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驻京办主任三部 第77章

《驻京办主任三部》第77章

作者:王晓方 字数:2925 书籍:驻京办主任三部

  

  法源寺的大门敞开着,古旧的红漆,斑驳脱落,失却了鲜艳之色调,寺门上镶嵌着一块大理石的匾额,上面用楷书端端正正地写着"法源寺"三个金色大字,字体刚直,有风骨,与破旧的庙门一样简洁,正是启功先生的墨宝。

  这是历史之门,悲凉的背影,久久盘桓于法源寺的门槛,丁能通凝视着久违了的法源寺,忽然悟到,其实法源寺与其他寺庙是不同的,法源寺不是缘起于修习佛法的高僧大德,不是超凡脱俗的一方净土,而是在其根基立于大地之上时,便带有挥之不去的悲悯情怀。一个人,一生短短数十寒暑,无论兴衰成败,不过是匆匆过客,人流东西穿梭,法源寺只是旁观者,或者,毋宁说是容纳种种苦难的佛界。

  丁能通信步走到天王殿时,被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像所吸引,驻足观看,这是一尊明代的夹纻金漆像,高一米多点儿,颜色已褪成红褐色了,身上也有几处漆剥落了,还有一些折痕和划迹,深浅不一,就有了几分苍凉。丁能通正看得出神之际,智善和尚已经双手合十站在了他的身后。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能通,久违了!"

  "智善师傅,来之前本想给您打电话,想来想去还是没打,就是看跟师傅有没有佛缘。"丁能通虔诚地笑着说。

  "佛在哪里?佛在人心。有没有佛缘不要紧,关键是要有佛心,好在你心中有佛,才化险为夷呀!"智善一语双关地说。

  5、法源寺(2)

  "看来您已经知道东州发生了'肖贾大案',肖市长已经伏法,大师,肖市长也是理佛之人,逢佛就拜,家中还供奉着佛菩萨,为什么佛并没有保佑他呢?"

  "肖市长将佛像当作神明供奉,天天在佛面前祷告,供奉鲜花水果,然后向他求福,那个供品就是贿赂,送一点贿赂就希求佛菩萨保佑,把诸佛菩萨当作贪官污吏看待,此罪业多深重!一方面向佛菩萨行贿,一方面接受贿赂,天天造罪业,还以为佛菩萨会保佑,这完全错了。"智善尖锐地说。

  "我明白了,所谓佛缘其实就是善缘,善是奉献,而非索取,世人供佛大多是为了索取。"

  "你很有佛性,其实人原本都有佛性,只是被妄想和欲望所覆盖了,香烛代表心香和心光,是在教育我们要时刻记住佛菩萨的教诲,去掉我们心中的妄想和欲望,把我们原有的心香与心光显露出来,如果你平时不做善事,哪怕你再许愿,再烧高香,佛菩萨也不会保佑你的。因果报应如影随形,想平安健康就要多做善事,戒贪婪;想要富贵,就要布施贫苦,这才是佛菩萨对我们的教诲!"智善语重心长地说。

  "智善师傅,你手中的念珠果真能消除烦恼吗?"

  "念珠,也叫拴马锁,隐喻人心犹如狂奔的野马,杂念纷飞,一时一刻也不停,手掐念珠,诵念佛陀、达摩、僧伽的名号,就可以放下一切,身心专注,遏止住妄念私心,增加定力,增加智慧。念珠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要皈依三宝。"

  "智善师傅,我这次来见你,就是受朋友之托,为念珠开光的。"

  丁能通说完,把手中的念珠递给智善。

  智善接过丁能通递过来的念珠,口诵佛号说道:"能通,念珠的主人是一位活菩萨,这些念珠已经用她的佛心开光了,老僧自愧不如!其实和尚念经开光,实际上是开信徒内心之光,升起对佛菩萨的信心。佛的法身是尽虚空遍法界,如果你悲心重,就会得到观音菩萨的加持;如果你孝心重,就会得到地藏菩萨的感应。念珠的主人悲心重,托你的朋友孝心重,都是用恭敬心、真诚心来面对人生的人。"

  "按您的意思,我对着念珠诵一声'阿弥陀佛',岂不就等于开光了?"

  "诵一声佛号,得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天天念,天天加持,不仅加持念珠,更加持你本人,何乐而不为呢?"

  "智善师傅,那我和和尚还有什么区别?"丁能通笑着说。

  两个人一边聊一边信步往前走,不知不觉走进大雄宝殿,在宽敞的藻井里有无数只小麻雀飞来飞去,自在地鸣叫着,随意地起落,仿佛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丁能通来过许多次法源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他惊呆了。

  丁能通心想,是什么样的慈悲让这些麻雀这样放心?是什么样的胸怀让它们如此自由?一股感动莫名地涌上来,丁能通对法源寺更加肃然起敬起来!

  "智善师傅,其实我更喜欢悯忠寺这个名字。"

  "能通,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什么,做什么!"

  "智善师傅,我这次来还有一层意思,宦海沉浮,想请师傅指点迷津!"

  "我送你四个字。"

  "哪四个字?"

  "法海真源。"

  丁能通每次见智善都获益匪浅,这次更是如此。两个人攀谈了一上午,丁能通吃罢斋饭才离开。当他走出山门时,几个僧人正推掩那扇大门,仿佛是将丁能通推出了历史的漩涡。

  法源寺的大门,像睁开的眼,横淌于寺外的是时间的河,河面上的浮光掠影,荡漾着千年岁月的悲喜浮沉,跨越漫漫时空的今日与往昔,像念珠一样被细细的线穿起,再一次将丁能通置身于昨日的世界,去品味历史的真实。丁能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与法源寺结缘的李敖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的结尾:

  "啊!北京法源寺,北京法源寺!我们不敢向你再会,是你向我们道别,向我们一代一代道别。我们一代一代都倾倒了,只有你伫立。不过,我们乐见你的伫立,我们一代一代,把中国人民的血泪寄存在你那里--你的生命,就是我们的。"

  6、分歧

  肖鸿林、贾朝轩时代结束了,留给新班子的是伤了元气的东州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东州经济从来没有停滞过,然而,"肖贾大案"后,招商引资出现了零增长,整个东州经济像被霜打后的茄子园,弥漫着一片死气和晦气,再加上刚上任的市委书记洪文山与市长夏闻天关于东州经济的发展观不同,东州经济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

  洪文山和夏闻天的分歧是在两会以后,夏闻天请洪文山一起视察花博园开始的。夏闻天之所以请洪文山一起视察花博园,是因为自从花博园开园后,琼水湖畔房地产开发如雨后春笋般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琼水湖面临着被严重污染的危险。

  市人大主任赵国光率领部分人大代表视察了花博园后认为,花博园不愧是启动东州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自开园以来,已经吸引游客逾千万人次,累计实现经济收入近五亿元,极大地带动了东州旅游产业发展,东州旅游产业在不到短短一年时间就跃居支柱产业行列,应该借此势头大力开发相关产业,全面启动东州经济。

  赵国光的建议得到了多数人大代表的赞同,然而,市政协主席张宏昌对赵国光的观点忧心忡忡,他率领政协委员视察完花博园后,部分政协委员联名起草了一份《关于限制花博园周边房地产开发、保护东州人民的生命源泉琼水湖的几点建议》,这份建议递到张宏昌手里后,他感到沉甸甸的,特意约年轻的市长夏闻天深谈了一次。

  当时夏闻天刚刚在草河口迎宾馆宴请完新上任的日本驻东州领事馆总领事山本太郎,张宏昌亲自到草河口迎宾馆会议室等夏闻天。

  夏闻天送走山本太郎后,得知张主席已经等了四十分钟,心里很过意不去,他知道张宏昌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谈。当他走进草河口迎宾馆小会议室时,发现张主席正紧锁双眉在看一份材料。

  "抱歉,宏昌同志,让你等了这么长时间。"

  夏闻天抱了抱拳表示歉意后,坐在了张宏昌对面的沙发上。

  "闻天同志,我这次找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先看看这个吧。"

  张宏昌说完,将手里的材料递给夏闻天。夏闻天接过材料一看,眉头也紧锁了起来,因为这份材料就是部分政协委员联名起草的《关于限制花博园周边房地产开发、保护东州人民的生命源泉琼水湖的几点建议》。

  "闻天同志,当初花博园选址在琼水湖畔是肖鸿林独断专行的结果,当时我是持反对意见的,但是王元章考虑到班子的团结问题,虽然也有不同的看法,原则上还是同意了这一方案,现在看恶果要逐渐显现出来了,如果不引起重视,几年之内,东州市五百万市民将无水可喝了。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领导并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对花博园周边的房地产开发推波助澜,如果不加以限制和引导,一旦产生严重的污染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张宏昌忧心忡忡地说。

  "宏昌同志,你的意见非常重要,只是目前东州经济受'肖贾大案'的影响,一蹶不振,文山同志还想以花博园为突破口,重振东州经济的雄风,要想说服文山同志很难啊!"

  夏闻天显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不能不顾及洪文山的态度,毕竟洪文山是东州市委一把手。

  经过一番思考,夏闻天微笑着说:"宏昌同志,这样吧,近期我约文山同志一起视察花博园,届时,我将这份材料推荐给他,东州的经济发展何去何从,必须认真整合,重新布局,决不能只看眼前,不谋长远,要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东州经济的发展方向,找到一条振兴东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