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帝国玩具 第302章

《帝国玩具》第302章

作者:周硕 字数:3018 书籍:帝国玩具

  不过不管心里再怎么膨胀,孙厂长至少还记得,自己的这些成绩是怎么来的。没有胡文海,他现在还徘徊在国际市场外面,连门都找不到呢。

  何况没有胡文海的三亿投资。没有后面的万亿日元贷款计划,没有巨型总段造船法。大港造船厂根本就不会有现在的收获。

  最多也就是求爷爷告奶奶,拼了老命撞了大运,能捡到一两艘订单就很不错了。

  人说有巨型总段造船法,这种跨时代的革命性技术,在市场上呼风唤雨还不是和玩的一样?

  是啊,当年特斯拉也是这么想的,松下手上拿着等离子电视技术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结果呢?

  从技术成果到市场转化,这条路倒下了多少先行者。甚至可以说,开发出一项技术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再看看胡文海为了铺开巨型总段造船法体系做了多少的努力。

  换一个人,甚至是换一个时间段,恐怕都不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孙厂长至此对过了年才堪堪二十岁的胡文海,是彻底的佩服到五体投地了。

  “胡总,咱们接下来?”孙厂长甚至是小心翼翼的,探着胡文海的口风。

  “不急,船厂的事情孙厂长应该比我熟悉。”胡文海虽然也是在高兴的笑,但毕竟没有孙厂长那么兴高采烈。这三十多亿的订单诚然是够多了,可它心里却在想着另外的事情。

  “胡总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开口就是!”孙厂长畅快的拍了拍胸口,简直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一方面是之前去了长崎造船厂的考察团,他们圈定的引进设备,还得请孙厂长帮忙把把关。”

  “这个没问题,我再找一批和之前考察团没什么关系的专业人士,重新审计一遍就是。”

  胡文海点头,然后接着说道:“另一个事情,海军方面这两天会也有一个考察团。他们主要是打算考察引进日本远洋渔业船上的一些技术和设备,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大港造船厂也参与到这个项目里来,尽快帮海军将一艘福清级补给船改造成远洋渔业母船,当然可能以后还要有远洋渔业船的订单要下给大港造船厂……”

  孙厂长闻言哈哈大笑,连连点头:“这个不用胡总着急嘛,我们大港造船厂和海军的关系,那当然是不用说的。”

  “这样,海军的日子难过我也知道。福清级的改造费用,大港造船厂可以先垫着,海军什么时候宽裕什么时候补上就是。至于说工期,海军什么时候把船开过来,什么时候我们就开工!”

  胡文海这才真正笑了起来,福清级改造完工,海军方面就有借口满世界的跑了。到时候为了远洋渔业资料,想来那批苏联人要的羽绒服应该也已经做好了,距离见到女儿的日子总算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毫无头绪。

  尤利娅和娜塔莉亚母女俩听说现在已经去了罗马尼亚,海军这批羽绒服交货也是在罗马尼亚,到时候双方交易自有见面的时候。更别说海军只要有了这第一次交易。见到好处以后这种见面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

  搞出这么多大事来。终归是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每每看到那眉眼间依稀有自己模样的小女孩。胡文海就有些迫不及待飞到罗马尼亚的冲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进入撤离日本之前的琐事阶段了。

  有柴老亲自镇压,那些被发配日本的中船领导干部,哪个都没有蹦跶起来,就被一巴掌拍死了。

  原本还有人机灵的找机会给国内打了电话,中央方面还真有人想要过问一下这个事情。可当大港造船厂狂揽三十多亿海外订单的消息传来,一切反对派都成了纸老虎,一戳就不见了。

  原本报纸上讨论的沸沸扬扬的劳务派遣。煞那间偃旗息鼓消失无踪。据说是一号首长亲自发话,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什么不能试一试的。何况又不是取消了工人的工人身份,仍然还是国家工人,还在国营企业里工作,换个马甲而已。

  你举工人是工厂的主人翁,我举革命工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国家工人还是铁饭碗,怎么就变成封建世袭了?

  最后劳务派遣这个事情,还真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摸石头过河吧!讨论虽然平息了下去,可全社会的目光都盯着中船的一举一动。

  当大港造船厂三十多亿订单的事情在小范围高层内流传开。知情人都清楚,不用再讨论了——有这口仙丹吊命,中船是死不了的。既然中船不会倒,那劳务派遣的推行也就成了定局,一切都看中船劳务派遣实行的结果如何了。

  至于说想要把劳务派遣这一手给摁回去,那就不用想了。

  方剑阁在外汇市场上大杀特杀,虽然提前拿出了三亿美元的收益,但随着日元的稳步升值,现在整个交易已经进入到安全期。市场虽然偶有波动,但已经不可能发生爆仓这种危险情况。

  何况只是几亿美元的交易规模,这在外汇市场上根本毫不起眼,更不可能有势力去刻意针对制造行情——现在在汇市上想要逆势操作的庄家,还没等坑到胡文海,估计就会被其他市场上的庄家吃的一干二净。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十月之后又是三亿美元的收益到手。三菱和三井看在眼里,对未来的万亿日元贷款再也没有一丝顾虑。

  渤海省组织的船舶技术考察团已经回国了,这年代的专家教授毕竟不是十年二十年后那些砖家叫兽,真材实料还是有的。

  拟定的产业升级方案和引进项目,在孙厂长审核之后,立刻进入了交货阶段。日本人是淘汰落后产能,直接拆现有设备就行了。源源不断的造船设备被运输回国,让大港造船厂和渤海造船厂迅速拥有了巨型总段合拢的建造能力。

  海军的考察团来的快去的也快,有三菱和石川岛播磨重工的大力支持,考察的又不是什么军用技术,远洋渔业加工船的相关技术和设备,日本人打包以优惠价处理给和喜滋滋的海军。

  哦,对了,自九月以来,日本企业的股价冲天而起自不必说。韩国五家重工企业的股票,却是应声而跌。十月过后,韩国五家重工企业的市值,起码跌去了10%不止。韩国人和中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真是哭诉都找不到门朝哪边开。

  时间进入十一月,不急着回国的胡文海难得给自己放了个假。日本旅游业相当发达,难得来一次,总要到处转转。

  京都之类的人文景观倒也还好,既然来了日本,总要尝试一下著名的热海温泉不是?

  伊豆半岛声名在外,景色秀丽、依山傍海自不必说,历史悠久的热海温泉更是有日本第一大温泉疗养地之称。这对已经忙碌了一个多月的胡文海来说,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尤其三菱打听到胡文海的休假方案,更是主动联系了上来,贡献出岩崎家族在热海的私人温泉招待,实在是让人无法拒绝。

  要不说日本人会做生意,单是这和客户拉关系的手段,也真是让人说不出二话来。只要让日本人能赚到钱。就能把你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就这一点来说。中国人也真是还有很多课程要追赶。

  “文海桑、孙桑。方桑,哦,萧女士和陈小姐,这里是我们三菱集团的创始人,岩崎家族拥有的从幕府时代就流传下来的温泉别馆,欢迎你们的到来。”

  说话的是三菱重工的常务山崎正孝,笑容可掬的样子一点也看不出来,这位就是日本造船业跺跺脚就会抖三抖的大人物。

  当然。再怎么大的人物,也大不过上万亿日元去。胡文海一期在三菱重工就砸下去了三亿美元,后面更有折合五十亿美元的万亿日元大采购。这笔生意虽然不可能被三菱一家全吃下去,但吃多吃少无疑胡文海有着重量级的发言权。

  为了拉拢双方的感情,为接下来的银行团贷款大采购打下基础,三菱方面出面招待一次温泉旅游实在是算不上什么事情。

  除了胡文海,在日本的其他几个关键人物也都一起受到了邀请。孙厂长可算是开了“洋”荤,一路上乐此不疲——实际上,从十月末拿下三百万吨订单开始,这货始终就处于亢奋状态。到现在还没缓过来呢。

  方剑阁倒是真有点大将风范,虽然在汇市里呼风唤雨。可并没有什么显山露水的作风。这次三菱招待温泉旅游,胡文海喊上他一起,他还不忘顺便把助手陈发也带了过来。

  陈发虽然嘴里念叨着想要去札幌小樽,不过到伊豆泡温泉倒也不落人后。

  最后一位当然就是已经无事一身轻的胡文海母上大人,萧野芹原本已经打算回国,不过到底被他死乞白赖的给拽了过来。

  老妈这一辈子别说出国游了,就是国内都没怎么走过。难得有伊豆温泉这么高大上的项目,胡文海还不得瑟两下。

  三菱创始人岩崎弥太郎一手创建的岩崎家,如今在日本可是顶级家族,拥有的温泉别馆当然是相当不一般。

  不单是孙厂长、方剑阁他们,就连自诩“见过世面”的胡文海,都有些大开眼界。

  “胡总,这可算得上是帝国主义之奢靡了吧?”

  孙厂长张大了嘴,抬头仰望着这座半山腰上屹立的天守阁样式的“别馆”。宽敞的门前广场和周围的苍松翠柏林海,远处一望无际的白云苍狗和山峦叠嶂,秋高气爽的天空和自由而安逸的空气,充满了禅意与宁静和谐的日式建筑——以及,门前一字排开的两道女仆欢迎队列。

  这妥妥的帝国主义奢靡之风,轻而易举的征服了一行中国人的内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