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强警官 第十二卷:新的开始_第700章:三个狱友(二)

《最强警官》第十二卷:新的开始_第700章:三个狱友(二)

作者:黑马河 字数:1683 书籍:最强警官

  夜阑人静,华灯初上,晋侯宫内烛火辉煌。

  玉堂殿内,婢女陆续引燃铜灯,半人高的灯盏并排嘉立,沿着台阶错落摆放,照亮空旷许久的大殿。

  香炉飘散青烟,飘飘渺渺,似轻纱袅娜。侍人忙着擦拭雕窗地板,不放过任何角落,确保每一处纤尘不染。

  室内的屏风被小心移动,随着烛光掠过,漆金牡丹一瞬间鲜活,在暗夜中绚烂绽放,色泽璀璨,流光溢彩。

  一阵脚步声传来,许放出现在殿前。

  侍人婢女纷纷行礼,口称:"许内史。"

  “君上将至,速。”许放双手袖在身前,目光扫视殿内,警醒侍婢加快动作。"诺。"

  众人齐声领命,各自加快速度。待殿内清扫一新,许放打开香炉,皱眉看了一眼,交代侍人换走:“君上不喜此香。”

  侍人不敢争辩,马上捧起香炉退出殿外。看到守在廊下的小奴,将香炉和香饼塞过去,低声吩咐道:“速去换香。”

  "诺。"

  香炉和香饼装入木盒,小奴抱起木盒一溜烟跑走。

  侍人在廊下等候,大概过了数息,小奴去而复返,同行有看管香料的阉奴。后者脚步飞快,几乎是拽着小奴飞跑。

  到了侍人近前,阉奴喘息未定,着急开口道:“怎么回事,香不对?”“许内史在里面,言君上不喜。”侍人微微躬身,朝殿内努了努嘴。

  “君上性好此香,怎么会……”话说到半截,阉奴猛然反应过来,不轻不重地打了一下自己的嘴, "先君,是先君,我怎么忘了!"

  侍人瞥他一眼,提醒道:“别磨蹭了,君上马上就到。”“就去,就去。”阉奴来去如风,留下几个字,转身不见踪影。

  小奴之前跑了一路,正扶着膝盖喘气。侍人回头看他一眼,扶着他的肩膀让出道路,两人靠墙站立。

  “在宫内要多看少说,该听的听,不该听的时候当自己是聋子。”念在两人是同乡,对方年龄幼小,侍人好心提点。

  “我记住了,多谢大兄。”小奴喘匀了气,开口向侍人道谢。

  侍人拍拍他的肩膀,抬头见阉奴返回,吩咐小奴留在原地,独自迎上前接过木盒,快步

  返回殿内。

  小奴在廊下站了片刻,耐不住好奇,透过雕窗向内张望。看见背窗而立的许放,不由得想起之前来北宫挑人的马桂。

  "真羡慕药奴。"

  马桂看过二十多个小奴,只带走一人,取名药,听说还教他认字习武。小奴想得出神,没留意廊下有人走来。

  直至一抹玄色抵近,他才骤然回神。看到来人身上的衮服,小奴心头一紧,忙不迭俯身在地,压低视线不敢出声。

  墨色衣摆悬在眼前,金绣的玄鸟刺痛双眼。

  清冷的声音自头顶传来,声调并不高,却无端令人震颤:"起。"

  小奴谨慎爬起身,壮着胆子抬眼,又迅速低下头。畏惧压下好奇,他甚至屏住呼吸,唯恐触怒国君。

  林珩看清小奴的模样,脑海中闪过另一张面孔。五官没有相似之处,身形和脸型却颇为相类,怎么看都透着喜意。

  短暂的回忆褪色,他临时起意,对身侧的马塘说道:“塘翁,你觉得他如何?”

  马塘认真打量小奴,未看出任何出奇之处。但林珩刻意驻足,他自然要关注几分:“君上之意?"

  "桂翁身边有药奴,你带上他如何?"

  教导小奴?

  马塘再次打量小奴,实在看不出任何出彩之处,莫非是内秀?不过林珩有命,他自然不会拒绝。

  "仆遵旨。"

  小奴呆呆地站在一旁,喜从天降,他完全不敢相信。

  待林珩进入殿内,马桂留下一名侍人带他去林华殿,他才如梦方醒,用力掐了自己一下,感受到真实的痛意,当场咧开嘴。

  “行了,机灵点。”侍人看得好笑。难得在宫内看到这样的人,憨厚得令人吃惊,难为他能平安活到现在, "跟上来。"

  "诺。"

  小奴想压下嘴角,无奈不成功。只能低着头,尽量不让人看到脸上的表情,脚步轻快,跟上侍人的步伐。

  大殿内,侍人婢女鱼贯退去,许放和马塘也退出殿门,一左一右守在殿外。

  殿门关闭,发出一声轻响,旋即归于寂静。大殿内冷香萦绕,丝

  丝缕缕,融入每一个角落。越过两侧立柱,林珩迈步登上台阶。

  镶嵌彩宝的履踏上青石,彩影倒映在石面,短暂浮华,转瞬流逝,终被暗影掩盖。一步接着一步,林珩迈过石阶,站定在屏风前。

  灯烛的光落在背后,衮服上的玄鸟振翅欲飞。冕冠垂落的旒珠轻轻碰撞,摇曳出彩色光晕。衣袂摩擦声响起,袍袖振动,略显苍白的手覆上屏风。掌心触碰漆金牡丹,指尖勾勒花瓣边缘,一点点沿着线条寻找,突然间定住。

  “找到了。”

  林珩低下头,移开手指细看,果然在花瓣边缘找到两道划痕,隐藏在雕刻的纹理中,不仔细看很难辨认,

  他描摹着划痕,想到幼时顽皮,用小刀刻画屏风的场景,不由得掀起嘴角。“母亲难得发怒。”

  在为数不多的无忧时光中,关于正夫人的记忆格外鲜明。

  记忆中的母亲总是面带笑容,身上萦绕着一股清香。温暖、和煦、安逸,只要在母亲身边,他永远是安全的,不需要时刻绷紧神经,警惕来自四面八方的刀光剑影。

  “母亲,我做到了。”

  林珩声音极低,指甲刮擦屏风上的花纹,发出刺耳的声响。

  "诛有狐氏,绞丽夫人,车裂公子长。父君受千夫所指,众叛亲离,客死异乡,死后无人同葬。"

  每说出一句话,眸光就冷凝一分。嘴角微微掀起,笑痕镌刻森冷,凶狠昭然。

  “离国之日,我惶恐不安。上京九年,尝尽人间冷暖。归国之时我曾立誓,天地鬼神为证,誓要翻天覆地,大权独揽。"

  “我能夺回一切,唯独寻不回您。”

  林珩垂下头,旒珠遮挡住他的双眼,半面陷入阴暗。一滴晶莹滑过脸颊,沿着下巴滴落,隐没在领口,刹那寻觅无踪。

  “母亲,我给了智氏机会。”林珩缓慢抬起头,激烈的情绪稍纵即逝,眸光深邃,仅余平静和漠然, "外大父应有觉察,盼智氏不令我失望。"

  凝视光中的牡丹,林珩直起身,收回手袖于身前,嘴角的笑痕悉数隐去。

  "这是最后一次。"

  声音融入微风,流淌在殿内,短暂卷动烛火。火舌蹿升,焰光跳跃,灯芯发出一声爆响,在空旷的

  大殿内辗转回荡。

  夜色渐深,一弯银月高悬,漫天繁星闪烁,汇织成一条璀璨银河。晋侯宫内火光通明,玉堂殿和南殿的灯光整夜未熄。

  城东的氏族宅邸中,携胜利归来的氏族家主未来得及庆贺,就因突来的变故愁眉不展,恍如遭遇晴天霹雳。

  鹿氏家中,鹿敏看着俯身在地的家奴,眉心紧皱,面沉似水。家奴身上带伤,额头缠着布,半张脸肿胀青紫,分明是被殴打所致。

  "你所言确实?"鹿敏起身来到家奴面前,居高临下发问。

  “回家主,千真万确,奴不敢有半句谎言。”家奴张开嘴,缺少数颗牙齿,说话时嘴巴漏风,咬字模糊不清。

  "混账!"

  鹿敏突然发难,一脚踹上家奴的肩膀。力量之大竟使家奴倒飞出去,砰地一声撞上墙壁,摔落时喷出一口鲜血,再也爬不起身。

  “壬章奉君上旨意清丈郊田,谁给你的胆子横加阻拦?!”鹿敏勃然大怒,却非针对壬章,而是重伤咳血的家奴。

  家奴告状不成,趴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出声,更不敢为自己分辨。

  “父亲,不阻拦壬章,隐田如何交代?何况法不责众,拦截清丈的不只鹿氏,智氏、陶氏才是首当其冲。”鹿霆忍不住开口。

  他是鹿敏的次子,负责掌管家中的田、林、牧和两处矿,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

  林珩率军出征,氏族家主领兵在外,壬章突然带人清丈郊田,打了各家一个措手不及。

  事发仓促,看守郊田的奴仆千方百计阻拦。壬章毫不客气,数日之内连查八家。现如今,专门设置的囚牢里已经人满为患。

  鹿霆知晓事情厉害,却实在看不惯壬章嚣张跋扈,半点不讲情面。和他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为此头疼的也不只鹿敏一人。

  “糊涂!”

  听到鹿霆的话,看穿他的想法,鹿敏大感失望。

  “你怎知君上法不责众,你怎知智氏陶氏必首当其冲?你又怎知鹿氏不被君上所厌,沦落到被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见鹿霆仍不服气,鹿敏加重语气,沉声道:“若非我同有狐氏割席,你的姑母甘愿以性命取信君

  上,你以为公子原

  能平安无事,鹿氏还能高居朝堂?"

  鹿霆的脸色终于变了。

  鹿敏不放过他,决意一次说个清楚明白,让他彻底醒悟,以免为家族招祸。

  “若非如此,鹿氏必落得有狐氏下场,早就不复存在。你为了区区田地,胆敢违逆君上旨意,谁给你的胆子?!"

  鹿霆脸色煞白,张了张嘴,一个字也未能出口。

  见他这副模样,一直没出声的鹿雷终于开口:“父亲,错已酿成,要紧是匡救弥缝,不能一误再误。"

  这番话提醒了鹿敏,短暂熄灭了他的怒火。

  "以你之见该当如何?"鹿敏回身落座,心中已有计较。仍要问询长子,为的是看清他能否言之有物,亦或只想饰非掩过,利用言辞为鹿霆开脱。

  好在鹿雷没有令他失望。

  "为今之计,唯有对症下药,亡羊补牢。”鹿雷微微倾身,侃侃而谈, “君上清丈郊田,图谋为何?其一必为赋税,其二应涉奖惩。我观壬章先查罪臣之地,其后方为各家,想必君上有所顾忌,无意将事做绝。如此便有转圜余地。"

  鹿敏既没点头也没否定,沉声道:“继续说。”

  “父亲,君上灭郑,足见雄心勃勃。如烈公时,晋之版图将扩,些许郊田何足挂齿。”鹿雷看一眼鹿霆,见后者有怒不敢言,眼底闪过轻蔑,愈发看不上这个兄弟, “请父亲令族内自清田林牧,造册呈送君上。凡多出土地归于丈尺。鹿氏自愿清还,请君上既往不咎。"

  鹿雷所言并非无的放矢。

  各国度量衡存在差异,四百年间从未统一。单是晋国内部,丈量的标尺就有多种。开国之初更是以步丈田,有出入再寻常不过。

  “晋以战功立身,君上有宏图之志。远且不提,近观霸楚,先后灭申、少等国,有功氏族赏赐何其丰也。"

  在鹿雷看来,鹿氏最要紧的是审时度势,获取林珩赏识。

  身为新氏族,曾与有狐氏牵连,天然存在劣势。想要越过藩篱,真正成为国君的心腹,势必要付出更多努力,不惜任何代价。

  "父亲,此乃机遇。”鹿雷目光灼热,道出心中所念, “氏族皆有隐田,区别在于多少。鹿氏若能率先自查

  ,造册呈送君上,不仅能掩过,更有无尽的好处。"

  他的话相当直白,正好同鹿敏所想不谋而合。

  "善!"

  鹿敏朗笑一声,感叹后继有人。

  鹿霆来回看着父兄,认真思考良久,终于有所顿悟,神情中浮现一抹惭色:“父亲,兄长,我有

  过。"

  "知错能改,莫要再犯。"鹿敏对小儿子有些失望,却没有彻底放弃。

  鹿雷对他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身为嫡支的继承人,对于没有威胁的兄弟,他乐得给予善意。不聪明没关系,只要不自作聪明,他不介意帮扶教导。

  父子达成一致,鹿敏连夜派出忠仆,在族中进行安排。

  至于重伤的仆人,早就被拖了下去。以他的伤势注定活不过今夜。氏族们忙着商量丈田一事,都是彻夜未眠。

  天明时分,群臣在宫门前相遇,都能看清彼此眼下的青黑。大家嘴上不问因由,实则洞若观火,早已心照不宣。

  城门开启,一骑快马飞驰而入。

  马上骑士来自边城,怀揣陶青的书信,入城后直奔陶荣府上,奉命将信交至陶荣手中。骑士入城不久,田齐一行出现在洛水河畔。春暖花开时节,河面吹来的风仍残留些许冷意。田齐推开车窗,远远望见盘踞在平原上的雄城,心中忽生忐忑。

  在斗圩和斗墙面前,他表现得信心十足,言之凿凿林珩不会见死不救。可经历过亲人的暗箭,在背叛中险些丧命,他此刻变得不确定。

  九年相伴,彼此同历生死,终究时过境迁。

  阿珩会帮他吗?

  田齐陷入沉默,引起两名忠仆的注意。

  “公子?”

  “无事。”田齐摇摇头,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速行,尽快入城。"

  "诺。"

  斗圩推开车门,传达田齐的命令。队伍当即加速,众人策马扬鞭,沿着洛水前行,向肃州城飞驰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