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亲王 第二百零八章 初露苗头

《大明亲王》第二百零八章 初露苗头

作者:宗辰 字数:4322 书籍:大明亲王

  左布政司库房下的密室,或者说是密道,更为合适。

  在库房下面,是一个半间房子大小姑且可以称之为密室的地洞,地洞的另一端,则是一条足够两人并行的通道,略微有些弯曲,但却也算的上是宽广。

  “这密道,挖的倒是好地方啊。”

  司徒威在下面探测后,没有危险,曾毅和闵珪也就都下来瞧一番了。

  “这么大的工程,竟然没有发现,果然是一手遮天啊。”

  闵珪的脸色也是有些阴沉,前面有举着火把的士兵引路,可却也走了半盏茶的时间了,而且,借着火光,还能看到两边的土壁上还有放置火把的地方。

  很明显,这地道的存怕是有好几年的光景了,甚至,是从丁原来河南任左布政司的时候就已经挖建的了。

  “大人,前面就是尽头了。”

  司徒威在一旁提示,道:“这密道的尽头,该是在一处深井的中央。”

  “深井?”

  曾毅眼睛亮了一下,却是暗自点头,把密道的尽头建在深井的中央,的确是很不容易被人发现的,除非是真的霉运附体了,若不然,怕是谁也都不会找到这种地方的。

  “大人请看,这青砖,是可以移动的。”

  司徒威快曾毅几步,借着火光,用手在尽头的青砖上推了几下,立时,露出了一个一人高的洞口。

  在仔细看移过去的青砖,却是不知道用的什么方法,竟然是把这些个青砖都凝固在了一起,是一个大连快的,堵在这洞口,就算是有人从上面往下看,也是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

  能有如此技巧,且如此小心的设计,确实是少有的。

  站在洞口处,身子往外侧了下,果然,可以看的清楚,这是一口深井的中央位置,不过,下方并没有井水了,是一口枯井。

  “派人上去看了吗?”

  曾毅站直了身子,往后退了几步。

  “还没,怕有意外。”

  司徒威声音压的有些低,朝着上面指了指,声音压的有些低。

  “让人上去看吧,若是能有意外,倒是好了。”

  曾毅呵呵笑着,脸上却是一丝的无奈。

  旁边闵珪和曾毅的表情一样,左布政司,已经彻底被对方给放弃了,是以,这相关的线索及联系人等,肯定已经全部撤走了,绝对不会留下任何一人的。

  是以,现如今,若是能出现什么意外,反而倒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了。

  “上。”

  司徒威点了点头,招呼旁边的几个锦衣卫的人。

  “是。”

  几个锦衣卫的侍卫抱拳,走到洞口,身子轻轻一跃,就冲了出去,手脚并用,如飞燕般,轻飘飘的就上了深井。

  “这就是传说中的飞檐走壁了吧?”

  曾毅在一旁看的有些震惊,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利索的身手,而且,和所谓的飞檐走壁,并没什么区别的看起来。

  “只是些轻身功夫罢了。”

  司徒威在一旁解释道:“只要是练的扎实点,能借用巧劲,这就不成问题了,只不过,这不好练,最起码要十几年的功夫才行。”

  “本官还以为这就是飞檐走壁了。”

  曾毅笑了笑,的确,若非是司徒威在旁边解释,他还真要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飞檐走壁了,毕竟,外人看起来的话,虽然是手脚并用爬上去的,可那速度及身形,看起来,却是很飘逸的。

  “大人所说的飞檐走壁,咱们锦衣卫里也有不少人能够做到,只不过,算不得真正的飞檐走壁,只能称是轻身功夫罢了。”

  司徒威嘿嘿笑着解释道:“真正的飞檐走壁,江湖上也是有的,只不过,那都是江湖上名震一方的人物,且,并不多的。”

  说完,司徒威想了想,又道:“咱们锦衣卫指挥使牟大人手下,倒是有这么一位人物。”

  “哦?”

  曾毅眼睛也亮了,虽然这事情和案子无关,可飞檐走壁,对其的吸引力也是不小的。

  旁边的闵珪也是眼睛一亮,不过,却是没表现出来,对于文官来说,江湖,一直是很难管的地方。

  侠以武乱禁,从这话,就能看出超江湖对朝廷的危害。

  只不过,江湖,并非是一个门派或者什么,朝廷,虽然不喜,可却也是没法剿灭的。

  “那位前辈才是真正的飞檐走壁,飞花摘叶可伤人。”

  提起这个前辈,司徒威的双眼里都露出了毫不掩饰的羡慕之色,毕竟,他们锦衣卫的人,若是说的直白些,都可以说是武夫,自然是希望有高深的功夫了。

  “只可惜,那位前辈平时很少露面的,被指挥使大人奉为上宾,卑职只见面那位前辈出手过一次,可却也只是看到一个背影罢了。”

  说起这些,司徒威却是有些无奈,他能看到那为前辈出手,也是偶然,甚至是连正脸都没看到,之后,他特意打听,才知道了那是指挥使大人的请来的援手。

  “大人,上面是一处民宅,已经是空无一人。”

  说话间,刚才上去的锦衣卫已经有人跳了下来,重新钻进了密道。

  “唉,一招慢,招招慢啊。”

  曾毅叹气,苦笑的看着闵珪。

  “时不逢予。”

  闵珪也只能说出这四个字了,并不能说曾毅什么,当初,曾毅可是把什么情况都给他说了的,而且,之后的计划,也是他们两人商量着来的。

  是以,出了差错,闵珪也怨不得曾毅什么。

  “派几个人上去民宅查看,剩下的,都回去吧。”

  曾毅苦笑,同时,看向闵珪,道:“闵部堂以为何?”

  曾毅的命令都已经说出来了,闵珪还能说什么?

  而且,闵珪此时的心情也是不好的,自然没那闲心情去上面的民宅去查看什么。

  对方是下了狠心的毁灭掉所有的线索,是以,就算是去上面的民宅搜索,也不可能搜到什么的。

  当然,按照规矩,肯定是要上去查看一番的,可是,曾毅和闵珪两人就是钦差,两人心情不好,不想去做无谓的搜查,谁也不能说什么。

  且,曾毅不是还派人上去查看了吗?

  “这一趟河南,老夫算是栽了。”

  闵珪满脸苦涩,冲着曾毅说完这句话,却是有些步履阑珊的转身先行离开了。

  那丁府管家招供的两个线索,现如今,已经全部揭开了,可却也是全都中断了,闵珪可不认为能从这密道和车门行两者上还能揪出什么。

  “大人。”

  司徒威在一旁有些小心的看着曾毅。

  “本官不会有事的,放心吧。”

  曾毅拍了拍司徒威的肩膀,也顺着地道往回走了,步履坚定,可背影,却是有些萧条的。

  说实话,曾毅原本也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现如今的这个地步的,原本,大好的局面,付之一炬,什么线索都没了,只因为是被人察觉到了什么。

  至于,对提刑按察使董宣的怀疑,这么长时间了,没发现什么情况,且,现如今,河南的情况,若是在对董宣监视,怕是被人发现,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是以,曾毅已经让司徒威撤去了对董宣的监视。

  也就是说,河南的这个案子,随着丁原这个左布政使的姑且当是自杀及丁府管家的死,已经是彻底了成了一桩悬案了。

  “大人,小心闵部堂啊。”

  司徒威紧走几步,跟在曾毅的身边,低声提醒。

  案子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查不下去了,那,也就该有人动心思了。

  “慎言。”

  曾毅看了司徒威一眼,微微摇了摇头,示意心中有数。

  京城,距河南丁原自缢,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

  山摇地动般的跪拜之后,正德坐在了龙椅之上,面色上带着一丝的不耐,慵懒的靠在龙椅上,却是没有丝毫的威压。

  “陛……。”

  “陛下。”

  都察院御史刚想出言规劝,却是被李东阳瞪了一眼,抢先开口了。

  当今圣上虽然登基数月,可是,对其脾气,李东阳却是了解的很,同时,也我是无奈的很,今日,有别的事情要奏,不重要的事情,还是不要提的好,免得先惹了皇帝不高兴。

  此时的朱厚照,登基数月,没了弘治皇帝的约束,更是被刘瑾等人诱惑,现如今,已经是沉迷玩乐,不思朝事了。

  “李爱卿啊?何事?”

  朱厚照不耐烦的看着李东阳,若非是刚登基,还有顾虑,且这是在朝堂上,怕是要让李东阳有什么事就自己解决,别来麻烦他了。

  “陛下,刑部尚书闵大人及吏部考功清吏司曾毅,两人各上了折子,还请陛下斟酌。”

  李东阳从袖子里掏出了两本奏折,举了起来,这两本奏折,按理说,内阁大臣可以直接拿着去见皇帝的。

  可是,却是根本就见不着,朱厚照现如今可以说是根本就不见大臣,整日里跟疯了似的,奏折也是尽数打回了内阁。

  这两道奏折更是如此,也是直接被打回了内阁,这让内阁的诸位阁臣却是苦笑不已,若是皇帝能真的看哪怕一眼,就不会把奏折打回的。

  “哦?有曾毅的折子?”

  果然,正德一句话就暴漏了他根本就没看过这些折子的实情,不过,内阁的几位也不吭声,没必要现在惹皇帝不开心。

  “呈上来看看。”

  正德开口,跟在旁边的刘瑾赶紧下去,从李东阳的手中接过两道折子,拿到了正德的跟前。

  闵珪的奏折原本是在上面摆着的,结果,直接被正德给无视了,甩手就扔到了刘瑾的怀里,只是把曾毅的奏折看了一遍。

  “噢。”

  正德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的表情:“这左布政司倒是有不少存银的嘛!”

  “正是。”

  这事原本是不好拿到朝堂上讨论的,可是,平日里,正德根本不露面,是以,李东阳也只能借着这个机会询问此事了。

  “曾郎中和闵尚书两人意见相左,内阁也难以决断,还望陛下示下。”

  李东阳拱手,这事情,主要是牵扯到了先帝定下的案子,是以,内阁,也不好处置的,干脆,把事情推给正德皇帝。

  “拿来看看。”

  直到此时,正德才算是有心情看闵珪的奏折了,不过,怕也只是想知道和曾毅意见相左的奏折上面写的什么。

  “好,好啊。”

  还没看完闵珪的奏折,正德就大声叫好了起来,一点也不顾忌自己君王的威严。

  “河南的这银两什么时候运来?”

  正德一句话,却是把李东阳给楞了半晌,原来,这激动的是河南的银两啊,其他的,根本就没看到心理去。

  “若是陛下现在下旨,估计一个月的时间,应该能到京城。”

  李东阳估算了下时间,这并不难算,河南离京城,并不算远的。

  “那就让曾毅把这些银两都押送回来吧,让闵珪留下,用剩下的银两赈灾。”

  正德却是许久没见曾毅了,有些想念了,至于闵珪,正德对他可是没什么印象的。

  “陛下,那曾毅是先帝钦点的钦差……。”

  刘健从列班中站了出来,拱手道:“现如今河南的案子还没破……。”

  “刘爱卿的意思是河南的案子若是不破,曾毅就要永远呆在河南了?”

  正德眯着眼睛,他虽然不喜政务,可是,脑袋却是聪明的很:“当初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回京,朕记得,好像也是内阁同意了的吧?”

  正德这话的意思,是在告诉刘健,牟斌也是先帝钦差去河南查案的人,你内阁都同意让他回京了,难不成,朕的话,还不如内阁的话有?

  正德皇帝把话说到这份上,刘健就不能再说什么了,若是在说下去,就成内阁欺主了。

  不论他怎么说,找什么理由,正德都会用相应的理由来反击他的。

  看刘健不在说话,正德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既如此,传旨,让曾毅带着银两回京吧。”

  正德话落,满殿大臣却是没有一个应声的。

  “刘瑾。”

  正德脸色大变,难堪至极:“拟制,召曾毅回京,让河南指挥使带兵护送,刑部尚书留在河南赈灾,无诏不得返京。”

  正德,这却是和内阁较劲了。

  “是,奴才遵旨。”

  刘瑾赶紧应声,旨意不经内阁,也是可以的,也可以称之为口诏。

  就算是口诏,除非是内阁想和皇帝真的闹翻脸,若不然,口诏,也是圣旨,没人敢违背的。

  “陛下,刑部尚书并非户部之人,且,其为六部之一,岂能长期离京?不妨将其与曾郎中一起召回来,留兵部钦差暂时留在河南,以震宵小,在另选一干吏前去河南,负责赈灾。”

  李东阳却是不愿意和皇帝把关系闹僵的,刘健代表的,可是内阁。

  就算皇帝生气了,有一部分气是记在刘健的身上了,可是,还有一部分,肯定是要记在内阁的头上的。

  “退朝。”

  正德却是只看了李东阳一眼,也没搭理,就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离开了大殿。

  “陛下,陛下。”

  刘瑾一路小跑,紧紧的跟在正德的身边,陪着笑脸,道:“陛下何苦和他们一般见识呢?您是君,他们是臣,不值得的。”

  “他们眼里还有朕这皇帝吗?”

  正德气呼呼的走着大步:“欺朕年幼不成?他们敌视曾毅,朕知道,可那也别把朕给当傻子了,一样的事情,朕说出来,他们就拿话来阻挡,真当朕年幼可欺不成?”

  “陛下,您何苦跟他们一般见识?”

  刘瑾嘿嘿陪笑着道:“他们这些个臣子,您要是看不满意了,大可甄选些满意的臣子,等过段时间,一个个的给换了,也就是了。”

  此时的刘瑾,却是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是野心膨胀了,所出的注意,更是荒唐,内阁大学士,岂是看不顺眼了,就随意换的?

  “你说的不错。”

  正德却是没想那么多,反倒是心情好了不少:“等朕挑选些向着朕的,到时候,把他们这些个当朕可欺的,早晚给换了。”

  “是,是,早晚给换了。”

  刘瑾嘿嘿陪着笑,眼珠转动,却是道:“奴才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讲。”

  正德瞪了刘瑾一眼,不满的道:“从哪学的这幺小心了?”

  “是关于曾大人的。”

  刘瑾小心翼翼的看着正德,别的事情,他可以大胆的讲,可是,关于曾毅的事情,他却不能不小心,一是曾毅在正德心中的地位,二,则是曾毅手中的金牌。

  “什么事?”

  正德果然认真了起来。

  “奴才倒是觉得,现在,还不是让曾大人回来的时候。”

  刘瑾瞧瞧看真正德的脸色,道:“满朝大臣,若论忠心,论才能,奴才以为,曾大人,是绝对绝对牢靠的,河南赈灾,可是要不少银子的,若是让别的官员去了,难保不会贪墨,倒不如让曾大人先留在河南些许日子,把这事给办的漂漂亮亮的回来,到时候,就算是破案不利,可有这事做垫,怕也没人敢说什么了?”

  抬头看了看正德不变的脸色,刘瑾继续道:“而且,陛下可先顺了内阁的意,让刑部尚书回京,到时候,曾大人回京之时,定然是在没人能以任何理由阻拦了,而且,曾大人还是带着赈灾的功劳回来的,岂不是狠狠的打了他们一记耳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