通!”

  原来他正冥思苦想的便是河治峻通之事,又想起如今应是工部正在全力治理河道。听他所言,这应是京杭大运河还未全线通航。依稀记得京杭大运河,是从北京至杭州,途经河北、天建、山东、江苏四省。仔细寻思一番才说道:“皇上在想,黄河长江处如何连通?”他点了点头。

  “这样瞧去,南北原是通了水路,只是会通河所经山东地段地势较高,河道较窄,加以水源不足常苦水浅胶舟,不任重载。所以这处必要疏通,还有长江黄河处,可从淮水处与长江相接,这样便可将五河俱通。便能从北平,天津,穿山东,至安徽,才接扬州,入长江,又经镇江至杭州。南北水路便大致通了!”一边极力在脑海中搜索所知信息,一边慢慢说道。

  他听了,只蹙眉思索了半晌,才说道:“确实是个可行的法子!”我听得才放了心,怕是未记错吧。

  他又喃喃自语:“这南北的水路通了,迁都之事便事在必行!”

  我听了,也笑了笑说道;“何止是迁都一事,这水路一通,南北的商贸经济,文化风俗都能适时交流,促进统一发展!”

  皇上听了,点了点头,我瞧他龙颜舒展,暗暗舒了口气。不料他忽然又说道:“工部正在治理河道,正缺了懂得水利的人。!”说着,看了我一眼。我一听,急忙双膝一跪:“皇上恕罪,民女不懂水利,只是胡言乱语,怕是误打误撞了一个笨拙的法子。”

  他半阖着眼,居高临下地审视了我半晌,才慢慢质问道:“是-吗?”我忙不迭点头,因是再真不过的实话,才有勇气迎上他的犀利的目光。

  这目光交量的背后,皇上在心底也思量了一番。终于,他脸色稍缓:“起来吧!”我心底紧崩的弦才松懈了些,站了起来,不自觉得往后退了一步。

  他将河道图随意搁下,坐回龙椅上,又拿起案上的茶,慢慢抿了一口茶,才说道:“杨溥现在在干什么吗?”我听得一愣,只觉得奇怪,人都被他一声令下关进了诏狱,怎么还有些一问。听不出道理,也不敢轻意回话,心下正犹豫。

  “怎么现在不说话了?当日在诏狱里说得可是头头是道,句句在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