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云的抗日 第五十一章台湾空战(二)

《云的抗日》第五十一章台湾空战(二)

作者:欧阳锋 字数:2759 书籍:云的抗日

  这么好的日子,温叶不想让不相干的事来影响,她示意柳芽先别说。

  接着同身后不远处的几人道:“你们先去屋子里歇息,喝口茶水,我去瞧瞧午膳准备得如何了。

  没啥心眼的薛静妩忙道:“叶姐姐,我和你一起!”

  话将落,就被薛静娴拦住:“你就别去了,看看你这衣袖上沾上的泥点,快随我进屋换一身。”人家徐二夫人明显是有事,薛静娴给自家妹妹使了个眼色。

  薛静妩就这样被自家姐姐拉进了屋。

  待其他人都进屋后,温叶才问:“可知此人是什么身份?”

  柳芽摇头:“那人没说具体,奴婢瞧着他的穿衣打扮的确像他自个儿说的,是一名穷魄书生。”

  温叶眸光微闪:“书生?他一个书生往我这庄子上闯做什么?”

  柳芽也不得知,她将那人说的话转述过来:“他说是只想在庄子上躲一躲债主..…”

  足足小半刻钟,温叶听到了一个‘为维持生计而给书店抄写书文赚钱度日,却惨遭陷害,被迫欠下百两纹银’的凄惨书生形象。

  温叶:"……"

  好熟悉的剧情。

  怪她话本看得太多,实在共情不了这种背景的男人。

  柳芽也拿不住,她已让庄头带着几名佃户将那人看管在一间小仓库里,而她则是来请示温叶接下来该如何处理。

  温叶很快就有了抉择,果断吩咐道:“让陈庄头拿两根粗麻绳将人绑住,多派几个年轻力壮地死死将人看着,然后再派个小厮悄悄回城报官。"

  依据她多年看话本的经验,路边的陌生男人,千万不能随便捡。柳芽惊住:"报官?如此严重?"

  温叶:“只有心虚者才会对自己的身份遮遮掩掩,再说了,是他先不管不顾往庄子里逃窜,我问你,他是不是毁坏了不少庄稼?"

  如今正是播种的时节,若不是毁坏了田地,庄子里出现陌生人,驱赶出去便是,何故将人看管起来。

  柳芽点头:“陈庄头说,那书生的确毁了一袋种子。”

  庄户人家,最紧要的就是粮种了,那可是他们来年活下去的希望。此处庄子虽以种植果树为主,但还是有三十多亩种植庄稼的良

  田,那书生一头莽进田地里,直接

  踩翻了一袋粮种。

  若不是当时有一对佃户人家的兄妹在附近捉虫子,怕还真能让书生给逃了过去。温叶听完柳芽的叙述,仍未改变先前的决定:“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让秋石回城报官。”

  柳芽福身:“是。”

  温叶又道:“如真人没问题,记得让他赔偿佃户们的粮种,反之的话,那就更要赔偿了,不仅要赔偿佃户们的粮种,耽误他们半日的春种,也多少要给些补偿。"

  庄子也算是半个家,家里突然闯进一名陌生男子,报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温叶不觉得自己这个决定有什么问题。

  陈庄头等人按照吩咐将人绑在柱子上后,温叶来看了一眼,对方不知是怕还是恼,一脑门的汗,一身蓝色长衫脏乱不堪,嘴里还被塞了一块黑布。

  陈庄头一开始还有些担心自己和底下人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幸好主家夫人不计较。

  温叶瞧完了人后,看向陈庄头道:“我已让小厮回城报官,他毁了你们多少粮种,届时都让他赔给你们。"

  没人注意,在温叶提到‘报官’二字时,书生眼底闪过的慌乱。陈庄头得了这个保证,稍松了一口气道:"多谢二夫人。"

  陈庄头是个老实人,他母亲原是老国公夫人身边的老嬷嬷,去世很多年了,原先他是替国公府看管铺面的,只是他脑袋转不过弯,常常吃亏,铺子就开始慢慢入不敷出。

  后来国公夫人见他实在不是管理铺子的料,才给他换了差事。

  这处庄子他已经管了六七年了,事实证明他就适合种地。

  庄子上的佃户们都是老实本分的,这些年陈庄头同他们接触起来,也有了些邻里情,知道他们日子难,经受不起一点意外。

  温叶回身看向被绑的人,叫陈庄头先将对方嘴里的布取下。当着在场庄户们的面,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书生一脸惨像,见来得是个女人,连忙开始磕绊解释。

  都是温叶已经从桃枝那知晓的,半点没回她问题的意思,全是在表述他身世如何凄惨,试图勾起温叶的怜悯心。

  温叶一脸冷漠,甚至还有心在想,这人说故事的本领比茶楼的说书先生差远了。

  见问

  不出什么真话,温叶略略交代几句,让陈庄头将他嘴再次堵上,真吵。

  为自己能第一时间知晓情况,温叶留下了桃枝,然后转身离开。温叶回来时,姚氏已经换好了衣裳,坐在位置上喝茶了。

  见到温叶回来,她放下茶盏问:“可是庄子上出了什么事?”

  温叶简单解释道:“事儿不大,已经差不多解决了。”姚氏见她一脸轻松,以为真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便不再过问。午膳是一桌地道的农家菜,怕有人会吃不惯,也摆了几道精致菜色。无论如何,大家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菜。

  温叶让人捞的小鱼仔也有一小盘,裹了加了搅拌好的鸡蛋面糊,往热油里一丢,炸得金黄酥脆,鸡蛋面糊里加了研磨好的葱姜蒜盐粉,所以单这么吃,也足够有味。

  且一点也不会觉得腥。

  若喜欢重口的,边上还放了一小碟辣椒面。

  辣椒面是大姑太太从陵城带来的,这次出门踏春,温叶让桃枝装了点。挖的野菜留了几把焯水,做成了凉拌野菜。

  剩下的温叶准备带回去,做荠菜猪肉馅的饺子,包子也行。

  凉拌野菜不可或缺的就是香油了,滴几滴,拌一拌,超级香。

  薛静姹见温叶一直夹小鱼仔,也好奇地尝了一个,吃完后觉得不错,给薛静娴也夹了一块道:"姐姐,你也尝尝。"

  薛静姹自己吃没有蘸辣椒面,给薛静娴夹的却是蘸了一点。

  妹妹给夹的菜,薛静娴当即便咬了一小口,仔细尝过后道:“味道很好,就是有点辣。”

  温叶解释道:“这辣椒是陵城所产,比盛京的要辣不少。”

  薛静娴恍然:"难怪。"

  温叶笑了笑,然后低声吩咐云枝,去端一碟不怎么辣的辣椒面来。

  原以为一桌只有她一个人爱吃辣,是以桌上只有一碟辣度只有她能受得了的辣椒面。如今看来,薛静娴应该也喜欢偏辣一点的吃食,只是能承受的辣度有限。

  若不喜欢,薛静姹也不可能多此一举。

  用过午膳,时辰还早,也不急着回去,庄子上有一片果林,如今正是开花的时节,刚好去赏赏。果林那造了个小亭子,石桌和石凳都有,正好适合坐下品茶赏景聊天。

  姚

  氏感叹道:“这儿真美!”总算是体会到了婆婆的乐趣。

  文氏和薛静娴都认同道:"是啊。"

  虽然出府游玩也只能是四处转转,摘些野花野菜或钓两尾鱼,能做的事并不多,但即使这样也比待在府中或出门应酬要轻松肆意得多。

  风光闲适,看满山粉白。

  薛静娴许久未出远门,也很久没像今日这般松快过,她看着不远处拎着小篮子在捡风吹落下的花瓣的妹妹,眉眼染上笑意。

  一旁的文氏道:“静明年就要及笄了吧?”薛静娴感慨:“是啊,一眨眼就长这么大了。”文氏扭头:“不知薛夫人可有数了?”她问得婉转。

  薛静娴摇了摇头:“正愁着呢,静好性子不稳,万一去到……怕是会受委屈。”

  没有外人在,薛静娴多少透露一点,“家里的意思是选一户家风简朴,家中子弟读书不错的人家,到时给小妹多陪些嫁妆。"

  千万别像她似的,以为嫁进清贵人家,就能过得舒坦。

  文氏也跟着叹了口气:“还有一两年的时间,也不用太着急。”说完她看了一眼亭子外,躺在长竹椅上,一动不动的温叶。

  薛静娴顺着文氏的视线望过去,此刻才突然意识到,温叶似乎比她们都还要年长几岁。文氏咳了咳道:“你懂我意思吧?”

  薛静娴:"……"

  说实话,她不敢太懂。

  也不是人人都有那般好运气的。

  躺式的竹椅,温叶躺上去闭上眼睛,春风微抚,没过一会儿她就有些困了。

  竹椅是陈庄头大儿子编的,结实又稳固。

  陈老大竹篾手艺不错,除了国公府给的月例,家里其他收入大头都是靠这些竹篾器具。包括这张竹椅,温叶还买了一些小桌子小凳子小竹马等等。

  温叶脸上盖了一册话本,身上盖着浅绿色的披风,边上放着小竹桌,点心茶水一应俱全。差点就要睡着了,桃枝突然来报:“夫人,秋石回来了。”

  温叶反应迟钝了些,半晌才拿开遮脸的话本,抬头道:“说明缘由,将人交出去。”桃枝弯下腰,压低声音道:“还真让夫人给说对了,那书生瞧着弱不禁风,结果根本就不是什么

  />

  温叶坐起来道:“你仔细给我说说。”

  桃枝便从秋石回城开始讲起,秋石还没回到城里就遇到一队出城的府衙捕快。秋石觉得不对劲,便拿出了国公府的腰牌上去询问,才得知他们抓的是一名男犯。

  根据对方的描述,秋石觉得和庄子里突然出现的陌生男子很像,便同那位带队的大人简单说了庄子的事。

  桃枝说到最后,道:“秋石带来的那些捕快还在仓库。”温叶起身道:“这么一说,我得过去一趟。”

  仓库距离果林有些距离,那边的事搅扰不到赏景聊天的几人。

  温叶很快来到仓库,此刻书生已经被从柱子上解了下来,不过手脚仍紧紧绑着。带队出城追捕犯人的是府尹王大人的手下,姓廖。

  廖捕头朝温叶抱拳行礼,然后道:“多谢徐二夫人帮忙抓住此人。”

  温叶端正道:“我也是瞧他行为举止奇怪,才教庄头将其绑起来,让小厮进城报官,没妨碍到廖捕头办案就好。"

  廖捕头连忙道:“当然没有。”

  有关的细节,他早已从那名叫秋石的小厮嘴里套出来,来到庄子上后也同庄头和佃户们核实过。若不是徐二夫人果决,说不定真让此人逃脱了,届时追捕定会耗费一番时日。廖捕头感激还来不及,怎还会有其他情绪。

  温叶见他眼神清正,透着些许威严,应该是个好说话的。

  是以她装不知问他:"此人犯了何罪?"

  “额……”廖捕头斟酌了下,回道,“卑职只知此人是前年落榜的举子,昨日借吃食给家中亲人投毒,具体情况还要等押其回京审判后方能得知。"

  那就是具体不方便说了,温叶懂得适可而止,没再继续追问:“既如此,廖捕头便将此人押回去吧。

  廖捕头微松了口气,再次拱手谢道:"多谢徐二夫人。"

  大

  庄子上来了一队捕快,瞒不住,消息像风一样吹进坐在亭子里赏花的几人耳朵里。温叶一回来,姚氏就拉住她手道:"不是说不是什么大事吗?怎么还引来了捕快?"

  温叶轻声解释:“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府衙里的一名犯人逃到庄子附近,陈庄头以为是偷东西的贼,将其绑了起来,正

  准备去报官处理,碰巧遇到了出城追捕犯人的一队捕快。"

  温叶没说其实那名犯人先前已经跑进了庄子,如今犯人已被带走,何必让大家再担惊受怕。"原来如此。”姚氏相信了,还道,“幸好被庄头给发现了。"

  文氏问:“那些捕快还在庄子上?”

  温叶:“已经走了。”

  薛静姹好奇问:“叶姐姐,你知不知道那人是犯了什么罪啊?”

  薛静娴拉了拉她,轻声呵斥:“你一个姑娘家家,瞎打听什么。”

  薛静妩无奈撇了撇嘴,背着薛静娴朝温叶挤出了一道‘快告诉我吧’的眼神。

  温叶笑道:“廖捕头没多说,只道那人疑似给家中亲人投毒,被发现了,亲人报了官。”

  文氏不禁道:“什么仇怨,要行此恶行。”

  温叶悠哉悠哉道:“那书生瞧着人模人样,谁会想到会是个披着羊皮的恶狼。”

  姚氏赞同点头:“所以说‘人不可貌相’ ,长得周正,不一定就是好人。”

  温叶补充:“听闻还是名落第举子。”

  众人:"……"

  幸好没考中。

  发生了这等事,大家也没了继续赏景的心思,正好也到了差不多该回城的时辰。廖捕头他们骑马,比温叶几人要早半个多时辰回到城里。

  等温叶几人的马车进了城,有关那名犯人的事,街上已经有些传言了。温叶教人去打听了下,这才得知部分事实真相。

  被投毒的是那举子明媒正娶的夫人,听说已有快六个多月的身孕,差点一尸两命,幸得及时救治,大人的命算是保住了。

  姚氏同她乘坐一辆马车,自然也听到了。

  她不敢相信道:“他娘子为他生儿育女,他为何要下如此狠手。”

  这样的人居然还能考中举人,姚氏想到这儿更气了:"这样的人,将来怎配为官。"

  温叶的关注点在那书生娘子的身份上,听说是位商户家的独生女,家中颇有家底,十足十的富家千金。

  独女,又有家产。

  很难不让人去联想。

  可惜只能打听到这么多,具体的细节,

  外人没法得知。回到国公府,温叶刚走进西院,就碰到准备出门的徐月嘉。观其步伐,似有些急。

  温叶眉尾稍扬,走近问道:“郎君可是为了那‘投毒案’?”徐月嘉自己也是将将得知其中细节,她是如何知晓。

  温叶接收到男人的询问目光,便将庄子上的事全数说了出来。徐月嘉听完,心中有了数,道:“案情有些复杂,此刻不方便予你说。”

  若非是牵扯到了其他人,京兆尹王升也不必请他过去商讨。

  温叶:“复杂?那我就不耽误郎君办案了。”如果只是她猜测的那般,不至于不能说。

  徐月嘉‘嗯’了一声,思忖半刻后道:“你若真想知道,等案子结了,我挑些能说的告诉你。”

  温叶:".…"

  她也没那么想知道,好吧,还是有一点的。

  就在这时,他身后隐约传来一道稚声,似乎在喊父亲什么的。

  徐月嘉当即道:“我先走了。”

  匆匆几步便出了西院。

  温叶瞥见远处出现的小团子身影,嘴角抽了抽。

  徐玉宣追上了,看到温叶眼睛亮了亮,喊了声:“母亲回了?”紧跟着四处张望了会儿,小嘴嘟起道:“父亲又不见啦~”温叶好笑问道:“你今儿把你父亲怎么了?”

  第一次见徐月嘉听到徐玉宣喊‘父亲’时,走得那般快。

  徐玉宣摇头,一脸单纯道:“没~没~”他什么都没干呀。

  见问徐玉宣问不出来,温叶便看向一旁的纪嬷嬷。

  纪嬷嬷解释道:“也没什么,小公子晨起没见到二夫人,正好郎君在,小公子就黏了一会儿郎君。"

  "是吗?

  温叶不太相信事这么简单,在此期间,一定还发生了其他事。纪嬷嬷犹豫地说:"就是,小公子画了一次地图。"温叶试探地问:"然后不巧画在了郎君身上?"纪嬷嬷无声点头。

  温叶忍着笑意摸了摸徐玉宣的脑袋:“你还真敢啊。”难怪徐月嘉不仅脚步匆匆,神色亦有逃离之意。

  以为温叶是在夸他,徐玉宣小肚子挺起:“宣儿棒!”

  作者有话

  要说:

  徐月嘉:....逆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