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生死栈 48 绞灭云佛寺

《生死栈》48 绞灭云佛寺

作者:一稻丰 字数:6844 书籍:生死栈

  这是薛支出场第一场杀战= =为了能更早进入情节把这一段打斗在正文里给删掉了,留下的伏笔也没能用在正文里,一直心痛的要死,想想还是放上来,有兴趣的可以瞅瞅,没兴趣的可以直接跳下一章。感谢大家能一直看到这里。“哐!哐!哐!”

  云佛寺内钟磬齐鸣,震得一屋顶山雀扑腾着翅膀四散飞窜,这是住持闭关期满的讯号,照常例要在外院举行开关佛事。

  在寺外扫地的四个小和尚听到钟鸣都“呼拉拉”摔了扫把往里疾奔,跨进门槛后两人一组拉合了寺门又落下门拴才往寺塔上跑去。恰巧这时,云佛寺住持领了一众弟子迎出塔楼,在塔基边缘站定,小和尚匆忙行了礼便一骨溜钻入僧群中。

  待满寺僧员集合完毕,便要由各院班首带下台阶,就在众人开步之际,忽闻“噼啪”两响,铜黄的门栓裂成数片直直落在地上,两扇门吱嘎一声朝外开了条缝,一团湿不拉嗒的物事打门缝里“嗖”的射向寺塔,速度奇快无比,甚至看不清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只见一条黑线划过半空,眨眼间已欺到住持面前。

  那住持把头一偏,抬起右臂,将手掌心向外平举在耳侧,那团物事便不偏不倚地砸在他手心里。

  他虽然接了个正着,右臂却被拉的朝后伸展开去,肩臂交接处传来一阵剧痛,那住持忙就势退了数步才缓下那股冲力。

  他身后几名弟子齐声叫道,“师傅!”

  住持摆了摆左手,轻道,“无恙。”

  这么说的同时,却自额上滑落几滴冷汗。

  他把手里的物事提到眼前一看——竟是颗红通通的人头,像在滚水里煮过一回似的,皮肉呱嗒。

  后头两个武僧装扮的人惊呼出声,“圆普师弟!”

  住持微愣,瞥眼往后一扫,询问道,“圆普?”

  在他的印象中,云佛寺并没有一号叫“圆普”的僧员。

  那两名武僧相顾一眼,其中一人道,“圆普师弟是在师傅您闭关期间由觉明寺荐入本寺,未免打搅您修习,是以和都寺商议,先安排他驻守‘往生林’,待您出关再行通报,没想到……”后面的话噎在喉咙里再也吐不出来。

  住持望向身侧的都寺,后者微一颔首,他才又正过脸细细打量那人头,越看眉头蹙的越紧,当看到断颈面的切口时不由面色大变,这时,鼻子里猛地钻入一股苦药味,他匆匆瞅向寺门,目光先是在那几片碎裂的门栓上停留了片刻,很快移向两扇门的空隙间。

  首先入眼的便是一袭灰扑扑的僧衣,掩在深深的阴影里,辨不清那人的眉目身形。

  住持暗自惊诧不已,方才人头飞来的时候,他还特意朝门那边留意过,没瞧见有人站在那里,怎么才这会儿工夫,就能瞒过众人耳目,神不知鬼不觉地现行?

  门外的人无声地立在原地,似乎没有闯入寺内的打算。住持却不敢放松戒备,将视线牢牢锁在门缝条儿上,把手里的人头交给都寺入塔包裹,似乎认定了门外的人便是残害弟子的凶手,抬手举过头再往前一劈,身后数多武僧立时纵身跳起,“噌噌”跃下台阶,在外院摆出了罗汉阵——左右各四十二人呈八字斜排,前后三排,后排皆比前排少一人,中央略靠前分两钵站着十八人,相当于罗汉阵中的十八罗汉。

  布好阵后,住持才对着门外喝道,“来者何人?报上名号!”

  灰黑的夹缝中忽地闪出两簇红光,住持的视线与那两道红光交接,只觉胸口一热,体内燥气窜腾,他忙凝神运功,但要稳住内息容易,要想压下那股直攀背脊的凉意却是徒劳。

  原来门外那人一直紧闭双眼,就像将全部气息封在眼皮后面,这会儿张开了眼睛,凌厉的杀气陡然间得到释放,虽然只是对视,但那威慑力却能伤人于无形之中。

  那住持在看过人头的断颈切口后就知道下杀手的人功夫毒辣,绝非泛泛之辈,再被那双眼中的杀意一震,底气自先折了一半。

  门外那人一步一步朝里走,也不伸手拉门环,那两扇门在他胸膛的挤推下复又关闭。寺里一群人正自疑惑,那门噼哩啪啦崩出一个人形的缺口,竟是那人在朝寺里走动的同时硬是用身体把厚实的木门给挤裂了开来,当他一脚踏上门槛的时候,那坚硬的石蹬子就如同用烂泥垒成,看似轻轻的一踏就被踩凹了下去。

  寺内一干人等看得是心惊胆跳,再观那幅相貌,只见肤色赤如重枣,额角青筋叠暴,瞳仁里像盛了满当当的鲜血,眼白上遍布血丝,面容甚是可怖。

  他手中提了一根浑黑黝亮的龙头杖,长八尺有余,杖头隐约可见斑驳的污渍,想是血渍干涸后经堆叠而成。那人身着灰布僧衣,斜披一面黑袈裟拽扎在腰间,脚下蹬着八耳麻鞋,是西佛境常见的游僧装扮,只是那满脸怒容的恶煞相叫人无从想象这是佛门子弟,倒更像从地底爬上来的罗刹。

  随着那人的逼近,罗汉阵众弟子摆开架势,蓄势待发。

  这佛寺门规森严,办事讲究个法度,若照一般情况,在还没有弄清原委之前决不会贸然动手,眼下那人并未亲口承认是他下的杀手,按理说得先经过审问之后才能下定夺。

  但此时此刻,住持却连问都不想多问一句,那人身上散发出的“鬼气”在入寺之后更显阴森,也不似好沟通的人,况且那眼里闪动的杀气叫人看了汗毛倒竖,怎么想也不会是良善之辈。

  总曰佛以慈悲为怀,可惜佛不在世间,只道佛念在人心,而当面对巨大的压迫力和恐惧感时,人心所主导的佛念便传达出一个指令——渡不得,杀!

  见那灰衣僧人进入罗汉阵中,当即把手一挥,左右两侧的弟子跟着那手势从两方包抄上前。

  灰衣僧人不避不挡,横杖一扫,冲在最前头那八人的脑袋几乎在同一时刻直冲上天,地上的无头身往前又跑了十来步,“噗噗”几声,热血喷涌出断颈,当下在那佛院内飚起了一场血雨,溅了众人满头满脸的腥湿。

  而那人手腕翻转,将杖举过头顶一阵飞旋,就好似张开了一把巨伞,将落下来的血滴子尽数挡开,随后他又俯冲向罗汉阵左翼,对排山倒海而来的阵势视若无睹,也不闪让密如罗网的拳脚,而是以极快的速度在攻击上身前制住对方的行动。

  只见他以杖为柄,以龙头为锤,照准众僧依次敲击,每一击都准确无误地砸在头顶正中央的百会穴上,被击中的武僧几乎是立时毙命。

  住持观战观的是心焦如焚,眼见着阵中十八罗汉也加入战团,却占不得上风,战局始终呈一面倒的趋势发展。阵中弟子,倒的倒,残的残,不是被击中死穴就是被削首断肢,十八罗汉虽攻势猛烈,无奈始终跟不上那人的速度,每回都是攻击到点上却打不着目标。

  相形之下,灰衣僧的进攻却张弛有道,他刻意避开和十八罗汉冲突,只对阵中其他弟子猛下杀手,自他进门到现在不过一刻间,四十二员武僧就被杀得溃不成军,只余最后排十来个人变换着位置,却无一人敢主动冲上前。

  住持将手中念珠捏得咔咔作响,这十八罗汉阵可是云佛寺的镇寺法宝,源起于罗汉堂专研出来的一百零八罗汉大阵,后经云佛寺历任住持修改整编,填补破绽,才演化为更具攻击性的小罗汉阵。

  这阵法虽未被记录在“武刹十二绝技”当中,其威力却远超伏魔阵,四象混元图等佛宗大法,自云佛寺创寺以来,这阵法虽每日练习,真正需要运用在实战上的场面却只有三次。

  住持在云佛寺中被尊为高僧,自是功力不浅,只消瞧一眼便垫出了灰衣僧人的斤两,是以不敢轻慢,一上来就祭出杀阵,只盼能用人海战术压制住敌人。岂料到那恶僧本事恁地了得,压根不把罗汉阵放在眼中,将那四十二名身怀绝学的佛门高手杀得毫无招架之力,还来不及施展功夫就被一招夺命。

  虽然不知道那恶僧何以回避与十八罗汉交手,但绝非出于忌惮。

  过不了多久他就杀到石级下,住持当机立断,号令各院班首带众人避入塔内,并分批从三处侧门往后殿撤离。

  灰衣僧见状,点足斜跃上石级,阵中残存的十八罗汉紧随其后。住持一心想保寺中弟子安全,见他气势汹汹地扑过来,竟不顾自身安危,张开双臂挡住寺塔入口,大有“要越雷池,先踏吾尸”的架势。

  那灰衣僧人跳到第三层台阶上站定,十八罗汉乘隙自他两侧掠过,直上塔基,将住持团团围住,护持在身后。双方就这么一上一下对峙良久。

  住持心道:敌我实力差距悬殊,与其被动受招,不如先下手为强,至少为众院弟子争取逃生的时间。

  但想归这么想,却不知道何从出手,对方这会儿的站姿看似毫无防备,实则不露死角,叫人寻不着破绽。

  正当苦恼之际,那灰衣僧人压底上身,背上肌肉贲起,抬头看向住持,又低声说了一句,“降者不杀。”

  住持心神一恍,稍有松懈,便被人逮着机会,只听“咻”一声,那灰衣僧人便打从众人头顶上跃过,住持大叫“不妙”,转头看去,内堂哪还有半个人影?十八罗汉都没看见对方是怎么行动的,在听到住持的叫声才反应过来。

  住持喝道,“从中门直通后殿!”话音未落,已施展上乘轻功荡过内堂,十八罗汉忙不迭随后跟进。

  原来寺塔后方的三道门各连着三条小径,但那三条小径都通向后殿大圆坛,寺院的出入口只有正门和后门,先前正门被那灰衣僧人堵着,班首要带门人出寺就必须先经过后殿。

  住持算算时候,先前撤离的弟子们应该还在三条小径上,于是才拣距离最短的中门道奋起直追。

  跑没多久便见众僧横七竖八倒了一地,去探鼻息竟无一生还,死者头顶均有一处明显的凹陷,看来敲击百会穴的时候连头盖骨也给砸碎了,但外皮筋肉却都完好无损,这一手外力内发只叫一个“绝”。

  住持咬了咬牙,跨过尸体发步疾奔,随着一路跑下来,心也越来越凉,待赶到后殿时,满坛僧尸更如同一根尖锥狠狠刺入他的心口。

  就见那恶僧化作一道黑影在圆坛上来回穿梭,忽左忽右忽高忽低,被击中的对象连人都没瞧清楚便一命呜呼。

  眼见着门人挨个倒下,住持不禁红了眼,大吼一声冲上圆坛,甩开念珠,一招“绞杀珠决”向那灰衣僧人袭去。

  这套念珠功是云佛寺独门绝技,由鞭法演变而来,含缠,落,甩,崩四诀,其中前两诀以防为主,用于生擒敌手,而后两诀则是不留余地的杀招。

  住持心中愤恨难抑,一出手便使出了“甩”字诀,或横扫,或点顿,每一下都瞄准对手的要害处,只闻破风声嘶嘶入耳,十八罗汉知道这念珠功厉害之极,珠连三丈,当者立毙,是以不敢擅入圈程,只好远远围在外面以备不时之需。

  灰衣僧人只顾扫荡门人,对背后的杀机恍若不觉,头不回身不转,连眼神都没偏一下,却在念珠触身的刹那间以极细微的偏移避过,在几下抽空的间隙里,已将圆坛上残存的数人清理完毕。

  住持见甩他不着,双手各持念珠一端向外猛张,串珠的绳子经不住这股拉力,啪的一声被绷断,散开的念珠尽数朝那灰衣僧人的各要穴弹射过去,这是念珠功里的“崩字诀”,需知佛珠是佛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是一种身份的标示,每一颗念珠都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将这些意义融会贯通便结成所谓的“因果循环”,珠绳断裂被视为不祥征兆,非到万不得已的境地绝不能妄用“崩字诀”,就是在练功的时候,也是拿普通木珠当替代品。

  数珠一百零八颗,去势狠疾,铺盖面广,叫对手避无可避,挡无可挡。谁知那灰衣僧人一个转身,挥动手臂左抄右揽,将分散射来的佛珠全兜在当胸处,再以左手中指弹拨,顷刻间便将一百零八颗佛珠一一弹了回去,那住持一愣之下竟不知所措,只呆呆的僵立在原地,任反射回来的念珠贴身擦过,在脸颊上留下两道血痕。

  十八罗汉见住持受伤,齐涌上前,岂料右肋“波”的一麻,双腿便失去了知觉,再也迈不出半步,均是被散弹的佛珠打中了定身穴。

  住持在佛珠被弹回时已被吓的六神无主,惊魂未定又听到身后“波波”的声响,一颗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儿,也顾不得敌人就在身前,急忙回头望去,见十八罗汉只是被点穴定在原地,才长吁了一口气。

  灰衣僧朝前走上两步,与住持隔在十尺之遥面面相对。

  住持见他看都不看就能避开身后的奇袭,而且在闪避的空档间还有出招的余力,满腔怒火竟瞬间被绝望取代,若他方才有心,只需用一百零八颗佛珠就能叫他们十九人同时丧命。

  住持垂下双手,苦笑道,“好,好一个降者不杀,老纳服了,服了!”

  灰衣僧略一颔首,走到住持面前,从怀中掏出一个竹筒,拔了木塞递给他。

  住持接过竹筒凑近一瞧,里边儿盛着一管清水,闻一闻,也没有异味。

  灰衣僧道,“喝吧。”

  住持抬头看了看他,又扭头扫过十八罗汉,把心一横,仰头灌了一口,凉水滚过喉间的时候,住持感到灼烫难耐,登时不受控制地呛咳起来。

  那灰衣僧人拿回竹筒,又交给住持一封信,也不等他拆看,兀自往后门走去,就在他跨出门槛的那一刻,十八罗汉的穴道自动解开了,有几名弟子想追过去却都被住持拦下。

  其中一名弟子指着同门的尸体,愤愤道,“就这么放他走吗?”

  住持回道,“不放他走还能如何?”

  那弟子把牙根咬得咔咔作响,发狠道,“我要为兄弟们报仇!”另有几人也摩拳擦掌。

  住持瞥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讲,默默地拆开信封,倒是那十八罗汉中唯一一个披赤色袈裟的弟子开口了,只见他拍了拍方才说话的那名弟子,轻声劝诫,“圆惠,那恶僧太厉害,不是你我能应付的人,杀过去,也就多添几具尸体。”

  这人法号“圆真”,乃十八罗汉之首,平日里除了跟随住持修行还负责训练各院班首,可算是住持的左膀右臂,就连个性方面也尽得那老和尚真传,总是温温吞吞,不紧不慢。

  而被唤作圆惠的人则是十八罗汉中的老幺,年纪最小,性子也最急躁,一听师兄说的话立马攥紧了拳头,不假思索便吼了回去,“大师兄,你怎么尽长他人志气?那恶僧可是抄了咱们的寺杀了咱们的弟兄!就这么眼睁睁看他大摇大摆走出去,当什么也没发生过么!?你能忍我可忍不住!我去!就算被宰了也比什么都不做来的痛快!”说着跑向后门。

  这时住持已经看完信,见圆惠往外跑,一个点足纵到他前方迎面呼过去一掌,把圆惠扇跌在地上,暴喝道,“不准去!!你们都给我听好了!谁敢踏出后门一步我就打断谁的腿!”

  住持平时待人和善,对众弟子也亲切有加,就算有人犯了错误也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从没红过脸大过嗓门儿,门人私下都称他为“活弥勒”,也就是这惯常没脾气的人,一旦发起威来才更镇得住场面。

  圆惠被他这么一吼,双腿登时钉在地上,其他几名原本想跟着圆惠一道出寺的弟子也都愣在当场。

  圆惠以为住持阻止他们是贪生怕死,心里说不清有多失望,虽被吼得失了些胆气,但仍不服地犟着脖子顶撞道,“师傅!做什么要屈服于那恶僧?咱们要置枉死的兄弟们于何地?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死了算了,留我这副无用之躯还能干什么!?”他越说越恼火,越想越窝囊,忍不住出拳往地上猛捶。

  住持心里正烦躁,见他不把手当手,捶得骨节上鲜血直冒,又是恼怒又是心疼,再加上丧门之痛,诸般激烈的情绪交织冲撞,胸口憋着的一股气越涨越大,他刚张开口想说话,却哇的一声先吐了口黑血出来,身子摇摇晃晃看着就要跌倒。

  圆真离得最近,忙从后面一把托住他,其他弟子也迅速围了过来,圆惠看到地上那一滩黑血登时慌了神,结结巴巴道,“师……师傅……您,您中毒了?”想起灰衣僧人掏出的竹筒,猛一拍脑门,“难怪他要叫您喝,我还奇怪咧,倒是师傅,您……您干啥听他的?”

  住持横了他一眼,闭眼运气把毒性压下去,一旁排行老三的圆妙屈指敲了圆惠一记响头,凑到他耳边窃语,“你楞不楞啊你!师傅那会儿要不照着他的话做可不早没命了,你还问!”

  圆惠“呃”了一声,虽说他自个儿觉得宁死不屈才是真丈夫,但自个儿归自个儿,师傅归师傅,他向来把住持看的比命还重,这下可着了慌,匆匆忙忙往后门挪动。

  住持抬头瞪向他,沉声质问,“你上哪里去?”

  圆惠道,“我去找那家伙讨解药!”

  住持在心中默默念了一段佛经才开口,尽量让语气缓和下来,“你追也追不上了。”见他要插话,把手里的信对着他抖开,“这药有半年缓劲,只要在这半年内到达信中所指示的地点便会有人出面解毒。”

  众弟子围聚在一起看信,圆真道,“这里所说的地方应该是十德祭堂。”

  住持点了点头,“没错。”

  排行第二的圆理摸了摸下巴,喃喃低语,“十德祭堂供奉着由佛入魔的三十二位圣佛魔尊,与其说是供奉,不如说是封印,那地方就跟往生林差不多,也有些奇奇怪怪的传言……”

  话断到这里,弟子中有人发出“切”一声,圆理循声看过去,是五师弟圆绝,只见他满脸不屑,唾吐一口,骂道,“堕入魔道的算什么鸟圣佛,还供奉,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谁爱去?”

  住持眉头微拧,圆理忙用胳膊肘捣了他一下,圆真随即道,“这信里把我等十八人的名号一一列上,看来一开始就找准了咱们当目标。”

  圆绝又嘀咕了一句,“找人是主要灭寺是顺便。”

  刚说完这句话就感到周围人全瞪了上来,圆理忍不住又给他一脑浑。

  圆真把住持扶坐在地上,低问,“师傅,真要去那地方吗?要不先找找有没有其他能解毒的人?”

  圆理沉思片刻,突地灵光一闪,“齐人堂!江东行州的医药大家齐人堂,据说堂主是医圣的后裔,更打着无毒不解的招牌!”

  住持摇了摇头,“这事不好传入江东道门,况且那恶僧手法蹊跷,你们先把衣服解开看看方才被佛珠弹中的地方。”

  十八罗汉依言敞开衣襟往下一瞧,见右肋处有一圈铜币大小的黑环,像是被佛珠打中留下的瘀伤。

  住持又道,“你们试着运功。”

  十八罗汉慢慢提气,谁知蕴藏在丹田的气劲刚走至小腹处,就引动一发绞痛,凝聚的真气转瞬消散。

  住持叹了一口气,“果然是这样,那恶僧不仅点了定身穴,还封了你十八人的气脉。”见众人又要运气,忙阻止,“不要硬是逆着来,恐使内腑受损,再说这是用的什么手法还不得而知,切莫妄为。”

  圆理道,“看来势必要走这一遭。”有句俗语叫解铃还需系铃人,这说法在武学里也一样通用,每个人运气的方式不同,哪怕造成的结果相同,解决的手段却是千变万化。要下药得先对症,而当摸不清症状根源的时候,与其胡乱求医不如先找到了解那症状的人。

  圆绝听说要去那地方,气哼哼地抱起膀子走到一旁,但他也知道这一趟是性命攸关的大事,纵使再不乐意也不好说什么。圆惠可就恼了,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发狠道,“你们去你们的!我不去!我宁可去死也不要听那臭和尚使唤!”

  住持给他气得热劲直往脑门上冲,又生生地给憋了回去,圆真看师傅脸色难看,正想上去劝导两句,住持却拉住他,自己站起来走到圆惠身侧,长长吐了口气,道,“我们若死了,谁来为满寺同门洗冤?”

  圆惠别过脸,咬牙道,“不是说去了也只是多添几具尸体吗?你别看我这样,自己有多少分量,我清楚得很,不就因为这样,才……才……”

  住持把手搭在他肩头按了一下,想了一会儿,轻声问他,“这会儿是不是觉着师傅胆小怕事了?”

  圆惠心里是有这感觉,但被住持这么一道破,反倒觉得不好意思,吱唔道,“也……也不是……”

  住持牵动嘴角扯出一个似笑非笑的神情,颇有些苦中作乐的味道,“你会这么想也没错,爱惜性命更没错,圆惠,看人行凶无能为力让你不甘,那让满寺同门白白枉死你又作何感想?”

  圆惠没能吃透他话里的意思,嗫嚅了半天说不出个字来。

  住持将手中的信往他面前一摊,道,“眼下有个机会让你去探查这桩灭寺的因由,你还是宁可不明就里坐以待毙?”

  圆惠连连摇头,看着住持严厉的目光,心中那点儿信念又如同死灰复燃,烧得他两眼炯炯发亮。

  住持叹了口气,把信揣进怀里,步伐蹒跚地绕着圆坛走动,走着走着便弯下腰,一声不吭地搬起尸体,十八罗汉见状也默默上前帮忙。

  将寺院前后的尸体抬到圆坛中心,数了数,共二百三十八具,住持自嘲道,“幸得往生林一事让僧众散了不少……”声音夹着几许凄凉。

  十八罗汉将柴房里的柴禾全抬到圆坛上堆放,人手一根火把,圆理问道,“真要烧吗?”他知道人走寺空,为了避免有心人士窥探到佛家秘要,一把火烧干净是最快的途径,他也知道他这话问得多余,但还是忍不住多这一句嘴,万般的不情愿憋在心里就像一团烈火,灼得他揪心揪肺。

  住持环顾四周,半晌才道,“该记下的都在心里,该走的也留不住,烧吧……烧吧……”说着负起双手往后门走。

  十八罗汉见他双肩微微颤动,都晓得他是强忍悲痛,于是在他走出寺门后再扔下火把,待火势烧旺才结伴离去。

  就在他们走了有一盏茶的工夫,忽起一股强风从后门灌入,风中夹着冰屑噼里啪啦地落入火中,只消片刻就把凶猛的火势给压了下去。

  待火焰转弱成为伏地摇曳的火苗时,一道黑影自护院墙上窜至后殿,一个闪身,便溜进西面回廊的念佛堂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