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童养媳 V86 接风

《重生之童养媳》V86 接风

作者:明夏轻歌 字数:4513 书籍:重生之童养媳

  本书由乐文首发,请勿转载!

  “这日子我倒是喜欢得紧。就这么着吧!”

  “什么也不做啊,就学王爷成天陪着媳妇儿看山看水,没事找人扯扯闲篇好了。给人看到至多认为我真的不能再起来了,也少些人来梨香苑打转。再说你不是一直羡慕林子钦提前退休么。我如今也是啊!咱们家的家底跟醇亲王府也差不多的,安心享乐就好了。”

  “那你在淮阳打算做些什么呢?”

  “我都正一品了,还往哪进啊?那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事,我说了又不算。”

  沈寄让人去端早饭过来,笑着走进来:“你这样的行为在长辈眼底就是不思上进。”

  魏楹这才坐了起来,“反正也没什么事。”

  沈寄便不去管孩子们了,返身唤道:“你还不起啊?”

  “是,三哥抱着小妹喂鸡去了。”梨香苑比王家村的青砖大瓦房大多了。鸡养在厨房外头的空地,离正房还有距离。

  小豆沙看看沈寄,后者颔首道:“去吧,带着小弟好好玩。千万别让他掉河里去了。小莲蓉是不是跟着小馒头去了?”

  小厮递上赶鸭子的细竹鞭。小饺子想起他的鸭们,便跟着小厮走。他的行为怎么样那都是可以用还小来解释的。走了两步,想起小豆沙又回来牵她。

  “小饺子,你的鸭鸭不去看么?快带鸭鸭去找水啊。”

  “嗯。”

  沈寄道:“爹娘要在淮阳过年,除了你大姐姐,我们都会在淮阳过年。什么样的环境你都必须学着去习惯的。”

  小豆沙苦逼的点头,“娘,我到时候可不可以跟着姑姑和姑父提前回京啊?”她觉得淮阳呆着真不如王家村自在啊。

  “让你上树被他看到。我可告诉你,在淮阳你要是被人说没家教,我一定把你关起来的。咱们在哪山就得唱哪山的歌!”

  小豆沙指指头上的梨树。

  “他让你上哪啊?”

  沈寄伸完懒腰出房门的时候,看到小饺子绕着小豆沙脚边打转,“姐姐,上嘛!”

  翌日一早,梨香苑就开始开伙了。挽翠昨天就带着人置办齐了一应物件,连小饺子要求的鸭鸭和小莲蓉要的小鸡都置办好了。

  魏楹随后熄灭烛火上床,揽她入怀效交颈鸳鸯共眠。

  沈寄失笑,“说句不好听的,魏家人什么德行我早见识过了。我才不会自虐呢。我反而担心他们小两口呆不了多久就要走。那样就没人在前头顶着了。嗯,小包子如果要来过中秋,他们俩说不得就会一同返京了。还有小芝麻夫妻俩,多半也是一道要离开的。睡觉睡觉,有什么明儿再说了。”说完就脱了外衣爬上床。

  回到正房,魏楹问沈寄,“今天都去捧着娴姐儿了,你没有不舒服吧?”

  等到小馒头再进去,两小已经被哄得快睡着了,小豆沙也在打哈欠。他便也只是请了个安就告退了。今天大家赶路都有些累,有什么话明天就可以了。

  小豆沙道:“三哥,一会儿见。”

  “知道的,儿子收拾好了再来给爹娘请安。”

  小馒头的住处这会儿也收拾好了,走过第二进屋子沈寄从他手里接过小莲蓉,“坐两刻钟再去洗澡。”

  小莲蓉则被小馒头抱着,仰着头正仔细看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三哥。似乎是唤起一些记忆了,她趴在小馒头肩头两手环住了他的脖子。

  小豆沙牵住小饺子,“好好走路。”

  其实小亲王也没喝多少,都是别人干杯他随意。他只是不想再有那么多人围着他所以做出喝醉的样子而已。临走还偷偷冲沈寄眨眼来着。沈寄估计他其实不喜魏家这些有见风使舵之嫌的亲戚们。不过,这就是人性。如此也好,有小亲王顶在前头,他们一家子这次在淮阳住着就会清静不少。不过那小子估计半道会跑掉。他只是魏家的孙女婿,随时可以名正言顺走人的。

  散席后,一家六口往后面去。小饺子学着小亲王方才有些踉跄的脚步。沈寄笑道:“你姑父是被人敬了很多酒,你虽然也干了很多杯,难道还喝汤喝醉了不成?”这小子真是越来越皮了。

  沈寄暗自好笑,魏家的家风一向就是这么的主流、正统!

  十一叔还好,品行本就很好。四叔四婶听魏柏和王氏信里说起过,贾氏也听宁哥信里说过些,他们也还好。不过大部分的人已经不动声色的更加捧起了小亲王。当然,也不至于冷落了魏楹一家。不过和之前众星捧月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别的。

  魏楹道:“哪有那回事?不过是看到一些不平事,就给太子去了信,如此而已。我可没有接什么密旨。”

  四叔问道:“那说你稽核百官,又是怎么回事呢?”

  十一叔沉吟一番,“无论如何,大侄子你毕竟是曾经当过丞相的人。比我们这些叔叔已经很难得了。”众人也纷纷如此说。不管怎样,魏楹刚退,人脉那些还在。更何况他身上还有一品上柱国的勋位。

  四周一片唏嘘之声,娴姐儿心头好笑,如果真的是这样,大嫂才不肯回淮阳来的。她就在京城再自在没有了。

  魏楹看看四周关切的眼神,“相位上有人了,我不愿屈居人下,人家也不敢放心用我。所以,大概真的是要长住了。”

  十一叔道:“哪是这个意思?可你如今是魏家的领头羊,你的进退关系到家门的兴衰啊。”虽然王爷成了自家女婿,可这家门荣耀还是得靠自家儿郎支撑的。楹儿如今退下来,不成了青黄不接么。他们为这事已经牵肠挂肚几个月了。如今可就老六魏柏和小权儿两兄弟身上是有实职的。大侄子虽然还是正一品,但那不是实职。小权儿是四品,但他是武官对家里后辈提携不大。老六是个迂腐的,指望不上。

  不但是首席,就是隔壁几桌听到这话都停下了筷子看过来。魏楹笑道:“看叔叔们这意思,挺不欢迎小侄的啊。”

  十一叔笑道:“够了够了,大夫让我每天少喝。大侄子,你这次回来,是长住?”

  魏楹给十一叔也倒了杯酒,然后敬了他一杯。当年他落难进大理寺大狱,全靠了十一叔出面奔走。至于同席的七叔,虽然血缘关系更近些,但他当年和二老爷可是走得相当近。所以这十多年,长房和七房是没什么往来的。叔辈里他们只亲近十五叔和十一叔,四叔也还好。

  贾氏道:“偶尔能认得人的。大嫂常过来坐坐,祖母一定能把你认出来。”

  三叔祖母看沈寄两眼,摇摇头。

  宁哥的娘贾氏坐在三叔祖母旁边照顾着她,笑道:“祖母,这是每年给您做鞋子的大嫂啊。你那天不还念叨过么。”一边说一边将剥好的鱼背的肉放到她面前小碟里。她老人家的饭菜也是家里自备的。坐在这里主要就是图个四世同堂的彩头。

  首席上,沈寄给三叔祖母倒了半杯米酒,“三叔祖母,您还认得我么?小寄啊。”

  小豆沙附议的点头,“就是。娘都说他们是活宝贝呢。”

  小馒头失笑,“看来两个一般大小是挺好玩儿啊。”

  小豆沙点头,如今这样的大场面两小也经历得多了。父母和姑父姑母每到一处都会有人出面给接风洗尘,所以他们早学会碰杯什么的了。就算不是这样的场面,他们自己用杯子喝汤的时候也喜欢碰杯、干杯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喝起汤水比从前爽快多了。只是需要用小酒壶装着而已。有一回小饺子还非要学着胡叔叔用紫砂壶喝茶的架势对着壶嘴喝汤。乳母只能伸手帮他托着,让他过了一把瘾。

  小馒头忍不住问小豆沙,“他们如今用饭,都这么搞笑么?”

  小莲蓉和小饺子笑嘻嘻对碰了一下,对喊一声‘干——’,又要和小豆沙碰杯,然后还捎带碰了一下小馒头的,然后便跟着大家一起喝。还是一仰脖子喝完那种喝法。

  小馒头看小弟小妹也兴奋地在圈椅里跟着站了起来,还学着众人的样儿端起了他们面前的小杯子。这是他们专用的杯子,比正常的要小一半多,一路带着的。小豆沙方才让乳母帮他们倒了大半杯奶白色的鱼汤。他俩依然是自带膳食上桌。

  小亲王也站了起来,“各位叔叔伯伯、婶婶伯母,小王就是你们的侄女婿,不必见外的。如果太过拘礼大家就不好亲近了。你们到京城来,回回都是见到了我的。大家一起满饮此杯就好!”

  魏楹笑笑站起来,“四叔,今儿的确是好日子。王爷和娴姐儿大婚后首次陪着她回淮阳老宅,咱们一定得尽好地主之谊才是。王爷,请——”这一下解了四叔的困,所有人都跟着站起来向小亲王敬酒。

  四叔一愣,“呃”。四婶笑道:“就是,王爷是咱们魏家的孙女婿呢。咱们到京城去,哪次没见到他?老爷这么会说是有些见外了。”四叔心道,对大侄儿、大侄媳妇我还能充一下长辈,可这当朝亲王、亲王妃,我敢摆长辈谱么?

  小亲王道:“四叔,这么听起来好像小王跟娴姐儿倒成了外人似的。”淮阳魏氏的家风果然是如大嫂所言,非常的主流、正统。

  四叔站起来,有些激动的道:“今日王爷携王妃莅临,大侄儿也带着妻小返家,实在是魏氏的盛事……”

  小馒头郁闷不已,只得和小豆沙一起带着小弟、小妹入席。席间都是小孩子,七岁以下的乳母或者丫鬟照料着。他果然是孩子王。这一刻小馒头前所未有的想小包子。不过其实小包子来了也不会解救他,只会打着他已定亲不是孩子的旗号跑去跟堂兄们坐一起。

  小亲王笑着拍拍小馒头的肩膀,“去当孩子王吧。”

  一家六口外加小亲王两人一起往外走。第一进屋子摆了二十多桌,这还全是三位老太爷传下来的比较近的亲戚。魏楹沈寄,小亲王娴姐儿自然是坐首席,已经有些不认得人的三叔祖母作为硕果仅存且德高望重的长辈自然是上座。然后代族长四叔和四婶也在首席,还有就是致仕的七叔、十一叔以及两位婶子。

  沈寄对小馒头道:“咱们先去吃饭,吃过了有的是机会重新培养感情。不过要抓紧时间,你姐肯定也快到了。到时你肯定抢不过她。”

  “三哥——”两小一起唤道。倒不是他们记得,而是这几天听沈寄和小豆沙经常念叨。方才也听小豆沙唤了,两小便跟着叫。不过,还是一脸陌生的样子。

  小馒头又看向歪头看他的两小,“你们,不会又把三哥给忘了吧。唉,真是枉费三哥给你们当牛做马啊。”

  小豆沙郁闷地摸摸脸,还是看得出来啊。刚上船那两天,小亲王叫她‘黑豆沙’,这两天都没再叫了。她还以为完全白回来了呢。

  小馒头看看她,“嗯,你也晒黑了点。”

  小馒头匆匆擦把脸过来坐下,小豆沙笑着和他打招呼,“三哥,你好黑哦。”心头直庆幸自己捂了二十天,还不至于黑成这样。

  沈寄道:“赶紧打水让三少爷洗把脸。差点就赶不上上桌了。”

  等到众人将入席的时候,一个惊喜降临:小馒头赶到了!就他自己带着小厮。莫先生自然是赶去和妻女过中秋,明哥也去了沈家那边。

  小亲王轻声嗤笑一声,“算了,你姑姑说老宅规矩大得很。咱们自己人,姑父就不揭你老底了。”

  小豆沙皱皱鼻子,“我是小淑女,怎么可能上树呢?”

  小亲王过来小声道:“你上树给我摘一个?小莲蓉,喂姑父一块。”用手把着小莲蓉的手让她喂了自己一块。嗯,还蛮好吃的。

  小豆沙道:“姑父,要吃随便摘。我知道你和姑姑也是不分梨的。”

  说话间小亲王和娴姐儿联袂而来。看到三姐弟在吃梨,小亲王道:“果然这么多梨树啊!”

  第一进院子当年给二房的老三两口子住过,后来他们一并被除名女方陪嫁来的家具都搬走了。沈寄就开了库房,尽全力的恢复公婆当年住这儿时的原貌。如今第一进基本是用来待客的。

  两小有点疑惑,沈寄摸摸他们的头,“吃吧,不过别吃多了。一人不许超过五块。”饭前半个时辰吃点水果是开胃的,但吃多了就会影响吃正餐。这会儿第一进院子已经热闹起来了,接风宴是摆在他们这边。当然,只是摆在这边,倒不是直接在这边开火。

  魏楹微微一笑,小豆沙从前还嘟囔着抱怨过爹娘不分梨,跟他们姐弟就可以分了?如今哥哥姐姐分散各方,她也懵懵懂懂的明白了。兄弟姊妹偶尔也是要分离的,不分离的只有爹跟娘而已。

  小豆沙道:“爹娘是不分梨的,咱们分着吃就好。”

  小莲蓉看到爹娘,忙招手唤道:“爹爹、娘,吃梨——”小手指向果盘。

  魏楹和沈寄出来的时候,三姐弟已经吃上了。下人摘了一颗大的,然后削皮、分切成小块。三姐弟各拿着一根银签叉来吃。这活儿不麻烦,两小都可以自己操作。实在是那梨就只有他们拇指大小而已。

  两小被镇压了,瘪瘪嘴,很快投入挑梨的行动中。

  自然是预备了现成的,可两位姑娘和小少爷要吃现摘的,那便摘吧。下人搬来梯子上树摘梨,两小不安分的也想爬上去。小豆沙按住他们的小身子道:“在树下乖乖等着,想吃哪个就指哪个。”唉,等哥哥姐姐到了,她就不用这么操心了。

  小豆沙脸一红,“上什么上啊!来人,上树给我们摘个汁水丰满又甜的梨下来。”

  她会爬树的事两小都是知道的,所以小饺子指着梨树兴奋地喊道:“姐姐,上——”。小莲蓉也眨巴着眼睛看着她,软糯的唤道:“小——姐姐”

  来的路上娘叮嘱过了,淮阳老宅规矩大,不准做不合规矩的事。她在王家村背着众人其实是上过树的。先用‘只盖了壶底’的轻功跃到树干上,然后再抱着树干往上爬。说她轻功半壶水都没得只盖了壶底的,自然是小亲王了。不过,这一点点底子对上树其实帮助很大的。

  小豆沙看看钟漏,“嗯,还有大半个时辰才到晚膳,我们三个分食一个吧。”说着就预备叫人去取,结果两小就是指着梨树。她明白了,要吃现摘下来的。

  两小没小豆沙这么多想法,在屋里转了一圈就不感兴趣了,倒是瞄上了院里的梨树。这会儿正是吃梨的时节,梨香苑的梨树自然是结着不少沉甸甸的果实。

  “再有几日,大姐姐和二哥、三哥也要来团聚的。就是不知道二哥能不能成行,一路都在船上,好久没收到过信了。”

  两小对家这个慨念有点模糊,离京的时候他们还没满一周岁,什么都记不得。而且这一路住过那么多地方,说起来最熟悉的除了楼船就是王家村了。因为这两个地方停留得最久。所以听到家这个慨念,两小都是懵的。

  “嗯,小弟、小妹。这儿也是咱们的家。”

  沈寄和魏楹沐浴更衣出来,三个小的已经早就被下人打理好了。这会儿正跟着留守梨香苑的下人在一处处参观这座宅子。小豆沙一手牵一个,两小如今十六个月了,走得相当稳当,说话也清楚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