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民国岁月 第79章

《重生之民国岁月》第79章

作者:万马奔腾 字数:3011 书籍:重生之民国岁月

  “委员长,不如先让离上海最近的八十八师上去吧。日军在上海毕竟有三千之众,我担心保安三团受不了多久。”张治中一脸焦急地说道。

  从一二八淞沪抗战到长城抗战,几次跟日军交手,国军和日军的伤亡比例都在一比五以上。当年一二八事变的时候,十九路军的两个师尚且没有抵挡住三千日本海军陆战队的进攻,更何况现在只有一个团。纵然这个保安团又正规军改变,且按照德械师步兵团的配置装备的加强团,但是要想挡住同等数量的日军。在张治中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能增兵。”一旁的外交部长王宠惠抢在蒋介石开口之前说道:“这次是日本人挑衅在前,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英美法德意等国在上海都有巨大的利益,他们一定会出面调停的。我们如果一出兵,就违反了当初的《淞沪停战协定》,这样在将来调停谈判的时候,我们会很被动。”

  “王部长,现在不是调停不调停的时候,现在是如果我们还不增兵的话,我布置在上海的这支机动力量就要被吃掉了。”张治中毫不客气地说道。

  说着,转向蒋介石道:“委员长,这次事件完全是日军处心积虑谋划的,想在上海再发动一次一二八事变。这次淞沪对日抗战我们一定要争先一番。从九一八事变到现在,我们对付日敌,我觉得可分作三种时期:第一种他打我,我不还手;第二他打我,我才还手;第三种我判断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这叫先发制敌,又叫先下手为强。九一八东北之役,是第一种;一二八战役、长城战役,是第二种。这次事件足以能证明日本想再次在上海对我动手,所以应该采用第三种。委员长,这次我们一定要先下手为强。只要给六个小时的时间,我就能八十八师从无锡输送到位,立刻可以向驻沪日军发动攻击,把他们赶下黄浦江。”

  第三更送到,今天连续三更,一万二千字,补上了昨天欠的帐,也算是个小小的爆发,刚才,老万看了看和新书月票榜前六的差距又在拉大了。没办法,人家也在拼命拉票。老万只有厚颜不断地恳求各位同学了。大家帮帮忙,求过这次老万不求了,每天求月票大家也会反感。明后两天继续每天二更,下周看老万的具体表现吧,别的不敢说,小小的爆发,三更一万二肯定会有几天的。请大家多多支持。

  正文第八十二章淞沪会战(二)

  第八十二章淞沪会战(二)

  张治中一向是主战派。他的这番言论也是老生常谈,从他就任京沪警备总司令开始,一直假想日军从上海发动进攻在积极准备着。

  蒋介石看了看皱着眉头坐在一旁一直没有出声音的何应钦,军政部长何应钦当年因为和梅津美治郎签订《何梅协定》一向被冠以军中最大的亲日派。

  “敬之,说说你的看法。”

  何应钦苦笑了一下,和蒋介石搭档这么多年,何应钦非常了解这位委员长。他知道这个时候蒋介石的倾向是要打,毕竟华东不比华北,华北至今还控制在西北地方势力的手中。但是华东则不同,是国民政府主要的财税来源,更是国民党执政的根基,不容有失。但同时中日双方的实力摆在那里,蒋介石担心失败后危及自己目前的地位。

  西安事变之后,何应钦彻底断了想取代蒋介石的念头,微微沉吟了一下后说道:“如果事态进一步扩大,打还是要打一打的。但是打到一个什么程度,达到一个什么效果,还需要综合考虑。我认为,现在还不宜冒然派重兵进入上海,应该静观其变。”

  何应钦的意思,所有人都明白。依旧沿袭之前的一二八事变、长城抗战的思路,也就是刚才张治中所说的第二个时期。

  军政部政务次长陈诚和何应钦一向不和,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把他从武汉陆军整理处处长的位置上调到南京也是为了牵制何应钦。所以,何应钦的话音刚落,陈诚马上提出不同的意见。

  “我倒是认为这次应该打,而且要大打。”说着,陈诚恭敬地看了看蒋介石道:“委员长,自长城抗战以来,日军在华北频频增兵,演习甚至已经逼近到北平郊外。华北的局势也是一触即发。如果日军在华北发动事变得手的话,必将利用其快速部队沿平汉线直趋武汉;武汉一旦失守,则中国必将东西纵断为二。这样不但华北陷落,而且鄂、赣、苏、浙、皖等长江下游地区将尽落日军之手。所以,我们不但要在淞沪地区增兵,而且还要借机扩大淞沪战场,诱敌至东部。”

  听到陈诚的意见和自己完全一致,甚至比自己更加胆大,张治中连忙说道:“委员长,辞修说的对。我们应该在淞沪战场集中主力部队,在此一举击垮当面之敌,赢得局部的胜利。可改变欧美等国一向轻华之心,引起他们的居间调停,甚至是武装干涉,造成结束战局的时机。”

  蒋介石点了点头,文人主和,武将主战。外交部长王宠惠寄希望于外交调停。但是蒋介石心里很清楚,弱国无外交,帝国主义对中国都是虎视眈眈,只不过日本人更加的明目张胆。外交调停无异于与虎谋皮。

  但是在主战中,又分成了两派,何应钦偏向保守,而陈诚和张治中显得十分激进。这倒是蒋介石愿意看到的。西安事变,何应钦妄图取而代之的心思,蒋介石一目了然,削弱和牵制何应钦的力量也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蒋介石把目光落在了新任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的身上。白崇禧是桂系二号人物,但是他的才华,蒋介石是非常欣赏的。

  “健生,你怎么不说话呀?在我这里尽可畅所欲言。”蒋介石和颜悦色地对白崇禧说道。

  白崇禧本来是不打算开口的,这里除了一个主和的王宠惠,其他人都是他老蒋的嫡系。他这个副总参谋长不过是去年两广事变的产物,在老蒋眼中的分量自然比不上前面几个。而且,白崇禧也不愿意得罪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位。不过,既然老蒋点名让他发言,白崇禧勉强笑了笑道:“委员长,卑职是军人。只能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分析。”

  “无妨,无妨。健生,打仗你是一把好手,来,就来给我们分析分析。”蒋介石摆了摆手笑道。

  “我们防御日军的进攻,自从东由西防御要比自北向南有优势。历史上蒙古灭亡南宋、女真灭亡明朝,都是自北由南曾俯冲之势,先取湖广,进而全面侵占整个长江流域。但是自东由西,从地理上来说,曾佯攻之势。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集,沿途山脉呈南北向,不利于敌机械化部队展开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军逐次防御,消灭其有生力量。”说完,白崇禧不由朝众人笑了笑道:“我的这些意见都是基于日军向我们发起全面进攻的基础上。当然,能不打当然是最好的。”

  “是啊,能不打当然是最好的,但是现在由不得我们呀。日本人对我们窥探已久,中日两国一战终究不可避免啊。”蒋介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接着说道:“王部长,你马上代表国民政府针对今天日本海军陆战队向我虹桥军用机场发动进攻,向日本大使馆提出严正抗议。另外,上海市政府也要向日本领事馆及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提出交涉。”

  听到蒋介石的这一安排,众人不由同时一愣,明明委员长已经说出了中日一战终不可避免,但是这不仍然是议和这一套吗?

  张治中坐不住了,张了张嘴刚想说话,只听见蒋介石对他说道:“文白。把三十六师从芜湖调回来。另命令八十七、八十八师立即开赴苏州一线,一级战备,随时准备驰援上海。”

  这算什么决定,既想议和,又想打。所有人都有些看不懂。张治中毕竟还牵挂着在上海的保安三团,不由苦笑道:“委员长,现在保安三团的情况不容乐观,如果现在不增援的话,我担心他们抵挡不住日军海军陆战队的进攻。这可是目前我们在上海的唯一一支机动力量啊。”

  蒋介石知道驻上海的保安三团是张治中去年亲自安排的,装备、军饷也是一律从优。稍稍考虑了一下道:“既然你对杨虎的那两个保安团没有信心,我从浙江保安处调一个保安团尽快驰援上海保安三团。”

  浙江保安团的战斗力张治中还是知道一些的,自从俞济时调任浙江保安处长后,这次保安团都是他主持重新整训过的,比之上海警备司令部的那两个保安团实力要强很多。

  既然蒋委员长这么说,就已经算是给自己面子了,张治中也只得无奈地点了点头。

  会议结束,最后一个走出门外的张治中看到正等在院子里的沈修德,走过去勉强笑了笑道:“委员长已经答应从浙江调一个保安团即可增援,你就放心吧。”

  沈修德也是松了口气,连忙道:“谢谢老师。良桢那里,前段时间我就跟他打过招呼,他已经安排一个保安团就在嘉兴沪杭铁路沿线。今天晚上出发,明天早上就能到达。”

  张治中一听。颇为意外地看了看沈修德,笑道:“原来你们早有安排,这样我就放心多了。”

  ??????

  当前田敏夫得知吉川富郎率领第一大队的一个中队还未达到虹桥机场就遭遇保安三团的伏击,一个中队损失大半,并且要求增援的时候,气的拔出指挥刀把面前的桌子砍成了两半。嘴里不停地骂着吉川富郎无能,这些世家子弟只会依仗家里的余荫,半点本事都没有。

  警备队肯定已经凶多吉少,再加上现在又损失了大半个中队,前田敏夫岂能善罢甘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